第233章:合影之後(3)

網紅這個職業,誕生也有些年頭了,從開如有芙蓉到鳳姐之流,再到現在各種直接平臺,短視頻平臺上的所謂網紅,已經有了一定的固定受衆;

這很大要歸功於民衆的獵奇心理,還有追星的需求,畢竟真正的大明星,曝光少,比較高冷,很難有接近的機會;

而網紅,更爲平民化,接地氣,雖然他們可能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但是卻需要大量的曝光,還有會頻繁直播,與粉絲互動。

這也就使得有些網紅知名度甚至並不比一般的明星差;

從而出現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的網紅,馮大媽在節目裡點評情歌王子小剛,說他唱歌沒有感情,這種青銅點評王者的奇疤事;

還有那跪着唱征服的那鷹說刀郎的歌低俗,是農民聽的,且不討論那個不知道算哪根蔥的婆娘對農民的歧視;

問題是她對高雅的理解可能還是有點偏差,就她自己的作品,這要換到現在,光是MTV的畫面尺度,分分鐘要被和諧。

扯遠了。

卻說劉曉陽拍了合影,自然是第一時間又發到了朋友圈裡:目的性有點強....

審美總是有疲勞的,朋友圈也一樣,比如說朋友圈裡打廣告的,隔三差五打一兩個,然後平時秀點生活的東西,那還勉強能忍受;

這要是一天到晚廣告轟炸,即便是不拉黑名單,至少也是會屏了他的朋友圈。

劉曉陽卻走了另外一種極端,就是變着法子,不斷地發,但是又不重樣....

於是很多人都關注到他所發的照片,畢竟風景確實不錯,而且,他拍的人物也大都是美女....

這一次,劉曉陽的這一條朋友圈的注語是:

“有幸與網紅若水寒冰合影,透露個秘密,她不但不是啞的,而且聲音很好聽....”

例行配圖,九張...

然後,他的朋友圈又開始例行地刷出一堆評論與贊:

“哇,若水寒冰真的好漂亮啊,而且臉上皮膚好好,不像是化過妝的...”

“好羨慕,學弟你們公司還招不招人啊,我好想去...”

“原來若水寒冰不是啞的,我還一直以爲她不會說話呢;”

“本來不知道若水寒冰是誰的,特意去搜了一下作品,路人轉粉了,好純樸,好仙的感覺!”

這本來也都還很正常,但是,李冰和張一帆一直都是跟在李奶奶的左右;

這也就使得李奶奶也出現在了劉曉陽拍的幾張合影中,張一帆當然也有出現,但是絕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無視,沒幾個人會對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同齡人感興趣;

而李奶奶,雖然出鏡時並不是處於照片的中心,卻了是非常顯眼,根源就因爲她坐的‘轎子’;

自從有了找不同,找你妹之類的應用之後,很多網民的眼睛都練得非常的尖....

比如說,在某些電視或者電影裡,總會有些人能找到一些穿幫的鏡頭;

再比如,一段短視頻裡,總會有些人能在裡面找出一些連作者可能都沒注意到的亮點,從而在評論區裡大放異彩....

而這類人,生活單調,又有點閒得蛋疼的在校生顯然佔了很大一部份,他們往往能做出一些讓人菲疑所思的事情;

比如白菜,曾經在一堂課裡拿一包瓜子來數一共有多少粒,還試過把無前無後且無味的小說看個幾十遍,甚至拿杯子裝沙子,然後坐在那裡沒事就鏟一下,從上課鏟到下課....主要是課堂太無聊了,又不敢曠課,得找點事來做做;

劉曉陽的同學裡也是有這樣一類人,在現在這麼高清的手機攝相頭和分辨率那麼高的屏幕顯示下,李奶奶的專座很快就被他朋友圈的觀衆給發現了;

太無聊了,找點事幹,朋友圈的相片裡找亮點也是個不錯的事情,比鏟沙子,數瓜子什麼的有趣得多了...

其實這個轎子想不引人注目,實在是有點困難;

一段陡陗的石階上,一個怪異的‘轎子’在往上爬,而且在同一組照片中的兩張裡面,它的位置相差了好遠;

這說明它移動了,而且,肯定不會是有人刻意搬擡,或者擺放之類的行爲,否則以劉曉陽那唯恐天下不亂的八卦勁,早就上去拍個究竟;

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很快,這條朋友圈的評論裡就出現了這樣的提問:“第三張和第四張你們背後那個帶着蓬子的東西是什麼啊?”

其實,如果沒有人問的話,很多人也不會注意到這麼一個細節,翻看朋友圈的時候,很多人大都只是一翻而過,然後順手點個贊,最多也就是看到一些新奇或者特別漂亮的景物纔多看那麼兩眼;

但是,看到了有這麼一條評論的話,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人都是有好奇的心理,或多或少而已,反正就是看個朋友圈裡的照片,又不會有造成什麼損失的風險;

於是,哪怕是已經看完了照片,退出那條朋友圈的人,看到了那條評論,又會好奇地點進去,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爲什麼這個同學會感到好奇;

這個時候的看,就不會像之前那麼草草地瀏覽而過,而是仔細地點開照片,甚至放大,想看看自己認不認識這個東西。

然後:

“曉陽,那個長着六條腿的東西是什麼啊?看樣子好像能爬臺階?”

“裡面坐着的是個老奶奶呢,我放大了看的,這也太危險了,就不怕這東西會摔下去?”

“不看不知道,原來那東西真的長六條腿....”

這就是經歷過與沒經歷過的不同了,就比如那些整天解剖屍體的醫校生,在太平間裡看見個屍體,那就是很平常的事情,要是宿舍沒空調,甚至可能會有膽大的敢到裡面去睡覺;

但是尋常人,哪怕是進到太平間,也只會覺得陰森森,滿腦子就想着儘快離開,因爲屍體這玩意是他們平常接觸不到的,新奇不說,還害怕;

至於爲什麼活在那裡的都不怕,死掉了不會動了反而怕了,也就是出於這種心理,不怎麼常見的事物,總會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甚至是癔想;

劉曉陽看到那些評論,一開始他也愣了,張老師弄個爬臺階的機器不是很正常嗎?

學校的六足機器人因爲涉及到軍方項目的原因,在決賽退賽了,但是這六足驅動一直都有啊。

而且,翼虎面世的時候,無論是第七套還是一些短視頻網站也都發布了很多消息和視頻了,根本就算不上新聞了;

爲什麼這些人還大驚小怪?

機器人不就是拿來用的嗎?

改裝一下坐個人不是很正常的嗎?

這一切都沒毛病啊,怎麼這些同學看到這玩意之後,連他們關注的網紅都不關注了?

這個時候不是應該跪舔自己,說什麼喜歡這個網紅,只要她開直播,就打賞一個月的伙食費之類的話嗎?

仔細想了一下,劉曉陽覺得,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除了機器人隊的成員,很多人都不關注機器人大賽的情況,自然也不會了解到六足機器人的性能;

第二個,自己眼中理所當然的東西,在他們眼中,還有點不可思議。

劉曉陽想了想,開始回覆評論:“這是公司開發出來的新產品,解決行動不便人士的出行問題。”

這個回答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在劉曉陽看來,如果公司的高層不想對外公佈這個產品的話,自然不會這麼輕易的拿出來;

比如之前的水蛇小青,再比如恆溫安全帽之類的產品,之前的保密工作都做得很好,自己這些人蔘與進來的時候,就已經是試量產;

而現在,就這麼把產品弄出來,還帶到了旅遊景點來公然使用,這也就意味着產品即將會上市了;

景點裡那麼多遊客,自己不拍也有人拍,高層肯定是打算借這個機會也起到宣傳的作用;

自己宣傳一把,也算是幫公司出一份力;

然後,一不作,二不休,劉曉陽乾脆就直接跑去給了那個怪異的,還不知道名稱的‘轎子’拍了幾個特寫;

正面,側面,背後,還有它爬坡時的動作....

不過他也很小心,不拍到李奶奶的面部,畢竟這可能會讓張老師不高興.....

拍完了之後,又是一個朋友圈,本來他還想問一下張老師,這個東西叫什麼名字,不過找不到人,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而問那個若水寒冰,也是一問三不知,所以,直接朋友圈走起:

“公司即將推出的新產品,在麗江古城裡試驗,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基本上可以滿足出行的基本要求!”

這其實只是劉曉陽一個裝逼的操作,因爲能看到他朋友圈的人,根本就沒有一個需要這個產品的;

但是,他覺得,公司能不斷推出新產品,肯定是一件值得自己欣慰的好事情,這代表着公司的潛力很大。

然而,讓劉曉陽出乎意料的是,朋友圈裡雖然沒有那麼快刷出迴應,但是一個私信已經發了過來:

“學長,能不能幫我問一下,這個新產品要賣多少錢?”

——————,

身爲一個百萬粉絲的網紅,張瑩做任何事情都還是很小心的;

幹一行都有一行的艱辛,因爲沒有什麼自己的作品,所以要吸引流量,保持熱度,只能不斷地保持着自己的內容質量;

新鮮感就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東西,這也正是她帶着團隊出來旅遊拍攝的原因;

沒有好的編劇,就意味着不可能靠一些原地拍攝的梗來保留觀衆,跟風只會讓自己掉粉;

沒有好的才藝,就不可能以賣萌,唱歌之類的來吸引粉絲;

新,奇,就是張瑩所要追求的;

而在麗江,她覺得,她最大的收穫就是拍到了那個怪異的,能爬臺階的‘車’?

作爲一個大V,其實每更新一個作品,就會迎來很多的點贊和評論,而且,她發佈的並不只是一個平臺;

張瑩還算是一個負責任的網紅,她每天都會堅持自己去回覆一些評論,要想全部回覆,那不現實,太多了,隨便發一個作品都是幾百上千條的,回都回不過來。

所以她的習慣就是選擇一些點贊量高的,或者說話有意思的評論回覆;

帶着一個團隊和單打獨鬥是不一樣的,團隊裡面有導演,有攝影,化妝,燈光,還有做雜務的助理;

不能自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大家都是爲了團隊利益而來的,當然看到違背利益的事情時,也很容易發生衝突,甚至...

總之就是在這個號裡面,有着大家各自的生存空間,然後合作得還算愉快,不然的話,早就一拍兩散了;

拍那個‘怪車’,算是張瑩的一時起意,但是這並不會有太多影響,因爲麗江古城這裡的拍攝和直播都已經結束了;

接着,也就是該準備下一站了;

晚飯,張瑩的團隊訂的是一個篝火晚會的現場,地方並不大,也不是跟旅行社長期合作的那種,專門服務自駕或者自助遊的旅客;

就是吃點特色菜,然後烤些肉吃,弄一些敬酒的環節,很普通,但是好處就是不算坑;

商家一開始就說有個公司提前包了場的,不接待任何客戶,但是張瑩的助理還是想辦法弄到了位置,主要是展示了上百萬粉絲的號;

然後破例給她們在角落弄了這麼一桌,不過必須要保證她們全程不能影響到人家公司的聚會;

據商家說,爲此還給那個大客戶承諾免費送上了一頭烤全羊,對方纔勉強同意了這個無理的要求;

對這種話,見多識廣的張瑩最多也就信一半:

即然這個公司都包場了,一切都是公司付帳,有必要爲了一頭烤全羊就放棄立場?

預算都準備好了,臨時變卦,組織的人就不會擔心公司高層不滿?

無非就是商家拿來擡高價碼的手段而已。

坐着車到了地方,商家確實給安排了個小角落,雖然態度很好,但是,心裡總有些不太舒服....

張瑩想想還是忍了,沒必要跟這些人置氣,反正拍個晚餐就走了,就算吃不飽都可以到路邊吃個過橋米線;

然後,她帶來的團隊開始佈置需要準備的東西,張瑩也開始刷起手機。

彈出的一堆評論讓她應接不暇,甚至傻了眼:

“爬臺階的車介紹一下;”

“不說清楚那個能爬山的車就取關!”

“我感覺我能登頂珠峰,就差那輛車了!”

“車到底多少錢?怎麼樣能買到?急,在線等!帶貨主播不稱職,強烈要求開除她....”

“主播滾一邊,我要看車!”

“說一下價格吧,好讓我們死心,或者動心.....”

第222章:熟人賣的第九十六章:合作第六章:版本升級第204章:減肥日記(2)第232章:合影之後(1)第三十三章:侯剛的另一條路第126章:試產(1)第十六章:矛盾的激化(3)第255章:垃圾產品第254章:求職風波+捐贈計劃第十二章:爲玩遊戲走的後門第156章:江懷的困境第184章:二帆科技?第270章:防僞(1)第262章:怨念,王北北的野望第十六章:電子市場(2)第三十六章:業務帶來的困擾第147章:熊孩子?第148章:爆款投影機第174章:王北北買車(1)第三十九章:自由軍團(1)第161章:北兵困局2第四十二章:陳智立的鬱悶第216章:倆北水果第十六章:矛盾的激化(3)第256章:走地機定型第155章:間諜的活不好做第252章:影視城和玉龍雪山第163章:公司定址(2)第120章:張一帆自己的想法第十九章:驚訝的老張頭第269章:新聞與質疑第八十四章:周達與凌志(1)第九十一章:各自反映(求推薦票)第一章:預備老鴇第164章:華強北(1)第213章:一個多億,怎麼花?第184章:二帆科技?第279章:廣告(2)第四十三章:侯剛的想法第150章:軍屬(2)第四十一章:拉着糞車的男孩第九十七章:高勇,又是高勇第188章:戒菸神器(3)第九十二章:燒烤宴第133章:誤解第三十二章:王北北的老媽第248章:李磊的朋友圈(1)第七十九章:小張老師的燒烤(2)第四十六章:小帆的經濟第267章:扶貧工作(3)第五十八章:劉曉陽的震憾(求推薦票)第七十五章:香洲夜宵(1)第120章:張一帆自己的想法第268章:扶貧明星第223章:年會地點第242章:李磊的果第八十五章:凌志與周達(2)第242章:李磊的果第123章:釣魚比賽(2)第220章:候剛的想法第十五章:電子市場(1)第114章:新的發現第238章:不同的想法第270章:防僞(1)第九十三章:凌志的PPT第二十七章:機甲的想法第171章:打馬(1)第121章:釣魚比賽(1)第八章:驗瓜盒第三十一章:怪物攻城(3)第236章:張瑩的直播(1)第204章:減肥日記(2)第四章:開服第十四章:矛盾的激化(1)第九十二章:燒烤宴第249章:李磊的朋友圈(2)第五十八章:劉曉陽的震憾(求推薦票)第三十三章:張總的佈局第一百零七章:思想的轉變第七十七章:李強的鬱悶第十一章:部隊進駐第113章:一張名片帶來的第178章:女孩的心思(2)第六十章:掃地機的想法第三章:即將開服第三十九章:自由軍團(1)第十七章:妹子第九十章:劉哲第六十一章:計劃趕不上變化(求票票啊)第三章:即將開服第四十七章:鄉村生活第136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章:預備老鴇第196章:腰帶第九十八章:李專家第269章:新聞與質疑第169章:危機(1)第148章:爆款投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