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人足矣

高迎祥自然高興非常,也明白李創此去危難重重,決定調集三萬人,計一萬九千士兵爲李創所用,去攻打咸陽,自己帶領兩萬人馬,阻擋盧象升進軍陝西與洪承疇聯合的同時,邊策應李創,邊進行糧草的徵繳。

兩隊人馬自寧州出發,進處陝西境界後,高迎祥便率領人馬折向西南進攻武功、扶風,併到處宣揚進攻計劃,以吸引官兵的注意。

高迎祥部對李創隱隱形成了一道不可攻破的天然屏障。

兵過修武后,李創再命李過、高立功帶兵三千走三原、富平,高傑、劉良佐帶領一萬人馬守護老營,保護婦女兒童,並承擔糧草的運送,李創與劉宗敏帶領六千人馬,行走在高迎祥與李過、高立功之間。

對於拿下咸陽,李創有着十足的信心。

這一日兵至乾州,李想正想指揮六千人馬進攻乾州,顧君恩趕緊走上前來,一揖到地道:“我王能得一部進軍,實屬難得,本應速戰速決拿下所過城池以爲己用,君恩知我王並非嗜血之主,今有一計攻打乾州不知是否可行!”

“先生向來沉穩有加,所言皆有因果,說來無妨!”一身皁白長袍於身,從不身着戰甲的李創,微笑地看向顧君恩,並舒服地向椅子深處靠了靠身子。

“我王若能得此城一人,便可不用一兵一卒拿下乾州!”

“不知此人名誰,可有一番本事?”

“乾州宋企郊,乃是崇禎元年進士及第,素聞其博覽羣書,通曉經典史籍,才比君恩可是高了去了!若能爲我王所得,必成左膀右臂!”

“先生對同行竟有如此寬廣的胸襟,自成甚是佩服,”李創輕輕拍打着虎皮大椅的紫檀色扶手,呵呵輕笑道,“據自成所知,身爲進士,依據大明曆法,斷然不會回到原籍爲官,難道我們要派人出去尋訪不成?”

“非也!君恩雖跟隨大王南征北戰,顛沛流離,對於難得的有才學之人,卻不敢有絲毫大意,處處留意探查!宋企郊上年便丁憂於鄉,爲其母守孝服喪,依照大明律,需要守三年,此刻宋企郊必在乾州無疑!”

“若真如先生所言,宋企郊願意效力於我部,自成願意爲他破例!但是必須以三日爲限,這個不能更改!”

自從隴州包圍賀人龍將近兩個月,李創發現官兵總會在半月左右,便能抵達救援,無形中爲自己增加許多無謂的阻力。

大軍所到之處,再行攻城之時,若當日攻下城池,則死者長逝,生者長安,不在追究任何人的責任。

倘若守城一天,便將守城將領一應殺之。守城兩天將領與親兵,參與守城的鄉紳百姓皆殺。

若守城三天,進城之時,所有守城官兵、鄉紳全部屠殺,不接受任何人的臨陣投降。

經過多次戰役的的磨練,李創手下之兵,對攻城之戰,已非經驗之談,而是根據地形,靈活地運用火藥與攻城器械,併爲他創贏得了善於攻城的美名。

約法三章,並非李創嗜血愛殺人,戰爭之中所有將領都想採用上上策來拿下城池。

但是所有事,都不會以個人意願去發展,正如張獻忠到一處殺一處,殺一處燒一處,以發泄心中煩悶。

準確地說應該不是發泄,而是立威,你若誠心相待,我必加倍還之!你若固執抵抗,我就用鮮血告訴你,規矩就是規矩,並不是開玩笑。

此時的李創慢慢地適應了這亂世的法則,只有先進的思想與超前的意識,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想將理想變爲現實,更需要的是手段,而這個手段需要用鮮血來踐行。

“我王有令,得宋企郊一人,大兵繞路而行,乾州免屠!”

乾州城外,護城河對岸,塵土飛揚而起,翠綠的青草已被根根踏出,一丈多寬的路就這樣在劉芳亮等人的鐵蹄下生了出來。

“大人,反賊每半個時辰都繞城如此說上一番,並以三日爲限,今天已經是最後一天了,”守城的哨兵皺眉看着東方無情升起的驕陽,對身邊的縣令訴說着內心的煎熬。

“乾州城內,除了五百守城士兵都是老弱病殘,倘若宋大人不出去,乾州只怕不保了,”目送劉芳亮等人轉過城角,縣令抻着脖子向城外看着,卻沒有半點辦法,解決眼前危機。

“如果大人再去勸上一勸,你與宋大人定會流芳百世,乾州三萬百姓亦會世代感念你二位的恩德!”小哨兵也是有家的人,並且他的家人全在乾州城內,頃刻間隨着乾州城消失,小小年紀,他還沒做好那個準備,眉頭再次攢於一處,哀求地看着拿不出主意的縣令。

“你在這認真守着,反賊倘若攻城,你便鳴槍示警!本縣再去看看!”

“是,大人!”哨兵眼中瞬間流淌出對生的渴望,啪的一聲,對着父母官打了個標準的立正。

乾州縣令無心欣賞哨兵的敬禮,提起袍袖,快步跑下城牆的七十二級臺階,轉身行上了寬闊的大街。

義軍臨城,乾州大街上根本看不到百姓行走的身影,更顯得空曠悠長,乾州縣令似乎不到大街的清冷,清瘦的身影穿梭於乾州的大街小巷之間。

“來,來,讓一下,我去勸勸宋大人,”乾州縣令轉過街角的瞬間,密密麻麻的人羣跪成一片,以他清瘦的身體,都不能擠出半點的空間行走其中。

原來整個乾州的老幼少小沒有躲避起來,而是來解決‘得宋企郊一人,便不進乾州城,’的約定,來求宋企郊出城降敵了。

“晴天大老爺,你可來了!”

“宋大人不出來啊,大人你快去勸勸他!”

“張大人來了,大家快些閃開路,叫張大人過去!”

擁擠的人羣瞬間騷動,在數人的喊叫聲中,慢慢地裂開一條尺多長的通道,直通宋府大門。

“大家彆着急,宋大人知禮明義之人,必會給乾州百姓一個合理的交代,”張縣令盯着宋府大門,愁眉不展的同時,安慰着時時傳來的啼哭聲……

第7章 尋訪宗敏第97章 驚弓之鳥第37章 英雄無淚第43章 佈防朱仙鎮第151章 不愉快的交流第49章 螳螂捕蟬第139章 我的親哥!第2章 誰是真人第60章 天意何在?第162章 你犯了什麼事?第113章 強顏歡笑第43章 誰是魔鬼!第40章 軍機要事第44章 嗜血魔徒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7章 尋訪宗敏第19章 機會自己掌握第1章 霸氣了我第27章 夫唱婦隨第110章 關寧鐵騎第35章 闖王迎祥第38章 立竿見影的復仇第27章 少年的遺憾第5章 練兵之所第9章 誰是白眼狼第133章 誰人可用第43章 佈防朱仙鎮第40章 寧死不屈第67章 桑梓之情第5章 李過逞威第65章 意外驚喜第139章 我的親哥!第15章 圖說天機變第82章 慷慨就義第141章 戰的悲哀第120章 福至如斯第123章 心知肚明第124章 清理門戶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7章 尋訪宗敏第14章 千金買馬骨第17章 我爲你補充第4章 行軍襄陽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34章 飛的感覺第89章 七十二營第76章 各懷鬼胎第33章 青春萌動的叛逆第151章 不愉快的交流第5章 李過逞威第18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第64章 紙上談兵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2章 告別來生第121章 大明危局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8章 福兮禍兮第30章 我想要的是平等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59章 戰利均分第46章 水漫開封第20章 落魄的人生第6章 盡棄前嫌第10章 英雄美人第106章 前因後果第149章 誰也奪不得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第12章 魔王臨世第54章 此路不通第127章 傳庭來了第98章 殘兵敗將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31章 帶着大炮去戰鬥第10章 再見牛金星第3章 紅娘子第83章 體面地活着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9章 沒有底線的官人第30章 我想要的是平等第62章 情同手足第170章 張獻忠的心機第167章 翻山鷂第106章 前因後果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63章 再入重圍第20章 淡薄名與利第6章 一擲驚魂第9章 青龍盤柱第1章 霸氣了我第74章 夜訪總督第138章 不認識怕字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47章 遍地狼煙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135章 衆生像第12章 告別來生第114章 孤雁回飛第40章 軍機要事第142章 哪咱喝點兒去第77章 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