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心悵

大秦武穆五年夏五月,燕,齊,吳,楚四國各出兵十五萬,合六十萬之巨,同攻秦屬地之鶴州,洛州,許州三州之地。三地一時大亂,秦將蒙恬忙致戰報於咸陽城,請求李顯調兵遣將以爲阻擋。

李顯自辭別了王翦,蕭謹二人,又留下了呂不韋幫助他們打理政事,以便讓這二人能夠專心領兵攻打蜀國。

而李顯自己,此刻卻又馬不停蹄地從肅州而過,也不回咸陽城,是直接奔赴函谷關外而去。直至五月中旬之時,李顯方纔一路風塵僕僕地趕至鶴州蒙恬大營之處。

這一路走來,竄州過府,所看到的卻是有大半以上的地方而顯得一片綠野蔥蔥之色,不負再有半點戰亂的感覺。

這卻是有賴於百里奚,呂不韋,以及孔慎他們對於關外這十州之地治理的好,特別是麻九他的那些個布坊,酒樓等產業鏈更可謂是功不可沒。

麻九的這些產業在經得李顯的同意後,又在百里奚,呂不韋等當朝重臣的支持之下,開遍這十州之地後,從而是大大地活躍了這各處的工商業,使得這原本因爲戰後而顯得一片蕭條的地方,此刻亦是暗藏上幾分勃勃的生機。

對於這些功績,李顯是看在眼裡,而記在了心頭。

這些,都是他們的心血所在,也只有他們如此努力的付出,這周邊百姓纔會如此快速的安定下來,更快的凝聚於一起而把心投向了秦國。

所以,不論是在民政上,還是在軍事意義上,百里奚,呂不韋他們都是功不可沒的。

“末將蒙恬攜驍騎軍一百三十六位將軍特來迎接大王。”鶴州府城外,由蒙恬親自率領駐守於關外十州之地的諸多將軍,此刻,正一字兒排開,分列於左右,以迎接於李顯的到來。

“諸位將軍辛苦,且先回城再續話。”馬不停蹄間,李顯卻已經是當先拍馬而往城內而去。

來迎接李顯的有近一百四十位將軍,可是,真正能隨李顯上得殿內續話的,也不過寥寥十來人而已。

等得李顯洗去一身塵埃,而再一次落座於此大殿上時,已經是華燈初上時分,而殿前蒙恬已經是擺上了頗爲豐盛的一頓飲宴。

這一路自肅州而起,穿過整個肅州,雍州,洛州,臨州,焦州後,方纔進入鶴州之地。李顯一人三騎,足足穿過了五州之地,可只用了一個月都不到,如此可見得李顯這一番之辛苦。

諸多大將隨着李顯入座後,李顯當先舉杯而起,環顧左右而沙啞首嗓音道:“此番楚,吳,燕,齊四國齊犯我邊境,賴諸位將軍辛苦,到得如今能得保我大秦疆土不失,百姓不亂,此皆諸位之功也,諸將軍且滿飲此杯,我等再續後話。”

“末將無能,累及大王四方奔波,請大王治罪。”蒙恬起身而翻然跪倒於地,哽咽着,這般鐵一樣的漢子,此刻卻早已經是淚流滿面。

“請大王治罪。”邊上,諸多將士,此刻亦隨着蒙恬而跪倒於地。

南邊徵蜀的戰事,他們自然也是聽說了,但並不是很順利,若不是李顯親自去,怕是王翦他們此刻還攻不下蜀地的一城。

而此刻,因着鶴州這邊戰事一起,蒙恬一紙求援,咸陽城再無將可派,秦王李顯不得不又親自從蜀地南鄭而馬不停蹄地奔赴於鶴州之地。這中間,橫跨六州之地啊,李顯可是帶傷而四處奔波。

難道大秦,真是無人矣,每一處都缺不得大秦的武穆王嗎?

看着那座於上首處的秦之武穆王,諸將士闇然傷神。

今年的武穆王也才二十一歲,這般年輕的一張臉,此刻,若你細看,卻已經能在他的鬢角處而尋得幾絲白髮。

而或許是因爲李顯那般沒日沒夜的奔波勞累吧,雖然他已經沐浴過後,但在那一雙深陷而入的眼窩裡,卻仍然是有着掩飾不住的疲憊之色。

爲王者如此,爲臣爲將者又心有何忍。

他們此刻確是盼望着李顯能狠狠地把他們大罵一頓,罵他們無能,罵他們廢物,這些他們都無所謂,或許,在他們的意識裡,也只有李顯把他們狠狠地罵上一頓,他們的內心之中才會稍微地釋懷一些,那一份負罪感亦會變得輕上一些。

可是,李顯沒有,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卻只是細聲的安慰於他們,安慰他們這些無能的將軍們。

諸將爲不能爲王分憂而羞愧矣。

“唉……”一聲輕嘆,李顯輕輕地灌下了這一口烈酒,然而,轉眼間,李顯卻是起身而狠狠地一腳而踢翻了橫擺於李顯面前的岸桌。

李顯戟指而朝諸臣喝罵道:“吾大秦要的是鐵血兒郎,爾等敗了陣戰,就在戰場上,從敵人身上尋回來,何必做這般兒女之態?難道爾等真無能否?”一甩大旄,李顯翻然轉身而朝後去,丟下一衆大將於堂前,你看看我,我望望你,一時間卻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譁一聲,卻是那跪於前的蒙恬,此刻當先而站了起來,一把抹去眼角處的淚滴,待轉過身來,卻已經是換上了一副嚴明之態。

只聽得蒙恬朝着那跪於地上諸多大將猛然一聲斷喝道:“起來。”

“大王心繫蒼生百姓,一紙書信卻萬里奔波而至,爲何?皆因我等無能也。”此刻的蒙恬,一雙丹鳳眼內,冷光灼灼而掃視過全場,見得諸將皆羞愧而低下頭來。蒙恬方纔繼續道:“大王有言,戰陣之敗當在戰場上靠着手中雙刀殺回來,此方爲我大秦兒郎也,諸位皆我大秦子民,唯死戰爾。”

“諾……”一聲虎吼,諸將皆允諾而起。

揮了揮手,打發走了諸將,蒙恬方纔起身朝後堂追去,他還需要找李顯商量一下接下來的戰事。

~~~~~~~~~~~~~~~~~~~~~~~~~~~~~~~~~~~~~~~~~~!

後院,蒙恬招過來李顯的侍衛,輕聲問道:“大王呢,可曾用了膳食?”

剛纔,在堂前本爲大宴的,只是諸將無顏再面見於秦王,而讓李顯揮袖而去,這一路奔波來,李顯卻是並不曾吃過什麼東西。

“大王要了份米粥……”囁囁了許久,這侍衛見得蒙恬看來,方纔又大着膽子道了句:“還要了份地圖。”

“嗯,我且進去看看……”拍了拍這侍衛的肩膀,蒙恬推門而入。

房內有些昏暗,只一燈如豆,正自發着微弱的燈火而搖擺不定,彷彿隨時都要滅了一般。

而就在這燈火之下,一碗還剩小半的小米粥,正靜靜地置在桌上。

而此刻,李顯,這位大秦國的武穆王,就這般,趴附在桌子上,趴附在這地圖之上,悄然而睡着了。

他太累了。

蒙恬的眼角處,卻是感覺到一陣無言的酸澀。

尋得來一件薄被,輕輕地爲李顯披上,他不是不敢去叫醒李顯,而是不忍去叫醒於他。他怕若是此刻把李顯叫醒來之後,他又會再一次深陷於地圖之中而不可自拔。

輕輕地朝李顯拜了拜,蒙恬,轉身悄然而去。

出得門外來,對諸侍衛告誡他們莫要打擾到秦王之後,蒙恬仰天而長嘆。

天空,星河璀璨,明月高懸,然而,蒙恬此刻內心之中,卻是久久亦不能釋懷。

他的腦海中,此刻確正在反覆着剛纔那一副場面。

一燈如豆,秦王確就着一碗小米粥而在努力地研究着地圖,研究着退敵之策,直至精疲力竭而沉沉睡去,而他們這些爲將者,卻已經準備着回府安寢,享受安樂。

此中種種,又怎叫蒙恬再次心安。

~~~~~~~~~~~~~~~~~~~~~~~~~~~~~~~~~~~~~~~~~~~~~~!

好吧,繼續求一下收藏……其它的也求不來,小血已經無力吆喝了。

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四十一回 潤物細無聲第九十二回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十四回 困守第一二九回 吾當收盡天下英才矣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十回 第一次慘敗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五回 矛與盾第十九回 問民疾苦方知苦第四十一回 陸準第五十一回 三鼓而下成皋城第三十回 麻九的豪賭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三十一回 毒士的毒舌第四十九回 金將軍,有聞到肉香否?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三十一回 一紙方(第二更到)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十七回 自創的變法序錄第八十三回 戰南鄭第一一五回 燕公慕容博第八十六回 心悵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一零三回 徵南蜀之策第一一九回 馬踏連營第二十八回 董家二號人物第一一五回 燕公慕容博第八十一回 王侯之禮第八回 甕中擒完顏第十三回 秋風掃落葉(第三更到)第三十三回 晉之鴻門宴第四回 驍騎衛第五十三回 孤若不死,誰能亂秦?第三十六回 擂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二十八回 宿命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一三零回 驚世之言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四十九回 鎮威鏢局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九十三回 年宴三敬第二十七回 咸陽宣紙貴似金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五回 矛與盾第三十一回 毒士的毒舌第一二零回 大勝第四十七回 王道第十一回 鬧劇皆緣於本心第六十六回 爲秦王賀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五十三回 野戰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十五回 所謂的分蛋糕事件第九十七回 死孝第三十回 麻九的豪賭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五十六回 勝利後的哀傷(補二更)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七回 引第九十一回 馳道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八十四回 李顯的狠第四十二回 民富則國強矣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第九十一回 章邯密議取鉅鹿第三十一回 一紙方(第二更到)第二十四回 定蒙學,三字經亦成神作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八十一回 王侯之禮第二十一回 言傳身教,戰爭的藝術(三更)第五十七回 狂潮(補更)第七十回 刺(三更到,求收藏)第十回 第一次慘敗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十七回 自創的變法序錄第四回 何人敢與我一戰?第五十四回 雄主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二十三回 商盟(小改了下大家再看看吧)第三十一回 毒士的毒舌第三十五回 連環計之樹上開花第七十七回 一關一驚滅蜀軍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十八回 忠義無雙秦國臣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一零九回 蘇季子說秦王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一二四回 蘇秦之死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