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

南鄭府內,李顯正在與呂不韋二人商量着處理蜀軍的事宜。畢竟這南鄭城內可是有着近二十萬的大軍,如今卻是因着李顯破城得太快,而使得南鄭城內的蜀軍並沒有死傷上太多,所以,光這南鄭投降的蜀軍就有十七八萬之多。

十七八萬蜀兵啊,這當中雖然有近五成的是蜀地徵調過來的民夫,可是,這一細數下來那也是有近十萬蜀中正規大軍不是。

再還有就是李顯新得了南鄭這般一座有着百萬人口的大城,這裡頭光青壯就有三四十萬,這一算下來,光這南鄭城裡的男丁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若是蜀人亂起來,就憑着李顯那區區三十來萬兵馬,還真有些守不住。

所以,李顯除了逐步的把這些蜀國降軍分散到秦國各地去外,其它也就沒有什麼太理想的辦法了。

“報……蒙恬將軍急報……”,正這時,猛聽得帳外傳令兵一聲高喝,卻是說那替李顯鎮守關外十州之地的蒙恬傳來急報。

“速傳上來與我。”聽得傳得來的是蒙恬的急報,李顯內心不由得一緊,李顯瞭解蒙恬的性格,經得這數年來的征戰,蒙恬早已經是變得沉穩,大氣起來,非決大之事,他並不會報與李顯。

而如今,蒙恬卻是千里傳書與李顯,可想而知關外之地,必是有大亂將起矣。

匆匆一目十行而覽過,李顯的眉頭不由得狠狠地皺了起來。

關外,原魏,晉,韓三國十州之地果然亂了,而且這亂已經是差不多半個月之前的事。

關外,趙國大將廉頗,舉趙國精兵二十萬,如今已經攻入原魏國的鶴州之地。若是隻此一路大軍也就罷了,蒙恬自然是能夠輕鬆應付的,畢竟他手上有李顯分派給他的二十萬精軍精銳,以及他自己在關外這十州之地徵召的數十萬大軍,若是隻區區一二路敵人來犯,他自然能夠應付,而不需要告之李顯。

可這一次,這天下諸侯好像是說好了一般,趙國攻鶴州,齊國攻許州東,吳國攻許州南,就連楚國這個原本一心想着與秦國爭蜀地的諸侯國,此刻竟然也兵出南州而攻入原韓地的洛州。

關外十州之地,此刻可謂是一片混亂矣,便是連蒙恬之能,一時間亦是有些應接不暇。

無法之下,他只能趕緊傳入戰報於咸陽城李顯手上。

怎奈李顯此刻卻人在蜀地陰平關這,所以這份戰報才晚到了六七天左右,關外十州之地,李顯自然是不能放棄的。那十州之地即是李顯出秦川而攻北面的燕,趙,周,齊,魯四國的跳板,更是秦國與這數國之間的緩衝地。

有這十州之地橫在大秦國與這些諸侯國之間,任何一次大戰的戰火都將燒不到秦地內,戰火到不了關內秦地,秦之六州根基不毀,那秦就永遠存在着。

所以,這關外十州之地丟不得。

把手上這份急報遞與了邊上的呂不韋,李顯卻是轉身朝府外喝道:“着王翦,蕭謹二人速來見我。”

“諾。”府外早有守侯的將士應了一聲肥諾,轉身飛奔而去了。

攻下了南鄭城,政事上暫時就交給了李顯,呂不韋來處理,而王翦,蕭謹二人,卻是負責繼續深入蜀地事宜。

如今,東面戰事一起,李顯要回咸陽鎮守,這裡自然就只能扔給王翦,蕭謹二人了。

好在這纔剛拿下南鄭城,諸事複雜,王翦,蕭謹二人一時還脫不開身走不得,傳令兵尋了一遭就把這二人帶到了李顯在這南鄭城的臨時府邸上來。

隨手把蒙恬傳得來的那一份急報遞給了王翦,蕭謹二人,李顯肅然道:“關外衆諸侯乘我大軍攻蜀,而魏,晉,韓三國十州之地新降不久不穩之際,而乘虛聯合來攻。孤必須要先回咸陽坐鎮四方,此地就交由二位將軍了。”

“諾,必不負大王所託。”經得南鄭城一戰,不論是王翦還是蕭謹,此刻二人皆是變得沉穩上了許多。

“如今,陰平關已破,而南鄭城亦已經拿下,在這蜀地,也算是有了一個落腳點,只是蜀道艱難,蜀地雄關堅城無數,汝之二人還望多用奇謀,萬不可使蠻力強攻之,否則必損兵折將而大傷我秦之元氣矣。”

見這二人一副低頭受教的樣子,李顯在嘆了口氣之餘,亦不得不繼續道:“用兵之道,在於奇正相合,奇者當出奇不意,詭詐如狐,而正者,當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汝之二人,蕭謹詭詐有餘,卻稍欠磊落之感,而王翦用兵正如其人,堂堂正正,然卻常有失變通之道,孤本意把汝二人放於一處,好讓汝二人奇正相合,相輔相成之,孤之本意如此,還望汝二人好自爲之。”

蜀地難攻,這是不爭的事實,若不是佔着那個竹梯出奇不意,李顯想要一日而攻下南鄭這般雄城,那是想都不要想。

只是,如今一切也都朝好的方面發展,李顯已經攻下了南鄭。秦國,算是在蜀地有了個落腳點,徵蜀之路亦算是走開了第一步,接下來,成功與否,就要看王翦,蕭謹二人以及遠在涼州同攻蜀國沓中的白起了。

站起身來,以眼掃過王翦,蕭謹,呂不韋三人,李顯沉聲道:“孤自去矣,南鄭諸政事,孤且暫留呂卿於此相助於你等,萬望你等不負孤之所託。”

“諾,大王放心,若不破蜀國翦誓不歸秦。”王翦吭然跪地而答道。

此刻的王翦,那一張原本如白玉般的臉,此刻早已是殷紅如血,卻是受得李顯這一說,而大起奮進之心矣。

再看邊上,蕭謹亦是羞愧難當,與那王翦一併兒跪於地上,鼻息間,明顯有些粗重起來。

要知道,攻這蜀地,蕭謹,王翦他們光打下個陰平關,亦是用了小半個月之久,而攻這南鄭城,更是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但結果卻是毫無進展。

反見李顯,來到這南鄭城外,一日觀察地勢,當天下等就着蕭謹打造攻城之器械,第三日天明時分就開始攻城掠地,還不及正午,南鄭雄城就爲李顯一舉而攻破。

李顯之能與蕭謹,王翦二人相比,實在有天差地別之嫌矣。

如今又聽得李顯這般淳淳教導,萬般不放心之態,也無怪乎二人如此。

見得二人之態,李顯自是知道自己的激將法已經成矣,扶起二人,在這二人肩膀上重重地拍了兩下,卻是不在多說什麼,一甩大耄轉身而出府去,翻身上馬就往咸陽城而奔去。

他相信於王翦,蕭謹二人,經得這南鄭一戰,二人之思慮比之以前必將更爲成熟,穩重上許多。

徵蜀之事不能停,而把這徵蜀之事,交給此時的王翦,蕭謹二人,李顯放心矣。

~~~~~~~~~~~~~~~~~~~~~~~~~~~~~~~~!

寫了這麼多,到了這一章已經是五十五萬字,可是覺得很是奇怪,竟然只有一百來個收藏,四個章,七個PK票,這成績真我真的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三天了,點擊還沒過5000,現在是二千一百六十,等於是三天平均每天一千點擊都不到,難道這本書就真的這麼爛嗎?

寫書的人,都是希望能得到讀者肯定的,這肯定,不一定說需要你們給這本書扔多少錢,或者是投多少PK票,蓋多少個章,這不叫關注,我只是想要各位兄弟們能在書評區說個話,熱鬧一點,提提你們的意見,看法,僅此而已,這不算奢望,不算過份吧……好吧,看着這成績,我是忍不住說了幾句,大夥不要見意,回頭繼續寫就是了!!

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一百回 鬥射(第二更)第二十回 秦王二斗老司馬(第二更)第八十八回 軟刀子第四十九回 金將軍,有聞到肉香否?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四十三回 金明論秦王第二十一回 言傳身教,戰爭的藝術(三更)第一一二回 計盟第六回 願以朕之血染長纓何來降第十三回 一世梟雄司馬相如第四十回 苦果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風流第八十一回 王侯之禮替主角向各位大大求生財之道啦!第六十四回 蒼狼神的子孫們第九十回 章邯劫糧道第二回 國之大喪第九十一回 馳道第三十七回 殺身成仁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一零三回 徵南蜀之策第四十七回 王道第七十二回 當雄鷹落難碰上狼時第六十四回 蒼狼神的子孫們第七回 引第二十九回 董家,讓他有多遠就滾多遠第四十八回 絞殺第一一零回 豎子無禮欺秦王第十三回 惡運降臨第三回 國祚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八十四回 李顯的狠第四十二回 威第一一二回 計盟第十九回 問民疾苦方知苦第二十五回 平秦地,凱旋而歸咸陽城第二回 變法亦謂之爲適者生存第十二回 御駕親征八萬裡,誰與爭峰?第四十八回 麻九的強人劫第七十一回 北蒼狼完顏齊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六回 能者上制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八回 百年老寨雙刀山第七十七回 武穆王的衣冠冢第一一零回 豎子無禮欺秦王第十一回 鬧劇皆緣於本心第一二零回 大勝第一一七回 白公勝詐敗全毒計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計較第九十七回 死孝第三十一回 毒士的毒舌第四十九回 金將軍,有聞到肉香否?第八十九回 大秦七大姓之董、舒第二十七回 咸陽宣紙貴似金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計較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九十二回 趙王獻女求退兵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一回 三年第五十回 突如其來的西征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三十六回 晉王城下第九十二回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二十三回 秦王詐城門,守株待兔擒段淳第十回 死局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一一三回 李牧說秦人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一一六回 傲世無雙白公勝第一一零回 豎子無禮欺秦王第四十七回 王道第八回 甕中擒完顏第九十二回 趙王獻女求退兵第九十三回 年宴三敬第十四回 翰林院暫等於養老院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四十一回 潤物細無聲第三十二回 連環計之蠻天過海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十七回 危機第十八回 想要掙錢,官商合營纔是王道第二十八回 宿命第一二三回 不速之客提定國策第一零九回 蘇季子說秦王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一二七回 將相和第八回 甕中擒完顏第十七回 危機第三十三回 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