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無題

一九一零年三月二日,中華共和國第一屆正式國會成立。這天街市遍懸國旗,人們象過節日一般,自上午九點起,議員們身着特製的禮服陸續齊集會場,其中有參議員一百七十九人,衆議員五百零三人,國務卿及各部長皆列席,其它內外觀禮代表千餘人。

十一點鐘,籌備國會事務局委員顧鰲宣佈典禮開始,警衛軍鳴禮炮一百零八響以致敬。接着由籌備國會事務局委員長施愚報告國會召集經過,並公推議員中年事最高的雲南參議員楊瓊爲臨時主席,楊就席後,首先委託籌備參議院事務處籌備事務員林長民代行宣讀開幕詞,繼請宋教仁總統特派代表總統府秘書長楊篤生登臺致賀:

“中華共和國元年九月二十八日,我中華共和國第一次國會正式成立,此實兩千餘年歷史上莫大之光榮,四萬萬人億萬年之幸福。教仁亦國民一分子,當與諸君子共深慶幸。念我共和國家由於四萬萬人民心理締造,正式國會亦本於四萬萬人民心理所結合,則國家主權,當然歸之於國民全權……諸君子皆識時俊傑,必能各紓讜論,爲國忠謀。從此中華共和國之邦基益加鞏固,各族人民之幸福日益臻進,同心協力,以造成至強大之國家,使六星國旗常照耀於神州大陸,是則教仁與諸君子所私心企禱者也。謹頌曰:中華共和國萬歲!共和國國會萬歲!”

陳文強使勁鼓掌,這頌詞做得很漂亮,實際上他更爲復興黨的勝利而高興。雖然同盟會有些人還是心生嫌隙,拉出去單幹。這也是復興黨在衆議院未獲多數,在參議院中只獲微弱多數的原因之一,但在陳文強看來。卻是大局已定。

復興黨組織嚴密,紀律嚴明,進退一致,遠不是那四個黨所能比的。而且小黨中的華僑進步黨絕對是向着復興黨的,司徒美堂、黃三德、陳嘉庚都因爲新政府允許海外華僑回國參政心存感激,曾一再表示堅決支持復興黨的立場。

陳文強用手掩嘴。輕輕打了個呵欠,腦子裡卻想着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國際承認的問題。

對於國際承認,陳文強並不象當時人們一樣,將此問題看得異常重要。只是大多數人都以爲不經外國承認,中國在國際上就站不住腳,對國內政局穩定也有極大的關係。

而列強利用人們渴望得到外國承認的焦急心理,故意拖延時間,乘機漁利。其中尤以日本人蹦躂得最歡。這讓陳文強恨得牙根都癢癢。

從第一次倡議書要求新政府必須明確承認各國根據條約或成案、慣例在中國享有的一切權利、特權和豁免權,負責償付外債;再到第一次倡議書的補充,主張只有在中國建立起鞏固的、具有實力的並能履行一切國際義務的新政府時,列強才能考慮承認問題。

歷史經驗證明,短視和貪婪永遠是日本人的特點,也是他們的致命之處。就如歷史上提出的二十一條,其實並未獲得太大的實質上的好處,卻激起全體中國人的憤怒。從此視其爲死敵一樣。日本藉此肆意要挾,也與英、俄有很大關係。俄國想以此迫使政府同意外蒙實行“自治”,英國則想強迫政府接受其不派軍隊入藏的要求,並參加“中英藏會議”討論內外藏問題,破壞中國的統一。

陳文強輕輕嘆了口氣,既不想賣國,還要強國。真的是很難,夾縫中求生存的滋味實在難受。而先賣國,再救國,忍辱負重或許是個辦法。憑着他對歷史的瞭解,這些失去的都會一一奪回。然而。民氣已經被激發出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政府將會陷入輿論被動,甚至是危機。

空喊口號容易,但實際操做起來很難。民氣,這個東西是把雙刃劍,可以傷敵,也可以傷己。新政府的形象,陳文強必須要考慮。

以夷制夷,弱國無外交的無奈之舉,但弄不好就要引火燒身,適得其反。英日俄各有目的,借國際承認來向新政府施壓。而新政府也不是全無還手之力,只是要打破列強協調一致,還需要再努把力。

…………

誰都知道事情要靠人來做,人事關係和社會關係就不能不由人來應酬了。哪怕是不情願的,人熟面熟,工作或事情的需要,有利益有機會有人情關係,怎能推辭?甚至哪怕再卑躬屈膝,總有人願意或不得已而爲之,都是世俗之人,少不了要做世俗之事。

工商部總長張騫,次長馬君武,竟然還有鐵道部次長詹天佑,這讓陳文強很迷惑,瞪着眼睛直看詹天佑。

詹天佑連忙笑着解釋道:“我就是作陪,沾光,絕不麻煩陳先生。”

打醬油的,湊什麼熱鬧,還以爲你也是要錢的呢!陳文強翻了翻眼睛,一指桌上的菜,大聲說道:“吃。”

嗯,菜不錯,這烤鴨也地道,陳文強左右開弓,一點也客氣。吃不吃,總得辦事,不吃白不吃。

“這個,文強呀!”張騫好不容易抓住陳文強停筷喝茶的空當,開口說道:“我們工商部的工作,你可要多多支持,同樣是政府部門,可不能厚此薄彼。”

“張老,我什麼時候不支持您的工作了。”陳文強笑道:“厚此薄彼更是絕無此事,我一向是一視同仁的。”

“可我們所呈的開辦工商銀行的批文到現在還沒下來呢!”馬君武略帶不滿地說道:“爲了支持鐵道部,這交通銀行算是你一手扶持起來的,爲何對工商銀行之事漠不關心呢?”

詹天佑停下筷子,望着陳文強苦笑,這吃飯果然不是白請的,就是作爲攀比對象而存在。

“鐵路建設關係到國防、民生,乃是重中之重。當然,工商業也是非常重要,國家扶持的態度也是明確的。”陳文強慢慢解釋道:“柳州、大冶、馬鞍山鋼鐵廠,再加上漢陽鐵廠改造工程。還有行將開工建設的首都和上海鋼鐵廠,可都是中國銀行出資,這扶持的力度還不夠大嗎?國家財政是出的多,入的少,窘迫呀,不信。你們可以問財政部長。”

“當然,文強的辛苦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張騫點頭贊同道:“對於工商部的支持也是心存感激。其實,我們也只是想讓中國銀行拔出一些儲備,使得工商銀行能順利開張。”

儲備是萬萬不能拔出的,只有不斷加強的金銀儲備,才能保證政府強制流通的紙帀保持穩定,經得起衝擊,並不斷地吸收民間流通的金銀。

陳文強沉吟了一下,搖着頭說道:“開辦交通銀行時。並沒有拔出諸備,甚至儲備還有所增加。諸位都知道,中國銀行作爲國家財政支柱,必須有抗衝擊和保持幣值穩定的能力。你們的要求,不僅我不會同意,總統和國會也不會通過。”

馬君武有些急了,剛想開口,卻被張騫以眼色制止。張騫親自給陳文強續上茶水,溫聲說道:“文強。既然這條路行不通,還請你給指點迷津。”

“指點迷津談不上。”陳文強態度比較謙遜,畢意張騫歲數大,尊老愛幼的美德他還是有的,“工商銀行成立,是勢在必行的事情。請再給我幾個月的時間,如何?”

“幾個月?”馬君武急着問道。

陳文強伸出手,瞅了半天,在衆目注視下,很謹慎地比劃出個六的手勢。說道:“可能,也許還用不了這麼長時間。”

………

這裡不是想象的水晶宮,也不是故宮裡的金鑾殿,這裡是一個顯得安謐、恬靜的大廳,光線柔和,四周的沙發、軟椅乾淨得一塵不染。這裡的一切顯得舒適,雖然是中國古典式的大廳,但內部的裝修又是現代的,白色帷幔幾近垂地,閃着亮光的暗黃色的地板,鑲嵌在牆上的壁燈散發着柔和的光。

蔡鍔在黃興的陪同下走進了大廳,心中很驚訝屋內的簡單和相互,這可是大總統的居所啊,與他心目中金碧輝煌的想象相去太遠。

剛剛坐下,大總統宋教仁便走了進來,敬禮握手寒喧,才又重新落座。

“蔡松坡,這麼年輕,便能將四川基本平定,着實是有才幹。”宋教仁笑着誇讚道。

“都是政府的大力支持,總統的英明指揮。”蔡鍔謙遜地說道。

呵呵,宋教仁笑了,黃興也微笑不語。

“西南多事,正需要干將鎮守,鬆坡要有心理準備啊!”宋教仁和藹地說道。

“鍔爲國戍邊,不怕吃苦。”蔡鍔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等到鐵路修通,才能徹底改變西南佈局,這預計需要幾年的時間。”宋教仁沉聲說道:“相對來說,公路應該見效更快一些,這些基礎建設的投資,政府會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證軍需供給。而你們軍隊,也要盡力爲國家減輕負擔,屯墾與戍邊可以結合起來,來改善自身的生活條件。”

“這個卑職明白,聽說政府組織了一批農林專家要前往全國各地,整理地方資料,還要把西北建設成塞外江南?”蔡鍔試探着說道。

“不是聽說,而是確有其事。”黃興笑道:“這批專家不僅有中國人,還有外國人,你可要切實保護好他們的人身安全哪!”

“具體任務由克強向鬆坡交代,我就不贅述了。”宋教仁笑着點了點頭,說道:“我相信你能勝任,成爲國家西南擎天之柱。”

“謝謝總統的誇獎,卑職定不負所托。”蔡鍔顯得很激動。

“時候不早了,大家吃過晚飯再走,就算是爲蔡大將軍餞行了。”宋教仁很親切地說道:“再把文強找來,你們可是老朋友了。他下午約見美德公使,想必也有好消息告訴我們。”

“皇帝賜宴了。”黃興笑着衝蔡鍔眨了眨眼睛,玩笑道:“很難得的,不過這拉上文強,就有些不厚道了。”

宋教仁搖頭笑道:“克強,這話就有些瞧不起我了,雖然我不比文強有錢。請大家吃頓便飯,還是可以的。”

“多謝大總統厚愛,對陳先生當年的提攜和看重,在下也是非常感激。”蔡鍔說道:“能一起吃飯,也是卑職的榮幸,不如我親自去請國務卿。”

“還是讓工作人員去吧。文強最近脾氣不大好,但他有個毛病,很少對工作人員發火。”宋教仁笑着解釋道:“主要還是壓力太大,我又不是很懂這種經濟上的事情。各部門都伸手要錢,給多給少都不合適,有些偏重,就會引起不少不滿。總之,不容易呀!”說着,叫過工作人員。讓他去告訴廚房加幾個菜,再去西花廳通知陳文強。

黃興藉着剛纔的話茬說道:“聽說有些議員對軍費預算很不滿,提出什麼整束軍備,着重建設?”

“確實有這樣的說法。”宋教仁點頭承認,微微皺了皺眉說道:“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財政預算我已經簽了字,國會通過應無問題。”

“削減軍費。整束軍備,乃是無知短淺之見。”蔡鍔不滿地說道:“沒有強大的軍隊。就沒有穩定的發展環境,建設也難以順利進行。日俄英法虎視眈眈,列強環伺覬覦,難道他們都看不到現在國家危機四伏的情況嗎?”

“或許是看不到,或許是有別的目的。”宋教仁擺了擺手,說道:“你們不用擔心。有我在,還有文強支持,軍費只能每年遞增。如果軍隊能再自力更生解決一些生活問題,資金的富餘就會更多一些。你們也要體諒政府的難處,志華左右騰挪。才使得財政能夠勉強支撐,卻也惹了不少非議。”

幾個人正說着,工作人員回來了,手裡還捧着一箱酒。不待宋教仁發問,便開口解釋道:“國務卿還未回來,陳夫人在家,聽說大總統請客,特意讓我帶回來這些酒,說是國務卿原打算要送給大總統品嚐的,就順便捎去吧!”

“呵呵,這是打算行賄了。”黃興仔細揀看着這一箱酒,嘖嘖連聲,“山西汾酒、煙臺葡萄酒、白蘭地、西鳳酒、四特酒,都是好酒啊,今天真是有口福了。”

宋教仁表情有些怪異,摸着下巴說道:“文強的東西可不好收,上次領來幾個裁縫,量這量那,折騰了我半天,說要給我做衣服、做帽子。後來我才知道是北京一家有名的綢緞莊捐了五千兩銀子,條件就是拿我作宣傳。還有一次,突然跑到我的辦公室,逼着我寫‘北京大飯店’幾個字,還要我簽名,不用說,準是拿去賣錢了。這回呀,不知他又要搞什麼?”

“國務卿還真是——生財有道呀!”蔡鍔有些好笑地說道。

“也多虧了他生財有道,否則咱們都要喝西北風了。”黃興拿起一瓶酒,對着燈光照,然後招呼蔡鍔,“看看這酒,喝過嗎?”

蔡鍔看了看,搖頭道:“沒喝過,但聽說過,清代大儒鄭珍曾有‘酒冠黔人國’的讚譽。”

“連茅臺都沒喝過,真是稀奇啊!”隨着聲音,陳文強走了進來,笑意盈盈,看來心情不錯,進屋便先衝蔡鍔很隨意地打了個招呼,“鬆坡來了。”

“陳先生。”蔡鍔上前與陳文強握手。

陳文強笑着說道:“在四川幹得不錯,特別是能擺平袍哥,足見你的手段。”

蔡鍔心中高興,但還是裝出謙虛的樣子,客套了幾句。

“文強,看你喜氣滿面,想必有好消息告訴我們了。”宋教仁打趣道。

陳文強點了點頭,笑道:“明天,秘魯、古巴、保加利亞將率先承認共和國政府,稍後幾日,如果其他列強依舊不表態,美德兩國將會不再顧及他們的立場,單方面承認中華共和國,並遞交國書。”

“好,太好了,當浮一大白。”宋教仁喜出望外,一拍大腿,起身而起,在室中走了兩趟,來到酒箱前,伸手拿出一瓶酒,然後又猶豫着問陳文強,“這酒,不會有什麼玄虛吧?”

“隨便喝,不要錢。”陳文強很大方地笑道:“國宴專用名酒,這金字招牌夠響亮吧,哈哈,又有錢可拿了。”

……

正如陳文強所判斷,秘魯、古巴、保加利亞在美德兩國影響和操縱下承認中華共和國,確實很有效果。不僅國人感到振奮,英日兩國也因爲害怕引起連鎖反應,而進行了緊急密商。

然而,此時中國政府似乎有了底氣,對英日俄提出的帶有先決條件的國際承認保持沉默。

陳文強加緊了與美德兩國公使的蹉商和協調,簽訂了中國向德國優惠供應鎢礦的協定,而德國將提供貸款和設備,幫助中國政府進行採礦機械和冶煉技術的更新改造。同時,中國政府還決定在今後三年時間裡,以每年不少於十艘的數量從德國購買潛艇,並由德國派出工程技術人員幫助中國擇地建立潛水艇船塢,以修理爲主,兼進行自制嘗試。(。)

第90章 廣州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6章 新藥,說和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207章 憲政會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90章 廣州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7章 身跨青紅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159章 無題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39章 搶土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45章 求知少年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82章 各有感慨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54章 攤牌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51章 無題第20章 搭救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8章 壓抑,渲泄第66章 慶生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51章 無題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83章 底線?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191章 無題第72章 準備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5章 綁架第12章 夜市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52章 內應外合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8章 無題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