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最後一擊

“聽說臨時政府將給予美德等國最惠國待遇,這將使大英帝國在中國的商業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對此,我認爲大英帝國也應該得到此種待遇。”朱爾典避重就輕,想岔開話題。

“任何優惠都是相互的,友好對待也是如此。我不想再費口舌說明臨時政府的這種主張,只想聽閣下所要表達的誠意。”陳強有些不耐煩了,他的表情明顯表達出他的這種情緒。

朱爾典沉默了一下,說道:“海關中的郵政系統是由總稅務司的赫德先生創建,臨時政府想無條件收回,似有不妥。”

“毫無疑問,赫德先生是個英國人,但他掌管總稅務司是出於原政府的任命,那他的身份便是中國僱員,創建郵政系統也是根據原政府的命令,並不是他個人的系統。換句話說,不僅郵政系統屬於國家,海關總稅務司也屬於國家,如果閣下堅持己見,只能表明閣下還在承認並支持滿清政府,而對臨時政府存有偏見有抑制的企圖。”陳強針鋒相對地說道。

“總稅司中僱有大量洋員,這是歷史形成的,也是中國官員的工作能力低下所決定的。而且總稅務司洋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是得到各國承認並讚賞的,對此,也請臨時政府慎重考慮。”

“臨時政府暫無≧≧≧≧,↗.$.n◆et意變動總稅務司的組織結構,但行使監督權和修訂稅則稅率卻是非常正當且合理的要求。且將稅款存入國家銀行,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這一點,我想閣下不會否認。”

“請問,臨時政府將如何修訂稅則稅率?”朱爾典急切地問道。

陳強示意秘書將一沓清單遞給朱爾典,上面密密麻麻羅列着各種商品的名稱和出產地。說道:“這些商品的進口稅率偏低,對我國的商家構成了極大的衝擊,臨時政府希望能提高一些。當然,最後哪些商品提高,提高多少,需要我們協商解決。”

一蹴而就固然好。但實力不濟時,也只能一點一點地爭取。海關行政權操於洋人之手,這是很難改變的,或者說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但行使監督權,將稅款置於政府控制之下,再提高稅率,爲民族工商業爭得相對寬鬆的環境,卻是政府的初期目標。

至於能達到什麼程度,陳強可以預想到一些。象瑞典、比利時等小國的商業利益,英國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掉,對於本國的商品,可能會象徵性地加一些,但不會改變太多。不管如何,改變是必然會產生的,利益也爭回了一些。

雙方的第一次會談結束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自始至終,都沒有談關於馬尾船廠和江南船廠的合作事宜。但每一項條件也都可以視爲合作之前的交換。

“民族意識的覺醒是早早晚晚的事情,這不僅指中華民族所說,對所有民族都是一樣的。而對於英國這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的帝國來說,早一些面對這個問題,就會多一些新經驗,新辦法。不要等到遍地燎原之火燃起的時候。因爲應對乏策而被燒得屍骨無存。”。

朱爾典坐在車裡,回想着陳強所說的這一番話。嗯,到底是年輕人,說話真夠勁。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未嘗沒有道理。變化是必然會產生的,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由炮艦外交到溫和手段,什麼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他不得不承認,臨時政府目前的外交政策獲得了初步成功,關稅談判作爲大英帝國表示友好的一種手段,已經不可避免了。想到美德兩國的積極行動給列強造成的衝擊,朱爾典恨得牙根都疼。

……

袁世凱將報紙扔在桌上,上面有關中英雙方會談的都是官樣章,什麼雙方都表達了真誠的合作意向,會談的氣氛是融洽而坦誠的,是富有成果的,就很多問題達成了共識,並重申中英兩國的友誼將恆久保持……這些沒有實質性的報導,雖然表明雙方其實分歧很大,但對袁世凱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臨時政府出得起價錢,而他呢,除了直隸、河南,以及東三省,全國其他省份都宣佈了獨立,慈禧和光緒離世的震驚和威權的喪失,終於給了地方勢力一個渲泄的機會。不管所謂的獨立是不是心向革命,但政府的收入呢,獨立各省的解款可都全藉機截留了。

不僅僅是財政困窘,北方的軍工能力也不是南方的對手。漢陽鋼鐵廠、大冶鋼鐵廠、崖州鋼鐵廠,再加上郴州、崖州、上海、金陵的兵工廠,革命軍越來越多、越打越強是很明顯的趨勢。

對此,袁世凱感到了深深的無奈,形勢如此,他知道已經無法再打下去了。楊度也發來電報,苦口婆心地勸他儘快接受臨時政府的條件,否則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等革命軍強大起來,便不會把北洋軍看在眼裡,那時不僅什麼都沒有了,連性命都無法保證。

袁世凱知道這話不是嚇唬他,濟南光復後,臨時組織的法庭以極快的速度審理了清軍將領及其部下傷民殺民,淫掠劫財的罪行。不僅是協統王傳瀾,還有兩百多清軍同時被宣判死刑。爲了節約子彈,並表示明執法,所有犯人被用絞刑處死。

我呸,狗屁的明執法,殺人就是殺人,用槍,用刀,用繩子,還不都是一樣。還節約子彈,你們復興會有的是錢,會在乎幾顆子彈?袁世凱不屑之餘,眼角卻不由自主掃了掃桌案旁那幾張報道此事的報紙。

中國人就喜歡這些刺激的事情,幾名記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行刑的過程,王傳瀾肥胖的身體接連使三根繩子折斷,行刑持續了一個小時,圍觀民衆拍手稱快云云。袁世凱很懷疑是不是臨時政府指使行刑人員故意使壞,以增加震懾的效果。

當然,這還沒完。由於很多死刑犯無人收屍。臨時政府爲表示人道主義精神,將屍體進行火化,並動用財政資金購買了骨灰匣。

不僅把人殺了,還燒成了灰兒,送個破盒子,就被稱爲人道主義精神。並得到了交口稱讚,這是什麼事兒呀?

但袁世凱不得不承認,這招很好使,那時候的中國人都講究土葬,火化則有挫骨揚灰之嫌。經過報紙這麼一宣傳,很多人會相當害怕。要是宮裡的那個隆裕太后看到了這些,是不是該嚇得昏過去。那個攝政王,會不會嚇得尿褲子,袁世凱不無惡意地揣想着。

袁世凱狠狠地一拳擊在桌案上。大勢如此,趁着北洋軍還在,由不得我不去當一回識時務的俊傑了。

很有意思的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盛產這樣擇主而侍、識時務的良臣俊傑。在大勢越來越明朗的時候,很多人開始表態了。雖然有些晚,但總好過錯過這最後一班車。

萬里城猶如一條騰飛的巨龍,“龍頭”入海處。就是秦皇島的山海關。秦皇島,因公元前215年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巡至此。並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尊號而得名的城市。

自鴉片戰爭以後,逐漸形成的租界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之際得以惡性地發展和廣泛地推廣。清政府在愛國官紳的呼號推動下,於甲午之後採取了自開商埠以通商場抵制外人開闢租界的措施。

爲了“隱杜”列強增闢租界及其對我國“形勢扼要之區”的“覬覦”,清政府自主開放了十數個通商口岸,設立了一批供中外商賈居留貿易的通商場。試圖利用通商口岸各國雜居的形勢“互相牽制”,達到“不以兵力相守”,而收“商務保守”之效的目的。

清政府的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開闢租界的勢頭,鼓浪嶼和秦皇島亦是這一時期清政府自主開放的商埠。但由於滿清政府的無能和軟弱,列強的貪婪蠻橫。秦皇島卻逐漸變成了一個準租界地區。

1901年,八國聯軍強迫清政府簽定屈辱的《辛丑條約》,給予美、英、法、德、俄、日本和意大利在京津地區駐兵的權利。美國除在駐北京公使館、天津駐紮軍隊外,也在秦皇島駐紮了陸戰隊,將其作爲美國從菲律賓向駐華北的部隊提供物資的重要港口。

清晨,天空是陰沉沉的,一層濃濃的霧氣籠罩着海面。舉目望去,灰藍藍的一片,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

一艘懸掛六星旗的中**艦劈開波浪,向着北方行駛,後面是三艘中型商船,魚貫地跟在後面。

迎着海,姚雨平扣了扣頜下的帽帶,擡頭望着迷濛的海面,心中卻是一片明亮。作爲混成協的協統,他對自己的部隊充滿了自豪。

這是一支年輕的、充滿朝氣和理想的部隊,帶着這樣的部隊,他有信心給滿清最後一擊。儘管佔領山海關是暫時的,也是陳強與袁世凱策劃的,促使東北的形勢發生鉅變,並打掉滿清的最後一點幻想。

多少次痛心疾首,多少次慷慨激昂,如今就要統率着鋼鐵之師,親眼看着理想實現,新中國正走上歷史舞臺,由不得他不浮想連翩,心潮起伏。

霧正在散去,最後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黎明即將展開絢麗的篇章。

……

紫禁城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依然閃耀着燦爛的光彩,宮殿高大、巍峨,卻不再能震懾人們的靈魂。滿清王朝,已經走到了盡頭。

養心殿東暖閣的氣氛如同停棺舉喪一般,清廷御前會議正在這裡舉行。

外務副大臣胡惟德跪在地上啓奏道:“太后,臣接到以駐俄公使陸徵祥爲主的駐日、美、英、德、荷、法等國會使的電報,此事重大,特來稟奏太后得知裁奪。”

“是什麼事,就說吧。”隆裕太后有氣無力地說道。

“他們一致要求皇上退位……”胡惟德低頭稟道。

“什麼!”隆裕太后驚得瞠目結舌,腦子嗡嗡作響。

小德張把胡惟德的電報交給太后,隆裕定了定神,接過電報,當看到“實行共和,乃世界之潮流,皇上退位爲大勢之所趨”時,幾乎昏暈過去,眼前直髮黑。

奕劻很難得地出現在這次御前會議上,袁世凱給他寫了密信,連嚇帶唬,他知道北洋軍已不可靠,甚至很可能正在坐火車向北京趕來。但他現在只想保住自己的億萬家產,可不想陪着清廷玉石俱焚。

見隆裕太后慢慢有所恢復,奕劻上前奏道:“太后,如今全國大勢都已向着共和,革軍勢力一天比一天利害,還有西洋海陸軍數十人,都願幫助效力。對臨時政府,各國都已表示親近的態度,倘若戰事再拖延下去,勝敗不必論,試問餉在哪裡?槍炮在哪裡?如果兵臨城下,不但皇位不能保全,就連這些貴族也都無望了,豈不是後悔嫌遲嗎?”

“無論如何,我們也沒有投降革匪的道理。”攝政王載灃說話的底氣一點也不足。

奕劻作出痛心疾首的樣子,猶豫了半天才說道:“現在局勢萬分危急,或許只有請皇太后俯從民意,肯把政權讓出來,再由我們切實商量,哪個還敢虧待皇上和宗室貴族?就是後世談論起這件事來,曉得朝廷爲保民不私天下,自然人人感恩戴德。這樣做,既有了體面,又享受了實惠,豈不很好嗎?如今革匪猖狂,北京城內到處都是亂黨,就如一個火藥桶,有一點火星就會爆炸,若不實行共和,恐有李自成進北京之禍。”

“放屁。”肅親王善耆罵道:“大清的天下都是你敗壞的,你貪墨不算,這些年還替袁世凱搖旗吶喊。看看他的北洋軍,和革黨勾搭連環,還敢聯名發電要挾朝廷”

肅親王善耆突然意識到自己說走了嘴,這件事情是瞞着隆裕太后的,畢竟是一個膽小的女人,如果真的被嚇得決定退位,那可就完蛋了。

“說呀,你怎麼不說了。”奕劻突然來勁了,大聲說道:“北洋諸將聯名發電,請求太后速下旨退位,實行共和,否則便率軍北上。這麼大的事情你們竟敢矇蔽太后,還有革軍由秦皇島登陸,已經佔踞山海關,大概你們也沒敢”

咕咚,隆裕太后眼前一黑,一頭栽下,太監宮女一陣大亂。(。)

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23章 退位第223章 退位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41章 無題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4章 交談,託付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72章 南洋,軍火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8章 遭罪,青樓第86章 黑吃黑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3章 奪槍、回家第245章 忽悠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73章 佈局,人販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191章 無題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17章 義軍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46章 茶館較量第191章 無題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90章 硬碰硬第6章 新藥,說和第43章 安頓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23章 退位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28章 壓抑,渲泄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9章 接客,賣唱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15章 煽風點火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37章 定遼東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4章 結死樑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6章 新藥,說和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28章 壓抑,渲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