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

成功與失敗都沒關係,可必須去做應該做的事。

但陳文強也必須給自己留個退步。人是歷史的,而不是夢的材料。所以,他無須爲某些人的未來憂慮什麼,而應當效法有些人現在的堅強與無畏,勇敢地前進。

陳文強想得出神,抿起了嘴角,象是自嘲,又象是釋然。在重生前,那顆已化爲頑石的冷若冰霜的心,因爲良知的甦醒而帶來了殺身之禍;現在呢,凝集着走過的一段旅程,起初置身於風吹日曬的荒野之上時的那種冷峻的感情卻又逐漸溫暖。

如果只是猜測中的救贖,促使他踏出了嶄新的一步。那陳文強知道,就只有前進,只有繼續不顧一切地跑下去。而且,將來也許會證明這一點的正確,但都無所謂了。因爲,後悔做過的事情,不如後悔沒去做的事情。

在這世界上,你能做到什麼並不要緊,要緊的是你不會在懊悔中度過餘生。

海浪衝上沙灘,拋擲着雪白的泡沫,又在滾燙的沙礫上輕輕地消散下去。

陳文強甩了甩腳,招頭看見羅登正邁步走來,身後的腳印很快便被潮水沖淡,衝沒。

這樣也是一個人生。陳文強招了招手,心中頗有些感慨。

在上海是建築工程師,感情上遭到打擊後,羅登又跑到瓊州,經受了軍事訓練,就在陳文強覺得他會成爲一個好戰士的時候,這個傢伙又跑去當起了漁夫。

說漁夫不太確切,可羅登雖然開起了漁業公司,但卻喜歡出海,喜歡駕駛着機動帆船去下多捕魚,喜歡在甲板上躺着曬太陽。聽海浪拍擊。

當然,羅登不是一個人,而是和那個叫他毛娃娃的採珠女結婚了。是新的愛情使羅登有了歸宿的滿足,還是經受過打擊和徬徨,使他轉而喜歡這種恬適的生活,這不是別人能想得明白的事情了。

“陳。我訂購的機動帆船什麼時候交貨啊?”曬得一身古銅色的羅登讓陳文強有那麼點嫉妒,見面劈頭就問,更讓他領教了洋鬼子的直接。

“那可是五百噸的大船。”陳文強翻了翻眼睛,說道:“再有半個月吧!”

羅登點了點頭,說道:“我再訂購兩艘三百噸左右的機帆船,還要改造幾艘小型的帆船。”

“先聽我的事情。”陳文強有些無奈地拍拍他的胳膊,說道:“我想借你的名頭,在廣西開公司,辦實業。嗯。你想得沒錯,就是要借你這洋鬼子的臉來搪塞朝廷的。”

羅登眨着眼睛想了想,說道:“除了我,還有別人吧?比如德國人。”

“沒錯,確實聯絡了不少洋鬼子。”陳文強沉吟了一下,說道:“我還希望你能承攬欽州、防城至外面的海上航運。”

羅登看着陳文強,半晌才問道:“朋友,這是朋友間的信任?”

“我當你是朋友。否則也不會如此坦誠。”陳文強理所當然地挑了挑眉毛,“在洋鬼子當中。恐怕也只有你才知道我的真實背景和身份。”

“那就沒問題了。”羅登笑得開心,“那你看,新公司的總部應該設在哪裡,在欽州、防城是不是需要有幾個洋鬼子坐鎮?”

“只要你答應就好辦,我自有安排。”陳文強伸手示意羅登跟着他,邊走邊說道:“不只是廣西。還有云南。不僅僅是爲了革命,還會有經濟上的收益。”

“無所謂了,我聽你安排。”羅登停頓了一下,說道:“有一次出海,我在東南兩三百里的發現了一個小島。很安靜,很美麗。”

“東南方向——”陳文強略一沉思,知道那裡大概是西沙羣島,便點了點頭,說道:“開發建設是沒有問題的,我也正在招攬僑資,或者鼓勵百姓去島上定居。當然,你的身份可能有點小麻煩,但我能夠解決。”

“我不是獨佔,只是想建個別墅居住,建個碼頭能讓漁船停靠,建個小廠能夠簡單處理捕撈的水產。”羅登似乎有些憧憬,眼睛望着遠方,“有個幾十人的小村落也不錯,阿珠或許能夠喜歡。”

島主嗎?陳文強的思緒也有些飄飛,那裡是自己所期望的世外桃源嗎?

……

納妾也是大紅花轎,吹吹打打,別人或許看成笑話,或許看成是暴發戶顯擺。但陳文強卻覺得終於給了綵鳳一個交代,完成了她不敢說出的心願。

趁着阿萱去上海採買嫁妝,陳文強當然也與她有過溝通,抓緊時間辦了這件事情,陳文強也感到很輕鬆。

早上起來,外面的陽光是明媚的,綵鳳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關係是沒變,但名分有了,一個有那個時代思想的女人,經歷過那麼多難以啓齒的屈辱,能有這樣的結果,她心裡是滿足而幸福的。

象每個深愛自己男人的女人一樣,綵鳳做好了早餐,吃完後又給麗莉背好書包,給陳文強整理好衣服,將他們送出門,倚門招手。

“我送你到學校,還是把玉蓮也接上?”陳文強擺弄着汽車,對着麗莉問道。

“直接到學校吧!”麗莉似乎有些不開心,垂着眼瞼悶悶地回答。

“怎麼了?”陳文強笑着問道:“誰惹你生氣了?”

麗莉嘟着嘴脣,沉默了半晌,才訥訥地說道:“他們暗地裡議論我,說我只是半個中國人,另一半是洋鬼子。”

“學校的同學嗎?”陳文強淡淡地笑着,說道:“不要在意別人的議論,你小時候經歷過比這更難受的事情,現在爲什麼有了改變,很少有人敢當面這麼說了?”

“因爲——”麗莉眨着眼睛,藍色的眸子象天、象海,“因爲我是陳叔叔您的義女,他們不敢惹您。”

“現在是這樣,那以後呢?”陳文強故意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你長大以後。是希望用自己的才能讓別人服氣,還是繼續用陳叔的名頭使人不敢招惹,只能私下議論。”

“那,那當然是用自己的才能了。”麗莉似乎有些開竅,思索着說道:“我有點明白了。陳叔叔能讓洋鬼子都尊敬,靠的是自己的成就。那我。我也要靠自己來讓別人閉嘴。”

“對嘍!”陳文強高興地按了下喇叭,說道:“這個世界啊,要看別人是什麼態度,還得要看自己的努力。嗯,也就是實力。這個道理你可能有點明白,以後會理解得更深。不說別的,就說你吧,對待名人,和對待乞丐。會是一樣的態度嗎?”

麗莉不作聲了,坐在車上一直在想着什麼,直到來到學校門口,她也沒有說話。但她跳下車,向着學校走的時候,回頭向陳文強招手,卻露出了明朗的笑容。

這孩子經歷了很多事情,也遠比同齡人更成熟。要是換了別人。未必會這麼快便想通,或者說是這麼快便能收拾起心情。這其實也好理解。顛沛流離,被人們罵“雜種”,看到的都是鄙視的眼神,麗莉的心理自然是很堅強的。

驅車來到合成氨工廠,很多人已經在等待。雖然生產合成氨的設備早已經安裝安畢,並開始生產。但今天這個日子卻還是有些不尋常。

合成氨的哈伯製法問世以後,全世界在一個多世紀裡都是這樣生產,但也經過了幾次改進,其中循環法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按照最初的製取方法。只能得到產率約爲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的合成氨。這樣的轉化率不算高,當然會影響生產的經濟效益。當然,合成氨反應不可能達到象硫酸生產那麼高的轉化率,在硫酸生產中二氧化硫氧化反應的轉化率幾乎接近於百分之百呢!

所以,把原料氣進行循環使用,解決了氨、氮混合氣率不高的問題,便具有了重大意義。如果使產率達到百分之十二以上,那就相當於又建起了一座同等規模的合成氨工廠,經濟效益可是翻了一番。

有些發明創造並不是侷限於科技、水平,而是思路的問題。說到循環法,其實也並不複雜。就是使反應氣體在高壓下循環加工,並從這個循環中通過溫度和氣壓的調整,不斷地把反應生成的氨分離出來。

從合成氨設備從德國運來之後,陳文強便開始着手進行改進,也就是附加一套循環分離設備。思路確定了,他倒真是沒有親歷親爲,只依靠着德國和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研究製造。

直到今天,合成氨循環生產開始正式運行,陳文強才趕到了工廠。如果按照時間來算,陳文強覺得如果是他在坐鎮,可能會更快一些。但現在,到底是成功了,他這個偷懶的傢伙也沒什麼不滿意的。

而既然德國人在合成氨的生產設備上沒有藏私,嚴格地履行了協議,陳文強也沒把循環法對德國人保密。雖然德國人沒說,但陳文強估計這邊的進度情況會很快傳到德國,被德國企業所關注。

而在設備開始運行後,儘管得出準確的數據還需要些時間,但德國方面的工程技術專家都比陳文強還要輕鬆。

“理論上完全可行,生產設備也不復雜,也就意味着肯定會成功。”basf公司派駐的專家布因哈德端着酒杯慢慢喝着,一點也不緊張,“就算此次失敗,也不過是需要些小的改動。陳先生,你覺得呢?”

陳文強點了點頭,說道:“成功是肯定的,但我的時間很緊,事務太忙,總是希望能夠親眼看到,這才放心。”

“陳先生現在是身兼數職,頭銜多得讓人都記不住了。”布因哈德笑着調侃道:“瓊州就不用說了,廣東恐怕也要在事實上爲陳先生所掌握了吧?”

“還差那麼一點。”陳文強既不謙虛,也不算狂妄,笑着說道:“氮肥在銷路上是不愁的,我現在擔心的是產量。所以,我又向貴公司訂購了兩套設備,準備在廣東和湖南建廠生產。”

“湖南嗎?”布因哈德頗有意味地看了陳文強一眼,說道:“我還以爲是在廣西或雲南呢!”

“也可以啊,只不過現在有些不太方便。”陳文強不以爲意,笑得雲淡風輕,“其實中國這麼大,農業生產卻還處在比較落後的狀況下,急需改變啊!所以,合成氨產業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除了農業,軍事上也很重要吧!”布因哈德目光一閃,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不管是哪方面吧,陳先生所說的前景光明,我也是非常贊同的。”

“陳先生。”德國人亨曼在旁插嘴問道:“不知您對中國將來的政治形勢怎麼看?特別是西南的反x政府x叛亂以後,是相對平穩的立憲,還是激進的革命,實在令人有些難以看透。”

“立憲可能平穩,革命也未必激進。”陳文強沉吟着說道:“要我說,你們還是缺乏對西南革命派的瞭解。如果想去看一看,我倒是願意幫忙,並且提供安全的保證。”

亨曼狡黠地一笑,說道:“陳先生在中國的兩派政治中倒是右右逢源,遊刃有餘,可德國恐怕很難做到這一點。”

“德國政府做不到,那德國的工廠企業呢?”陳文強笑着建議道:“其實這也不是什麼難以做到的事情。你們看日本,不就是在兩邊下注,既不得罪革命黨,也不過於得罪朝廷。”

“這個——”亨曼並不是工程技術人員,他明裡的身份是德國駐青島總督的助理,暗地裡卻直接向德國政府報告,關注的重點便是陳文強,對於陳文強的建議,他思索着沒有輕易作答。

“不管以後中國的政治格局會是什麼樣子,遠交近攻應該是不變的國策。”陳文強繼續說道:“日本和俄國是中國最危險的敵人,這是勿庸置疑的。而英日聯盟,法俄聯盟,便基本杜絕了中國向英法尋求幫助的可能。美國呢,高談闊論,少有實行,也不可靠。只有德國,纔是最可信賴的友邦。我與袁世凱,張之洞,還有其他重要人物,都有相同的看法。”

………(。)

第183章 底線?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199章 陳袁會第239章 大勝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2章 青幫會集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26章 只要一個第39章 搶土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117章 義軍第81章 秘密會議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7章 吃講茶第94章 瓊州之基第42章 家事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273章 訪德第49章 茶樓比試第42章 陰謀論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42章 家事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5章 綁架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9章 外謙內毒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55章 攤牌(二)第72章 準備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53章 一箭三雕第8章 會做人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17章 觸痛,招聘第27章 酒席,歌女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58章 行前瑣事第65章 海上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43章 安頓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90章 廣州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