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革命起航

雖然有庇護之嫌,但俞、李所言,其實很有道理。自洋務運動以來,滿清朝廷大員、封疆大吏中思想開明者日不稀見,尤其在援引人才方面頗爲積極。當時海外學成之優秀青年,雖常被保守派斥爲革命分子,卻仍被各省爭相延攬,委以重任,如良弼之用吳祿貞、李經羲之用蔡鍔、趙爾豐之用尹昌衡等等,已成現象,不勝枚舉。

最爲出名的是蔡鍔剛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時,李經羲即與趙爾巽、端方展開一場人才爭奪戰,最終李經羲勝出。而慈禧太后在中日間島談判後,對寫出《間島問題》一文的留日學生宋教仁讚不絕口,當即就要徵他入朝爲官,被宋斷然拒絕。

對此,陳文強認爲深以爲然。他想起了一個拙劣狙擊手的笑話,覺得頗有貼切。若因盲目刺殺而使革命事業因小失大,確實令人痛惜。

再有會旗的辯論,也是極激烈,在排滿情緒高漲的情況下,五族共和有些不合時宜。但蔡元培、楊篤生等支持陳文強的意見,理由也很有力。因爲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憲運動的“五族大同”,以提倡“漢滿人民平等,統合滿、漢、蒙、回、藏爲一大國民”爲宗旨。難道革命者就那麼狹隘,亦要學當初滿人的民族分離和歧視,連現在的滿清都不如?非要給列強分裂國家的藉口和可乘之機?

爭論不下,別人縱然反對,也沒有候選方案,只好保留意見,會旗定爲暫時,留待以後解決。

而中華革命復興會自成立到現在,總的來說是令陳文強感到滿意的。因爲他雖然不是總理,但他負責的執行部是權力最重的機關,負責組織革命活動,甚至在總理他適時,可代行總理職權。

其實這也不算意外。無論是從財力,還是勢力,甚或是陳文強所展示的在暗殺方面的實力,在目前的復興會中還沒有人能夠取代他。會議上宣佈的拔款決議,便令衆人都瞪大了眼睛,這便能證明錢財在革命中的重要性了。

“拔款五千,建立上海本部,化名興盛商貿公司,一個月內至少要建三處落腳點,分別在華界、公共租界、法租界。”

“拔款三千,建立並擴大東京支部。”

“拔款五千,三個月內組建起南洋支部,建立起機關刊物。”

“計劃一年內拔款兩萬,用於建立國內省支部,首批支部暫定爲北京、湖南、湖北、浙江、廣東,江蘇支部由上海總部分出,不另外設立。”

“計劃一年內拔款五萬,用於會員捐官運動,官職以縣令爲準,地區以瓊州爲主,沿海次之。”

…………

錢啊,真是既害人,又能救人。陳文強慢慢站起身,衝着李亞溥苦笑着攤了攤手。

李亞溥輕輕吐出一口長氣,似慷嘆,又似欣慰,“滿清啊,氣數要盡了。當年要不是曾、左、李這些漢奸,還有洋人助陣,滿清早就完了。”

陳文強知道李亞溥是太平軍的後裔,也不想與他辯論太平軍的錯誤,只是淡淡一笑,說道:“以後這錢花起來就象流水,除了辦實業賺的,我還要去南洋籌款集資,爭取成立一家銀行。另外,等扶持徐安寶上位後,對那些賊心不死的土商再來一次打擊,讓他們把賺的黑心錢吐出來。”

“除了大土商,那些燕子巢也可以清理,也能得些不義之財。”李亞溥建議道:“如果逼急眼了,還可以綁架洋鬼子撈錢。”

“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說道:“等到工廠的運行達到設計標準,收益也很可觀。要是銀行能成立起來,資金就更充裕了。”

李亞溥點了點頭,然後盯着陳文強看了半天,就在陳文強覺得奇怪,想要開口的時候,李亞溥沉聲說道:“坐堂大哥日後定要當皇帝,兄弟們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扶您上位。”

“皇帝?”陳文強愣了一下,失笑道:“你看我象嗎?再說了,以後推翻滿清,也不會再有皇帝了。”

“沒有皇帝?那——那誰來治理天下?”李亞溥的口氣中帶着疑惑。

陳文強斟酌了下字眼,緩緩說道:“推翻滿清這個朝廷,也推翻了千年帝制,雖然不會再有皇帝,但國家領導人還是要有的,只不過權力會受到約束,更多地依靠集體領導。這樣的話,就不會象帝王專制那樣,傻子、瘋子也能當皇帝,決定國家的興衰了。”

李亞溥眨着眼睛,並沒有全聽懂,在他的理解當中,國家領導人就是皇帝,不過是換了個稱呼。所以,他接着說道:“那就幫坐堂大哥當上國家領導人,與皇帝也差不多吧?”

“呵呵,這個日後再說,我會努力的。”陳文強笑着點了點頭,說道:“和義堂那邊的情況探聽得如何了?”

李亞溥停頓了一下,開始講述通過各種渠道打探得來的情報。陳文強用心聽着,偶爾插話詢問詳細。

“這個新來和義堂的傢伙看來很可疑。”陳文強聽完情報後,沉思着說道:“既未入堂,卻又受到禮敬,倒象是客卿,或者是請來的幫手。”

“派幾個兄弟去試試他?”李亞溥試探着說道。

陳文強想了想,搖頭道:“不用浪費時間了,我親自去會會他。不解決和義堂,不把徐安寶順利托上位,我去南洋也不安心。”

“那就多帶些人。”李亞溥關心地提醒道:“那個茶館畢竟不是咱們的地盤。”

陳文強感謝地點點頭,他自然不會輕易冒險,即便他對自己的身手很有信心。

……

復興會的第一次會議結束了,雖然基本上通過了各項決議,但工作的展開卻不是能立竿見影的。不過,目標已經明確,領導機構已經形成,各自的任務已經確定,復興會終於象一架機器似的運轉起來。儘管還需要磨合,還需要持續的動力,但這個革命團體的能量已經不是一盤散沙可比擬的。

脫離了狹隘的暗殺,分工協作,各盡所能,應該是此次會議的最大成果。而俞大純和李茂楨的身份、背景,無疑使“以術傾滿清”的理論更有了實現的可能。

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48章 狂殺亂砍第9章 外謙內毒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8章 會做人第13章 樂極生悲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35章 酒宴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45章 革命起航第67章 革命黨?第43章 安頓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7章 觸痛,招聘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6章 安頓託付第259章 戰端開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8章 無題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58章 安排託付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186章 無題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3章 奪槍、回家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45章 革命起航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2章 青幫會集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54章 攤牌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81章 秘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