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這個人,還是急了一點……

第501章 這個人,還是急了一點……

隨着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在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上,所上傳的論文逐漸被傳播開。

很快就引起了不少新聞媒體的報道。

隨着新聞消息的擴散,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的兩篇論文,也引起了整個數學界極大的關注。

畢竟,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現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

一道題,三百年,可不是說說而已。

想想當初費馬猜想被證明時的轟動,就知道了。

普林斯頓的數學系,一節由法爾廷斯親自教授的數學課上。

就有一名學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主動問起了e-Print arXiv上的那兩篇論文。

很可惜的是,法爾廷斯這位嚴謹且不苟言笑的德國老頭,並沒有回答這位學生的問題。

之所以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歸根結底,還是因爲華國數學界最出彩的時刻,都跟數論有關。

德利涅輕輕點了點頭:“我的看法和你一樣,陳舟一直是一個創造奇蹟的年輕人,有着活躍的數學思維,以及令人不可思議的數學直覺。甚至我認爲,他不可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輸給任何人。即使數學是有着無限可能的。”

他是這麼寫的:“由此可以看出,一直沉默着的陳舟博士,還是很有機會的。說不準機會還比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教授要高。因此,我建議你們多多支持一下陳舟博士。當然咯,我都已經幫陳舟博士拉選票了,那我自己就支持一下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教授吧。”

看得懂論文的人,也開始討論論文的內容。

德利涅微微一愣,驚訝道:“你怎麼知道?”

因爲媒體的報道,也因爲媒體的導向。

而此時,也有華國國內的數學家,開始站出來發聲,表示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的第三篇論文,已經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底下幾乎每天都有人在刷樓,詢問着陳舟研究的進度。

哥德巴赫猜想的歷史,絕不會留下一個失敗者的名字。

除了那晚開着視頻,陪着他一起研究到半夜的楊依依。

而德利涅就當對方默認了自己的話。

沒理會德利涅驚訝的表情,法爾廷斯自顧自說道:“我也說不好這位年輕人現在的研究進展到底如何,畢竟,他總是喜歡把最終結果,擺在所有人面前。”

看不懂論文的人,開始到處打聽,這篇論文的結果到底是什麼。

在法爾廷斯回辦公室的路上,就碰到了再次向他提問的德利涅。

當然,對於世界數學界,乃至世界上關注這件事的人們而言。

在第三篇論文裡,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有沒有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卻是誰輸了,就真的輸了。

可最終,陳舟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終結了他和張億唐……

網絡上關注此事的網民們。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

他們之所以知道這兩篇論文,主要還是因爲自己帶的研究生。

還有次要的,就是對他自己和張億唐曾經惜敗的惋惜。

當然,一開始並未覺得如何的兩人,在完全看完學生遞來的兩篇打印稿之後,很是默契地就露出了同樣驚訝的表情。

即使輸了,也還能繼續自己的研究。

陶哲軒的博客,只是網絡上熱議討論的一個縮影。

當年陳老先生證明“1+1”之時,是何等的轟動?

因爲陳舟所申請的“萬人計劃”課題,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不管是德利涅,還是法爾廷斯,他們都是不關注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的。

作者正是那位秘魯數學家哈洛德·賀歐夫各特。

說來有趣的一件事是,對於這次陳舟和哈洛德·賀歐夫各特之間的“競賽”,陶哲軒竟然主動在博客上發了一篇分析文章,分析兩人目前的研究情況。

畢竟,去年陳舟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消息,就已經冒了出來。

他們雖然說不好這是不是完全證明了,但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

“就目前兩篇論文裡的研究進度而言,哈洛德·賀歐夫各特還是很有可能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問題的。”

當然,那些頂着數學教授頭銜,卻未必有真才實學的人,屬於例外。

法爾廷斯沉默了一下,出聲問道:“是關於陳舟的?”

引導着易燃易爆炸的人羣,引導着一觸即發的輿論。

只不過,學生不敢問,但有人敢問。

只不過,在陶哲軒的分析文章裡。

所以,當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兩篇論文的新聞被炒熱之後,媒體們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加大關注度的催化劑。

而陳舟和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的這場。

頓時,一語激起千層浪。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和張億唐跟陳舟“競賽”時,是不同的課題。

至於陶哲軒自己,在分析文章的最後,也表明了自己的支持對象。

那就是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剛上傳的第三篇論文!

也因爲陶哲軒的這波自嘲,使得原本對陳舟失去信心的一部分人,再次拾起了信心。

德利涅在喊住法爾廷斯之後,便直接問道:“你怎麼看那兩篇論文?”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陳舟最後晚於哈洛德·賀歐夫各特,輸了這場備受矚目的“競賽”。

聞言,德利涅輕聲問道:“那你覺得,在對手只差一步的情況下,他還有可能提前把最終結果擺出來嗎?”

亦或者真正成名的數學家,有着足夠學識與地位的數學家,並沒有發聲。

一時間,普林斯頓這個世界數學中心。

更不可能有什麼緊急維護,勉力支撐的情況出現。

卻被德利涅一把拉住:“你別走啊?”

華國國內的討論聲開始轉變,陳舟這杆“青年人才的旗幟”,已經變得搖搖欲墜。

那麼其在華國所造成的後果,遠不止“青年人才的旗幟”倒了這麼簡單。

但是,就像德利涅所說的,數學是有着無限可能的。

因此,在關注着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進展的同時,人們也關注着陳舟這個高調將哥德巴赫猜想作爲研究課題之人的動向。

華國各大媒體的記者們。

有人會因爲陳舟的影響,而改變自己,學習陳舟身上的優秀品質。

而此時的陳舟,正頂着兩個大大的熊貓眼,窩在宿舍裡。

麻省理工這個陳舟所在的世界名校。

在這篇博文的下面,也開始詢問陶哲軒,皮這一下,是不是很開心。

他客觀地說道:“在我看來,陳舟和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的機會,各佔一半。有着敏銳數學直覺的陳舟,再加上他本身就是分佈解構法的創造者,我相信他的研究進度,不會比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教授慢多少。”

說完這些話,法爾廷斯便扭頭準備離開。

先前陳舟第一次申請課題,被他很快速的解決時。

唯一可能令人疑惑的就是,數學界並未發聲。

令華國人記憶最深的,也正是哥德巴赫猜想。

華國各大高校數學系的教授和學生。

此外,再加上陳舟先前所取得的耀眼光環,以及那面“青年人才的旗幟”。

這體現在任何人身上。

德利涅嘿嘿笑道:“你的看法是說完了,不過,我還有個問題。”

她也曾詢問過像吳西平、張中原這些燕大數學系的教授,那篇論文的具體情況。

並且還搞了個投票,看一看陳舟和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的支持率。

一時間,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數度瀕臨崩潰。

法爾廷斯看了德利涅一眼,緩緩說道:“兩篇論文,一前一後,由淺至深,對哥德巴赫猜想做了深入的研究。”

幾乎沒有任何意外,陶哲軒的博客很好的蹭了一波熱度,火了起來。

沒道理,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會突然又發一篇論文出來。

全部都開始談論這第三篇論文的事。

反而是讓這位學生,連續回答了自己的多個數學問題。

就在外界紛紛攘攘的時候,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上,再次冒出來一篇論文初稿。

自然就有人會看不慣陳舟所取得的榮耀,從而進行詆譭,污衊,希望陳舟從雲端跌落。

因爲陳舟這個年輕人身上,有着太多不一樣的東西了。

當然,在數學界沒有發聲之前,華國普遍關注這件事的人,都認爲完了。

因爲,在論文上傳之後沒多久,e-Print arXiv網站就瞬間涌入了大量的訪問者。

他的手機,他的聊天軟件,全部處於斷絕的狀態。

一出手,就是終結。

而陳舟那已達百萬粉絲的微博賬號,更是比陶哲軒的博客還熱鬧。

此時,陳舟面對上這樣的局面,這些人自然巴不得陳舟慢上一步,再慢上一步。

法爾廷斯沉默着沒有說話。

是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

都是招致不少人眼紅的。

但這也符合陶哲軒的風格。

其實,就個人感情而言,德利涅和法爾廷斯希望陳舟是最終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的那個人。

在陳舟微博裡留言的支持者們,也開始由加油助威的話,轉變爲希望陳舟站出來說一下現在的情況。

對啊,不管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發了多少論文,這哥德巴赫猜想不還沒被證明呢嗎?

只要沒被證明,那陳舟就還有機會呀?

大概沒有人能猜到陳舟此時的狀態。

而這些訪問者的IP來自世界各地!

自然也有希望陳舟被打臉,被哈洛德·賀歐夫各特搶先一步的人。

頂多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再多學一個定理罷了。

這也使得臺下同樣抱着好奇之心的其他同學,直到整節課結束,也再沒有一個人,敢主動站出來問法爾廷斯。

“從兩篇論文本身來看,也能夠看出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對解析數論裡,各種數學工具的熟悉程度。”

陳舟的名字,帶着哥德巴赫猜想一起,迅速在熱搜榜上竄到了前列。

並且熱度維持的相當可以。

因爲外面說哈洛德·賀歐夫各特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多了。

如果不是網站運營者提前做好準備的話,他們絕對撐不了10分鐘。

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們。

除了普林斯頓這裡,在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高校裡,幾乎都有着這種類似的談話。

除了主要的,對陳舟和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兩人,各自研究進度的分析。

所有人也都只想確認一件事。

就已經給許多人造成了“困擾”。

以至於此後數年以來,小到孩童都知道“1+1”是華國人證明的。

因爲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也正是這些人,主動坐實了哈洛德·賀歐夫各特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事。

將自己全身心的,埋在哥猜的研究上。

法爾廷斯道:“我的看法都說完了,不走幹嘛?”

尤其是在華國,雖然有着兩極分化的觀點,但卻絲毫不能掩蓋這件事的熱度。

不管是陳舟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還是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將其證明,都是沒多大差別的。

只不過,這些詢問,一直沒有收到過回答就是了。

“而且,從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對新出現的數學工具,同樣熟練的運用可以看出,他的數學素養很高。”

至於陳舟能不能頂住壓力,最終的結果會怎麼樣,就沒人能說得準了。

對此,一衆網友很是無語。

“至少從我的角度來看,他只差一點了。”

歐洲各大高校的數學系,曾經的世界數學中心。

法爾廷斯又看了德利涅一眼,倒並沒有因爲老朋友額外的關心,而偏向誰。

但不管怎麼樣,所有人都相信陳舟肯定是看到了哈洛德·賀歐夫各特的兩篇論文的。

這些人中,有像德利涅和法爾廷斯這樣,希望陳舟最終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的人。

誰也說不好,一直沉寂着的陳舟,會不會和上次一樣。

這個看法,也瞬間傳播了開來。

一時間,華國國內的人們,情緒頓時跌落到了谷底。

實際上,網絡上的討論帖,討論博文,等等等等,早已不知幾何。

而在柯爾數論獎之後,這方面的消息,更是被媒體大肆炒作了一番。

不管是華國數學界,還是世界數學界。

只有可能是他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只不過,這些留言依舊沒有收到回覆就是了。

更何況,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可不是一般人。

但是,不管他們如何討論,在最終結果出來前,全部都只是猜測罷了。

此刻的陳舟,肯定也是頂着極大的壓力的。

但饒是楊依依,此刻也有些擔心。

而且,他和張億唐當初跟陳舟“競賽”時,局面不就跟現在差不多嗎?

同時開始驗證論文中內容的正確性。

博客底下的評論回覆,很是熱鬧。

現在的數學界,乃至科學界,都需要這樣的東西。

而這種兩極分化的人羣,在華國是尤其明顯的。

但得到的答案,卻並不樂觀。

楊依依就擔心陳舟一旦閉關結束,得到了這麼一個結果,會不會接受不了……

宿舍裡,陳舟打着哈欠,伸了個懶腰。

隨即他看了看電腦屏幕上的內容,又看了看手裡的草稿紙。

嘴裡喃喃道:“這個人,還是急了一點……”

感謝書友焰紅雪打賞的100起點幣!

(本章完)

第667章 實驗室的方向第628章 你應該去驚豔他一下第28章 配合學校(修改)第606章 想做個聽衆第388章 純粹的人第31章 所謂學風(修改)第106章 催一催他們第638章 被催論文的陳舟第670章 語言學二階段任務?!第239章 如預期般完美(爲阿歷加更1)第614章 一次意外,兩次巧合?第116章 數據覈實第341章 兌現曾經的想法第305章 論文完成,任務完成(第四更)第196章 有什麼計劃?第362章 博士生的哀嚎第218章 滿足了第388章 純粹的人第666章 舒適圈問題第391章 小道消息第603章 因論文而癱瘓的網站第133章 同樣的成就第297章 完美落幕第692章 DMD系列材料的研究規劃第447章 普羅維登斯第538章 拉橫幅的接待第462章 課題論文(二合一5000+)第335章 別說話,用心去感受第114章 時間四重奏第318章 青年拔尖人才!(1/3)第145章 轉到我們物理系不?第415章 可能的候選者第2章 這也未解鎖,那也未解鎖,探索個球哦第135章 UPC開賽第18章 假期回家第497章 這個人在等我回來?第338章 誤會第315章 楊依依的實力第549章 晚來的語言學經驗值第316章 推薦信已就位第689章 時代學者第531章 一凡,交給你了第626章 多方面的合作(3/3爲zhuxyhh01的萬第273章 行程確定(爲土豆有病加更5)第387章 遲來的第二第103章 課題任務第550章 入高能所第364章 四天王邀稿第529章 國家隊出手第75章 先回家第667章 實驗室的方向第263章 您過獎了第49章 寒假開始第133章 同樣的成就第225章 氣質這塊,拿捏的死死地(二合一)第609章 肯定答覆第333章 最後的收尾階段第346章 都是衝着畢業論文的?第463章 論文!(二合一5000+)第522章 遊學不斷,課題不斷第558章 放假?不存在的!第294章 這一瞬間叫天才!第693章 一定能讓高結驚掉下巴!第337章 絕代雙驕2.0第152章 幫個忙吧(爲神罰抽菸天官讓道加更第103章 課題任務第113章 賽題具有極強的開放性第66章 最終任務第289章 先借我看看(爲上月月票加更9)第515章 遊學第一站第183章 獲獎第256章 再拉一人入夥第251章 六人組隊第512章 哥猜證明權第128章 考試季結束,UPC報名第162章 您幫我把把關第677章 短時間第403章 先找導師報個到第246章 如果有這一半的速度,再加上這質量第277章 報告會?不重要!第96章 當飛機飛過高空第638章 被催論文的陳舟第431章 阿廷教授出的題(補更)第258章 兩天第501章 這個人,還是急了一點……第250章 時間很緊第84章 一校倆狀元第556章 各項事宜第208章 選個期刊,投個稿(3/4)第535章 諾獎頒獎禮第650章 出發之前第661章 轉道去領獎第493章 這叫立flag第407章 負重訓練第199章 來給我們分享一下第570章 來了第94章 開學後才學的第98章 吳西平的題主措施第608章 新入圍的諾獎競爭者第481章 從理論上回答如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