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神琴現,墜劫淵

金霞上人癲狂的嘯聲未盡,俞和只覺得腳底一虛,身子不由自主的朝下墜落。他低頭一望,只見萬象銅臺分崩離析,化作數不清的細小銅片飛散,緊接着就在眨眼之間,整座八景上天宮羣殿盡數崩裂成了一片亂石瓦礫,連道門羣修所站的石坪也塌陷了。

但在那片破碎石坪的下面,並非是朝陽峰頂硬冷的岩石山脊,而一洞煙霞盤繞的混沌深淵。真好似在這太華洞天朝陽峰下,沉睡着一頭巨大無朋的荒古饕餮神獸,此時它突然甦醒過來,一口便將整座山峰吞入腹中,然後意猶未盡,將巨口張大到了極致,深吸口氣,要將這方天地盡數吞吃。

天上的萬丈魔雲被扯成絲絲縷縷的黑氣,化作一道龍捲風柱,直朝下面的無底深淵裡投去,半空中滿是手足亂舞的道魔兩宗修士,人人都想施展遁法,逃離此地。

可無論是尋常的五行遁法,還是諸如太乙神遁、縱地金光法、無形劍遁、霹靂震光遁這法等道門正宗的高深遁術,還有魔宗秘傳的五鬼匿形遁、九陰玄風遁等等,這些赫赫有名的飛天神通全都失了效用,就連煉氣士臨危保命之用的血遁術也無法奏效。就看半空中飛墜的修士們連連掐訣作法,一個個不是嘶聲頌咒,就是不要命的口噴精血,卻始終無有一人能祭出遁光逃走。

俞和試了幾下,發覺自己所會的寥寥幾種遁法全不應驗,溫養在肉身中的劍丸與法器也喚不出來,此時真是空有一身修爲道行,卻根本無計可施。他強定心神,轉頭四下一看,見小寧師妹一手抱着靛藍布包裹,一手攥着俞和的袖角,正六神無主的望過來。俞和心中一緊,趕忙伸出手去,攬住了寧青凌的臂彎。

原站在萬象銅臺上的道魔兩宗高手,依舊還在俞和身邊不遠之處,唯獨不見金霞上人與召南子的身影。這些道行通天的老道老魔,也是沒法止住身子下墜之勢,不過他們的心性修爲遠超常人,大風大浪大凶大險都見得慣了,故而神色間倒並不惶亂。

不遠處的蜀山掌教邢天和青城掌教丹清子一邊試着施展法術,一邊連連出聲安撫門下弟子,喝令他們莫要亂了陣腳,各自結成陣法,凝神戒備。那西北魔宗的十殿閻羅王個個雙目緊閉,手掐法決,嘴脣蠕動,周身黑煙升騰,似正在極力催動魔道秘咒。而衛行戈倒是一臉淡然,他比手畫腳的指揮若定,號令門下弟子提氣自守,以不變應萬變。

不過那一十二位“華山朝陽峰長老”皆顯得頗爲狼狽,他們齊在半空中翻翻滾滾,口中驚呼連連,似乎他們先前也不知道金霞上人的天大伏筆,全沒想到連自己也都被華山老祖一併算計了進去。

俞和這時倒沒有心思去尋這一十二人的晦氣。他看腳底下一片混沌迷濛,不知何時才能落到底,而下墜之勢越來越快,耳邊的風聲嗚嗚厲嘯,好教人心驚膽戰。

杜半山手腳揮舞,好像游水一般,似想要挪向俞和身邊,但他劃了好一會兒,卻還是徒勞無功,只得朝俞和喊道:“師叔莫慌,大師尊與二師尊洞悉天數,早有預料,我出山前他們二老另有囑咐!”

“你說什麼?”周圍風聲人聲太雜,俞和根本辨不清杜半山的話。

杜半山一拍腦袋,暗罵自己歷練太淺,還是難免遇事慌亂,他趕忙改用神念隔空傳音道:“小俞子,我大師尊與二師尊曾在七天之前指朝陽峰之事問過一卦,得了個‘神鬼亂兵戈’的連環劫之相,而你正是應劫之人。此番兇險,你是躲也躲不過去的,只有破劫,才能跳出因果。”

俞和懊悔的搖了搖頭,嘆道:“連環劫?那意思是下面定有大難當頭?這可當真是我犯糊塗了,卻把寧師妹也給拖累了進來,本該當讓她躲入撫仙湖底,那樣我也好了無牽掛。如今這般,可教我如何是好?”

杜半山急急回道:“寧家妹子與你命數相系,自然也是應劫之人。不過你莫怕,大師尊與二師尊神機妙算,自然早有安排。你速速讓她打開木匣!”

俞和點點頭,趕緊低頭催促寧青凌將那個靛藍布包當場解開。小寧師妹不知道俞和是何用意,但此時她自然是對自家師兄唯命是從。只見她單手抖開布包,然後撕去楠木匣子上金絲符帶,一推銅紐機簧,那厚重的木匣蓋就“咔嗒”一聲彈了開來。

這楠木匣蓋一開,就見有道九彩霞光沖天而起,耳畔衆妙仙音畢現,異香彌散,如檀似麝,嗅之若醍醐灌頂。一道亦真亦幻的人影震碎木匣,騰空而出,其上半身是人,雌雄難辨,俊美無方,下半卻是一條斑斕長蛇,蛇尾繞着寧青凌轉了三匝。

周圍的羣修見此異相,紛紛訝然側目。俞和想看清這人首蛇身之影的真容,卻見它忽又當空團團一轉,合身演化成一輪八卦圖形。寶光熠熠的八卦圖落回寧青凌的臂彎中,凝爲一具七尺二寸長的獨弦瑤琴。

再看這具瑤琴,以青碧靈玉作胚,形式奇古。那玉石中有迷離雲煙流轉不休,渾似一段倒影着雲絮的碧水。細細端詳,在那片片白絮間還有數點銀星忽明忽暗,組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原始八卦圖形。瑤琴嶽山之上,獨繃着一根單絃,那弦色如琉璃,晶瑩剔透,九彩浮光變幻無常,恍如橫亙在龍池之上的一道天虹。在琴身龍池上方,以古篆浮雕着“太古元音”四字,而龍池的下方,則陰刻着兩個小字作:“伏羲”

“先天至寶伏羲琴?!”周圍的道魔兩宗修士,但凡看清了寧青凌手中的獨弦瑤琴,盡都發出了一聲壓抑不住的驚呼。

今日有東皇鍾、煉妖壺和戮仙劍三件先天至寶齊聚西嶽華山,這已然相當了不得的一樁盛事。可衆人誰都無法想象,在那個被杜半山隨便送出去的三尺靛藍布包裹裡面,竟然會是上古十大神器之一的伏羲琴。這具能操縱世間萬靈心神,號稱“音律始祖”的無上寶琴,可不是終南仙宗的秘府珍藏。它早已湮沒在上古神話傳說之中,有萬萬年下落不明,而今毫無徵兆的真形出世,誰人會不震驚?

四件先天至寶就在眼前,可把金霞上人喜得魂兒都要飛了。在衆人的頭頂上,忽然傳來老道士的狂笑聲,但俞和猛擡頭去看,卻是隻聞聲不見人。

“鬼鬼祟祟的算什麼人物,給我現身!”蜀山邢天掌教怒喝一聲,雙目圓睜。就看他擡手一揮,耳聽見“哧”的一聲裂響,虛空中閃過一道模模糊糊的風紋,直奔俞和頭頂上方二丈出斬去,正是蜀山仙宗的真傳絕學“大自在有無形劍炁”。

見到邢天猝然出手,青城掌教丹清子也不怠慢。他張口噴出一道璀璨銀光,好似流星經天一般,也朝俞和頭頂上方二丈電射而去。

緊接着,衛老魔、七指書生、魔宗十殿閻羅王亦同時發難,一時間幾十道罡煞寒光在那片虛空中交錯劈斬。這要是金霞上人果真藏身在那,恐怕立時就會被諸般神通絞得血肉成糜。

俞和本來是也想口吐破空劍炁,但見如此多的高手同時出招,再多他一劍倒也並無什麼分別。於是俞和伸手抱住了寧青凌,將自家師妹小心護住,唯恐那位不知身在何方的金霞上人暴起發難,將手持重寶的寧青凌給傷了。

但深陷劫數當中,自有無妄磨難紛至沓來。俞和越不想發生什麼,可偏偏就會來什麼。

就在俞和耳邊近在咫尺的虛空中,冷不丁有金霞上人的聲音傳來,滿含森寒殺機的說道:“你何必在這萬般因果之中苦苦掙扎,大解脫立得大自在。今日之劫由你二人而起,應劫之子不死則劫數難消。你等何不乾脆成全了老道我,也算積下幾許身後陰德,不遠奈何橋上,可換得一路順遂!”

俞和聞聲大驚,急扭頭朝發聲之處去看,卻見那邊雲煙繚繞,根本沒有金霞上人的身影。只是在他身前五尺之外,隱約有面巴掌大的古樸圓鏡當空晃了晃,可不正是上古金仙赤精子的得意法器陰陽鏡?這鏡子上有一紅一白兩道奇光首尾相連,作太極雙魚之相循行輪轉,當中紅光不顯,白光大作,一條匹練衝出鏡面,好似穿雲利箭般,直朝俞和的面門射到。

兩邊相隔僅有五尺之遙,白光又快逾閃電,俞和根本來不及擡手掩面。危急之下,他舌綻春雷,張口一叱,噴出一道破空劍炁,去阻那道奪命白光。

這邊破空劍炁剛剛與陰陽寶鏡的白光絞到一起,俞和又驟覺雙肩發沉。他忙擡眼一看,卻見自己頭頂上有華山五峰的虛影法相齊現,五座山峰以千鈞壓頂之勢,轟然砸落下來。

俞和左手迴環,將寧青凌圈在胸前,他俯身彎腰,用自己的上半身將小師妹牢牢護住,右手揚起,舉過頭頂,將十成真元貫入手臂,閉目咬牙,想要硬接太華五峰法相。

五道山峰法相,好似五柄萬萬斤重的石錘,接連砸實在俞和的一條右臂上,那力道剛猛雄渾之極,一重更比一重強。此時俞和身在半空中,上下左右全無卸力之處,他但覺右臂筋骨欲裂,兩耳隆隆轟鳴,胸中窒悶難當,一口逆血猛地翻起,倒灌十二重樓,直涌到了舌根喉頭。

金霞上人真是有意要將俞和當場格斃,所以老道士出手之間盡是追魂奪命的凌厲殺招,而且招招連環,不將俞和置於死地便絕不罷休。

眼見在俞和背後七尺外的虛空中,忽又有支細頸寶瓶顯化出來,正是上古金仙慈航道人的清淨琉璃瓶。這寶瓶口青霞吞吐,捲起道道乙木神雷和癸水神雷,徑直朝俞和的背心撞去。

“小心!”杜半山失聲驚呼。

半山師兄雙手抱着九黎煉妖壺,拿壺口對着俞和身邊比比劃劃。可惜他根本窺不出金霞上人的真身所在,實是有心相救,又不知向該何處出手纔對,生怕會忙中出錯,反倒誤傷了俞和。

俞和強嚥下衝喉逆血,正在調勻氣息,故而並未查覺到身後的清淨琉璃瓶。但在冥冥之中,他亦覺得背脊發冷,聽到杜半山的呼喊聲,他心知金霞上人肯定又打出了一式殺伐大術。

話說此時此刻,虛空中似乎藏着一道古怪的禁制,隔絕了天地元炁,使煉氣士神智昏聵,周身真元遲滯,修爲道行大打折扣,神念離體三尺便泥牛入海再無消息,令人有種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無力感。再加上俞和方纔以肉身硬接太華五峰法相,被震得氣血逆行,五內翻騰,他當下也沒了別的法子,只能用雙臂緊緊環住寧青凌,將自身護體罡勁催到極致,低頭閉住一口本命真氣,其餘一切皆聽天由命。

耳聽見“噗”的一聲,如石鑿骨肉。俞和背心的身柱穴與神道穴之間,被琉璃寶瓶結結實實的砸中,團團雷火炸開,護體罡勁破散殆盡,裡外道袍化作飛灰,露出一大片血肉模糊的青紫肌膚。

劇痛如雷亟一般流轉周身,俞和再忍不住,“哇”的一聲逆血衝口而出,濺得寧青凌衣袍上點點猩紅。

“師兄!”小寧姑娘淚眼婆娑,雙手死死抱住俞和的腰。

“師妹放手!”俞和低呼一聲,突然伸手按住了寧青凌的肩頭。

寧青凌聞言一愣,下意識的手指稍鬆。她只覺一道大力驟然涌來,自己已被俞和一把推了開去,身子不由自主的飛向杜半山。

這時,陰陽寶鏡的奪命白光絞散了那道無形劍炁,堪堪從寧青凌身邊擦過,正照在俞和的胸口上。只見俞和身子劇震,又是一口精血吐出,他咬牙攏手接住,合起雙掌運功一撮,凝血化劍。俞和把兩眼一瞪,瞳中有道奇異的青光浮現,他望定頭頂上方的某處,掐劍訣一引,精血長劍脫手飛出。

“嗆”的一聲,烈烈血光沖天而起,虛空中忽有人怪叫了一聲,半片袍袖飄落下來。

神出鬼沒的金霞上人終於露出了尾巴。周圍的道魔兩宗高手登時一齊發招,霎時間寒光雷火魔煞仙霞縱橫,幾乎將這半片袍袖左近的十丈虛空絞得真空破碎。

可即便如此,待數息之後重複清明,衆人依舊不見金霞上人的身影。彷彿這老道士被俞和一劍斬落袍袖之後,立馬知機,忙施展秘法逃之夭夭。

“你等早晚要死,又何必如此着急?”耳聽見金霞上人的怒吼聲傳來,但看在羣修頭頂三丈,一道陰陽寶鏡的法相足有十丈之大,奪命白光如傾盆大雨滂沱而下,將方纔出手的道魔兩宗高手盡數罩住。

如蜀山、青城的掌教大尊、西北魔宗諸位老祖這等絕世高人,自然各有抵禦陰陽鏡鏡光之法,杜半山舉起九黎煉妖壺一晃,自也安然無恙。寧青凌剛想捏碎保命大金符,可她懷中的先天至寶伏羲琴忽然奇光綻放,大片大片的雲煙憑空涌起,將寧青凌周身罩住,任憑那陰陽鏡的白光當頭照耀,自是巋然不動。

俞和見狀心中大定,但他嘴角邊剛剛露出一絲安心的笑意,忽見天上黃光暴閃,東皇鍾如一顆天外流星隕石般,挾着嗚嗚風聲厲嘯,直朝他的心口撞來。

說時遲那時快,俞和勉強提起通身真元,翻手平平一推,用一雙肉掌抵住了先天至寶東皇鍾。鐘聲大響,震耳欲聾,衆人但見俞和的身子好像斷線的風箏一般,一邊拋灑着鮮血,一邊打着旋兒向下急墜。

“師兄!”小寧師妹身子一晃,就要緊追俞和而去。

可杜半山趕忙探手一拉,將寧青凌扯住,在她耳邊急急說道:“寧師妹切莫慌亂,這是小俞子命中註定的磨難,無可逃避。我大師尊二師尊說他雖然命數多舛,但福運緣法齊天,更有無上至寶隨身,定會逢凶化吉。”

再看俞和一動不動,似乎已經昏死了過去。他的身影遙遙一閃,伴隨着小寧師妹灑落的淚花,消失在下面的無盡混沌之中。

第305章 靈山旁,陰鬼胎第142章 赤足印,苦習劍第40章 中秋會,赴壽陽第13章 山道行,惹禍端第16章 血劫殺,真猛士第302章 關元破,命燈晦第343章 五劍連,藏玄機第291章 煉妖壺,崑崙鏡第163章 賭生死,陣中囚第343章 五劍連,藏玄機第215章 璧沾塵,人慾魔第204章 子母刀,雷震子第311章 烏雲重,將風雨第333章 陰陽錢,詭無蹤第277章 血與火,半神影第199章 劍光寒,血作雨第260章 老俠至,家中悲第153章 竹月院,不寧夜第172章 仙宮殿,困囚陣第38章 說念性,落雨劍第346章 滅傀儡,觸情殤第267章 護法屍,掌立威第319章 驚弓鳥,向北峰第302章 關元破,命燈晦第62章 易歡至,紅砂行第284章 三妙真,鍛吾劍第178章 雨欲來,風滿樓第223章 雲峰歸,十八盤第185章 道元炁,養先天第82章 劫數起,惡客來第216章 忿滿腔,心神亂第222章 心生潮,掃塵埃第223章 雲峰歸,十八盤第290章 劍斬龍,沙吃人第234章 人猶在,心已遠第70章 尋芳蹤,守萬年第156章 玦易主,食人心第87章 曉光鏡,劫消弭第273章 虛生石,劍穿雲第169章 福緣淺,殺人僧第106章 吃人道,佛說滅第266章 昔年因,今時果第46章 又春分,再試劍第344章 拔暗疾,劍愈銳第350章 劍癡黯,自散場第155章 劍如龍,刀盡折第24章 元魔舞,心未亂第194章 默自省,執念生第87章 曉光鏡,劫消弭第255章 煉禁符,演真法第122章 師恩重,脊若龍第3章 初入門,藏經院第209章 甚爲難,言不合第312章 時日近,諸方動第116章 三試法,五真人第229章 守三月,見雷溪第94章 丹石妙,帝王悅第19章 劍空舞,元混成第104章 福膳宴,劫又啓第351章 北極境,大團圓第318章 百尺峽,乍血雨第266章 昔年因,今時果第12章 同下山,隨運鏢第96章 長生夢,詭喚魂第235章 何消愁,水畔琴第347章 琴摧魂,寐因果第121章 內丹碎,賦春女第111章 四象雷,艮無生第257章 顯仙蹤,昭其心第26章 析來由,陰雲罩第155章 劍如龍,刀盡折第24章 元魔舞,心未亂第220章 遭斥罵,語驚人第26章 析來由,陰雲罩第149章 西南行,兇險伏第109章 機關啓,生機斷第291章 煉妖壺,崑崙鏡第199章 劍光寒,血作雨第315章 金橋斷,劍橫徑第20章 春分祭,試劍會第91章 同軒子,異域客第67章 連陣劫,白蓮冢第236章 雲無常,花初開第6章 行早課,觀劍痕第180章 破魔炁,救命恩第189章 顯神通,鬥老僧第147章 三人行,鬥兩儀第213章 佳人意,盼君明第198章 滇院立,伊人離第295章 戰鼓起,風雲動第159章 劍合璧,火相剋第234章 人猶在,心已遠第16章 血劫殺,真猛士第181章 還本相,齊聚首第136章 淳風斥,說佛相第57章 急追敵,卻難當第124章 樵山怨,陳年冤第344章 拔暗疾,劍愈銳第205章 臨雲海,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