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諸寶聚,真劫啓

杜半山帶着終南仙宗的鎮派重寶九黎煉妖壺突然現身,如此陣仗,如此威風,本讓在場的道門修士心中一喜。一件先天至寶端是非同小可,若以正宗御寶術操持得當,一旦鬥起法來,足可比得數百位道門高手之威。

有東皇鍾和煉妖壺兩件先天至寶壓陣,再加上蜀山仙宗大名鼎鼎的南明離火、紫郢青索,以及青城仙宗丹清掌教的天都明河,還有西南道門各派隱而未顯的其他絕世重寶,那什麼西北魔宗戮仙寶劍、十殿閻羅王和各大老魔,根本已是不足畏懼。

當五色煉魔真火一舉貫透萬丈魔雲,衛行戈與衆魔祖齊齊神色大變時,在金霞上人那張天生怒相的臉孔上,露出了一絲會心的微笑。可偏偏杜半山凌空一聲斷喝,緊接再對俞和大禮參拜,此時華山老祖的表情,剎那間變得精彩無比。

那是七分的驚愕不信,與三分的惶亂。

金霞上人呆若木雞的立在原地,過了好半晌,他忽然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這位成道千多年,已是陸地神仙之身的華山太上祖師,真不知道多少年未曾再做過這樣的動作了。

當然不僅僅是金霞上人,杜半山的現身,令朝陽峰上的道門魔宗羣修無一不瞠目結舌,滿頭霧水。

蓋因當年杜半山護送司馬雁回崑崙山避禍,卻遭自家師長禁足,所以沒能來得及參加攻打胡夷大漠土城的最終一戰,故而西北魔宗羣修中間,認得他這個道門無名小卒的人寥寥無幾。而杜半山被赤胡傀儡修士打得重傷垂死,幸遇俞和、長鈞子與柳真仙子妙手回春之後,一直在終南山的南五臺清涼峰閉關修行,幾十年裡足不出戶,所以西南道門羣修也不認得他。但終南仙宗的九黎煉妖壺,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九州十大神器之一,斷非是隨隨便便一個年輕弟子就能獨自帶在身邊出山行走的。於是當場有不少人生出疑心,以爲這個年輕道人是效法了華山召南子,也是改頭換面潛入終南仙宗,將人家的鎮門重寶給盜了出來。

不過道門羣修細細再一看,卻又覺得這般臆測未必站得住腳。杜半山一身終南仙宗真傳弟子的道袍,腰懸終南長老符牌,通身紫霞繚繞,正是如假包換的“上清紫真大道炁”。這若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魔宗奸細,實在難以想象他心機之重、城府之深,不僅能將終南仙宗秘傳心法修到了將近還丹大圓滿之境,還謀得了終南長老之位,更把先天至寶九黎煉妖壺祭煉得遂心如意。能有這般成就,還做什麼奸細,招惹什麼因果業障?直接洗白身份,棄魔入道,在終南山逍遙快活算了。

其中衛行戈還算是與杜半山照過面的,他依稀記得這位同俞和一起混跡凡俗酒肆的崑崙弟子,雖然衛老魔不知道杜半山怎麼就轉投了終南仙宗,還把九黎煉妖壺給帶了出來,但杜半山朝俞和俯身一拜,衛行戈就知道來人是友非敵。他看着金霞上人僵硬的面孔,不由得哈哈大笑道:“金霞道友果然料事如神,這不終南仙宗的同道現身,你自可找他求證!”

杜半山並未理會衛行戈,他見俞和也驚得目瞪口呆,便咧嘴一笑,把手中的玉符朝前又遞了遞,恭聲說道:“大師尊與二師尊言道,師叔匆匆出山,卻忘了佩戴宗門玉符,外邊難免會有些鼠目寸光之人有眼不識泰山。這便吩咐弟子前來,將師叔符牌送到當面。”

俞和愣愣的伸手接過了符牌,實在不知說什麼纔好。方纔他情急之下,已經暗暗摸出了那枚京都定陽供奉閣掌印大執事的墨玉扳指,尋思着萬不得已,就把此物亮出來自證身份。可沒想到杜半山擺出偌大的一番陣仗前來,甫現身,就故意甩了金霞上人老大一個耳括子。

杜半山滿臉笑容,在俞和麪前畢恭畢敬的不敢直起腰。他從肩後解下了一個三尺長的方形靛藍布包,雙手捧給寧青凌,說道:“寧師叔,此乃我大師尊與二師尊送給師叔的禮物,還請笑納。”

寧青凌本未見過杜半山,但她早聽俞和說起過無數次,知道這位情深義重的半山師兄,乃是俞和爲數不多的至交好友之一。小寧師妹心思聰慧,猜到杜半山口中的“大師尊與二師尊”,多半就是長鈞子與柳真仙子那對神仙道侶,除了他們兩位無上真仙,天底下還有誰,能讓杜半山帶着終南至寶九黎煉妖壺出山?

可惜此時此刻,寧青凌正是在場萬多道魔修士的目光焦點,姑娘家臉嫩,根本無心去想這個三尺長的布包裹裡面會是什麼東西。她把包裹接在手裡,感覺份量甚沉,稍稍掀開藍布一角,卻見裡面還有一個烏黑的楠木匣,匣子上密密的纏滿了金絲符帶,顯然這楠木匣中裝的東西非比尋常。衆目睽睽之下,青凌也不好當場開匣查看。她有心將包裹收入袖中,但幾番施爲之後,卻發現本身真炁一沾包裹就立馬消散,這匣子根本不能隨心所欲的變化大小,最後無奈之下,只好抱在懷裡。

俞和這會兒也回過神來了。他心思一轉,朝杜半山擠了擠眼睛,隨手將終南仙宗的長老符牌往腰帶上一掛,擺出師長前輩的威嚴架勢,皺眉沉臉佯裝不愉,對杜半山道:“我師兄師姐在山中呆得太久,哪裡懂得不受宗門所制,雲遊九州的自在之樂!你怎的卻追到此處來了,教我好生尷尬!”

“師叔恕罪!”杜半山面露惶恐之色,趕忙向俞和一揖到地。

俞和一甩袍袖,沉聲喝道:“起來吧,倒也非是你的過錯。”

杜半山聞言如逢大赦,他誠惶誠恐的側退了半步,依舊不敢挺直腰板兒。

聽完這幾句對答,在場認識俞和與不認識俞和的道門修士全都傻了眼,人人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岔子。這人剛剛還是揚州羅霄劍門的逆徒,與胡夷異士糾纏,惹得滿身因果,苦大仇深,怎的突然搖身一變,就成了隱姓埋名的終南仙宗門人?而另一位隨身帶着鎮門重寶的終南仙宗長老,見面一口一個“師叔”的叫着,唯恐禮數不周。這姓杜的自己都在終南仙宗到了這般身份,那他的師叔又該是何等存在?

話說這萬象銅臺之上各方粉墨登場,卻到底是在唱得哪出跟哪出?尤其是夏侯滄與青城仙宗的羣修,全都又將俞和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遍,他們真以爲是自己認錯了人,此“俞和”絕非彼“俞和”。

金霞上人的眼珠轉來轉去,一會兒看着俞和與杜半山,一會兒看着九黎煉妖壺。他突然雙眉一挑,擡手點指着杜半山,厲聲喝道:“什麼終南仙宗的弟子,你分明就是另一個魔宗奸細!居然盜走煉妖壺至寶,當真是膽大包天!魔賊氣焰囂張至斯,實乃我道門大患,諸位道友還不速速助我斬妖除魔,更待何時?”

“休得胡言,我有終南上清紫箋驗明正身!”杜半山把腰桿一挺,轉身站起,面對着金霞上人而立。他伸手一招,有道金書紫箋飛出,在其頭頂三尺綻出團團紫氣,雲中落下一幢仙光,罩住半山師兄的周身,二行上清寶籙憑空顯化,上有杜半山的名號輩分,下有終南仙宗當代掌教純陽真人的符印。

此金書紫箋一出,當場沒人再能質疑杜半山的身份。這可是唯有祭拜過上清大道祖,在終南仙宗道籍上留有一絲定命真靈的精英弟子,才能隨身持有的符箋,萬萬造不得假。萬象銅臺下面的數千道門羣修一片譁然,他們倒非是驚訝於杜半山真的是終南仙宗弟子,而是那道金書紫箋上分明寫着:“五十代內門盡傳杜半山”。

衆所周知,終南掌教純陽真人乃是終南仙宗的第七十八代弟子,道門修士最重傳承輩分,論資排輩下來,那這個年輕道人豈不是純陽真人的“太上師叔祖”?而在場的哪個修士,不得管人家尊稱一聲“祖師前輩”?

莫非這個年輕道人,其實是個修行萬年,肉身返老還童的前古終南隱士?

金霞上人瞪視着杜半山頭頂的上清寶籙,口中喃喃的念道:“荒謬,簡直荒謬!”

召南子靈機一動,突然跳了出來,大聲喝道:“姓杜的,你有金書紫箋爲證,那姓俞的可敢把他的金書紫箋亮出來看看?”

“師叔,弟子願戴罪立功!”杜半山冷冷的看着召南子。他忽然轉回身,朝俞和作揖稟道,“殺雞焉用宰牛刀,有事弟子服其勞。師叔要是想弄個鈴鐺玩玩,何須如此大費周折?只消吩咐一聲,半山定不會令師叔失望!”

說罷那金書紫箋悄然隱去,九黎煉妖壺寶光大作,有萬道五色煉魔真火吞吞吐吐。

終南仙宗的御寶秘訣,雖也不是上古煉妖壺主人傳下來的正宗心法,但畢竟經過無數終南高手的苦心推演,已差不多趨近完善。而召南子對東皇鍾半生不熟,這尊先天神鍾在他手中只能發揮出十之二三的威能。兩件絕世重寶的氣機正面衝撞,顯然召南子手中的東皇鍾要弱了數籌。

但見那幢銅鐘寶光搖搖晃晃,召南子瞬間臉色轉白,腳底發虛,“噗通”一聲頹然坐倒。金霞上人趕忙搶步過去,探手抓住召南子的脈門,以本身真元助他抗敵。

半山師兄得勢不饒人,緩緩踏上一步,煉妖壺真火再漲,恍如日炬當空。他怒目瞪視着召南子,寒聲叱道:“我師叔何等身份,他老人家的金書紫箋,豈是你說看就看的?傳將出去,我終南仙宗的顏面何在?這番大不敬之罪,就拿你這枚小鈴鐺來賠吧!”

杜半山這一聲“老人家”的稱呼,可把俞和給逗樂了。他看着杜半山在這兒大逞威風,頓時想起了兩人在西北朔城,與老街上的潑皮混混糾纏的日子。人家好端端一件先天至寶,居然被杜半山說成了一個“小鈴鐺”,這五嶽仙宗若真拿東皇鍾作了鎮派立道的氣運法器,將來必定會在九州之上成爲笑柄。

就見杜半山又踏上一步,當真伸出右手,朝前虛抓,那萬道五色煉魔真火聚成一支遮天巨掌,直朝東皇鍾抓了下去。

“道友且慢!”

耳聽得破風之聲連響,眼前一花,這萬象銅臺上便多了好幾個人。俞和定睛去看,原來是泰山、嵩山、衡山、恆山四宗的掌教真人前來救場,還有蜀山仙宗的邢天大掌教和青城仙宗的掌教丹清真人,也並肩飛上臺來。

六位道門宗師攔在杜半山與召南子中間,泰山、嵩山、衡山、恆山四宗的掌教真人都是手持法器,神情凝重,嚴陣以待。而蜀山邢天與丹清真人卻是施施然的揹着雙手,臉上無喜無怒。

眼見有人出來阻擋,杜半山心中知機,也就順勢而退。

那位蜀山仙宗的邢天大掌教聳了聳肩膀,他拿眼一個挨一個的把萬象銅臺上的人看了個遍,最後古怪的笑了笑,雙手一攤,朝俞和與杜半山道:“這兩位終南前輩……道友,在下蜀山邢天。我觀今日之事,似乎內中大有隱情。東皇鍾該屬誰家,那是西北魔宗與五嶽仙宗的糾葛,但胡夷傀儡之事,卻是我九州煉氣之士的共患,須得儘早查明真相纔好。諸方既然齊聚此地,那在下以爲便定有法子明辨真相,可否看在我邢天的薄面之上,道魔兩宗暫休干戈,先齊心協力,將外患剷除。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這位蜀山掌教說話時,一直背對着金霞上人與召南子,但他身上的神念氣機,已然暗暗鎖住了那一十二位“華山長老”。

衛行戈見此情形,心中知道蜀山掌教其實已經相信了他的話,默認那一十二人必有大嫌疑。只要把這些人的真身當衆揭穿,使華山派坐實了窩藏胡夷傀儡的罪名,那西北魔宗便佔住了“大義”。就算終須惡鬥一場,西南道門諸派也不好再插手太深了,餘下區區華山仙宗的千多修士,在上萬魔宗高手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於是衛老魔欣然一笑,抱拳道:“邢天道友真知灼見,衛某亦正有此意!”

“衛法王深明大義,實是九州之幸。”丹清真人點了點頭,捻鬚而笑。

雙方魁首人物一拍即合,這原本劍拔弩張的道魔兩宗,居然有了化干戈爲玉帛之勢。不少心中惴惴的道門修士長出了一口氣,暗想今日之朝陽峰大劫,難道就此顯出了消弭之機?

恰在這時,太華洞天中突然奇光滿盈,朝陽峰上無中生有的漫起層層雲煙,使人目力難及十丈之外。整座山峰上下一震,耳聽見從四面八方的莫名虛空中,皆有隆隆雷鳴響起,好似催促大軍進擊時的連綿戰鼓聲。聳立在石坪中央的這座萬象銅臺,忽然涌出了億萬點瑩光。

金霞上人面露喜色,他一把甩開了召南子,披散發髻,口中狂笑道:“時辰已到,大計將成!我管你是道是魔,還是什麼胡夷傀儡,今日你們一個也休想生離此地!我金霞子真是福運齊天,你等一個接一個的將大禮送上門來,還不自知。東皇鍾、煉妖壺、紫青雙劍、南明離火、天都明河,從今往後,統統是我囊中之寶!”

第106章 吃人道,佛說滅第80章 敘夜話,寒毒症第45章 降祥瑞,福運錢第74章 還丹成,曜華劍第332章 舊時怨,今成仇第122章 師恩重,脊若龍第96章 長生夢,詭喚魂第309章 劫至寶,鞘中劍第64章 歷火劫,內火生第205章 臨雲海,敘往事第155章 劍如龍,刀盡折第69章 楚國帝,長鈞子第174章 仙人屍,天魔影第131章 化血遁,奇寶出第14章 破敵陣,鬥羣修第136章 淳風斥,說佛相第277章 血與火,半神影第133章 佛魔鬥,手擎顱第252章 初試手,第二晚第74章 還丹成,曜華劍第42章 諸般亂,惶無措第202章 潛入寺,反遭擒第225章 波瀾轉,求劍難第39章 降大任,憶往事第342章 破合璧,戰邢天第161章 同進退,蠱作禮第258章 錦囊計,一敵七第327章 脣似槍,舌如劍第85章 機關兵,力斷金第290章 劍斬龍,沙吃人第192章 紫青劍,銳難當第319章 驚弓鳥,向北峰第94章 丹石妙,帝王悅第40章 中秋會,赴壽陽第52章 恆鼎園,書中畫第43章 論劍道,談因果第349章 夢已醒,各歸位第227章 五臺僧,劃地界第270章 落雁口,仙凡戰第241章 朔城驛,老街坊第154章 百越現,觀虎鬥第273章 虛生石,劍穿雲第336章 劍有煞,人祭爐第298章 合力戰,魔雲詭第212章 酒作苦,夜聞香第280章 兵臨城,箭如雨第150章 撫仙湖,胡門厄第45章 降祥瑞,福運錢第220章 遭斥罵,語驚人第6章 行早課,觀劍痕第289章 身臨陣,血何妨第318章 百尺峽,乍血雨第171章 鬥雷法,懾碧雲第24章 元魔舞,心未亂第42章 諸般亂,惶無措第363章 一念拒,一劍驚第116章 三試法,五真人第61章 又生變,淨闕劫第279章 戰火起,陣前思第233章 生死符,天罡寒第184章 夜煮酒,說因由第93章 鬥戰勝,禍橫生第77章 回淨闕,夜來香第296章 天空城,巨魔眼第121章 內丹碎,賦春女第136章 淳風斥,說佛相第99章 鎮國寺,見純一第21章 初試劍,凌雲臺第152章 俗情裂,殺機現第198章 滇院立,伊人離第326章 道亦盜,千夫指第11章 甫窺劍,初歷練第197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80章 破魔炁,救命恩第212章 酒作苦,夜聞香第328章 是非亂,孰爲證第114章 攝真炁,宮中變第294章 血洗劍,非吾道第71章 長生宮,演故景第144章 試讀劍,出關來第204章 子母刀,雷震子第321章 舊相識,醉劍仙第94章 丹石妙,帝王悅第354章 煙水寧,披紅裳第80章 敘夜話,寒毒症第24章 元魔舞,心未亂第352章 贈三寶,含深意第334章 疑生鬼,岔路口第191章 拳相對,力如鋼第71章 長生宮,演故景第92章 戰番夷,黑袍人第222章 心生潮,掃塵埃第138章 夜述心,終須別第315章 金橋斷,劍橫徑第24章 元魔舞,心未亂第192章 紫青劍,銳難當第41章 華池境,拜諸老第119章 外閣墮,萬佛殿第131章 化血遁,奇寶出第154章 百越現,觀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