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心雖念,緣已盡

“鴻雁寥寥,酒肆喧喧,前夜宿醉難醒,怎知星斗遷易?巍巍羅霄雲未改,萬里青竹依舊在。五指峰上一甕酒,三清殿前古銅印,只問遊子何時歸。”

金犀上人望着俞和,問道:“你可省得?”

俞和沉吟了片刻,他還是不答,反問道:“此偈乃宗華師伯親口所言?”

老道士把手一攤,說道:“老頭子不打誑語。此爲揚州供奉閣的劉濟元劉兄所傳,確非是我從宗華哪裡親耳聽來的。”

金犀上人如此說,反倒讓人愈發覺得可信。俞和把目光垂低,所有所思的看着桌上的茶盞。

他哪裡聽不懂這段偈語中的意思?“鴻雁寥寥,酒肆喧喧”這兩句話,分明就是在告訴俞和,宗華真人其實知道他離開羅霄之後遠走西北大漠,而且還知道俞和藏身在凡俗酒肆之中,日日借酒解愁。“前夜宿醉難醒,怎知星斗遷易?巍巍羅霄雲未改,萬里青竹依舊在”這話裡暗責俞和沉溺於紅塵俗世之中,渾渾噩噩的度日,並不知羅霄劍門中又有變故,而在宗華真人心裡,他對俞和的期望始終未改。最後的“五指峰上一甕酒,三清殿前古銅印,只問遊子何時歸”這三句可就說得十分明白了,只要俞和重回羅霄,他依然能過上逍遙自在的日子,而且宗門大印也等着俞和回來執掌。

正是因爲悟出了這段話裡的意思,一時間俞和有些亂了心中方寸。

他身在羅霄的最後一段時光中,的確在方家怡和夏侯滄的有意編排之下,宗華真人令俞和蒙受了許多不平和委屈。但不管曾經發生過什麼,在俞和的心中,宗華真人始終是爲他指引渺渺道途的人,亦師亦友。對俞和來說,宗華真人與張真人、雲峰真人一樣,都在他的心路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都是讓他難以忘卻的重要存在。

幾十年光陰過去,那些挫折與忿怒漸漸沉澱。雖然俞和還是躲着羅霄劍門的人,更不願回江南揚州一遊,但其實他已經釋懷大半,也看透了溫柔鄉是英雄冢的道理。自古多有聖明君王因紅顏禍水而傾??而傾覆江山,宗華真人本就是個性情中人,一時色令智昏,爲難俞和,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倘若換作是寧青凌來俞和耳邊搬弄是非,俞和照樣也會不聞究竟,一怒拔劍。

再而言之,宗華真人畢竟親引俞和拜入羅霄劍門,賜下碌碌衆生夢寐以求的長生仙緣,還言傳身教的點撥導引,與這份彌天恩情相比,區區身心磨難又算得了什麼?若俞和真因此對宗華真人懷恨在心,且久久難忘,那如此狹隘心境,斷不可能修至今時今日的成就。

一道偈語,撥得俞和心潮起伏,往昔種種盡上心頭,千般思緒亂如麻,一時間理也理不清。

金犀上人察言觀色,窺見俞和神情有異,便知俞和心中必定是深受觸動。他趁熱打鐵的說道:“我聽了劉兄轉述此話,亦覺得宗華老弟對你小子格外看重,你若負他,必定抱憾。作個飄萍般無依無靠的散修有什麼好,爲何不重返羅霄?等有朝一日,你得執掌宗門大器,一躍成爲九州道門中的風雲人物,不僅留名千古,而且天降功德,大道可期。”

俞和低頭不答,旁邊的寧青凌秀眉微顰,妙目緊望着俞和,也不好開口說話。

金犀上人又道:“老道我也依稀聽說了你在羅霄裡面的那段境遇,年輕人就是脾氣太沖,一點兒城府也沒有,一點兒虧也吃不得。紅粉嬌娘的確是宗華老弟的一個軟肋,但天下英雄誰沒有個罩門?須知青山常在,紅顏易老,那一個道行低微的小女娃娃,能把宗華老弟的心兒迷惑多久?你昔年若能隱忍一時,待得宗華那股子迷勁兒過去,自然會水落石出。這世間之事,孰是孰非自有定數,哪裡是區區人言可亂?你若有些城府心機,等那小女娃娃妖風穢語不攻自破,宗華老弟定會更加看重於你!”

“我且再說於你聽,你小子離開揚州之後不滿三年,宗華老弟就醒悟了過來,他將那條專門挑撥是非的狐狸精發配至南海海外,下令永不召其回羅霄山門。這禍水一去,羅霄劍門立時大展拳腳,先平了龍虎山之亂,後將丹崖派收作別院,成爲揚州道門的鼎盛大派。又過了一年,鑑鋒真人安心歸隱,閉關參修天道,羅霄劍門就由宗華老弟繼掌真清太玄寶印。你若能回心轉意,幾十年後這方掌教大印還逃得出你俞小鬼的手掌心?”

金犀上人老謀深算,識人之深遠超俞和,他這一番話說得着實撼動人心。揚州乃是生養俞和的故土家園,說不想回去,那都是堵着一口氣。而羅霄劍門的掌教之位更是非同小可,再加上俞和也知道宗華真人對自己的期許,金犀上人說的這話,未必就不能成真。

當下這若是換了個人,只怕立馬就拍案而起,御劍南歸了。可俞和的拳頭握緊又鬆開,鬆開又握緊,他臉上忽喜忽憂,終還是不爲金犀上人的言語所動,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老道士見俞和無動於衷,他把眉頭一皺,佯怒道:“男子漢大丈夫當斷則斷,你怎的跟女兒家一般瞻前顧後舉棋不定?莫非是我老道錯看了你?”

被金犀上人劈面一叱,俞和忙把頭擡了起來,他正色說道:“多謝師叔傳言開導,小子主意已定。”

“甚好!這纔像個樣子!”金犀上人露出了一片喜色。

俞和吐了口長氣,似乎渾身輕鬆了幾分,他歪嘴笑道:“我決定還是不回羅霄。”

寧青凌一聽自家師兄此言,她心中大石落地,不由得暗自欣喜,但臉上卻還強撐着不動聲色。可金犀上人卻沒想到,他等來的竟會是俞和的斷然拒絕。老道士臉色鐵青,寒聲喝問道:“不回羅霄?你此話怎講?”

“我若推說是閒雲野鶴慣了,師叔定然不信。”俞和伸手一抹,那空空的茶盞裡便又續滿了滾水,他淺嘬了一口,淡淡的說道,“小子離開羅霄,倒並非全是因爲方師妹那事,金犀師叔畢竟是個局外人,道聽途說,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俞和決定不回羅霄,自有我的道理在。”

“你講來我聽!”金犀上人怒氣衝衝的瞪着俞和。

可俞和一擺手,笑了笑道:“往事如煙,不提也罷。既然緣盡,何必勉強?”

“你個渾小子,在這兒存心戲弄老道不成?”金犀上人當真是有了幾分怒氣。他費盡口舌的講了一大通,滿以爲言語間份量沉重,足以打動俞和,可沒想到俞和根本不爲所動。這就好像是他將頗爲自得的一招劍法揮出,卻砍在空處全不着力,教人煞是難受。

俞和看老道士臉色不對,趕忙陪笑道:“師叔息怒,實非是小子有意隱瞞,蓋因其中紛繁錯雜,牽扯甚多,而且頗有涉及羅霄秘辛,故此不便明言。師叔今日勸誡教誨,這份好意俞和自是深領了。”

說罷俞和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對着金犀上人一揖到地。金犀上人眼神複雜的看着俞和,知道自己受過了這一拜,就再不好多說下去了。老道士嘆了口氣,伸手敲打着太師椅扶手,搖頭道:“罷了罷了,人各有志,隨你去吧。這本是他羅霄劍門的家事,我老道卻在這裡攪得無名火起,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多謝師叔成全。”俞和朝寧青凌使了個顏色,小寧師妹心領神會,取出一大壇五龍溝玄真觀自釀的美酒,捧到了金犀上人面前。

金犀上人也不推辭,他隨手拍開壇口封泥,嗅了嗅酒香,取了兩支青瓷大海碗出來,對俞和道:“美酒當與人對飲,你既然來了,還惹得老道我心中憋悶,若不多喝幾碗賠罪,我定不會放你出門。”

俞和笑道:“莫敢不從。”

說罷兩人端碗盛酒,一如幾十年前那般,也不說話,就只你一碗我一碗的豪邁痛飲。三下五除二之間,這一罈十斤美酒,就被喝的涓滴不剩。

金犀上人把空碗一扔,舉袖抹去脣邊的酒漬,哈哈大笑道:“痛快,痛快!着實很久沒有如何暢飲美酒了。”

俞和也把酒碗放下,拱手道:“師叔若是喝酒無伴,只消信符一道,小子自會趕來華山拜見,定不教師叔你失望就是。”

金犀上人搖了搖頭道:“這五嶽仙宗立道大典之後,老道士還能不能在華山逍遙,實未可知。說不定不待你來尋我,我就先去找你討酒喝了。”

“聽師叔此言,莫非五嶽仙宗立道之後,師叔卻不留在雲臺峰?”

老道士嘿嘿一笑道:“莫看我在這小小的華山北峰上說一不二,逍遙自在。等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合作五嶽仙宗,天知道新任的掌教大尊還容不容得下我這個不識時務、不守禮數、貪酒壞事的糟老頭子。”

說到此處,金犀上人忽然眼珠一轉,轉朝俞和問道,“人家散修都深諳趨吉避禍之道,路見血光遠遁千里,生怕惹到半點因果加身。今時今日的華山可是一場天大的劫數當頭,但爲何你們倆不遠遠避開,怎的還自撞進來,究竟所謂何事?”

就在金犀上人開口發此問話之時,俞和突然眉心一跳,他猛窺見老道士眼中掠過一抹難以察覺的奇光,似乎對方正在暗中引動神念,要去偷偷查探什麼。這般情形,可就不像是真正故友重逢酒後閒聊,那種全無防備暢所欲言的模樣了。

俞和有些詫異,便也暗暗將神念探出身外。他這一探之下,才發現對面的金犀上人不僅是雙目炯炯的望着自己,就連其神識也罩定了周圍十丈。俞和與寧青凌此時的一舉一動,甚至他倆的任何一絲細微的神情變化,都盡數逃不出金犀上人的法眼。

這老道士到底安的是什麼心?爲何如此謹慎戒備?俞和心中一翻,這才恍然醒悟過來,原來方纔的一番交談飲酒之中,自己倒是無心,可人家卻是在處處留意。正當俞和心思電轉,揣摩着金犀上人的真正用意時,從真武殿外突然衝了一人進來。

“稟告師祖!在西南損位生門處,有一羣來歷不明的修士入陣,直朝北峰來了,請師祖定奪!”急急闖進大殿來的這人也是一身褐袍,揹負長劍,看起來當是外面鎮守五峰朝元大陣的雲臺峰弟子。

金犀上人略帶歉意的看了一眼俞和。他頗不耐煩的衝那位雲臺峰弟子揮手喝道:“我這有貴客在座,你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速速叫你家師尊過去,查清來人身份。若是觀禮的同道,就指給他一條去朝陽峰的路,若是魔門宵小,便提人頭回來複命!”

那雲臺峰弟子俯身一拜,撒腿就走。而金犀上人方纔看俞和的那一眼,再加上老道士與門下弟子的一問一答,卻讓俞和剎那間明白了這老頭子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真實意圖。

俞和笑了笑,拱手朝金犀上人道:“師叔,你我雖然年紀輩分相差懸殊,但畢竟昔時也算是酒中知己,幾番酩酊之後還曾推心置腹無話不談,師叔的磊落灑脫曾令俞和好生神往。可今日久別重逢,你怎的卻與我兜起這般大的圈子來,有何話不可直言?就算當下華山遭逢魔劫,如此做派,實不像你當年的風格!”

金犀上人聞言一愣,突然被俞和這一句話頂得不知該如何接口。

俞和又道:“師叔先探我是否有意重回羅霄,再問我以散修之身爲何來華山撞劫。我猜師叔真正想問的,是俞和如今到底是道是魔,此來華山是友是敵吧!”

對面的金犀上人臉色微變。只見老道士把背脊一挺,俞和就發覺籠罩着真武大殿的神念盡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浩然弘大的劍意。

“你小子這個性子,倒是始終未變,卻是老道我越上年紀就越怕死了。”金犀上人目現寒芒,盯着俞和道,“太華洞天中這般形勢,老道不得不謹慎小心。你小子銷聲匿跡幾十年,恰在這個關頭冒出來,怎叫人不起疑?既然你看透了老道的心思,老道我也不矯情。說吧,你來這裡,是找我拼酒,還是拼命?”

第229章 守三月,見雷溪第23章 名乍顯,夜瓊華第29章 入靈穴,火炁兇第185章 道元炁,養先天第335章 假作戲,自作死第114章 攝真炁,宮中變第121章 內丹碎,賦春女第322章 心雖念,緣已盡第287章 誰無死,丹心存第93章 鬥戰勝,禍橫生第321章 舊相識,醉劍仙第26章 析來由,陰雲罩第205章 臨雲海,敘往事第77章 回淨闕,夜來香第96章 長生夢,詭喚魂第175章 劫仙蛻,憶天劍第225章 波瀾轉,求劍難第31章 御紫雷,顯異相第246章 夜未深,風已寒第192章 紫青劍,銳難當第285章 援兵至,血滔天第217章 神仙怒,雲宮劫第258章 錦囊計,一敵七第118章 黑瘦僧,欲借寶第341章 木爲身,陣中坐第182章 仙宮落,別院開第275章 殺機戾,斬頭顱第334章 疑生鬼,岔路口第21章 初試劍,凌雲臺第228章 宗華怒,何因由第244章 各粉墨,齊登場第346章 滅傀儡,觸情殤第179章 迷夢驚,符中信第197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337章 水中金,非不殺第193章 五行破,神氣竭第279章 戰火起,陣前思第162章 三味火,黃砂風第318章 百尺峽,乍血雨第182章 仙宮落,別院開第9章 徒牽掛,人情冷第162章 三味火,黃砂風第8章 晝勤修,夜入夢第118章 黑瘦僧,欲借寶第302章 關元破,命燈晦第332章 舊時怨,今成仇第344章 拔暗疾,劍愈銳第225章 波瀾轉,求劍難第211章 情深重各有心第252章 初試手,第二晚第235章 何消愁,水畔琴第257章 顯仙蹤,昭其心第220章 遭斥罵,語驚人第236章 雲無常,花初開第130章 罡鬥陣,符如雨第193章 五行破,神氣竭第281章 劍出鞘,人頭落第164章 奪精元,巨巖龍第134章 各算計,北帝敗第139章 歸山門,得賞賜第133章 佛魔鬥,手擎顱第191章 拳相對,力如鋼第159章 劍合璧,火相剋第25章 聚驛站,人不同第83章 強說理,妄加罪第67章 連陣劫,白蓮冢第353章 論屈伸,師重託第106章 吃人道,佛說滅第96章 長生夢,詭喚魂第17章 自問心,性如虹第155章 劍如龍,刀盡折第111章 四象雷,艮無生第15章 惡戰休,探地穴第308章 半甲子,青城事第215章 璧沾塵,人慾魔第297章 玄門開,妖魔來第342章 破合璧,戰邢天第217章 神仙怒,雲宮劫第206章 心築壁,丹成喜第145章 青凌戰,奇術呈第287章 誰無死,丹心存第184章 夜煮酒,說因由第273章 虛生石,劍穿雲第40章 中秋會,赴壽陽第195章 胡家怨,兩門爭第297章 玄門開,妖魔來第144章 試讀劍,出關來第10章 演迴風,劍九法第73章 雖神帝,難斷情第76章 黑甲將,玉匣甦第216章 忿滿腔,心神亂第173章 道佛鬥,火中逝第95章 帝王宴,酒稱雄第24章 元魔舞,心未亂第56章 獨夜宿,遇奇襲第20章 春分祭,試劍會第27章 屍起香第297章 玄門開,妖魔來第92章 戰番夷,黑袍人第308章 半甲子,青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