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

成功路上,捨棄一些行李,才能走得更遠。

人無信則不立

人無信則不立,假如你要成大事,就要做到信譽第一。如此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和支持,從而爲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陳剛開了一家電腦公司,他向顧客承諾當天送貨上門。

有一天,一個用戶急需重建多功能數據庫的計算機配件。陳剛得知後,想派人送去,但員工下班走光了,於是他便決定自己去送。

途中,遇傾盆大雨,河水猛漲,封閉了沿途的14座橋,交通阻塞,汽車已無法行駛。按常理,遇到這種特殊情況,陳剛完全有充分的理由返回,但他並沒有被飢餓和中途的艱險嚇倒,仍勇往直前,巧妙地利用原來存放在汽車裡的一雙旱冰鞋,滑向目的地,平時只有二十幾分鐘的汽車路程,卻變成了4個小時的跋涉。陳剛到達用戶所在地後,又不顧旅途的疲勞,及時解除了用戶的困難,令用戶大爲感動。

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影響,他贏得了用戶的信任,其計算機很快成爲用戶爭相購買的緊俏貨。很快陳剛就發了大財。

很多成功人士的起步,就像陳剛一樣,靠的不是資金,不是知識,而是信譽,是守信的美德幫助他們成功的。

信譽是你的存款,承諾是你的支票,假如失去了信譽,你將一無所有。富蘭克林曾經說過:“信譽與生命同樣重要,是一種失去了就永遠也不可能找回來的無價之寶。”

信譽是你成功的起點。波士頓市長哈特先生說,他目睹了恪守信用和公平交易的深入人心,90%的成功生意人都是以恪守信用著稱的,而那些不守信用的人的生意最終都走向了破產。可見,信譽足以決定一個商人,乃至一個企業的成敗。

信譽是一個人的標籤。在任何的失敗你也許都能補救,唯有失去信譽的後果是你所難以逆轉的!人生的路上,信譽是就是你的標籤,珍惜自己的信譽,你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

人無信則不利,把握自己的命運,一定要建立好自己的信譽。

成功的最大支持是自制力

印度雷繆爾集團總經理,哈佛商學院的MBA等多所商學院的訪問教授帕瑞克博士曾經說過:“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則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東西。”2005年,李嘉誠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也着重強調了自制的重要性:

保羅·蓋蒂是美國石油大亨,他曾經是個煙鬼。有一次,他在一個小城的旅館過夜。蓋蒂在清晨兩點鐘醒來,想抽一根菸。不料煙盒裡卻是空的。可是在這個時間旅館的餐廳、酒吧早關門了,他得到香菸的唯一希望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幾條街外的火車站去買。越是沒有煙,想抽的就越大。蓋蒂穿好了出門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他問自己:我這是在幹什麼?蓋蒂站在那兒尋思,一個所謂相當成功的商人,一個自以爲有足夠理智對別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離開旅館,冒着大雨走過幾條街,僅僅是爲了得到一支菸?沒多會兒,蓋蒂下定了決心,把那個空煙盒揉成一團扔進了紙簍,脫下衣服,換上睡衣回到了牀上,帶着一種解脫甚至是勝利的感覺,幾分鐘就進入了夢鄉。從此以後,保羅·蓋蒂再也沒有拿過香菸,當然他的事業越做越大,成爲世界頂尖富豪之一。

保羅·蓋蒂的成就,始於他能夠自控的意念。自控是指引你行動方向的平衡輪。它能幫助你的行動,而不會破壞你的行動。無法自我控制,這是一般青年人的通病,也是成功的死敵。如果你想改變這個世界,就應該從改變自我開始。如果你想成爲一個贏家,必須靠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就。

自制,是對自己人生和實踐的一種自我調節,也是自我成功的催化劑。自制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做好自我管理,你就可以逐步走向自我完善,激發自身潛能的路上,從而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社會上一直流行這樣一句話:“衝動是魔鬼。”不懂得剋制自己,只會做得越多錯得越多。那麼如何剋制自己呢?

方法一:暗示自己、轉移注意力。

使自己生氣的事,一般都是觸動了自己的尊嚴或切身利益,很難—下子冷靜下來,所以當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非常激動,眼看控制不住時,可以及時採取暗示、轉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鬆,鼓勵自己剋制衝動。人的情緒往往只需要幾秒鐘、幾分鐘就可以平息下來。但如果不良情緒不能及時轉移,就會更加強烈。比如,憂愁者越是朝憂愁方面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許多值得憂慮的理由;發怒者越是想着發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發怒完全應該。

方法二:調動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遇到較強的情緒刺激時應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再採取表達情緒或消除衝動的“緩兵之計”,儘量使自己不陷入衝動魯莽、簡單輕率的被動局面。

方法三: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培養自己的耐性。

結合自己的業餘興趣、愛好,選擇幾項需要靜心、細心和耐心的事情做做,如練字、繪畫、製作精細的手工藝品等,不僅陶冶性情,還可豐富業餘生活。

自我控制的能力是高貴品格的主要特徵之一,它會讓人產生一種其他東西所無法給予的力量。

潛意識是你情感的發源地

美國大片《盜夢空間》,將夢演繹得精彩紛呈,其豐富的想象力令人拍案叫絕。影片裡男主角進入夢境,兩次徘徊在潛意識邊緣,差點回不到現實。這讓人不禁想了解:什麼是潛意識?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人的意識分爲意識和潛意識。意識指人在清醒狀態時對自己的思維、情感和行爲所能察覺的內容;而潛意識指潛隱在意識層面之下的感情、等複雜體驗,因爲受到意識的控制和壓抑,只是個體不能覺察的意識。

如果你的潛意識裡充滿悲觀和絕望,它就會影響到你自身的行動,帶給你消極失敗的結果。反之,如果你能夠積極地運用潛意識,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創造出奇蹟來。

耶茨太太由於心臟不好,一年多來都躺在牀上不能動,最長的旅程也就是由房間走到花園去進行日光浴。但是後來她卻重新恢復了健康,她說:

我當年以爲自己的後半輩子就是這樣臥牀了。如果不是日軍來轟炸珍珠港,我永遠都不能再真正生活了。

發生轟炸時,一切都陷入混亂。一顆炸彈掉在我家附近,震得我跌下了牀。陸軍派出卡車去接海、陸軍軍人的妻兒到學校避難。紅十字會的人打電話給那些有多餘房間的人。他們知道我牀旁有個電話,問我是否願意幫助聯絡中心。於是我記錄下那些海、陸軍軍人的妻小現在留在哪裡,紅十字會的人會叫哪些先生們打電話來我這裡找他們的眷屬。

很快我發現我先生是安全的。於是,我努力爲那些不知先生生死的太太們打氣,也安慰那些寡婦們——好多太太都失去了丈夫。這一次陣亡的官兵共計2117人,另有960人失蹤。

開始的時候,我還躺在牀上接聽電話,後來我坐在牀上。最後,我越來越忙,忘了自己的毛病,我開始下牀坐到桌邊。因爲幫助那些比我情況還慘的人,使我完全忘了我自己,我再也不用躺在牀上了,除了每晚睡覺的八個小時。我發現如果不是日本空襲珍珠港,我可能下半輩子都是個廢人。我躺在牀上很舒服,我總是在消極地等待,現在我才知道,那時潛意識裡我已失去了復原的意志。

耶茨太太因禍得福,忙碌的生活使她忘記了自己的病痛,她的積極加法了潛意識的積極作用,從而讓自己得到復原。潛意識大師摩菲博士說過:“我們要不斷地用充滿希望與期待的話,來與潛意識交談,於是潛意識就會讓你的生活狀況變得更明朗,讓你的希望和期待實現。”

有研究表明,如果將人類的整個意識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話,那麼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屬於顯意識的範圍,約佔意識的5%,換句話說,95%隱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識就是屬於潛意識的力量。潛意識會依照我們心中所想的畫面,構成真實事物。一旦被接受,它終究要變成事實。不論聰明才智的高低、成功背景的好壞,我們都應該懂得善用潛在的能力,善於駕馭它,你就可以左右自己的命運。

通常,潛意識狀態是指腦波處於a波時人的行爲所表現出來的狀態,簡稱“a狀態”。人的腦波處於“a狀態”時,人的意識活動明顯受抑制,無法進行邏輯思維,處於無意識狀態。大腦憑直覺、靈感、慣性、想象等接收或傳遞信息。這時,所做的自我暗示,就可順利進入潛意識裡。那麼,應如何使腦波呈現出a狀態呢?你可以借鑑以下三種方法:

方法一:深呼吸

呼吸對安定精神和全身放鬆非常重要。心態平和全身放鬆時,呼吸很深,大約1分鐘10次。即使處於不安全的狀態,只要深呼吸3—4次,心情將變得穩定起來。這是因爲通過深呼吸,體內可更多的吸入空氣中的氧氣。與此同時:二氧化碳被排出體外,血液循環變得順暢,大腦及體內增加了良好的能量,可以精力集中,精神安定。

需要注意的是,做好深呼吸的秘訣是把重點放在吐氣上,只要是把肺裡污濁的空氣全部吐出來,隨即,清新的空氣自然就大量進入。

方法二:想象快樂時的情景

想象快樂的情景,維持幾分鐘之後,a波將會出現。如果可能的話,把過去美好的回憶總結在筆記本或者影集上,以便隨時可看到。

方法三:聽音樂

心理學研究發現:音樂可以放鬆身心,可以有效地使腦波呈現a波。一般情況下心臟每分鐘跳動70—80次,在優美旋律和美妙音樂的影響下,可以十分有效地使腦波變爲a波。

是你潛意識中各種思想和觀念,造就了現在以及明天的你。

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