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

惹人心煩,破壞人情緒的事可以等合適的時機再說,不要一見到他的面就大倒滿肚子的苦水和委曲。要知道靠責備或攻擊並不能改變他。那種“必須服從我的命令!”的唯我獨尊的態度只會招致不滿和敵對情緒,讓男友作出反擊。使人服氣的不是命令,而是你的人格魅力。即使是對方有所不滿,我們最好也要嘗試與之溝通,而絕非任意責罵與強制命令。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彼此間的抱怨、指責可謂悲劇之源。

據說,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夫人在臨死前曾向女兒懺悔說:“你父親的去世,是我的過錯。”她的女兒們沒有回答,而是失聲痛哭起來。她們知道母親說的是實在話。父親是在母親不斷地抱怨、長久的批評下去世的。

列夫·托爾斯泰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備受人們愛戴,他的讚賞者甚至於終日追隨在他身邊,將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快速地記了下來。即使他說了一句“我想我該去睡了”這樣的話,也都給記錄下來。

不僅是美好的聲譽,托爾斯泰和夫人還有財產、有地位、有孩子。他們的結合,似乎是太美滿、太熱烈了,所以他們跪在地上,禱告上帝,希望能夠繼續賜給他們這樣的快樂。

然而,托爾斯泰漸漸地改變了。他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對自己過去的作品竟然感到羞愧。就從那時候開始,他把剩餘的生命貢獻於寫宣傳和平、消弭戰爭和解除貧困的小冊子。他曾經替自己懺悔,要真實地遵從耶穌基督的教訓。他把所有的田地給了別人,自己過着貧苦的生活。他去田間工作、砍木、堆草,自己做鞋、自己掃屋,用木碗盛飯,而且嘗試儘量去愛他的仇敵。

他的妻子喜愛奢侈、虛榮,可是他卻輕視、鄙棄這些。她渴望着顯赫、名譽和社會上的讚美,可是托爾斯泰對這些卻不屑一顧。她希望有金錢和財產,而他卻認爲財富和私產是一種罪惡。

好多年裡,她吵鬧、謾罵、哭叫,因爲他堅持放棄他所有作品的出版權,不收任何的稿費、版稅。可是,她卻希望得到那方面帶來的財富。

當他反對她時,她就會像瘋了似的哭鬧,倒在地板上打滾。她手裡拿了一瓶鴉片煙膏,要吞服自殺,同時還恫嚇丈夫,說要跳井。

他們開始的婚姻是非常美滿的,可是經過48年後,他已無法忍受再看到自己妻子一眼。

82歲的時候,托爾斯泰再也忍受不住家庭折磨的痛苦,在1910年10月的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脫離他的妻子而逃出家門——逃向酷寒、黑暗,不知去向。11天后,托爾斯泰患肺炎,倒在一個車站裡。他臨死前的請求是,不允許他的妻子來看他。這是托爾斯泰夫人吵鬧和歇斯底里所付出的代價。

無休止的吵鬧往往讓婚姻很受傷。葛特曼博士指出:“責難會使夫妻感情疏遠。”責備你的另一半的行爲不當,你往往會指出做這件事的正確和錯誤的方法。雖然看上去你的方法可能最好,可事實上它常常是帶有你的主觀偏好的。家庭中兩個人要做到相互平等,當需要做家務活時,男人們必須拋掉讓自己很舒服的想法;而女人也得放棄控制男人完成這件事的過程。顯然,做他的顧問比對他指手畫腳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有什麼不滿的地方,也要儘量先創造一個儘可能和諧的氣氛,心平氣和得去談。做錯事的一方,一般都會本能地有種害怕被批評的情緒。如果很快地進入正題,被批評者很可能會產生不自主的牴觸情緒。即使他表面上接受,你也未必已經達到了目的。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赫沃德·瑪克曼博士認爲,通常妻子對丈夫最大的抱怨是他們完全不和你說什麼;而丈夫們最一致的看法,卻是說得太多會引起爭執。因此,他建議:如果你想你的丈夫不僅聽你說,而且更多地和你交流,就要始終做到心平氣和。而不是動不動就威脅他,威脅的話聽上去好像很引人注意,但它們往往很危險,而且不給進一步的交談留一點餘地。溫柔地說出你的不滿,比無休止的吵鬧更有利於維護好夫妻之間的感情。

地獄中的魔鬼所發明的種種毀滅愛情的利器中,吵鬧是最可怕的一種。

幸福不曾走遠,就在眼前

一位心理學家指出: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壞性的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於我們所想要的,而不是我們所擁有的。

一位少婦,回家向母親傾訴,說婚姻很是糟糕,丈夫既沒有很多的錢,也沒有好的職業,生活總是周而復始,單調無味。

母親笑着問,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多嗎?女兒說,太多了。

母親說,當年,你父親上戰場,我每日期盼的,是他能早日從戰場上勝利凱旋,與他整日廝守,可惜——他在一次戰鬥中犧牲了,再也沒有能夠回來。我真羨慕你們能夠朝夕相處。

母親滄桑的老淚一滴滴掉下來,漸漸地,女兒彷彿明白了什麼。

母親的話讓女兒明白了,自己已經擁有了最珍貴的幸福,因爲至少丈夫還有個健康的生命,還可朝夕陪着自己。

“如果有誰認爲有十全十美的愛情,他不是詩人,就是白癡。”浪漫也只能是一時的風花雪月,再美麗的愛情到最後也要踏踏實實過日子。其實真正的愛情只有蛻變成親情才能永存。

我們有很多念想,如果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就會不停地去想那些沒有的,並且保持一種不滿足感。如果得到了想要的,卻又在新的環境中重新有了同樣的不滿足的想法,我們仍舊不高興。當我們充滿新的時,是得不到幸福的。實際上,如果你聚焦於你愛人的好品質,那麼她將會更加表現出愛意。

徐志摩說:“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你是否找到了你的人生伴侶呢?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他在你的心目中是絕對完美的,沒有一絲缺陷,你敬畏他卻又渴望親近他,那麼,這種感覺不可以叫做“愛情”,而是“崇拜”。而愛情是真真切切地能夠用手觸摸、用心體會的。

珍惜眼前人,珍惜手中的幸福。

回家,回到人生的避風港

王傑在《回家》中唱到:“手中行囊折磨我沉重的步伐,突然看見車站裡熟悉的畫面,裝滿遊子的夢想,還有莫名的憂傷,回家的渴望又讓我熱淚滿眶”。回家,家就是你的避風港。

一個富翁醉倒在他的別墅外面,有保安過來,扶起他說:“先生,讓我扶你回家吧!”

富翁反問保安:“家?我的家在哪裡?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嗎?”

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遠處的別墅說:“那不是你的家麼?”

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窩,又指了指那棟豪華別墅,一臉苦笑、斷斷續續地回答:“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家不是房屋,不是物質堆砌起來的空間。家是你隨時想念的地方。家是溫暖的殼,家是受傷時的“創口貼”,家是一言難盡的一個字。有愛的地方纔叫家。生活中,兩個相愛的人,組成一個有愛的家,從家庭中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如果你忽視自己的家,只會讓你損失的更多。家是一個感情的港灣,是一個靈魂的棲息地,是一個精神的樂園。就是你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

生活中,爲了家庭,我們拼命地工作,卻總是很少給自己和家人留下一點點時間,醒悟時,才發現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家和萬事興,這是每個人的幸福基礎,也是整個社會的穩定基礎。和諧家庭、和諧社會乃至和諧世界,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的悉心守護。珍惜現在的擁有,多回家陪陪家人,與家人做做遊戲,即使細微、平常,生活也會也美好無比。

常回家,家是你的港灣,也是你幸福的源泉。

責任,幸福婚姻的靈魂

在婚禮上,當新郎給新娘戴上結婚戒指的時候,牧師都會按照慣例問道:“無論生病或健康、富有或貧窮你都願意愛她、關心她、照顧她,直到離開這個世界爲止嗎?”這句話告訴人們,婚姻不緊緊有甜蜜,還有相互扶持的責任。有這樣一則笑話:

老公正看着電視,啃着瓜子,忽然間老婆從廚房喊着:“老公,可不可以幫我修電燈?”

老公不耐煩地說:“我又不是水電工!”

沒多久老婆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幫我修冰箱?”

老公不耐煩地說:“我又不是電器維修工!”

又過了一會老婆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幫我修酒櫃的門?”

老公覺得很煩,於是生氣地說:“我又不是木工!”然後就跑到外面喝酒解悶,過了一小時,老公覺得心有愧疚,決定回家把那些東西修一修,但是回家後,發現東西全修好了,便問老婆:“東西爲什麼都修好了?”

老婆說:“你離家後,我就傷心地坐在門外,碰巧有一個年輕帥哥經過,知道這件事後,關心地說:“我可以替你修!但你可以選做蛋糕給我吃或跟我親熱一次!”

老公聽了就問:“那你做什麼蛋糕給他吃?”

老婆回答:“我,我又不是做蛋糕的師傅。”

笑話雖然一笑而過,但是卻也說明了婚姻中責任的重要性。“如果說婚姻是河流的話,那麼責任便是這條河流的堤壩,沒有責任的婚姻,必然如沒有堤壩的河流一樣,遲早會乾涸甚至死亡。”背上了婚姻的責任,就不能以一句“我不會”就推卸掉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

婚姻中,責任就是投入到對方懷抱裡,把兩顆心貼到一起變成一顆心,責任就是要爲對方做出自己的奉獻,使對方感受到你的努力才使他(她)獲得了幸福、健康和安寧。法國蒙田說:“婚姻美滿姻緣是生活中甜蜜的聯合,充滿堅貞、忠誠,以及難以計數的有益和牢靠的幫助及相互間的義務。”

在婚姻中,把責任當成一種信仰,纔有了一種信念的支柱。用一顆虔誠的心來經營婚姻,你會發現婚姻的多彩一面。愛情與婚姻是家庭的紐帶,家庭是愛情與婚姻的搖籃,責任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婚姻經久不衰、摧打不折的力量源泉。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當選擇了一個人,進入了神聖的婚姻殿堂,這輩子,有了你我就滿足;現在我接受了你,以後你會怎樣,我會如何,也都認了。這正是選擇的真諦。如果你在婚後多年發現有更好的對象出現時也不後悔,那表示你早已踏實地開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並且從中得到了相當的收穫與喜悅。

在我們的生活裡,很多人價值觀發生了變化,他們覺得只有維繫生活的浮華,也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是那些外頭的風光,內裡頭未必適合你我。我們應從自身出發,放棄一時的顯耀,找到適合自己的幸福。

就像高跟鞋,看起來閃亮無比,穿在腳上用於遠行,卻實在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婚姻也是這樣,沒有心,就沒有靈魂。在特殊的日子裡,給愛人一個意外的驚喜,增進你們的感情。這些並不會浪費許多時間。忙碌、疲倦,漸漸地褪去了家庭曾經的溫馨、甜蜜的光彩,多一些耐心,多一分細緻,多一處表達,才能縮小我們與家人的幸福距離。

承擔起家庭的責任,這纔是維繫婚姻的第一要素。

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