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

人生苦短,又何必爲區區小事而耿耿於懷呢?“糊塗”的好處二是能消除隔閡,以圖長遠。即使“大事”,別人有愧對你之處,糊塗些,反而會感動人。做到遇事糊塗些,自然煩惱會少得多。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小贏要靠智,而大贏要靠德。一個人如果沒有過硬的品質,那他必將失敗。

得糊塗時且糊塗,人生才更輕鬆,更愜意。

見好就收,當退則退

春秋時期,范蠡是越王勾踐的謀臣,他曾與越王勾踐同甘共苦,最終打敗吳王,被任命爲大將軍。然而就在這位極人臣的時候,他卻留下了“官大有險,樹大招風”的話而銷聲匿跡了。據《史記》載,他後來到齊國,與兒子共耕農園,積聚田產數十萬。齊王看中他的才華,欲請他出任宰相,他卻答道:

“在野有千金之財,在位有宰相之名,對平常人來說,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了,然而過度的榮華卻容易形成禍根。”說完,便將財產分贈鄰人,搬到陶地去住,改名陶朱公而經商。

文種也是勾踐的重臣,他功成名就以後,仍然繼續仕于越王。其間范蠡曾寫給他一封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獵狗烹。越王的長相,頸項細長如鶴,嘴脣尖突像烏鴉,這種人只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安樂,你現在不離去,更待何時?”

後來文種也稱病返鄉,但做得不如范蠡徹底,他留在越國,其名仍威懾朝野,於是有佞臣陷害於他,誣稱文種欲起兵作亂。越王以謀反罪將文種處死。

入世容易,出世難。華麗落幕後,在歷史的舞臺上全身而退的人中,范蠡算是成功的一個,雖然他的“入世”不一定是心懷天下“不得已而爲之”,但“出世”的確是適可而止。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處,是人生的最大學問。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功成身退”並非指一定要隱居山林,歸隱田園。

功成身退其實是一種對待功名的態度,即使有了大功勞也不居功自傲,飛揚跋扈爲誰雄,只會引來無妄之災。看透功名利祿,看破世間百態,進退自如,爲天之道。

做人做事見好就收,當退則退,纔是駕馭命運的聰明人。

主動趴下,匍匐前進

古代有一位將軍,在撤退的時候始終在後面。回到營地後大家都稱讚他勇敢。他卻說:“非勇也,馬不進也。”他雖然不承認自己勇敢,把自己斷後的行爲歸結爲馬走得太慢,但人們卻更加讚揚他,並把他的勇敢和謙虛載入史冊。

“主動趴下,匍匐前進”是一種低調處世,低調做人的姿態,也是一種風度、一種謀略、一種胸襟。善於把鮮花和掌聲讓給別人的人,也一定是一個擁有好人緣的人。

“主動趴下”並不是因病倒下,“匍匐前進”並非趴着不動。而是自己先倒下了,別人就無法再使你跌倒,“匍甸前進”正可以無聲無息地做着別人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長和所短。懂得“主動趴下”,低調處世,能獲得一片廣闊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業,一個蘊涵厚重、豐富充沛的人生。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肯給他人讓路的人,也會將自己逼入死角。

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這位叱吒風雲的一世之雄,居然被呂蒙一個奇襲,兵敗地失,被人割了腦袋。

吳蜀聯盟的破裂,原因很複雜,但與關羽其人驕傲有着密切的關係。諸葛亮離開荊州之前,曾反覆叮囑關羽,要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但關羽對這一戰略方針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關羽駐守荊州期間,孫權派諸葛瑾到他那裡,替孫權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求結兩家之好”,“併力破曾”,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是,關羽竟然狂傲地說:“吾虎女安肯嫁犬於平?”這話傳到孫權那裡,孫權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雙方關係破裂?

關羽的驕傲,傷害了盟友,也害了自己。爲人處世時,應和氣生財,有損人面子的事情一定不要做,有損別人面子的話則一定不要說,如此一來,當請別人給你辦事時,別人纔不至於拒絕。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那麼多的矛盾、糾葛,往往只是像關羽一樣,逞一時口舌之快,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來臺。別人有了機會,後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低調做人,以和爲貴,是一種風度、一種謀略、一種胸襟。

剛柔並濟爲你的優秀加上最好的註解

做事與做人是硬幣的兩面。二者緊密相連。不會做人,就沒有根基;而做事是我們立身成人之本。做事一時的成功,不能稱爲真正的成功;做人的成功,纔是真正的成功。做任何事,莫過於人品的指引;只有塑造過硬的人品,才能贏得根基牢固的成功。品格決定命運。

李文是一所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校期間,她活潑、熱情、大方、幹練。她挑選了一家知名度較高的合資企業,並如願以償做了公司的文員。

李文挑選合資企業是因爲這樣更容易實現自己的抱負——當個領導。她要在這裡學習外國人先進的管理經驗,同時也積攢點錢,爲日後自己的發展打基礎。因此,從底層做起的思想準備很充分。

她所在的辦公室連她才三個人,一個是四十多歲的高揚,一個是與她年齡差不多的宋佳。高揚經常與領導外出談生意,宋佳忙着永遠也不見少的文件資料,每當電話鈴聲一響,宋佳總是朝李文努努嘴,示意要她聽電話,她手頭的活再忙也得放下。要是有客戶來,端茶遞水也總是李文乾的活。至於業務上的事,任李文怎樣態度謙恭地請教,高揚和宋佳都挺會裝聾作啞,除了是或不是,絕不會多說半個字。

李文遇到事情是每一個踏入新環境,特別是初入新職位的人都會碰到的,所以儘量放低姿態,用自己的誠懇打動別人,是你必有的心理準備。做人做事,剛柔並濟。生命的延續是艱難的,爲了活下去,一個人必須辛勤地做事。爲了發展和成長,必須努力克服挑戰,設法解決許多難題。肯吃苦的人,不但精神生活充沛,回報也多。

做人做事,剛柔並濟,是一位肯擔當、不敷衍塞責的務實者,他們肯在失敗中尋找教訓和經驗,肯在順境中打下更廣的根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種鍥而不捨的樂觀和衝勁。不管你是否願意,生活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所以我們必須剛柔並濟地做人做事。

做人做事,需要剛柔並濟的智慧,這是我們立身成人之本。

彈性做人,才能突破瓶頸

有一條小河從遙遠的高山上流下來,經過很多村莊和森林,最後,它來到一片沙漠邊緣。沙漠一望無際,小河終究還是無法穿越浩瀚的它。

“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吧!我永遠也到不了傳說中的大海了。”小河望着黃沙遍地,感到無比灰心。

“你有沒有想過讓自己蒸發到風中,讓風兒帶着你從我的身上飛過,這樣你就可以到達目的地了。”沙漠好心地提醒它。

小河是從山裡出來的,它從來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要自己放棄現在的樣子,然後消失在微風中。

“不!不!這太冒險了。”小河一下子無法接受這樣的建議,畢竟它從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它擔心要是放棄自己現在的樣子,最後卻變不回來,那不就等於自我毀滅嗎?

“你放心好了,風兒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身體裡,然後飄過沙漠,到了適當地點,風兒就會把這些水汽釋放出來,讓它們變成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聚集在一起形成河流,繼續向前奔涌。”沙漠很有耐心地解釋給小河聽。

“那我還是原來的我嗎?”小河又問。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沙漠回答,“但是,不管你是一條河流,還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終究是水,你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聽沙漠一再鼓勵,小河終於決心鼓起勇氣,放膽一試。

它張開雙臂,投入微風的懷抱中,讓微風帶着它,飛越茫茫無邊的沙漠,到達它所向往的汪洋大海。

廣闊的沙漠也許難以跨越,但是隻要你肯改變自己的形態,一樣可以到達你的目的地。成功並非總是需要剛正和強硬,相反,以柔制剛也會有大成效。適當的彈性有助於你克服障礙加快你前進的步伐。“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難走的路,小心地走;不可能走的路,就要懂得繞道而行。

做人要圓通,留三分餘地給別人,就是留三分餘地給自己。爲人處世中,我們不能只考慮眼前的得失,考慮到以後的生存和發展纔是最明智的選擇。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重要的是當你遇到障礙時,仍要想盡辦法往前走。如保持一定的彈性,做個圓融的人,用一時的忍耐與犧牲,換得長久的希望與成功。

做人圓通,保持彈性,才能給自己帶來成功。

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