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上)

一夜無話,待到次日,狄青辭別种師道,領着大軍北伐而去。軍未動,糧草先行,狄青令先鋒陳曙在前遇山開山、逢搭橋,又令監軍任守忠押解糧草在後,他自領一軍居中。

任守忠得到狄青的命令,悶悶不樂,心道:“我是陛下派來的監軍,自然應該跟着中軍,狄青你卻派我去押解糧草,實在太藐視咱家了。你既然不把咱家放在眼裡,咱家也不讓你好過。”

想罷,任守忠找到先鋒陳曙,對他說道:“陳將軍,狄青元帥可是命令你不可輕易出擊?”

陳曙見到監軍問話,不敢怠慢,忙恭敬答道:“正是。”

任守忠當即笑道:“將軍,你好不識事,那狄青如此做分明是怕你搶奪了他的功勞。你現在不思如何建功,我真替你可惜。”

陳曙心懷私利,心下本就有擅自出擊的打算,現在聽到任守忠之言,不禁頗爲意動,回答道:“末將正有此意!奈何軍功無論大小,均需元帥上奏天聽,所以末將不得不保守,不敢建此奇功。”

任守忠聞言,頓時知道應如何行爲,當場拍胸口說道:“將軍儘管放心,咱家自會上報天子,使得將軍威名傳遍朝野。”

既得保證,陳曙忙拜道:“有勞監軍大人費心了!日後末將若是果建北伐第一功,定然不敢忘記大人今日之恩。”

任守忠需要陳曙搶先出擊,便放下身份,與陳曙暗中謀劃不已。兩人氣味相投,竟大有相識太晚之感。待到商量妥當,任守忠迴轉後軍押解糧草,陳曙領着先鋒前軍一路開山搭橋,直往大唐軍營奔去。

安西城原屬於大宋國土,但在十年前被大唐攻佔之後,就成了大唐與大宋交界的邊境城池。安西守將乃是荊州都督、左驍衛大將軍郯國公張公謹。此人兵法武略樣樣精通,奇門術法拈手即來,他是大唐有數的名將。張公瑾正安坐府邸,忽聞兵士上報說大宋一軍在城外叫陣,頓時大驚失色,忙穿上鎧甲出去。

張公瑾看到大宋軍只是在城下叫陣,不由對左右裨將黨仕仁、黨仕傑笑道:“這大宋領軍之人倒也稀奇!千里奔襲,就是爲了趁敵人不備,出其不意,一戰而定。這位宋將卻放棄了那麼好的機會。跑來叫陣,這是爲何?”

黨仕仁聞言,也笑道:“說不定他意欲歸附我大唐,以此作爲晉見之禮!”

言罷,張公瑾三人鬨然大笑。大唐軍兵看到主帥如此輕鬆,士氣立即上升,放下了畏懼之心。竟也跟着大笑起來。黨仕傑看到士氣起來了,籲一口氣,接着眼中寒芒一閃,然後轉身對張公瑾道:“大將軍,待末將下去會一會宋將。”

張公瑾聞言,點頭道:“你下去須得小心,若是不敵。便退回城內。斷不可逞匹夫之勇!”

黨仕傑道:“末將遵命。”

陳曙趕到安西,既不按狄青部署潛伏起來,也不依兵法突然奔襲,竟然跑到城下叫陣。陳曙看到張公瑾三人取笑於他,頓時大怒,待見黨仕傑打開城門出來,立即騎馬上前,揮刀大喊道:“好賊子!吃我一刀!”

黨仕傑看到陳曙殺來,夷然不懼。執着兵器便迎了上去。兩人俱是武藝高強之人,槍來刀往,你招我架,一時之間殺得昏天暗地,難解難分。陳曙見不可取勝。忙策馬逃奔數十步。回頭望去,看到黨仕傑尾追殺來。臉上頓時露出喜色。城樓上張公瑾看得分明,急聲提醒道:“提防有詐!”

張公瑾話音方落,黨仕傑就見眼前寒光一閃,一件東西往臉面打來。黨仕傑躲閃不及,被陳曙一擊即中,倒在地上翻滾數下,便就一命嗚呼。一道真靈飛向封神臺,被楊排風引進封神榜。可憐曾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一身異術未曾施展,就已身殞。陳曙看到黨仕傑中招落地,大笑不已,策馬上前割下腦袋,取回法寶。

只見那件殺人兇器不是一塊金磚罷了!三界裡用金磚當法器的仙真,一是三壇海會大神哪吒,一是火部元帥馬靈耀,而陳曙正是偶得哪吒金磚祭煉之法。

張公瑾、黨仕仁看到黨仕傑身殞,俱是心痛,黨仕仁更是忍耐不住,策馬衝出城門。黨仕仁悲怒交加道:“賊子,你殺我兄弟,我絕不與你干休!”

陳曙臨場斬殺一將,心下正喜,見到又一功勞送到,揮刀迎上黨仕仁。兩人拼殺一陣,陳曙故技重施,掉轉馬頭,又祭出那塊金磚。黨仕仁知道陳曙行爲,只是冷笑一聲,從袖口取出兩張玉符往前一擲,就見兩張玉符忽然化作黑白兩股陰陽氣,迎上金磚。金磚碰到黑白之氣,猶如春陽化雪,竟被化爲粒子。

黨仕仁看到陳曙錯愕,不由叫道:“我此爲玄都大法師所煉的太清符,你有何能耐敢與之相比?”

言罷,黨仕仁驅使太清符困住陳曙,策馬上前一棒搗去,把他的腦袋打了個稀巴爛。陳曙元神慌慌忙忙逃出,卻被太清氣連魂魄帶真靈抹殺掉。待殺了陳曙,黨仕仁一馬當先,揮軍殺向大宋軍兵。宋軍失了大將,羣龍無首,被唐軍殺得丟盔棄甲,鬼哭狼嚎,狼狽而逃。一時之間,哀嚎遍野,收降無數。

狄青正領軍來到,突然碰到殘軍逃來,頓時大驚失色,忙截住一位將官詢問事情經過。待得明白事情原委,狄青勃然大怒,叫道:“可惡!陳曙竟敢誤我大事!”

當下狄青一邊把此事上奏給趙匡胤,一邊揮軍急攻安西城。張公瑾看到狄青大軍到來,知道難以匹敵,便強下命令緊守城池。宋軍一鼓作氣急攻猛打,卻難登城樓一步,狄青見狀,頗爲心痛士兵損失,出言激道:“曾聞張公瑾乃一代帥才,狄青今日一見。才知傳言不可信!這分明是一個縮頭烏龜!”

張公瑾聞言,毫無動怒之色,反而大笑道:“我也聽聞狄青乃是謀略出衆、百戰百勝的不世戰將,爲何卻如此不智,對我張公瑾用激將計?”

狄青見張公瑾不受激,無可奈何之下,只得先圍住安西城,再做其他打算。大宋軍人數遠多於大唐守軍,但真個論起戰鬥力,實在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張公瑾見宋軍退下後。暗籲口氣,狄青威名遠揚,他也不敢掉以輕心。張公瑾吩咐黨仕仁道:“好生看守城防,休要出了紕漏,被敵人夜襲進來。”

張公瑾生怕黨仕仁被仇恨蒙了心,不分好歹,魯莽行事。所以不得不再三叮囑。黨仕仁口上應允,心下卻另有算計,想殺遍敵軍,報得大仇。如此過了數日,宋軍依然攻伐不下安西城,而張公瑾看到黨仕仁沒有異動,以爲他暫時放下了恨意。便也不再時刻看住他了。

這日。黨仕仁認爲宋軍連日攻城,定會疲憊不堪,放鬆警惕,遂決定凌晨偷襲。凌晨時候,黨仕仁喝令兵士打開城門,領着親軍直奔宋軍偷營而去。待到宋軍營地,黨仕仁看到守衛稀疏不嚴,心下大喜,竟領着人馬直衝向中軍營帳。一進到大營。黨仕仁發現竟空無一人,心下叫遭,知道中了狄青之計。

就在這時,本是一片漆黑的營地,忽然亮了起來。無數士兵執着火把照亮整個宋營。弓箭手、陌刀手、投槍手裡裡外外團團圍住。黨仕仁發現己軍陷入了死潭之中,毫無脫逃地可能。此時。一將帶着獠牙青銅面具騎馬走了出來,黨仕仁認得這是宋將狄青。只見狄青策馬上前,對黨仕仁道:“黨將軍,識時務者爲俊傑,如今你已陷入重重包圍之中,何不投降!”

黨仕仁聞言,冷冷道:“勝負尚未分,言投降未免過早!再說大宋積弱,我縱使身死,也斷不會投降於你等!”

狄青一揚狼牙棒,對黨仕仁道:“冥頑不靈!既然如此,休怪我心狠手辣!”

言罷,狄青立即下令攻擊。黨仕仁見狀,當即大吼道:“緊隨在我身後,衝出去!有敵無我!”大唐衆將兵皆喊道:“有敵無我!”

冒着槍林箭雨,唐軍勇往直前,不時有兵士落馬倒地,但他們毫無畏懼,只要尚存一口氣,仍衝殺不已。一時之間,悲壯無比。狄青看到此景,嘆息一聲,揮起狼牙棒,迎上黨仕仁。兩人都是使用狼牙棒的高手,追求的乃是一力降十會,一往無前。一番刀光劍影的打鬥,殺得昏天暗地,戰得山動地搖,終究狄青勇猛善戰,技高一籌。

黨仕仁一時力怯,忙驅馬逃走。狄青見到黨仕仁敗退,不肯放過,追了上去。黨仕仁見狄青追得緊,不慌不忙祭出太清符護身。狄青追到近前,一棒砸下,卻見兵器方近黨仕仁身上,就見那太清符發出一陣青青瑩光,抵住落勢。狄青猛然一驚,只見手上的狼牙棒竟然被那太清玄光逐漸化去,少時功夫,便只剩下一根把柄。

黨仕仁見狀,大笑道:“狄青,我道你有何能耐,原來不過如此!”

說完,黨仕仁掄起大棒就往狄青身上砸落。值此危急之時,狄青忽然咆哮一聲,竟發出陣陣龍吟,接着化作一條擎天巨龍蜿蜒俯首。黨仕仁看到情況驚變,一時轉不過彎來,竟愣愣站在原地,看着巨龍。狄青化作巨龍,一下子掙脫太清符的枷鎖,只見它張開龍口,向黨仕仁咬去。黨仕仁一時錯愕,待到反應過來,已然來不及閃躲。

危急萬分之際,一人及時殺至,救了黨仕仁一命,正是張公瑾趕來。原來黨仕仁剛偷出城門,就有士兵前去告知張公瑾。張公瑾知道狄青乃是有名地猛將,絕無可能被黨仕仁偷襲得手,想到事情糟糕,忙引一軍前來搭救。一陣衝殺,趕到埋伏地點,終於及時救下黨仕仁。

張公瑾幼時曾跟一位禪師學過佛門大法,有一門神通,喚作音攻術。只要乘人不備,驟然使出來,便可立即攻入他人元神。引起魂魄震動,中者魂飛魄散,可謂歹毒異常。如今張公瑾使出此門術法,卻駭然發現功效大減,巨龍渾然無事,只是疼痛得在空中不停翻滾而已。

張公瑾見狀,知道事不可爲,忙對黨仕仁道:“此獠委實古怪!我等快撤!”

黨仕仁也知道危急,趁狄青未回過神來之際,與張公瑾一道糾集殘餘人馬。倉惶逃回安西城。此戰,大唐前去偷襲及救援的人馬十折損八九,實是得不償失。黨仕仁身爲主將,不尊將令,按律當斬,但安西城缺兵少將,加之張公瑾懷念舊情。卻是留住了他一命。

大唐偷襲不成,狄青次日又命宋軍急攻猛打,以求一戰而定全功。奈何張公瑾此人以謹慎出名,更擅長防守,緊閉城門不理,狄青一時半載還真攻不下。就在這時,監軍任守忠來到。進賬拜見狄青。對他說道:“元帥,咱家送糧草來時,遇見天子來使,官家怕你碰到旁門左道之人無法克敵,於是派來兩位奇人助你。”

狄青雖然不喜任守忠,但正當焦頭爛額之際,聽得有奇人異士前來助陣,忙大喜道:“快快有請。”

聽到傳報,帳外果然進來兩位道士。兩道士看到狄青高居帥位。忙稽首道:“貧道見過元帥。”

狄青道:“兩位仙長不需多禮,快快請坐!”

這兩位道人正是蛇妖青莽道人、木精黑木道人。兩人報了名號,然後坐了下來,待茶過三盞,青莽道人問道:“我觀元帥愁眉苦臉。莫非遇到什麼難以解決之事不成?”

狄青見問。當即把戰事經過告知兩人。黑木道人聽完此事之後,不由笑道:“元帥所慮者不過是張公瑾罷了!這又有何難。待貧道施個法術,把張公瑾除去便是。”

狄青聞言,即道:“有勞仙師了。”

黑木拍胸口答應下來,又與狄青幾人吃過酒筵。酒過三巡之後,黑木道人便辭退,去施展法術。黑木道人本是木精,頗爲精通施毒殺人之技。只見他在營帳外唸唸有詞,又取出兩張畫滿符篆的黃紙點燃,黃紙灰燼忽然化作兩道黃光沒進叢林裡。行完此事,黑木道人轉身走進帥帳,對狄青笑道:“元帥現在可睡個安穩覺了,只待張公瑾身死,即可揮軍直進安西城。”

任守忠勸酒道:“既然大事已經解決,我們放心喝酒便是!來,再乾一杯!”

當下四人再繼續喝酒,這裡別過不提。單說張公瑾心憂戰事,不曾休息過,這日忽然累倒在府上。下人發現後大驚失色,忙傳來軍醫查看,衆多大夫檢查之後皆說元帥乃是累倒了,並開了些葯方。黨仕仁正心神不定,胸口氣悶,就聽聞張公瑾身體欠安,忙忍着渾身不適,跑去探望他。

黨仕仁一看到張公瑾的面色,立下判斷出他乃是中了旁門左道之術,再思及自己一早心神不安,便把此事推斷得八九不離十。雖知張公瑾中了宋軍術法,奈何黨仕仁不精通此道,他想把張公瑾帶回長安求醫,偏生又離不開安西城。思至此,黨仕仁黯然神傷,不禁落下淚來。

張公瑾又掙扎了數日,終究支撐不住,待迴光返照之時,他喚黨仕仁上前吩咐道:“我走之後,你也不要守城了,領着剩餘人馬殺出重圍,留下有用之軀輔佐陛下。若能見到陛下,告知他,張公瑾先走了,如果下輩子還有機會,我仍願意鞍前馬後。”

黨仕仁知道此爲張公瑾遺言,眼中噙淚,一一應下。張公瑾眼中神采逐漸渙散,陡然緊緊抓住黨仕仁地手臂,呢喃道:“單五哥,是你來接我了嗎?二哥,各位兄弟,我要和五哥走了,我好捨不得你們啊!二,二哥…”

張公瑾話音越來越低,終至不可聽聞。黨仕仁輕輕合上張公瑾雙眼,含淚說道:“張大哥放心,我這便帶你回去見各位兄弟去!秦二哥在等着你呢!”

回頭再說黑木道人施法之後,一直關注着張公瑾兩人的情況。張公瑾一身殞,黑木道人立時便感知,只見他先是一喜接着眉頭緊皺,說道:“怪哉!那黨仕仁中我法術竟然渾然無事,莫非他有什麼玄妙法寶在身不成?”

黑木道人一邊想着此事,一邊向狄青稟報道:“張公瑾已然身殞。”

狄青聞言,大喜過望,忙引軍攻打。哪知黨仕仁得張公瑾遺言叮囑,早已披堅帶銳妥當,待狄青攻時,便集中兵力往東門衝出。宋軍一時不備,陣型被唐軍衝出一個缺口,黨仕仁便帶着張公瑾、黨仕傑兩人的骨灰猛攻出去。兵法有云:“圍三缺一。”南邊是大宋國土,往西逃乃是天竺之地,黨仕仁判斷狄青爲防止他北返,定然嚴防北門,於是領軍從東門突圍。

黨仕仁領着唐軍急奔,才逃至一座山下,就聽一聲炮響,滿山遍野盡是宋軍,一將大笑道:“元帥早算到你會打從此路過,如今你已成網中之鱉,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黨仕仁一看,認得是狄青裨將張忠,叫苦之餘,也不答話,策馬就往一道小徑奔去。張忠看到黨仕仁逃走,忙策馬追上去,兩騎一先一後狂奔,一會功夫便離了部隊。張忠守株待兔,以逸待勞,那馬就比黨仕仁的疲馬快了不少。不多時,張忠追了上來,待到近前,他一刀揮砍向黨仕仁。黨仕仁聽得背後生風,知道張忠殺至,頓時身子貼馬向後平仰,不知幾時拿在右手的短槍急刺而回。

張忠武藝不精,臨危躲閃不及,頓時被黨仕仁地回馬槍紮了個窟窿。張忠掉落馬下,黨仕仁冷笑道:“如此手段,便敢前來逞強,真是不自量力!”

黨仕仁搏殺張忠之後,怕有追兵趕來,不敢逗留,忙策馬再逃。又逃過一座山頭,忽聽轟隆一聲巨響,整座峰頂地巨石皆以翻江倒海之勢砸下。黨仕仁見狀,頓時嚇得心膽俱裂,便欲祭出法寶太清符防禦,但顯然來不及,只得兩手執着狼牙棒、短槍拼命揮動,或格擋,或挑,或卸。奈何人力有限,法力有盡,待黨仕仁渾身無力時,立馬就被衆多巨石壓死。

黨仕仁身死之後,山頂飛出一人,正是黑木道人。原來黑木道人施展法術暗害張公瑾之時,忽然動了一勞永逸之心,竟然連黨仕仁也施了法術。可惜黨仕仁有太清符在身護衛,使得黑木道人地奸計無法得逞,黑木道人便動了心思,覬覦起太清符來。既然想殺人越貨,就要精心策劃,做到一擊即殺!

黑木道人看到黨仕仁從東門突圍,知道他亡命逃竄,定然會從此經過,於是就專門等候在此。黑木道人施展法術,驅使整座山脈的植物爲其服務,待黨仕仁逃到此處,或突然鬆動泥土,或掀起一衆巨石拋下來。黑木道人專精於暗殺、偷襲、敲悶棍,此次打殺,自然嫺熟無比,出奇順利。

黨仕仁死後,黑木道人躍下身子,使個法術挪移開衆多巨石。看到黨仕仁的屍身,黑木道人微微一笑,俯身探手一取,兩張滿是古篆符的玉符出現在他的手中。黑木道人是識貨之人,自然知道這太清符實是了不得的法寶,果然有抵擋他攻擊元神地法術地能力。

黑木道人哪裡知道,這太清符乃是玄都大法師煉製地混元一氣太清符的僞品。混元一氣太清符乃是老子所化,有奪天地造化的功能。以混元一氣太清符爲主陣之基的兩儀微塵陣,更是有化萬物爲灰塵的威力,是太古三大凶陣之一。玄都大法師是準聖之中第一煉器大師,他煉製出來地仿製品自然不會太差!

第41章 天庭失德(上)第199章 桂英掛帥,羅成無敵(下)第41章 天庭失德(上)第47章 法傳六耳第52章 佛本是魔(上)第9章 鴻蒙證道第188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上)第81章 天外來鍾(上)第16章 鴻蒙坐騎(上)第69章 前世今生(下)第187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下)第169章 天門大陣(上)第59章 再收佳徒(上)第85章 萬里梨山(中)第191章 大唐伐宋,封神伊始(上)第90章 各顯神通(中)第118章 煉妖神壺(上)第145章 符詔敕命(上)第26章 華夏九鼎(上)第87章 牛鬼蛇神(上)第78章 觀音尊者第117章 接踵而至第66章 白蛇素貞(上)第61章 天師鍾馗第114章 河圖洛書第94章 黃清一怒(上)第112章 一波未平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31章 幽冥地府(上)第201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二)第24章 勾陳身殞第102章 達者爲先(下)第156章 陰謀陽爲(上)第126章 三洲界關(下)第110章 因果緣法第69章 前世今生(下)第195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上)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47章 法傳六耳第98章 單挑兩聖(下)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92章 五行陣中第73章 前塵往事第126章 三洲界關(下)第171章 天門大陣(下)第127章 蒼茫山上(上)第23章 殺神白起(下)第35章 佛道平衡(下)第104章 東皇太一(上)第93章 明爭暗鬥第114章 九玄元功第31章 幽冥地府(上)第172章 破天門陣(上)第20章 天庭召見(下)第1章 身返混沌第142章 鴻鈞再現(上)第168章 襲擊厄變第71章 故人相見第28章 東華帝君(上)第44章 蓬萊島上第87章 牛鬼蛇神(上)第135章 第七聖人第108章 驪山機緣(上)第38章 大鵬魔王(上)第76章 闡教蹤跡第104章 東皇太一(上)第74章 白虎將星第134章 聖人無名(下)第86章 萬里梨山(下)第190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下)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70章 翠雲山上第19章 天庭召見(上)第137章 三藏天書(中)第3章 立府蓬萊第11章 七聖相聚第152章 平地風雷(上)第12章 立教傳道第107章 大劫開始第130章 北俱蘆洲(上)第200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一)第189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中)第85章 萬里梨山(中)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48章 大亂之前第153章 平地風雷(中)第121章 長平舊址第8章 三霄仙姑第56章 天宮之上第120章 白起脫困第140章 月神嫦娥第112章 一波未平第46章 靈明石猴第109章 驪山機緣(下)第130章 北俱蘆洲(上)第36章 各取所得第11章 七聖相聚第35章 佛道平衡(下)第114章 九玄元功第116章 祖巫后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