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桂英掛帥,羅成無敵(上)

看到狄青中槍落馬,宋軍衆兵將皆駭然失色,既害怕青年槍法狠辣,又擔心狄青生死。青年欲策馬上前補上一槍,把狄青了結了,种師道反應過來,大喝一聲,迎了上去。青年馳馬疾奔,在即將與种師道對陣之時,手中長槍猛然一抖,竟然脫手疾射向种師道。迅若閃電奔雷!

种師道又驚又怒,急忙後仰身欲躲。就在此時,青年身形不知何時已然躍在空中,腳尖恰好點在疾射的槍桿上,腳尖透力,竟然神乎其神般改變長槍飛射之力!長槍彷彿受其臂使一般,槍桿一彎,槍尖倏地往种師道的身上刺下。种師道勁道使老,無法回力躲閃,只得滿含驚懼之色眼睜睜看着槍尖透胸而過。

“啊!”“嘶!”

兩聲慘叫,种師道連人帶馬被青年一槍刺個對穿!長槍豎直地透地而入!

可憐种師道一生征戰無數,今日卻是橫遭慘禍,死在此地!也是封神榜上有其名,一道真靈往封神臺飛去,被楊排風接進榜裡。

青年甫落在槍桿上,單雄信、王伯當剛好齊齊殺至,青年冷哼一聲,槍尖飛速點在兩人兵器之上,把他們震開。青年一支長槍使得出神入化,可剛可柔,剛時銳不可催,柔時渾不着力。兩人縱使非常清楚青年的厲害之處,此時被他一槍震開,心下依然驚駭不已。

青年騎在馬上,橫槍直指兩人,喝道:“念在我們曾經結義的份上,且饒你倆一條狗命,快快給我讓開!”

王伯當聞言,搖了搖頭,苦澀道:“我們既然選擇了,就再也沒有回頭的餘地。恐怕要讓你失望了,羅兄弟!”

青年聞言,當即大怒道:“那就休要怪我羅成出手無情!”

原來這位青年就是賈家樓四十六友中的最後一位羅成。羅成結義排位雖然最末。但若論起武藝來,他卻是最厲害的一人。一手槍法使出,真有鬼神莫測之變,迅捷若驚鴻,詭異似無常,忽左忽右,飄忽難料!羅成的槍法精髓就是“快”,至快則無敵,自上戰場以來,斬將殺敵未曾一敗。

正因爲出槍快。所以很多人方一碰面,便被他秒殺!

正在這時,一股黑煙滾滾而起,一時功夫便席捲整個沙場。尤其大唐一方,更是烏煙籠罩,目不見五指。若有開天眼者,定可看到青莽道人處於黑煙之中,正手持一幡不停晃動。但凡妖修之人,必然懂得與生俱來的妖術,這黑煙便是妖修的專利。青莽道人一晃動手中法寶,大唐衆兵將莫不感到頭暈眼花,摔落馬來。

秦瓊、屈突通、羅成三人掉到地上翻個滾,然後爬起身來。皆道:“好妖道!”

青莽道人看到秦瓊三人不曾昏迷,也是一驚。嘴上唸唸有詞,越快晃動幡來。羅成勃然大怒,持槍奔進數步,終是感到日漸頭沉,知道自己支持不了多久,猛將手中槍奮進一扔,射向青莽道人。長槍如長虹貫日般急射而去,青莽道人不曾想到羅成意志如此堅強。被正中胸口。此爲羅成奮力擊殺。一槍之力足可穿鐵碎石,但青莽道人仍只是被擊飛而已。卻渾然無損。

青莽道人爬起身來,看到羅成三人終究抵不過自己法寶,不由笑道:“我有護甲在身,何懼你等刀槍劈砍!”

青莽話音方落,此際,本已昏迷地秦瓊,忽然又醒了過來。秦瓊聞言,不由冷笑道:“大膽妖孽!你只不過是一條小小的蛇精得道,仗着皮堅肉厚,就想橫行無忌?”

青莽看到秦瓊暈而復醒,頓時訝異道:“你竟然不怕我的法術?”

秦瓊一橫短鐗,怒目一瞪,喝道:“區區妖術,如何奈何得了本神?”

“本神!?”青莽聞言,眉頭一皺,腦海中閃過一個片段,猛然記起一個人來,當下不由問道:“你可認識尉遲敬德?”

秦瓊道:“自然認識。”他向長安方向一拱手,接道:“我們同時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更受太宗陛下賜封爲門神,受盡人間香火,早已脫去凡胎,入了神道。每當夜晚降臨,我們入睡之際,便有神力附體,使得我倆可以暢遊人間,守衛大門,諸邪退避。”

青莽道人聞言,當即恍然大悟,於是持幡笑道:“我道你是何方神聖,原來不過是小小一尊門神。羣毆勸你快快離去,否則前者尉遲敬德地下場便是你的榜樣!”

秦瓊聽到此言,心下大驚,忙不迭問道:“你把我尉遲兄弟怎樣了?”

青莽道:“那人不自量力,欲壞我等大事,現如今恐怕早就魂飛魄散了。”

秦瓊聞言怒極,也不答話,執鐗就飛身殺上前去。青莽道人早就見識過尉遲敬德的厲害,如何再敢與秦瓊近身搏鬥,忙引身後退,手中幡卻向前一擲,同時口中笑道:“我且看你有何本事!”

青莽道人的法寶猛然變作一張擎天巨布,兜頭就往秦瓊身上罩下。此幡也有一個出處,與身上護甲一般,皆是青莽道人化形之時蛻換下來的皮甲。青莽根腳乃是大蟒蛇,皮甲無比堅韌,尤其被他祭煉之後,皮甲堅韌難透,幡可大可柔,自有妙用。早前青莽分別被謝映登、羅成長槍擊中而渾然無事,又仗着手中幡連連擒敵,靠的便是其中妙處。

九霄之上,聞仲坐定雷部,察看人間善惡,或懲惡揚善,或降妖伏魔。這時,忽然有一童子被雷部守衛帶了進來,聞仲一看,當即認出此爲其師金靈聖母身邊的童子。聞仲問道:“你到我這來,可是老師有何吩咐?”

童子施禮道:“如今人間唐宋兩國相伐,由於那大宋有妖物相幫,使得大唐義師難以竟其功!聖母娘娘特令師叔率部相幫大唐,助有道伐無道,以完功德。”

聞仲聞言,忙接下法旨,言道:“謹遵老師法旨。”

聞仲接下金靈聖母法旨之後。當即令屬下雷公、雷師及二十四位催雲助雨護法天君出動,又命電母閃電神金光聖母從旁協助。雷部衆神出動,不多時便已來到青莽、秦瓊兩人交戰之處。正見兩人戰到熾熱之時。二十四位護法天君見狀,立即施法,頓見烏雲密佈、滂沱大雨傾下,又見金光聖母一敲手中法器,猛見道道閃電之光挾着雷霆萬鈞之勢轟向青莽道人。雷師、雷公也不甘落於人後,皆接着敲響雷鼓,放出雷霆來。

且說青莽道人與秦瓊一番大戰,雖不曾比試武藝,卻也論及法術高低。兩人正比鬥到酣處,忽見風雲變色。風雨急摧,雷電交加。青莽道人正自心神不寧,就見道道電光從天而降,往他身上轟下。青莽道人翻身一滾。方狼狽逃過一陣電擊,又見那閃電以更快的速度、更密集的粗度疾速轟來。

一時之間,閃電耀眼,風雨陣陣。就在這時,天上驟然又降落無數道雷霆,小者若手指細,大者像手臂粗。如此密集的雷電轟擊,任青莽道人手段通天,也有精疲力盡之時。

“啊!”一道雷霆猛然轟在青莽道人身上。縱使他身批堅甲,依然被雷電透體而入。只是一擊,便被雷電轟得皮肉綻開。發出陣陣焦臭之味。一聲慘叫出口,青莽道人疼得在地連連翻滾,倏地化出原形。青莽道人方丈之內,遍遭雷擊,地裂山崩,草木皆燃,就連那沙石也慘遭禍殃,化作石水。

單雄信、王伯當見情狀不妙。忙帶上尚躺在地上不知死活地狄青。領着宋軍逃之夭夭。秦瓊看到此景,忙令副將率衆追擊。連奪數座城池。

再說天上雷部衆神看到青莽道人化出原形,知道他想遁走,都不由加大轟擊力。金光聖母更是冷笑道:“我們截教與闡教勢不兩立,你既幫闡教一方,便休怪我等出手無情!”

道道雷霆猛擊,更是愈來愈大,大者竟有水桶般粗。天上有三十六雷,轟擊青莽道人的乃是火輪雷、灌鬥雷、風火雷及炎火雷四種。此四種雷對妖物、魔物先天剋制,所以青莽道人才會承受不住。

“啊!”青莽道人閃躲稍遲片刻,立即就被雷霆擊中,頓時七孔流血,痛出聲來。青莽道人但覺渾身熾熱,彷彿從五臟六腑內裡燃起熊熊烈火一樣,全身元力皆被蒸騰抽掉。痛到極處,青莽道人已然承受不住,可就在這時,雷部衆神依然不依不撓,又降下數道雷霆轟在他的身上。

青莽接連受到重擊,再也抵受不住,就連元神也被雷火炙烤滅掉,獨留一道真靈受封神榜保護,往封神臺飛去。

話說單雄信、王伯當兩人帶着狄青倉皇而逃,就像無頭蒼蠅一般不知方向,一路狂奔,竟不知自己趕到了哪裡。這時狄青迴光返照,突然醒轉,喚單雄信兩人上前,交待道:“我死後,當以穆桂英爲帥!切記!切記!”

單雄信、王伯當知道此爲狄青遺言,忙點頭應允,承諾把他地話告知趙匡胤。狄青一語言畢,立即一命嗚呼,一道真靈徑直往封神臺飛去。狄青真靈飛過無數山河、城池,終於來到汴梁。愈近汴梁,狄青感到封神榜撕扯之力愈大,這時吸力更是出奇地大。狄青一生忠君報國,雖然已經身死,卻仍憂心大宋國運,想勸趙匡胤親賢臣、遠小人。

狄青不甘心飛上榜裡,竟愣是抵住封神榜的召喚,往皇宮而去。就在這時,突聽一道聲音在他耳邊響起:“你這是何苦由來?”

狄青聞聲,忙轉身望去,只見兩人自虛空中現出身形來,一人身穿樸青道袍不知是何方神聖,一人披着白虎皮甲正是薛仁貴。說話者正是道人。

狄青看到薛仁貴,先是一驚,接着大喜,忙道:“原來是大哥在此!小弟有禮了!”拜完禮,狄青又道:“大哥已然身殞,按理該到地府向冥君報到,卻因何能夠到此?”

薛仁貴聞言,笑道:“你等會兒自會知道我地事,如今你且先上前拜過玄清鴻蒙聖人!”

狄青驚道:“可是道教太上教主聖駕在此?”

薛仁貴道:“正是。”

狄青忙走上前來,向黃清施禮大拜道:“狄青見過玄清聖人。”

這位道人正是黃清。黃清道袍一拂,把狄青扶起,笑言道:“道友不必多禮。”

狄青聞言,甚是惶恐,忙恭聲道:“狄青乃是一介凡人,教主直呼名姓即可,實不敢受此稱呼。”

黃清微笑不語,狄青見狀,忙又問道:“教主方纔之言,不知乃爲何意?”

黃清道:“你不知自己前生,不明自己根腳,原怪不得你固執己見!待我爲你取回前世記憶,再與你說。”言罷,黃清往狄青額頭正中一指點去,但見一道道青色光暈從他額頭圈圈散發出來,青色光暈一圈環一圈,變成一道光柱。光柱透過雲層,直往三界縫隙飛去,最後消失無蹤。

過不了多時,就見一條青色巨龍沿着光圈從遠方逆向咆哮飛來,待來到狄青身前,忽的一卷身軀往他額頭鑽了進去。狄青雙眼陡然變亮,若灼灼燃燒一般,直透人心脾。突然雙眼一合,又睜開時已恢復平常,狄青向黃清施禮道:“多謝天尊恩賜。”

薛仁貴看到狄青已然恢復本性,忙上前道喜。狄青看到薛仁貴,拜道:“雖說已恢復本真,但輾轉輪迴數十億年,天數有定,今日卻該以你爲大。”

薛仁貴欲推辭,黃清卻道:“大善。”薛仁貴聞言,遂受了此禮。

原來薛仁貴爲白虎,狄青爲青龍,青龍本大於白虎,但天地四靈轉世數十億載,在人世中哪還分得出誰大誰小!

黃清又道:“道友可還要前去皇宮?”

狄青默然,良久才嘆道:“既是五教之爭,我現在已是局外人,去又有何用?”

黃清道:“大善。青龍、白虎已然歸位,就差朱雀、玄武了!天地四靈重聚,便是我重開天地之時!”

薛仁貴聞言,接道:“玄武乃是狄兄弟的舊識好友,這還好找,朱雀卻不知尚在哪裡!”

黃清笑道:“該她出現之時,自會出現,你倆多想無益。”

當下無事,回頭再說藏龍城一戰,狄青、种師道身殞,使得大宋一下子沒了兩位元帥。斯時大宋朝野震動,君臣皆是驚慌不已,當下穆桂英自告奮勇,願意掛帥親征。趙匡胤見狀,大喜道:“朕有卿家坐鎮,當穩如泰山!”

穆桂英領了聖旨,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直奔大唐而去。

第1章 身返混沌第151章 號山之上第160章 彈指百年第162章 娑婆淨土(中)第29章 東華帝君(中)第86章 萬里梨山(下)第12章 立教傳道第94章 黃清一怒(上)第165章 中洞八仙(中)第39章 大鵬魔王(下)第195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上)第2章 聽道紫霄第69章 前世今生(下)第60章 再收佳徒(下)第147章 符詔敕命(下)第20章 天庭召見(下)第173章 破天門陣(中)第137章 三藏天書(中)第139章 封神玄機第89章 各顯神通(上)第201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二)第54章 佛本是魔(下)第105章 東皇太一(下)第55章 天數有變第130章 北俱蘆洲(上)第172章 破天門陣(上)第11章 七聖相聚第63章 靈寶出世(下)第115章 祖巫后土(上)第54章 佛本是魔(下)第5章 鴻蒙收徒第159章 四路兵鋒第55章 天數有變第38章 大鵬魔王(上)第47章 法傳六耳第43章 天庭失德(下)第27章 華夏九鼎(下)第48章 大亂之前第150章 風雲頓起(下)第182章 白虎歸位,三將出世(下)第2章 聽道紫霄第109章 驪山機緣(下)第81章 天外來鍾(上)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173章 破天門陣(中)第162章 娑婆淨土(中)第60章 再收佳徒(下)第112章 一波未平第1章 身返混沌第17章 鴻蒙坐騎(中)第201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二)第197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下)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121章 長平舊址第75章 暗潮涌動第113章 一波又起第15章 算計鬥法第130章 北俱蘆洲(上)第92章 五行陣中第57章 彈指光陰第66章 白蛇素貞(上)第118章 煉妖神壺(上)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125章 三洲界關(上)第74章 白虎將星第105章 東皇太一(下)第134章 聖人無名(下)第196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中)第162章 娑婆淨土(中)第149章 風雲頓起(中)第48章 大亂之前第60章 再收佳徒(下)第111章 強勢伏妖(上)第182章 白虎歸位,三將出世(下)第55章 天數有變第160章 彈指百年第106章 三魂七魄第34章 佛道平衡(上)第69章 前世今生(下)第47章 法傳六耳第39章 大鵬魔王(下)第40章 蟠桃盛會第60章 再收佳徒(下)第170章 天門大陣(中)第206章 蓋棺定論,虛無有爲(上)第11章 七聖相聚第107章 大劫開始第195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上)第195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上)第131章 北俱蘆洲(下)第87章 牛鬼蛇神(上)第73章 前塵往事第70章 翠雲山上第31章 幽冥地府(上)第3章 立府蓬萊第55章 天數有變第146章 符詔敕命(中)第5章 鴻蒙收徒第103章 盧聖得鍾第141章 鴻蒙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