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謀

“四位師叔祖可還住的慣?”濟陽大營當中,吳王劉濞穩定了安撫了一番衆將領後,便踏進了側邊的一個營帳。

這營帳當中,四個鬚髮皆白老道人端坐,四個老道人的身邊,都有元神修士侍奉。

這四個老道人,便是自龍山道而來的四個合道半仙。

萬靈山之戰,慘烈無比,雖然那一戰的結果,一直被封鎖,到現在都不曾傳開,但卻瞞不過九大宗派的道主。

而知曉了那一戰的結果之後,九大宗派的道主,尤其是龍山道的道主,也是有了無與倫比的緊迫感。

作爲龍山道的道主,他自然是清楚,七十餘位的合道半仙的隕落,其千年吞吐的天地元氣返本歸元,重歸天地之後,會給這天地帶來怎樣的改變,毫無疑問,那絕對是一個修行者的盛世。

除此之外,各派當中,尤其是天師府所折損的合道半仙,以及大量的弟子,都會令九大宗派,受到其他的宗派的覬覦與挑戰。

這便又意味着,一場亂世的來臨——飛快增長的天地元氣,會使得大量卓越的後輩弟子們,冒出頭來,而這些後輩弟子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當這訴求,無法得以滿足的時候,他們自然便會訴諸於武力。

亂世,由此而起——問題在於,作爲執掌這天地的九大宗派,沒有任何一人,願意見到亂世的來臨。

因爲沒有人能夠想得到,這亂世當中,會有哪一個宗派跌落塵埃。

如果說要將九大宗派對亂世的忌憚程度,分出一個三六九等來,那龍山道,毫無疑問,絕對是最爲忌憚這亂世的宗派。

因爲龍山道和吳王一系的關係,結合的太過於的緊密。

自從第一代吳王派出了自家的子嗣拜入龍山道之後,那些不可能繼承吳王位的吳王子嗣,拜入龍山道,便是成爲了慣例。

到現在,三千年下來,龍山道雖然還不曾落入吳王一脈的掌控,但吳王一脈對龍山道的影響力,卻是不言而喻,龍山道和吳王一脈的聯繫,也已經是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步。

這一場戰爭,吳王一脈輸不起,龍山道,同樣也輸不起——吳王一脈輸了,諸侯的傳承,便會失去,而作爲和吳王一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龍山道,也必然會因此實力大損,使得在接下來的盛世和亂世當中,整個龍山道,都搖搖欲墜。

是以,在發覺到七王大軍受阻於黃河天塹之後,龍山道的道主,思慮再三,便是派出了四位合道半仙下山,以謀求渡河之法。

四個龍山道的合道半仙,都是一模一樣的衣着,雲紋的道袍上,一頭大龍,環山而起。

四個老道人的臉上,都有深深的,如同大地上縱橫的溝壑一般的皺紋,而因爲浩浩蕩蕩的軍氣覆壓的原因,這四位合道半仙,都是收斂了周身的真元,使得這四人看起來,就好像是尋常的耄耋老者一般,一舉一動,顫顫巍巍,隨時都會踏進死亡當中。

“你好像不太歡迎我們四個老傢伙啊。”四個老道人,顫顫巍巍的看着劉濞,良久之後,最左邊的那人,纔是費力的睜開雙眼。

“老祖宗說笑了。”

“侄孫兒怎麼敢?”聽着這老道人責備的言語,劉濞的額頭,也是冒出了些冷汗了。

這最左邊的那老道人,便是這四人當中的爲首者,同時也是他第四代吳王的幼子,算起來,實在是老祖宗當中的老祖宗。

說得不客氣一點,這老道人,若是脫了那一身的道袍,就在這營帳當中教訓他一頓,吳王劉濞,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認下了。

“算了,師兄。”

“畢竟是諸侯王,一舉一動,都意味着無數生靈的性命。”

“加之身居高位,我們驟然前來,這主從之位,一時之間難以定下。”

“當代吳王心有顧忌,也是難免之事。”看着祖孫之間的氣氛有些僵硬,左邊第二的那老道人,搖着頭勸了一句——至於說在這營帳當中侍奉的那些元神修士,在左手邊的那老道人開口的時候,就已經是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守在這營帳之外。

“心有顧忌?”

“有什麼好顧忌的?”

“我等老道,半截身體都入了土,在這浩浩軍氣的壓制下,指不定哪天一口氣上不來,兩腿一蹬,就沒了聲息。”最左邊的那老道人,說起話來,卻是連半點顧忌也沒有,斥責了一陣之後,這老道人,纔是開始關心起黃河上的戰局來。

“我們若是不來,你都打算撤兵了。”

“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在想什麼小心思?”那老道人看着劉濞,目光當中,頗有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此爲爭龍之事,不成則死,侄孫兒又豈會連這一點都不清楚。”看着那老道人的目光,劉濞也是有了些壓力,片刻之後,纔是決定與面前的四個合道半仙坦然相對。

畢竟,這四個合道半仙端坐於此,自己的任何籌謀打算,都不可能越得過眼前的四人。

“我五十萬大軍在此,不要說是這區區黃河。”

“便是滄海橫絕,侄孫兒也敢用人命給他填平了。”劉濞搖着頭,嘆了口氣。

“老祖宗啊,侄孫兒的難處,可從來不在這黃河,更不在那袁盎。”

“而在這軍寨之內啊。”劉濞嘆着氣,在四個老道人的面前的空地上,做了下來。

“軍寨之內?”聽着劉濞的感慨,四個老道人,都是皺起了眉頭。

“老祖宗,侄孫兒令旗一揮,五十萬大軍強渡黃河,那袁盎手下,不過去去五萬人,如何能攔得住我?”

“只是,如今實在不是渡河之機。”

“人眼,蛇無頭不行,龍無首不飛。”

“如今我五十萬大軍,頭是有了,但卻是有足足七個頭。”

“渡河之前還好,大家的目標,都是想要度過黃河,揮師北上。”

“但渡河之後,老祖宗以爲會如何?”

“司隸之地,敢戰之士,不過二十餘萬。”

“我五十萬大軍,幾乎必勝。”

“也即是說,忌憚渡過黃河,那改天換地,便近在眼前。”劉濞的臉上,盡是無奈之色。

“既然如此,那爲何還不揮兵北上,非要在黃河之畔拖延?”四個老道人,雖若有所思,但還是問了出來。

“老祖宗啊,過了河,聽誰的?”

“你爲盟主,當然是聽你的。”聽着劉濞的質問,最左邊的那老道人,絲毫不假思索的出聲。

“可能嗎?”

“帝位近在眼前,不說這遼闊中原,便光是那五百載的壽元。”

“他們六人,乃至於侄孫兒自己,誰捨得放棄?”

“冒險舉事,誰願意做他人嫁衣?”

“誰都清楚,改天換地之後,餘下的六人,必然成爲登極那一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因爲,能舉事一次,就能舉事第二次。”劉濞低着頭,他面前三尺不到的地方,彷彿是化作了遼闊無比的中原大地一般。

“若是在這黃河以南,立下主從之別,將各方的利益妥協,交割清楚,一旦大軍渡河,那這五十萬大軍分崩離析,就近在眼前。”

“那個時候,別說是改天換地,或許連自保,都未必能做得到。”

“若非是有此爲依仗,劉啓又怎麼敢對我們這些諸侯王有想法?”

“他是在釣魚,那至高無上的帝位,就是他的釣餌,任何一個諸侯王,甚至於九大宗派,都無法拒絕的釣餌。”

“老祖宗你說,侄孫兒怎敢貿然渡河?”劉濞又道了一句,不過這一句當中的無奈憤慨,已經是溢於言表。

“那你也不該提出撤兵纔是。”

“大軍進退,非是等閒,一旦撤去,想要在聚攏,那就難了。”最左邊的那老道人,將眉頭高高皺起。

他們這般的修行者,對天地局勢的判斷,以及在局勢下做出來的選擇,和諸侯王之類人間權貴相比,總歸是有些區別的。

“此次舉兵,大小諸侯王數十餘,皆以我七國爲首,而七國當中,以我吳國最強。”

“縱然退兵之後,劉啓想要事後清算,也清算不到我吳王一系的頭上。”劉濞緩緩的說着,而那四個老道人,此時都有些回過了味來。

“侄孫兒有恃無恐,當然是要藉此機會,逼迫他們表態。”

“是就此退兵,等待劉啓事後清算,還是以我爲主,共謀大位。”說道這裡,劉濞的言語當中,也是有些小媳婦兒一般的哀怨之色。

“侄孫兒提議撤兵之時,正是他們進退兩難之際,侄孫兒本有把握,能夠在切割一切利益之後,取那帝位。”

“怎奈何,四位師祖,齊齊而至。”

“卻是又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

“只怕此時,他們已經聯繫上了其他的幾個宗派。”

“後續的爭端,侄孫兒再也無能爲力,只能看道主他們的博弈了。”劉濞說着。

而在劉濞說完之後,聽着劉濞言語當中,似乎是要撇開龍山道,單獨成事的想法,四個合道半仙心中也是不禁一抖,各有心思。

“四位師叔也不要誤會。”

“侄孫兒並無想要與龍山道決裂之心。”

“畢竟,想要登上那帝位,沒有龍山道衆位師叔祖們的支持,是萬萬不能的。”

“只是……”劉濞嘆了口氣,“修行者和凡人,始終不同,若是由龍山道出面和其他幾派交涉的話,不知會平添多少變數。”

“如此說來,卻是我們四個老道,誤了你的謀算了。”聽着劉濞的言語,那四個老道當中,依舊是由最左邊的那老道人出聲,至於其他的三人,身份始終是隔了那麼一層,一些話,也不好說的太通透。

“老祖宗哪裡話。”

“老祖宗等人願意來此,侄孫兒當然是求之不得。”

“侄孫兒雖有強渡黃河的把握,但以這黃河天險,強渡之舉,不知要折損多少士卒。”

“侄孫兒本打算,以這些士卒的性命爲火,淬出一柄無物不斷的天子劍來。”

“不過如今有老祖宗相助,得令大軍渡河,少些折損,侄孫兒,也算對得起治下的百姓。”

“這倒是像句人話。”最左邊的那老道人,這纔是閉上了眼睛。

“你也不想想,我們又怎麼可能叫你吃了虧去?”

“你且說說,若是大軍依仗我等渡河,劉遂劉戊他們,可還有什麼能力,與你相爭?”

“休說六王,我龍山道,助你等大軍渡河,只要我龍山道不開口,劉遂他們背後的幾大宗派,又有什麼顏面,在我們面前提及這帝位之爭?”

“我龍山道付出偌大的代價叫大軍渡河,難道還會叫別人來摘了桃子?”

“真當我龍山道好欺不成?”那老道人說着,身上的凜凜之氣,一時之間,叫人望而生畏。

“老祖宗的意思是,真有渡河之法?”聽着這老道人的言語,劉濞的神色,陡然之間變得興奮起來。

他之所以一定要在這黃河以南,壓服其他的六個諸侯王,不就是擔心,在渡河的時候,自身的實力折損過大,以至於渡河之後,其他的六個諸侯王,都是生出了其他的心思來?

畢竟,作爲實力最強的存在,在渡河的時候,劉濞的大軍所受到的折損,也必然是最大的,而且袁盎也必然是會將劉濞的麾下,當做第一的打擊目標。

如今,聽着老道人的說法,他們四個合道半仙,分明就是有能夠令大軍橫渡黃河的法子——這又如何不令劉濞喜出望外。

只要渡過了黃河之後,他的實力依舊保存完整,那縱然是其他的六個諸侯王內部生出了齷齪來,他也有足夠的實力,割據一方,坐視天下烽煙,依舊是以棋手的身份,立於棋盤之側,而不是以棋子的身份,在那棋盤上衝殺。

“你總算是說到了點子上。”看着劉濞喜笑顏開,最左邊的那老道人,臉上也是多出了幾分傲然之色。

“你也不想想,若是沒把握助你橫渡黃河,我們四個都快入土的老傢伙,下山來圖個什麼?”

“難道是看你笑話不成?”

“還是說,在山中過於的清苦,要來你這邊,打打秋風?”

“老祖宗教訓的是,老祖宗教訓的是。”

“是侄孫兒目光短淺,思慮不周。”這個時候,劉濞哪裡還顧得上其他,只是一個勁的,在這老道人的面前,賣着乖巧。

第三百六十五章 再至雲澤鄉第五十八章 千年大限第一百二十四章 得失勝負第二百七十章 墮神之始第八十八章 練氣小成,十二正經第二百六十六章 月光瀲灩劍光寒第五十一章 成就第一百章 月毫針第三百三十三章 雲澤鄉第四百一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削藩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準備第六十六章 四境八景,巍巍萬靈 下第三百零五章第九十三章 慾念成海,焚香爲灰第三百一十章 雷火陣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求生第三百一十二章 長平第二十一章 入縣府第八十章 來由第三百四十五章 再遇第三十章 風驟起(新的一個月,求推薦求收藏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火第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漢十三州,弘農變故第九十四章 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會合第二百四十三章 分析第三百九十四章 劍影留痕第六十七章 殺陣橫空,來勢洶洶第一百三十九章 長安城 下第十二章 獵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歸途杳杳第七十六章 十年第四十二章 再見第八十二章 黃芽丹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至黽池縣 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玄絕之疑第二百三十三章 法器的選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勝負,朝堂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長平第三百六十五章 再至雲澤鄉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雷絕域第九十三章 慾念成海,焚香爲灰第兩百零一章 各呈心機 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戰爭 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呔,吃俺老孫一棒第三百三十八章 入營第十四章 獵人與獵物第三百二十三章 戰爭 四第五十一章 成就第三百六十八章 千絲如意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船塢第五十二章 定局第十四章 獵人與獵物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呈心機 上第四百零六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人敵,破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妖靈殿會,太上感應第三百五十七章 窮則變第四百零七章 太攀的打算第二百五十六章 黽池縣中第九十章 狹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年關佳節第二百一十七章 說和第二百零八章 傳訊天師府第八十三章 目標第一百九十五章 魘鎮詛咒之法 下第六十三章 前兆第三百九十五章 袁盎說晁錯第十章 謀算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爭 七 朋蛇弄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朔方郡第二百一十六章 指點第一百四十章 安頓第二百六十二章 城隍廟後殿第四百零二章 大小三才第四百三十二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終抉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陡然偏轉的局勢第六十四章 雲行之舟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爭第二百九十章 九大宗派的反應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有傷虎心,虎有殺人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黽池水眼第三百四十一章 手段第四百零四章 血色天穹第一百九十二章 功決經典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路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陽神第十三章 進山第四百三十一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劉雲古第四十六章 大朝會(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紫星銅,妖靈血第二百四十九章 兵刃的區別第三百四十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