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落石出(兩章合一)

申時三刻,張慕仙乘車架、張道陵騎白虎、文殊菩薩騎青毛獅,三人同時到達幽冥地府鬼門關。十殿閻羅俱在鬼門關迎接,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

張慕仙前兩次至地府檢查工作,只有秦廣王陪同,這次卻有不同,玉帝明旨張慕仙、張道陵、文殊菩薩三人聽審,其聲勢早已通天,地藏王和幽冥大帝亦不敢託大,將十殿閻羅盡數派出。

張慕仙、張道陵、文殊菩薩三人寒暄一番,秦廣王這才上前,代表十殿閻羅迎接道:“上仙蒞臨地府,蓬蓽生輝,請入閻羅殿奉茶。”張慕仙、張道陵、文殊三人同時到達,他亦不知該讓誰走在前列,就開始和稀泥,由三人爭執。

張慕仙笑道:“閻君客氣了!”他代表的是玉帝,不管是張道陵還是文殊菩薩,絕不敢走在他前面。

見張慕仙邁步向鬼門關走去,張道陵和文殊菩薩相視一眼,二人臉上都露出溫和的笑意,一股清風在二人間飄蕩。青毛獅身上染上一層金黃,張道陵身邊白虎則青光罩體。

十殿閻羅戰戰兢兢,地府判官、牛頭馬面及一干鬼卒大氣不敢出。

現場氣氛幾乎凝滯,兩個呼吸後,文殊雙手合十道:“我佛慈悲!”

張道陵亦打個稽首道:“無量天尊!”然後二人並肩走向鬼門關。

張慕仙並未回頭,身後的情況卻瞞不過他,心中暗道:“文殊菩薩和張天師鬥法,竟是平分秋色之局,看來玉帝選擇他二人旁聽此案,已事先預估過兩人實力。”

一行人進入枉死城,城中冤鬼盡是死於自殺、災害、戰亂、意外、謀殺、被害等,因陽世因果未了,不得轉世投胎。張慕仙上次經過此處,無意中見到韓信和彭越,這纔想起“司馬貌夜審陰司”這一公案,並以此佈局,推動今日三方會審。

過枉死城,進入閻羅殿,殿中主位空缺,左側上方加着一個座椅,次下方左右各有一個座椅。張慕仙當仁不讓,坐在左側上方座椅上,文殊趨步上前,挨着張慕仙坐下。張道陵眼中閃過一道厲色,選擇右側座椅安坐。

古代以左側爲尊,文殊菩薩在座位上壓了張道陵一頭。十殿閻羅及正副判官、牛頭馬面充作鬼卒,將主位留給司馬貌。

至酉時,地府鬼差將司馬貌帶至陰司。

司馬貌五十餘歲年紀,方面大耳,龍行虎步,正氣隨身,雖至陰司卻氣勢沉穩。他略一掃視殿內情景,就大步行至主位,穩當當坐下。

張慕仙心中暗贊,殿內衆人俱爲一方之雄,竟未壓制住司馬貌的氣勢,就向秦廣王使個眼色。

秦廣王大袖一揮,將一身閻君帝袍罩在司馬貌身上,又將其容貌變爲自己的模樣,自己則化爲鬼卒不提。

司馬貌一拍驚堂木,道:“帶原告、被告上堂!”

牛頭馬面匆忙出殿,片刻領來五人上殿,計有原告三人:韓信、彭越、英布,被告兩人:劉邦、呂雉。

司馬貌翻開卷宗,一目十行,然後一拍驚堂木道:“韓信上前。”

韓信趨前兩步,司馬貌威嚴道:“汝先事項羽,位不過郎中,言不聽,計不從。一遇漢祖,築壇拜將,捧轂推輪,後封王爵以酬其功。如何又起謀叛之心,自取罪戮,今生反告其主?”

韓信曾將十萬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垓下之圍,揮兵百萬擊項羽,哪會被這點威視嚇住?他抱拳從容道:“閻君容稟,信受漢王築壇拜將之恩,使盡心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與漢王定了三秦;又救漢王於滎陽,虜魏王豹,破代兵,禽趙王歇;北定燕,東定齊,下七十餘城;南敗楚兵二十萬,殺名將龍且;垓下十面埋伏,殺盡楚兵;又遣六將,逼死項王於烏江渡口。造下十大功勞,原望子子孫孫,世享富貴。誰知漢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將某貶爵。呂后又與蕭何定計,哄某長樂宮,不由分說,叫武士縛某斬之;誣以反叛,夷某三族。某自思無罪,受此慘禍,至今三百餘年,銜冤未報,伏乞閻君明斷。”

司馬貌哂道:“你爲元帥,麾下豈能無謀士?謀國不謀身,怪得誰來?”

韓信道:“信麾下有一軍師喚蒯通,此人有始無終,半路棄某而去。”

司馬貌向殿內鬼差道:“速速將蒯通拘來。”

不一刻,鬼卒將一青衣書生帶上殿來,正是蒯通。

司馬貌再拍驚堂木,質問道:“蒯通,你既爲韓信謀主,爲何半路而走?”

蒯通道:“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韓信受封齊王時,某已察知漢王對其生疑,勸他反漢,三分天下,以觀其變,奈何他不聽我之良言,唯有掛冠而去。”

司馬貌轉向韓信道:“蒯通之言可否屬實?”

韓信點點頭,司馬貌道:“你不聽軍師之言,致有殺身之禍,還有何話說?”

韓信道:“並非信聽不進人言,曾有一算命大師姓許名復,測我該有七十二歲之壽,功名善終,誰知會三十二歲夭亡!”

司馬貌又着鬼差將許復拘來,責問其故。

許複道:“人之壽數,可延可折,韓信曾將十萬兵縱橫天下,殺人盈野,十餘年間,父失其子,妻喪其夫,不知凡幾,其壽命幾經折扣,怎能怪我測算不準?”

司馬貌道:“其在何處折壽?一一道來。”他雙眼緊盯許復,不會讓他一句話糊弄過去。

許復從容道:“韓信折壽有四。其一,棄楚歸漢,迷蹤失路,反殺指路樵夫,忘恩負義,折壽十年;其二,封壇拜將,臣受君拜,折壽十年;其三,攻破齊國,掩辯士酈生之功,折壽十年;其四,垓下合圍,不留生機,殺楚兵百萬,多傷天理,折壽十年。以上種種,共折壽四十年。”

韓信面色蒼白,啞口無言。

司馬貌問道:“往日種因,今日得果。韓信,你有何話說?”

張慕仙見韓信雙眼無光,顯然已經任命,向身側文殊菩薩嘆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可惜,可惜!”

韓信眼前一亮,道:“蕭何先薦我後殺我,某心中不平。”

司馬貌皺眉望張慕仙一眼,怪他多管閒事,向鬼差道:“將蕭何帶來。”

蕭何至,司馬貌道:“蕭何,你先薦韓信,後又害他,爲何反覆無常?”

蕭何辯道:“蕭何無殺韓信之心,殺韓信者實乃漢王。漢王已至暮年,韓信卻值壯年,漢王憂心百年後韓信勢大難制,故而起了殺心。蕭何爲人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何錯之有?”

司馬貌道:“既如此,你二人退下,韓信功高不賞,罪在劉邦。”

張慕仙微笑點點頭,事情至此還在按照他寫好的劇本演,他密切關注文殊和張道陵二人,絕不允許意外出現。

司馬貌又向彭越道:“你有何罪?”

彭越身材高大,容貌俊偉,耿直道:“彭越無罪,只因呂雉勾引某,某誓死不從,被其冤殺。”

司馬貌轉向呂雉,“事情可屬實?”不待呂雉回答,鄭重警告道:“此乃陰司,在坐俱爲真人,容不得假話。”

呂雉渾身一顫,低頭沉默不語,算是認下了。劉邦一臉怒色,揮手去打呂雉,卻及時被鬼差攔住,仍不肯罷休,口中大罵不止。

司馬貌喝住劉邦,喚英布上前,英布道:“某與韓信、彭越三人,同功一體。漢家江山,都是我三人掙下的,並無半點叛心。呂雉殺死彭越後,讓某食其肉,某誓死不從,被呂雉所殺。”

司馬貌又轉向呂雉,呂雉不敢不認。

此案秦廣王審過多次,凡人奸詐卻不敢將心機用在陰司,君不見十八層地獄乎?故而案情早已清晰明瞭,案情亦明,判詞難書。劉邦曾爲人王,怎樣處罰他?這個度很難把握。

司馬貌合上文書,向劉邦道:“漢王可有話說?”

劉邦搖搖頭,道:“朕無話可說。”他爲帝王,韓信、彭越、英布三人之死都與他脫不了干係,他若不殺三人,哪有西漢兩百年江山?所以並不後悔。

司馬貌見此道:“既如此,衆人聽我判決。”

幾人凝神傾聽,司馬貌道:“韓信,你盡忠報國,替漢家奪下大半江山,可惜銜冤而死。發你在樵鄉曹蒿家託生,姓曹,名操,表字孟德。先爲漢相,後爲魏王,坐鎮許都,享有漢家山河之半。”

韓信面帶喜色。

司馬貌又向英布道:“發你在江東孫堅家投胎,姓孫,名權,表字仲謀。先爲吳王,後爲吳帝,坐鎮江東,享一國之富貴。”

英布神色甚是滿意。

司馬貌再轉向彭越道:“你乃正直之人,發你在涿郡樓桑村劉弘家爲男,姓劉,名備,字玄德。千人稱仁,萬人稱義。後爲蜀帝,撫有蜀中之地,與曹操、孫權三分漢家天下。”

彭越拱手稱謝,蜀郡乃劉邦發家之地,他深知出蜀之法。

司馬貌最後向劉邦道:“你負三人良多,來生仍投入漢家,立爲獻帝,一生被曹操欺侮,天下亦被三人瓜分,可曾心服?”

劉邦笑道:“劉季原爲一亭長,未想到卻有兩世帝王之命,還有什麼不滿足呢!老子光棍一條,纔不怕被欺負嘞!”

司馬貌隨後又對其他人一一論斷,俱是清楚公正,其後寫就判詞置於案上。

張慕仙向張道陵和文殊道:“大天尊令我等旁觀此案,兩位以爲如何?”

文殊心中沉吟,司馬貌斷案至正至公,他亦覺得合理,心中卻升起不妥當的感覺,下意識阻止道:“此案若定,天下三分,只怕生民苦矣!”

張道陵冷笑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家已有江山三百餘年,爲何不能三分?三足鼎立,正是穩定之勢,生民又何來受苦?”他心中記着被文殊搶奪座位之仇,立即予以反擊。

文殊毫不客氣反譏道:“亂離人不如太平犬,百姓怎會不苦?”

張慕仙插話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我們在討論司馬貌斷案是否合理,何必言其他事?”

爲百姓考慮只是藉口,仙人有幾個有慈悲心的?張慕仙怎會容二人爭執下去?

張道陵率先開口道:“司馬貌斷案至正至公,我不認爲有人比他更高明。”他察覺到張慕仙囑意司馬貌斷案結果,就遵照老君吩咐,幫他一把。

文殊菩薩眉頭緊鎖,張道陵率先將他的話堵死,他若開口反對,勢必要說出比司馬貌更高明的判詞,一時間哪裡能想的到。

張慕仙笑道:“菩薩認爲呢?”他怎會給文殊拖延時間的機會。

文殊皺眉道:“本座不反對。”

張慕仙笑道:“既如此,此案以此定論。”他起身將書案上司馬貌判詞取來,在其上寫道:“司馬貌斷案,至正至公,以此結案,我等俱爲認可。”他寫下判詞,又簽上大名,遞給文殊菩薩,根本不給他模棱兩可的機會。

文殊接過判詞簽上大名,率先出殿,他要將此間事報給如來,請如來參詳。

張慕仙又將判詞遞給張道陵,待張道陵簽名後,收入袖中,以備呈報玉帝。

張慕仙遙望地府,心中冷笑,張道陵和文殊只看到天下將三分,卻不會想到天下三分前,黃巾軍縱橫天下,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將佛門在南瞻部洲的所有勢力連根拔起,觀音遭受重創,法力大減。

“牛郎前世九代爲良醫,這一世投胎爲張角,創立太平道,濟世救人,應該合情合理吧!牛智和琅女投身爲張寶、張樑,其它人應該無話可說。”張慕仙心中暗道。

秦廣王若是識相,就會按照張慕仙的暗示,令三人於奈何橋投胎,那樣就能留存今生記憶。他只能做到這一步,三人轉世後,他會着人點化三人,能不能修道成仙,還要看三人悟性!他已經指明方向,能不能走出道路來,還要靠三人努力。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各有志第四百三十三章 末位淘汰法穩步推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絕路第八十七章 都是逼出來第五十九章 別離第六十八章 雷池猝體(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敵友無常第三百七十五章 龍王送來紫玉牀第三百四十一章 千錘百煉第三百二十六章 木聖現身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藏真經第二百三十三章 四象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谷奇聞第四百七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一十二章 蚯蚓阻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西遊將起第二百零七章 大佔上風第三章 佛法東傳第四百零九章 楊戩的想念第四百三十六章 十大門派第八十八章 仙魔島第二百三十六章 故人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揮慧劍第九十五章 喜羊羊第二百二十二章 豬剛鬣第九十一章 如來神掌第一百六十八章 爲難第三百一十三章 送你入輪迴第一百七十一章 鐵面無私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薔薇第二百一十一章 警示教育第一百四十三章 求饒有用嗎第四百九十六章 胡鬧第三百九十六章 追入幽冥界第一百零八章 遞弱代償第二十九章 屠神計劃第四百四十二章 敲定西行人手第三百九十章 戰鎮元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神下凡第三百七十四章 聖人之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鳳鳴岐山 天地顛倒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下之術第三十八章 多心經第三百一十七章 九品帝王蓮第三百八十四章 各方反應(兩章合一)第二百零三章 疑惑第四百一十七章 敖烈的隱藏身份第三百九十一章 氣勢已竭第一百九十六章 引火燒身第二百三十一章 見孫悟空第一百五十一章 可敢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五百年前的棋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末位淘汰法穩步推行第五百三十章 了卻塵緣第三十五章 引蛇出洞(二)第三百零七章 龍蛇起陸四百零七章 居安思危第四百九十三章 唐僧捱打第五百四十章 如來的身份第一百一十二章 勝者爲王敗者寇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七章 三佛定位第一百一十章 智者知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五行失衡第四百三十七章 西遊將起第二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七十七章 三佛定位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下之術第二百三十八章 孰真孰假第三百六十九章 冥河老祖第八十二章 沙僧的身份第二十五章 問鬼神第四百四十八章 唐僧與孫悟空第三百零七章 龍蛇起陸第二百二十九章 牛魔王娶妻第一百章 因果莫測第三百三十章 危險早已過去第四百二十三章 懷璧其罪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氣化三清VS身外化身第三百零八章 東晉朝堂第八十七章 都是逼出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末位淘汰法穩步推行第四十八章 白骨精第二百二十五章 黔驢技窮第一百三十章 收尾處理(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儒門支柱第八十八章 仙魔島第四百九十章 孫悟空被逐第十四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第八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人攔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番天印第三百零六章 重立闡教第一百九十六章 引火燒身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喜不癲狂第三百章 破局第七十一章 兵發靈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默契配合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地大勢第五百零一章 悟空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