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

“我的事你別管。”舅舅擺擺手,扯扯瓊,進了旁邊的土屋。媽正搖嘛呢輪。舅舅說:“這兒,待不得了,污染娃兒哩。”媽嘆道:“就是。可一提,他就要動刀子。他鐵了心,要叫娃兒學他。”

“別擔心,誰是誰的造化。”舅舅掏出幾塊碎銀,放桌上,出去了。院裡,傳來爹的話:“要不要我派人去搜他?”

“不用!”舅舅說。

瓊出了門,見舅舅已上了土坎,袈裟在風裡,刷刷響。

“娃子,”爹喊道,“來吃肉,別聽那老妖的話。啥因果,狗屁。這肉,又不是窮漢的,是富漢的,不吃白不吃。”

“就是。”寬三說,“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天喝涼水。一口氣上不來,人就死了,冤屈呢,活一天是兩半日子。”

瓊不語,進了媽的屋子。屋子很小,土炕,土爐。媽不吃爹搶來的肉,不用搶來的物件。媽除了唸經,就是紡毛絨,制氆氌啥的,換些吃食。瓊跟媽過。

寬三進來,提一條羊腿,說:“嫂子,死心眼乾啥?這肉,又不是窮人的,來吃。”媽冷冷地說:“別污了我的地方。”瓊說:“媽不要。”寬三出去了。傳來一個女人的話:“不要算了。有了豬頭,還認不得廟門了?她不要?我要。”寬三說:“成,給你。”

瓊見媽眼裡騰起了水汽,很快就沒了。媽的眼很深,很乾,見不了底。瓊挖些炒麪,倒些茶,拌了,給媽。媽說:“你吃吧,我不餓。”就放下嘛呢輪,取過線錘,嗚嗚地轉。

出了門,見那堆人正吃肉。院裡支口鍋,火圍了鍋,舞個不停。水一鼓一鼓地跳。瓊努力不去看,他怕那些人招呼他,就急急地走過。聽得寬三說:“那明王家的,揚言要報復呢。”那女人道:“怕啥。誰沒刀子呢?”一堆聲音應和:“就是。”“怕啥?頭掉了不過碗大個疤。”“我還怕他不來呢。”

瓊卻想到了雪羽兒。那是個慘白的女孩,當地人從沒那麼慘白的臉。瓊每次見了,心都要抽幾下,說不準爲啥。

日頭爺到了半天,死命叫着。瓊心裡鬧得慌,每到這種時候,他就想出家,就嚮往出家人的那份寧靜。舅舅的小屋就建在寧靜的山窪裡,除了風,除了鳥叫,除了野獸,啥都沒有。一入屋,山窪就死了,活的是舅舅的誦經聲。瓊就是在誦經聲中度過童年的。媽怕爹污染了他,才懂事,就送他來這木屋。後來,見媽苦,孤單,瓊才時時回家,陪媽說說話。爹也就趁這機會說些他想說的話。

爹對舅舅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我的兒子,天生是當好漢的。你想叫他當和尚,小心把你的角撞折。”

舅舅呵呵一笑:“是嗎?”

瓊抿嘴一笑。山風徐來,吹下一綹頭髮。對爹,他說不清是啥感情。媽說他壞,可村裡人多說他好。好漢護一羣,自爹扯起杆子,山上的強人就沒再收過稅。而且,隔三間五,他們還能吃到爹“佈施”的肉。爹把搶來的肉分了,叫佈施;一想,就覺得好笑。

可瓊還是想那清靜。

很小的時候,他就羨慕舅舅翻書的背影,還有阿甲。阿甲是舅舅的徒弟,老跟舅舅唸經。舅舅的聲音渾厚,阿甲的脆而響亮,聽來很是悅耳。舅給阿甲灌頂時,瓊也參加,後來瓊也念經。知道這事後,爹很生氣。爹對舅舅說:“你少給我兒子灌那湯。他生來,是接老子的班的。”舅舅不生氣,只問:“是嗎?”

瓊走向那片林子,因爲黑狼出沒,林子裡少有人去,林中陰,林中暗,陰暗的地方有個洞。這洞,斜向下伸,有十多米,內有石室,是阿甲無意間發現的。瓊常來。舅舅也知道這洞,說看樣子是個修道者住過的,就叫阿甲來這兒清修。阿甲帶了幾十斤炒麪,幾塊茶,就住這兒。

阿甲正在洞口,望那太陽。阿甲臉上白戧戧的,一副慵懶的神情。見瓊來,阿甲往旁邊挪挪,瓊坐了。林中有鳥兒在叫,風在拂,太陽的叫聲很響。

阿甲說:“我修是修了,可我不知修個啥?自八歲出家,十幾年了,越修越糊塗。”

“糊塗啥?”

“開始,只想成就。後來,就有疑惑了,佛說諸行無常,啥都是無常無我的。那我都沒了,我修個啥?”

瓊不懂這問題,就說:“問舅舅。”

“問了,他說別想,只管修,修就對了。可我,不想瞎修。”阿甲轉過身,對瓊說:“我想找怙主。”

“舅舅說,法求多了,也無用,好好專修一法,成就才快。”瓊說。

“可……我對你舅舅沒信心。沒辦法,雖說他是公認的成就師。可是,我自小跟了他,見他打鼾,就想成就師也打鼾?見他撒尿,就想成就師也撒尿?見他發脾氣,見他也有好多毛病,時間一長,就沒信心了,老想去找怙主。”

怙主當然好。瓊想,那怙主,名聲驚天動地,常隨弟子幾千人。據說,他神通廣大,成就極高。可瓊沒說啥。他記得,舅舅不喜歡談怙主,舅舅雖不說怙主的好壞。可瓊覺出,舅舅不喜歡怙主。

“還因爲……”阿甲說,“上師答不出我的問題。我問,修成之後,到哪兒去?他說淨土。我問:啥都無常,淨土也無常嗎?他就說我邪見。我就想,淨土若不無常,那諸行無常就不對;淨土若無常,成住壞空之後,淨土到哪裡去了?”

“問誰,誰都不知道。”阿甲嘆口氣,“聽說,釋迦佛在世時,人問這,也沒有答……我不知道修的意義。”

瓊說:“想那麼多幹啥?”

阿甲說:“不修行,我想不出活的意義;修行,我想不出修的意義。”

瓊笑道:“你管啥意義,修就是了,修行的意義就是修行本身。”

阿甲說:“不,想不出修的意義,我寧願不修。想不出活的意義,我寧願不活。”

“這想法,舅舅知道嗎?”

“知道。他說我入魔了。”

洞不大,一丈方圓,若無那供燈,就漆黑一團了。這洞,定然通往山的縫隙處,因爲那燈花兒忽閃得很大,定是有風進來。聲音反倒不聞,洞中掛張唐卡。瓊認得,那是瑪哈嘎拉像,這是阿甲修的本尊。舅舅想傳他金剛法,或勝樂金剛,或密集金剛,或大成德金剛,可阿甲不學。問他學啥,他說:“活則能爲我護法,死後能帶我往生。”舅舅就傳了他瑪哈嘎拉。據阿甲說,初修時,極應驗,覺受極好。後來,就漸漸沒了感覺。

“爲啥?”

他說:“開始時,信心極大,漸漸有了疑問。”

阿甲出家早,出家後,就做了舅舅的侍者。閒時,他老翻書。舅舅說:“想解脫,不必讀太多的書。選擇一法,修就是了。成就之後,就啥都懂了。”阿甲卻邊修,邊讀經,漸漸有了疑問,漸漸疑問增多,就入魔了。

他問舅舅:“你不是說成就後啥都明白嗎?咋回答不上我的問題?”

舅舅說:“那問題,釋迦佛在世時,就不答。”

“佛不答,就對嗎?”阿甲問。

舅舅說他入魔了,叫他誦“百字明咒”消業障。阿甲誦夠了十萬遍,可那疑問,反日漸多了。

“我要去找怙主。”阿甲說。

瓊說:“怙主知道嗎?”

“當然知道。不然,算啥怙主。”阿甲說,“聽說,他智慧如海呢。”

瓊坐在蒲團上。平時,阿甲就坐在蒲團上靜修。自十歲起,他就沒睡過覺,夜不倒單,困極了,就磕長頭。舅舅也這樣,幾十年了。瓊覺得怪,這世上,竟有不睡覺的人。阿甲說,多哩,想即身成就的,都這樣。

“聽說,怙主一生下,就會說梵語。我不信。”阿甲說。

“誰都這樣說。”

“誰都這樣說,便對嗎?”阿甲的眼睛,顯得很亮。“可我,還是要找他。這兒,你舅舅最有名,可他,解不了我的疑惑。”

瓊說:“要說,你也是庸人自擾。修就是了,管他啥意義。我也想找啥意義,可一想,連這宇宙,終究都會爆炸。所有的意義,最終都沒意義。”

“所以才修行呢,在這沒意義中,尋找出意義來。可終究,我找不到意義?我離開了父母,捨棄了世俗之樂,放棄了紅塵的享受,就是爲了找這意義。”

瓊說:“沒有意義。那過程,就是意義。”

阿甲笑了:“這回答,比你舅舅高明。他老說你有宿慧。聽說,你生下時,是個蛋。若真是,那可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呀。你還是早點兒出家的好。”

瓊笑道:“你出了家,煩惱更多了。這麼多意義,脹滿了你的腦袋。”

阿甲不說話,燈苗兒忽悠出死寂,許久,他說:“可我一直不敢找怙主,最怕他也答不出,那……我就完了。”

“至少……”他說,“現在,心裡還有個怙主。能想怙主,多少也是個意義。”

4.黑龍誅法

舅舅要行“誅法”了,這可是輕易見不到的稀罕。瓊就去找雪羽兒。可是一見雪羽兒,瓊就感到心慌,說不準爲啥,反正心慌。

雪羽兒倚在那棵松樹上,舉根白棘,百無聊賴地抽。雪羽兒長得俊,白處白,紅處紅,除了鼻樑上有幾個雀斑,幾乎算得上完美了。一天,舅舅給瓊教綠度母觀修法,給他描述綠度母的形象,說是像十六歲的妙齡女郎。瓊說:“是不是和雪羽兒一樣?”舅舅笑了:“成哩,就觀想她也成。”後來,瓊就觀雪羽兒。

“說不準,她是綠度母的化身呢。”瓊想。

雪羽兒不望他,只眯了眼,望那虛無深處。那白棘,一下下抽樹,樹由了她抽,一聲不吭。瓊想:“這樹,忍辱修得好。”笑了。

“笑啥?人家都急死了。”雪羽兒跺腳。

“急啥,除死無大事。”瓊笑道。

“可真想死。知道不?那寬三,把酥油點我家門上了,天天守在門口。愁死了。”

瓊心裡顫了一下,卻笑道:“怕啥?你嫁他就是了。”

第9章 偷青 (3)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84章 尋根或是預言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4章 西夏的鐵鷂子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84章 尋根或是預言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83章 施咒者第6章 阿番婆 (2)第19章 憤怒的烏鴉 (2)第26章 青龍煞 (3)第67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2)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89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88章 靈魂的歷程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6章 阿番婆 (2)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13章 飛賊的來歷 (1)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83章 施咒者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6章 阿番婆 (2)第52章 雞毛傳帖 (1)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91章 尾聲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8章 偷青 (2)第60章 金剛家的木驢 (2)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15章 飛賊的來歷 (3)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3章 西夏的鐵鷂子 (1)第79章 初冬的陽光 (1)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83章 施咒者第39章 護法神牛 (2)第52章 雞毛傳帖 (1)第88章 靈魂的歷程第1章 本書緣起 (1)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第83章 施咒者第86章 命運的空樂 (2)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第45章 老山 (1)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33章 《夢魘》之“剃度” (3)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83章 施咒者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83章 施咒者第6章 阿番婆 (2)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19章 憤怒的烏鴉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82章 菩薩 (2)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39章 護法神牛 (2)第25章 青龍煞 (2)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56章 寺門上的破鞋 (1)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2章 本書緣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