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衣鉢】

但是從最後一座山峰頂上翻下來後,事情就開始不對勁了。

山下面是平坦的谷地,裡面生長着高大密林,之前從峰頂望下來時,能看到樹冠交結成了一幅厚厚的綠毯,走到林中之後,便發現裡面果然如預想的一般陰暗,還好不怎麼潮溼。

孫文秀帶着人,揹着、擡着許多禮物,徑直朝林中走去。雙腳踩在林間滿是枯葉的地上後,雖然每人帶着滿袋子的乾糧,水囊水壺裡也灌滿了清水,但包括孫文秀在內,毫無來由地有了些忐忑。

這種情緒應該不是來自於周圍的環境,林間雖然昏暗,但很乾淨平坦。想來,應當是之前知道的情報,給衆人的前路蒙上了目前這層陰影。

果然,他們隨後便發現了不對勁。

“怎麼出來了?”

“怎麼又出來了?”

“怎麼還是轉出來了?”

三次疑問之後,孫文秀感覺熱血衝上了腦門兒。

他們連續三次走進樹林後,出來一看發現自己來到了進樹林的位置,這讓孫文秀氣憤異常,他親自走在最前面,進行了第四次探索。對於這次的任務,他有着堅決的意志,不止是爲了前途,也爲了證明自己,爭一口氣。

結果這次更慘。

路途徹底找尋不見,原本在高處看並不大的一片樹林,竟然如同深山老林般,不管如何前進後退左衝右突,樹木枝葉皆層層疊疊阻礙視線和腳步。

有那身手矯健的下屬,脫了袍子準備爬樹觀望,結果怎麼爬都到不了樹頂,似乎自己攀爬的不是普通樹木一般,總是尋找不到透徹天光,更遑談觀望遠處尋找路途和位置。

至於砍樹,孫文秀想了想就放棄了。

且不說這些人帶的糧食又能砍幾顆樹,便是樹砍了能否起到效用也是個問題。再說了,自己是來拜訪的,而不是打上們來的,將拜訪之人大門口的樹給砍了,算什麼事兒?平白惡了形象。

若不是有任務在身,真想放一把火燒了這片林子。

孫文秀暗暗咬牙。

估摸着在樹林裡轉悠了有大半天,他們才發現了一處痕跡,那是之前留下的。看來這大半天的時間,大家都只是在這樹林裡面兜圈子。

但孫文秀不甘心,他沒有後退,而是咬咬牙,命令手下們重新向前。

隨着袋裡乾糧逐漸耗盡,水囊水壺裡面也見了底,衆人腹中逐漸飢餓,精力也漸漸不如起初。原本看起來空曠敞亮的樹林,已經感覺有些陰森,最初的那些新鮮感也沒了,千篇一律的樹木,看的人心裡煩悶。

“算了吧。”

再一次走到最初的位置,孫文秀無奈地從牙縫裡擠出來這三個字。

他的模樣已經不復來時模樣,原本精心打理的衣衫已經有些灰塵和破口,原本梳束整齊的頭髮也變得有點凌亂,雖有功夫在身,但腳下步伐也蹣跚了。周圍的下屬們,外觀差不多也和孫文秀類似,而且比孫文秀更慘的是,他們還要背扛那些禮物,個個累的直不起腰。

聽到帶隊的上司發話結束這一切,後面跟着的下屬們不敢歡呼,但還是滿臉欣喜地將身上物品放下,略微休息片刻。

看着前方的密林,孫文秀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喃喃地說道:

“這便是仙家法術的可怖麼?還好沒有限制我們後退,但進去這片林子,需要什麼條件啊?是我們心不誠,還是有什麼訣竅?”

自然是沒有人回答他。

倒是他身後的下屬們,雖然沒聽到他口中喃喃自語的話,但紛紛在心裡想着,這次能夠活着出來真是老天保佑,等安然回家後,一定將這段經歷講給兒孫們聽,並告誡他們莫要摻和鬼神之事。

…………

與此同時,方長已經到了兩千餘里外。

這一路行走過來,遇到的有趣事情很多,景色也總有可圈可點之處,此次出行十分暢快。有些記憶中曾經路過的地方,還能與當年見到的事物進行對比,感受下世事的變遷,體會下歲月的痕跡,倒也很有益修行。

這些年過去,他的修爲已經十分精深,遠超當年。

方長的心性卻愈加活潑,這是是所修自然之道的影響,此道雖然看起來平淡,但生機勃勃,所以纔會有這種表象。這也讓他看待事物的感觸有了許多不同,此中意味,難以詳敘,只能冷暖自知。

凌絕之中的最終目標,越來越近。

並非城池,也不是鎮子,穿過田野與河流,方長來到個矮丘旁的小村莊。

這裡不甚富裕,牆是和了麥秸的土坯牆,房頂是秸稈頂,上面鋪了泥,而且村裡的人家普遍沒有院子,若是誰家用樹枝插成籬笆牆,已經算是高端住所。

周圍的田地也比較荒蕪,或許是缺乏灌溉,地裡明顯看得出糧產量不高。

非田地的地方很乾淨,能夠作爲柴薪的草木都被撿拾走作爲燃料,所以矮丘也有些禿,露着石頭和乾硬的土地。只有些草芽兒依然頑強,間或能看到幾朵鵝黃色和淡粉色的小花兒。

方長望了望小村莊的上方,仔細辨認了下,而後邁步便朝村子的方向走去。

而後,他選了個靠牆的地方站着,靜靜地等待。

過了有小半個時辰,有個少年揹着箇舊筐子,手提着鐮刀走過來,筐子裡面是小半筐柴草,還有幾個青澀的野果。

“你多大了?”待少年從旁邊經過的時候,方長開口問道。

“客人來自哪裡?若不嫌棄,可以進來喝碗水。”少年聽見動靜,擡頭看了眼方長,禮貌地說道,“我今年十二歲。”

方長點點頭,邁步便跟着他進了院子。

少年也真個取了個乾淨的粗瓷碗,從缸裡舀了水遞給方長,方長笑笑,也不道謝,接過碗後擡頭一飲而盡。

接着,方長端詳了少年片刻,忽然說道:

“你可願隨我學修行?”

“修行?學了後能吃飽麼,要學多久?”少年不太懂,好奇地問。

“吃飽自然是毫無問題,還能落個超脫自在,我在這裡待三個月,能學多少看你本事。”方長笑道,“若是沒有意見,就喊我一聲‘師父’罷。”

128、【月夜行】571、【場地變了個樣子】36、【知縣升堂】401、【扣碗與順路調查】137、【事畢離去】410、【蘑菇屯】585、【雲深不知處】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200、【崖上凡間遠】31、【撓頭的巡遊夜差】189、【山野猴蹤】454、【去匯合】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211、【遠方飛來的信】514、【動了動了】141、【足下雲起時】430、【街邊偶遇】250、【李代桃僵】365、【油煎大頭魚】228、【贈薯】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150、【千里之隔】374、【茶農】257、【一網打盡】389、【織絲打鐵忙】198、【重要情報】79、【有人慾來擾】247、【兩“小妖”覲見洞主】437、【久別又重逢】364、【陽壽】386、【鍊鐵小高爐】135、【功德無量】318、【義士襄助】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407、【繼續向北】541、【遊記手稿】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269、【打探】336、【再次前行】214、【相見又分別】440、【河東河西】359、【車隊失竊】433、【毛賊方長】150、【千里之隔】580、【老領班心態強大】251、【下一步行動】296、【又到洞盱江】466、【遍嘗皇城】127、【冬雨後 現晴空】388、【方長的“腦洞”】14、【上仙饒命】158、【狐谷裡的烤雞】105、【攔路求被騎】51、【重過小鎮】586、【只在此山中】269、【打探】567、【赴會】60、【故地重遊】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129、【半生蹉跎前路茫】184、【萍水相逢】72、【山坡故妖對個眼】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200、【崖上凡間遠】576、【雛鳥】363、【神不靈廟祝瘦】157、【帶上小狐狸下山】370、【方長管閒事】360、【九尾狐不是狐】178、【車隊面前耍大錘】447、【姓名錯位】381、【圍攻朱雀堂】52、【一路向西】306、【崖上瑣事】152、【靈泉劍歸】322、【求救】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505、【山神來串門】152、【靈泉劍歸】265、【歇腳時西面來客】391、【年輕真好】301、【梨香時候】469、【午餐真費工夫】3、【仙棲崖上仙棲客】16、【梳理水脈】569、【聯誼的好機會】19、【緣分式捕獵】153、【和順居包廂】449、【合圍敵軍總部】350、【好客的妖王們】516、【騙子西門鶴】124、【洞盱江邊尋渡船】390、【少男少女齊上門】247、【兩“小妖”覲見洞主】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156、【彩頭與曲中水人】17、【臘肉配村釀】338、【滄海寄餘生】310、【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