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泛舟居海上】

天光澄澈,白雲朵朵,下面是風捲波濤,水峰接連拍碎在礫石岸上。

這就是居海,西域面積最大的水域。

由於面積足夠大,這裡甚至有漲潮落潮,而且居海東西兩側的居民們,感受到的漲潮落潮時段相反——因爲居海之水有定數,故西面漲潮時候,東面落潮,東面漲潮時候,西面落潮。

岸邊不僅有石質地域,還有灘塗與蘆葦蕩。

各種水鳥與候鳥遍佈岸邊,飛起來則遮天蔽日,它們在這裡棲息、繁衍,或者僅僅是在這裡落腳。其種類繁多,僅方長在一個水鳥棲息地隨便一掃視,便看到百餘種。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兩棲和小型哺乳動物,在這裡鑽來鑽去,與躍出水面的魚兒一起,躲避着猛禽的捕捉。並在這個過程中,互相捕食,或者尋覓些草根草籽、浮萍水藻。

“嚄,真是夠廣闊,不愧被叫做居海。”

站在岸邊,方長對旁邊的桑子平說道,後者也上前兩步,與他並排站着,看着浩渺的水面,並未回話,而是感受到天地廣闊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方長繼續說道:“之前我去過一次東面海邊,從這個角度看去,倒是區別不大。”

居海面積廣闊,站在這裡看不到對面,而且依然有風因爲水面吸熱、空氣下沉,從居海內向外吹來,帶來溼潤的氣息。聽着濤聲,倒是和東面大海感覺差不太多,勉強算得上名副其實。

接下來,方長和桑子平兩人改了方向,離開大路,沿着居海邊沿走。

他們所走的地方並沒有路,因爲居海的鹽度各地不一,且淡水水域較少,並不利行人們補充。所以路蜿蜒而去的方向,順着河流更多一些,同樣,居海岸邊的人類聚居點也零零散散,只分布在淡水水域的地方。

這千里居海,乃是周邊河流匯聚而成。

西域周圍一圈有許多巍峨山脈,綿延萬里,那些厚厚的冰雪不斷消融,才造就了那些穿越大漠的河流,以及西域各地星星點點的綠洲,同時,也造就了居海這顆乾旱地帶的超大號明珠。

沒有全力奔馳,兩個日夜之後,又過了近一個白天,他們纔看到了人煙。

有條寬闊河流匯入居海之中,交匯地方兩側是柔軟的淤泥灘塗,再外面纔是房屋和農田。

這裡種的是水稻。

靠着如蛛網般的水渠,農田被灌溉的很好,這裡就是之前在西域吃到的米飯來源之一,如此景象,倒有些像身在江南。居海之中,甚至有船兒來往,上面掛着漁網釣竿,漁夫唱着歌謠,看起來收穫頗豐。

此時已經到了

另一個方向,則是落日下的長河,組合起來有種奇異的美感。

“去前面看看情況吧。”桑子平說道。

兩人一起,緩步朝着不遠處的聚居點走去,那裡正在冒出炊煙,而歸來的漁夫們正將纜繩在岸邊木樁子上繫好,再將船艙裡面的漁獲搬運下來,回家交由主婦們烹食。

沒有刻意掩飾,方長和桑子平走到岸邊,百姓們很快注意到了這兩個陌生人。“客人從何處來?”有人出聲詢問道。

方長開口笑道:“我們從遠方來,準備去居海深處一趟,不知道這船賣不賣?”而後他從背囊裡掏出些錢來,示意要用這些買條小船。

幾條漁船比較簡陋,乃是木板拼成,有個前後通透的棚子作爲船艙。

無帆無槳,他們用的是長長船蒿,因爲西域不產竹子,從蜀地運過來又太過費事,所以這幾艘船的船蒿都是選用的木材,做成了扁平狀。

聽到方長的問題,被指着的那條船的船主搖頭道:

“客人說笑了,我們平日裡就靠它捕魚,才能給家裡添上些羹菜,怎可輕易賣予人?”

方長只好將掏出來的錢幣多加了一倍。

“那客人便拿去吧。”價格給夠了之後,船主忽然變得很爽快,他甚至還告訴方長二人,這條船的特點和撐船時候要注意的事兒,並將船裡幾壺淡水和兩兜乾糧送給了他們。

旁邊船主的同伴們,見他得了這好處,十分豔羨。

桑子平自告奮勇,拿起船蒿,在岸邊輕輕一點,船兒便如脫繮馱獸般,迎着夕陽,輕盈地朝居海中央行駛而去。

方長一襲白衣,盤坐在船頭,桑子平撐着長蒿,站在船尾。

岸上漁夫們只是注目望着,目送剛剛買了船的兩個人,在水面上漸行漸遠,而後各自回家不提。

待看不見岸上人了,桑子平將長蒿從水中抽出來掛好,而後鑽進船艙裡。

“先在居海里面轉一轉罷,很可能就會碰到線索。”

“嗯,距離我們的目標已經很近了。”

方長笑道,他也從船頭鑽進了艙裡,正掏出火摺子,將裡面小桌上的油燈點燃,而後將紗罩罩好,防止被風吹熄。

桑子平也走過來,在這小桌對面坐下,看着方長拿下背後青布包裹,從裡面掏出幾個瓷盤,兩個酒杯,兩雙木筷,還有些鹽焗花生、茴香豆,以及一大塊草紙包裹着的驢肉。

將花生和豆子裝上盤,方長又從皮鞘中抽出小玉刀,飛快地將驢肉片好,整齊地碼在盤子裡。

接着他纔拿下腰間葫蘆,給自己和對面桑子平斟上,端杯示意。

水面上起了薄薄霧氣,天上月朗星稀,緩緩行駛地漁船裡燈火如豆。

兩個修行人在船裡,無需帆漿,也不用撐蒿,小船依然朝着他們選擇的方向前行着。

幸好夜裡沒有幾個漁夫出來,無人看見,不然肯定會被這幅詭異樣子嚇壞。

居海里面大部分地方水都不算太深,也有島嶼冒頭,還有叫不上名字的水草和珊瑚混雜,十分怪異。在河流匯入的地方,往往還有蘆葦蕩、樹林,以及農田和村落。

在船上過了七八日,終於發現了周邊不一樣的地方。

方長收起魚竿,也不管上面的魚餌,將其往船艙裡一放,起身看向遠方。接着,他轉頭衝船尾處垂釣的桑子平笑道:

“發現他們了。”

411、【傳聞】263、【贈佩】351、【風暴拍臉】252、【套情報與鐘鼓司】587、【問對】106、【河工】162、【如何避災免禍】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28、【初冬的雪】303、【消費降級】395、【路遇】504、【技術水平升級】289、【豆花】211、【遠方飛來的信】88、【待客】176、【背後的勢力】239、【塵埃落定】183、【無事一身輕】288、【風光依舊風俗移】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244、【蟻山腳下劍仙廟】181、【港口送別】201、【冬春交際 造屋開爐】323、【單騎追蹤】298、【興慶府的學堂】216、【小狐狸的同學】18、【第一批陶器】395、【路遇】330、【信物】50、【好山好水好地方】460、【神助攻】285、【走完蜀道】68、【撥開雲霧重見日】191、【爲山主準備貢品】512、【錯誤的“得人心”】319、【簡單審判】219、【小路前方又一城】229、【知見障】381、【圍攻朱雀堂】447、【姓名錯位】33、【阿黃與阿牛】513、【城隍曾經做的孽】563、【棋簍】578、【筒子茶攤】220、【茶館】165、【離開寧河府】1、【先安頓肚子,再……】460、【神助攻】156、【彩頭與曲中水人】134、【興慶府書館】441、【龜息之術】438、【堂屋會議】165、【離開寧河府】227、【千里獨歸人】395、【路遇】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221、【愈加走形的傳說】127、【冬雨後 現晴空】453、【口號】552、【代爲引薦】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329、【奇怪的食客】10、【崖下來客】425、【闖陣】147、【山門】146、【師徒齊栽樹】273、【路中央的異狀】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508、【下山,再次下山】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49、【兜頭悶棍】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341、【阿牛的消息】135、【功德無量】378、【教化四夷】208、【資料裡的雲中山方長】453、【口號】220、【茶館】302、【買幾隻家禽】414、【賽人蔘】527、【再訪仙棲崖】209、【老夥計歸來】509、【吏員】298、【興慶府的學堂】63、【曙光中的飛刀】585、【雲深不知處】248、【臥底】208、【資料裡的雲中山方長】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419、【暴露】454、【去匯合】270、【重逢】7、【山洪與山神】512、【錯誤的“得人心”】173、【劉修文之託】471、【青史亦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