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監國

整個六月,不時有明軍士兵越過長江,逃到崇明島,帶來了各地紛紛投降的消息。天籟小說

滿清的兵力不足以佔領江東龐大的地區,清軍的主力也只是沿着京杭運河進兵。多鐸往各地派出了招降使者,蘇州常州松江各府縣先後投降。

江南百姓們已經默認了改朝換代的事實,並沒有反清的意願。“東南諸邑,一時帖然,猶若不知有鼎革之事者”。常熟、太倉、松江、吳淞等地的殘餘明軍或是投降,或是逃入崇明島。

在博洛攻陷杭州,俘虜了弘光帝之後,浙江各府紹興寧波也都紛紛降清,偌大的江南好像就剩下崇明島一隅還打着大明的旗幟,這讓島上有識之士無不心情深重。

每日都有零星的明軍士兵逃入崇明,然後6續有一些明朝高官也乘舟來到了崇明。

淮安巡撫田仰和總兵張朋翼等人原來隨着劉澤清逃到了大海,本打算乘船逃往南方,遇到颶風被迫回返。停駐在黃河口外廟灣海口。

和對前途絕望萌生了降清念頭的劉澤清不同,田仰與劉澤清部將張士儀、張鵬翼、王朝先等人都不願投降,他們帶着水6軍數千、船隻千餘艘向南駛去。因田仰、張鵬翼等人素與崇明鄉紳沈廷揚交善,他們便來到崇明島上岸。

另外撤退到崇明的還有下江道荊本徹,監軍道王臣縉等。

對這些來到崇明的官員,任思齊熱情款待,不過這些人原來都是朝廷高官,卻是不好安排,只能先閒置起來。

可是田仰等人卻不甘寂寞,竟然生出擁立義陽王的主意。

義陽王朱朝埔是避居崇明的藩王,岱山軍佔據崇明之後對他也不甚在意,北方淪陷之後,數以十計的明朝藩王逃到南方,對這些蛀蟲一般的東西任思齊也不願多做理睬。

可是如今,不理睬卻是不行了。

“都督,天子蒙塵,京都淪陷,天下板蕩之際,正需要擁立一位宗室來凝聚人心啊。”沈廷揚親自前來勸說任思齊。

說到這裡,提一下岱山軍衆文武對任思齊的稱呼,被封爲肅虜伯時,大家都稱他爲伯爺,後來升爲肅虜侯時又稱呼他爲侯爺,現在任思齊剛被弘光封爲越國公,任思齊拒絕了大家稱呼他爲公爺。才二十來歲,被人爺爺的稱呼讓任思齊頗不舒服。於是強制讓所有人稱呼他都督。越國公,左都督,太子太保,這是任思齊的爵位、官職、榮銜。任思齊覺得被稱爲都督,比什麼公爺太保要舒服的多。

“彥直兄怎麼看?”聽了沈廷揚的話後,任思齊閉目沉思了一會兒,問一邊的李彥直道。

“回都督,屬下以爲沈知府所言甚是。”李彥直兩眼光,聲音中充滿了顫抖,“現在天子蒙塵,天下無主,若是咱們擁立義陽王爲監國,必然能夠號召天下忠義之士,獲得極大名望。如此大義在手,都督您可效仿昔日曹孟德擁立獻帝一般,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功立業就在眼前。”

“咳咳,”見李彥直越說越不像話,沈廷揚忍不住咳嗽了起來,“李司長是把都督比做曹操嗎?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你也說的出口!”

“彥直兄慎言!”任思齊也慌忙呵斥道。李彥直翻了翻眼睛,本待反駁沈廷揚,聽了任思齊的話只得閉嘴。

擁立一位宗室爲監國嗎,這樣雖然會獲得較大的聲望,使得許多心向大明之人歸附,可是也意味着在自己頭上多了一個頂頭上司,哪怕他只是一個傀儡,將來可能也會多出許多變數。任思齊也明白田仰張朋翼等人的心思,擁立義陽王是假,瓜分自己手中的權力是真。

若是真的擁立了義陽王爲監國,那麼勢必要建立朝廷,內閣六部一個也不能少,田仰等人自然人人都能在朝中擔任一個官職,而自己呢,雖然自己也會分得最大的那塊蛋糕,甚至會被封賞王爵也有可能,但是也多出了無數個掣肘。對明朝官員的尿性,任思齊所知甚深,除了內訌之外他們根本做不了什麼。

現在崇明島上軍制官制自成一體,一切都將步入正軌,又何必何須其他人插手!

“沈知府和彥直兄說的都對,可是你們想沒想過,現在崇明初創,一切尚未步入正規。若是貿然擁立義陽王監國,勢必會引起滿清的注意。到時大兵壓境該如何?”任思齊想了想,問道。

“都督說的有道理,彥直欠考慮了。”李彥直想了想,知道任思齊說的很對。對現在的崇明來說,最關鍵的是把新募的這批士兵訓練出來,若是能訓練出五萬精兵,則可以出兵攻略松江蘇州等地,割據江東,到時擁立宗室也好,自立也罷,都從容的多。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還是都督您高瞻遠矚啊!”李彥直由衷的讚歎。

沈廷揚又忍不住使勁瞪了李彥直一眼,這誇得什麼屁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當年朱升勸誡太祖朱元璋之語,你李彥直還想勸都督當皇帝不成?

“那該如何對田巡撫他們說?”田仰和沈廷揚是老交情了,想通過沈廷揚勸說任思齊同意義陽王監國,一開始沈廷揚也很激動,現在聽任思齊這麼一說,也覺得時機確實不成熟。

“聽聞唐王朱聿鍵已在黃宗周鄭鴻魁等人保護下乘船前往福建,唐王肯定會被擁立爲監國甚至登基,你可告知田仰等人,可立刻趕往福建輔助唐王。”任思齊道。

“都督怎麼知道唐王會監國!”沈廷揚大驚,若是唐王監國,自己等人在擁立義陽王的話,那豈不是成了兩日並立的局面。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那時不等清兵討伐,明軍內部就會先生內訌。就血緣法統來說,唐王監國比義陽王更加名正言順。

任思齊微笑着搖頭不語,他不僅知道唐王朱聿鍵會很快登基成爲隆武帝,還知道幾乎同一時間魯王也會在浙東監國,然後唐魯之間將會生內訌,南明文武間爲正統廝殺,根本沒工夫抗清。而清軍大兵一到,一切都將灰飛煙滅!

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航前的瑣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船鬥(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器作坊第四十四章 奪船第二十七章 “啪啪啪”的海浪聲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五百零三章 回師第四百零四章 依計行事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至蕪湖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罐頭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常州第四十八章 矛盾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鬥(下)第五百零一章 大敗清軍第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四百二十章 議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頭激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櫻子和天草楓第二百三十章 任思齊的志向第一百一十九章 犁庭掃穴(3)第四百四十八章 就那麼走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追擊第二百四十章 世家們的對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去山東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五章 提督揚州第二百章 鎮海與岱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城真的破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民以逞者立殺不赦!第九十二章 達成合作(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略舟山的開始第三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冬天第九十三章 李前寬的陰謀第三百零八章 船隊回程第三百三十九章 慌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鏖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死神的鐮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德意志人鄧肯第二百六十六章 下膠州第二十九章 請求第二百五十五章 算題第二百二十章 膠州灣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四百六十九章 騎兵的突襲第二百五十一章 拔定海第二百零六章 岑港第二百一十九章 黃斌卿升官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繳獲第二百六十二章 舟山新兵第八十三章 反擊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零七章 陣破第六十五章 小乞丐縣衙喊冤第一百零五章 舟山羣島第四十五章 自立之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三百七十三章 反他孃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戰第六十八章 被搶第二十章 火爆的生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應元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城(加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一百四十三章 松浦綾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鄭家與荷蘭人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常州第三十一章 遭遇荷蘭船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三百八十四章 尼堪之死(加更,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二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九十三章 李前寬的陰謀第四百七十一章 城牆攻防,滿城皆亂第二百六十章 黃鳳舞的條件第三百零四章 步兵操典第一百七十五章 荷蘭俘虜第一百五十一章 曾船主的幫助第三十六章 甲板激戰2第五十九章 又見石頭第四百九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五十二章 繳獲第二百零二章 虧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國助(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三十章 誓滅李成棟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兵南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掌控(爲舵主R aymond5459加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船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查抄王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城牆即將被轟塌第二百六十六章 下膠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四百九十一章 張煌言的見解第四百八十章 暗潮洶涌第三十七章 傅春重傷(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