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

夜裡在城西南匠戶區生的喧譁震動南京守軍,自然會把事情報告給內閣。城門雖然不敢輕開,可城頭用繩子順着城牆把幾個士兵吊下城去,弄清楚了到底生了什麼事。

聽聞城外生了騷亂,馬士英匆匆披起衣服起牀,這些天生的事情太多,爲了不耽誤事他日夜在內閣值守。

聽到值守官兵報告,是岱山軍在城外掠奪匠戶,馬士英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

他本以爲任思齊讀書人出身溫文爾雅謙遜有禮,岱山軍又戰力驚人很是精銳,這才生出了把任思齊留在南京好爲自己所用。可沒想到這才幾天,竟然生出這樣的事情!

不行,得把任思齊叫來好好敲打一番!天明後,馬士英正要派人去傳任思齊時,卻接到了任思齊遞上來的摺子,言明欲往揚州增援。

就在昨日,馬士英也接到了江北的報信,說清兵已下盱眙。馬士英連夜召集兵部尚書阮大鋮內閣大學士王鐸等人商議,商議了半天也沒個好辦法。

江北已經聚集了大明戰力最強的軍隊。高傑餘部、廣昌伯劉良佐、東平伯劉澤清部都是久經戰陣的精兵,江北的部隊加起來總數足有三十萬之多,而又有大學士史可法督師揚州,他們要是守不住揚州的話,朝廷就更沒有辦法了。畢竟南京城內只有三四萬京營兵,還都是從來沒有經歷過戰事的軍戶出身的士兵,若論戰力根本沒法和江北四鎮的士兵相比。

就是因爲南京守軍的戰力太弱,馬士英才生出了把任思齊的岱山軍留在南京的想法。可沒想到這任思齊竟不知好歹,執意要去揚州!

任思齊的摺子中述說了揚州對於大明的重要性,指出若揚州失守,江北大軍盡失,則南京則根本守不住。揚州對大明的重要性馬士英當然知道,可任思齊的話卻讓他覺得有些危言聳聽,要是那麼多軍隊都守不住揚州的話,區區兩萬多岱山軍又有何用?

不過任思齊既然勇氣可嘉,一心爲國,自然不好打擊他的積極性。馬士英打算把任思齊招來好生撫慰一番,讓他安心留在南京爲己所用,至於強掠工匠的小事,自然也不再計較。

可是還未等馬士英派人,又有人前來稟報,說駐紮在江邊的岱山軍已經拔營了,正準備上船出離開南京。馬士英的臉色一下子鐵青了起來。

“元輔啊,這肅虜伯如此桀驁跋扈,乾脆把他抓起來算了!”阮大鋮看着馬士英的臉色,提議道。

“抓起來?”馬士英瞪了阮大鋮一眼,這是什麼狗屁主意,任思齊手中掌握着幾萬軍隊,若是做起亂來可怎麼辦?

阮大鋮也知道自己說了蠢話,羞愧的低下了頭。

“立刻擬旨,調肅虜伯寧波總兵任思齊部協防揚州,抵禦清兵。”馬士英咬着牙,吩咐道。侍候一邊的中書舍人聞言,立刻揮筆把馬士英的話寫成聖旨。

“元輔?”阮大鋮驚叫了一聲,可瞬間就明白了馬士英的意思。

岱山軍去揚州已無法阻止,而朝廷現在也拿任思齊全無辦法。若是岱山軍頂着違逆朝廷命令私自出兵的名義,則意味着朝廷對地方軍隊已經完全失去了掌控,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軍隊效仿。

與其這樣,倒不如下一道聖旨,讓任思齊帶兵增援揚州,這樣在其他人看來,岱山軍是奉了朝廷命令出兵的,這樣朝廷的臉面也算保住了。

聖旨寫下之後,馬士英立刻派人送往司禮監披紅,然後送給任思齊。

看着拿着聖旨匆匆出了內閣的中書舍人,馬士英越想越心裡窩火,“啪”的一聲,把茶盞狠狠地掃落在地面上。

中午時分,大軍已經6續上了戰船。四萬軍隊,上千艘戰船,想一下子拔營出不是那麼容易。茅十八帶着部分水軍及兩萬新兵先頭出,他們這批人要趕到長江口崇明島,把新兵放到崇明,而崇明以後將是岱山軍治下又一個島嶼。

沈廷揚也被尋了來,自從船隊及招募的士兵被劉澤清奪去後,沈廷揚已經沒了重新做官的心思。來到南京後,朝廷也對他進行了徵召,打算任命他爲戶部侍郎,可是被沈廷揚斷然拒絕了,他可不想庸庸碌碌的混在南京城內等死。

而岱山軍在銅陵大敗左良玉軍讓沈廷揚看到了希望,任思齊對天下局勢的分析更是讓沈廷揚讚歎不已。在沈廷揚看來,若是有一支軍隊能打敗滿清力挽狂瀾的話,非岱山軍莫屬。

任思齊率軍增援揚州之舉,讓沈廷揚很是敬佩,在大明敢主動和滿清八旗兵對陣的軍隊越來越少了。所以任思齊說要在崇明島訓練新兵時,沈廷揚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沈家是崇明大戶,沈廷揚又是進士出身,做過朝廷高官,在崇明的影響無與倫比,沈廷揚既然答應,岱山軍就算在岱山站穩了腳。

可是雖然答應了岱山軍在崇明練兵,沈廷揚卻拒絕了回崇明協助茅十八,而是打算和任思齊一起進揚州城。對於沈廷揚的勇氣,任思齊很是讚賞,果斷的答應了下來。

“沒想到朝廷真的下了聖旨!”送走了傳旨的太監,任思齊感慨道。在他看來,自己的做法很過分,強掠工匠,無令私自出兵,這種行爲已經不能用跋扈來形容了。可沒想到朝廷竟然忍了下來。

“哼,不過是爲了遮掩臉面罷了!”沈廷揚不屑道,做了十多年的官,沈廷揚自然知道官場的貓膩。

四月十五日,大軍從南京出,十六日到達鎮江。在這裡船隊分爲兩部分,一半以上的船隻載着兩萬新兵及數百戶工匠繼續東下前往崇明島。剩下的船隻則從鎮江進入了運河北上,趕往揚州。

“那應該是鄭家的艦隊吧?”任思齊指着南岸一大片水營問道,那裡停泊着數以百計的戰船。

“正是鄭家的船隊,聽說帶隊的是鄭鴻魁!”安東尼道。

“原來是他啊!”任思齊微笑來起來,一下子想起去年在倭國和鄭鴻魁見面的情形。那時的自己還只是兩艘海船的舶主,在受到荷蘭人的威脅下想向鄭鴻魁求助,可鄭鴻魁卻拒絕了自己,任憑自己被異族欺凌。

而歷史上,鄭鴻魁也是被南明朝廷調到鎮江,負責防守長江,可是當清兵渡江時,鄭鴻魁根本就不敢和清兵作戰,就逃離了鎮江。

以鄭家水師的強大,若是肯全力作戰的話,清兵哪那麼容易渡過長江?

揚州在江北,距離長江三十里,四月十七日中午,五百多艘船隻載着一萬五千岱山軍士兵抵達揚州,其中步兵一萬,水兵五千。而此時清兵先鋒已經抵達揚州城北二十里!

第九十六章 訓練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荒與水庫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五十九章 又見石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兵力空虛第三百五十四章 守城之策(加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題第二百零五章 赴湯蹈火第二百一十七章 漁民歸心第十章 矛盾第二百九十三章 慘勝第二百零五章 赴湯蹈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鎮江第一百八十三章 鼠父虎女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第三百二十二章 銅陵第三百七十二章 酣暢淋漓的擊潰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潰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兵器下的水戰(四千字兩章合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教官黃鳳舞第二百九十一章 鏖戰第四百二十章 議戰第十一章 舟山海盜第四百八十章 暗潮洶涌第八十七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五章 船上的讀書人第四百零六章 激戰第三十章 起航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兵的反應第三百三十六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名荒島第三百四十五章 救兵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軍紀第二章 熊二和茅十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立本的加入第四章 退婚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烏雲壓城城欲摧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之仁來襲第四百五十七章 烏雲壓城城欲摧第一百八十章 入夥(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嘉定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三百一十五章 沈廷揚(下)第二百三十章 任思齊的志向第三百七十七章 崇明島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的更強烈些吧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船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叛國投敵者,斬!第四百九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天下第三十三章 登船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陰攻守第四百二十四章 金山衛第七十章 任思齊勇救佳人第二百零七章 岑港巡檢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劉德福來投第三百二十五章 潰敗第三十四章 襲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三十六章 甲板激戰2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才難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遭遇第四百五十五章 內衛第三百五十九章 各方動向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戰(完)第六十二章 真相(1)第一百七十四章 崇禎十七年的春節到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立本的加入第四百五十三章 出征第二百四十九章 炮臺第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戰(1)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槍和火炮第三百零七章 巨大的利潤!第二百二十三章 流民浪潮第三十三章 登船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齊立志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兩面夾擊的岱山軍(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九章 騎兵的突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題第四十九章 波濤暗涌第四百九十二章 任思齊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爵第三百八十八章 百人敵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題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捉拿史可法!(加更,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 追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戰(3)第七十四章 洗脫罪名第一百九十六章 誘惑第二百九十五章 滿兵攻城第七十四章 洗脫罪名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