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

從長江進入運河,運河河段寬度要比長江窄的多,水深更淺。不過岱山軍的大船均已在茅十八的帶領下駛往崇明,現在乘坐的均是在銅陵之戰中繳獲的江船。

一萬五千其實用不了五百艘船隻,只是因爲需要隨軍攜帶的那二百門銅炮太過費事,足足佔用了一百多艘江船。當初造炮的時候,爲了方便移動,除了鑄造少量的紅衣大炮以外,把從倭國購買的精銅都用來鑄造這種五百斤的小炮。而且樑九別處心裁的給每門炮裝上了精鋼造的輪子,使得火炮具備了一定的移動能力。考慮到揚州之戰主要是守城,這次辛苦的把它們運到了揚州。

運河從揚州城東而過,運河的西側就是揚州的東門也就是水門,江船可以直接通過水門駛入揚州城。

而此時,在運河靠近城牆的一側,停泊着數以百計的大小船隻,爲了防止清兵搶奪船隻,揚州官府早已下令徵集所有江船,並派兵看守。

因爲未得督師史可法的軍令,此刻揚州城的水門緊閉,任思齊便下令步兵下船,在岸上集合。

載兵的江船不時靠向岸邊,一隊隊的士兵手拿着武器下了船,在江岸邊排出整齊的隊列。

城頭的守軍本來懷着看熱鬧的心思再看岱山軍下船,由於江船無法完全靠在運河邊,士兵們需要跳入膝蓋深的水中,趟過幾步之後才能上岸。看着城下運河邊岱山軍士兵笨拙的跳下江船濺起的水花,很多城頭值守的士兵笑出了聲。

可是慢慢的他們再也笑不出來了,因爲整個過程中岱山軍士兵除了趟水的聲音再無其他動靜。

所有人都是沉默的跳下船,然後趟水上岸,在岸邊排起整齊的隊列。

一艘艘江船靠向運河岸邊,一個個的岱山士兵跳下船,河邊的陣列漸漸變大,可所有的士兵都沉默無言。

有的時候沉默也是一種威懾,當看到一萬人的龐大戰陣沉默無言的立於城下時,城上所有守軍感受到的是震撼,一種無言的震撼。潛意識中,他們覺得城下的這支軍隊是與衆不同的,至於那裡不同卻也說不明白。

當督師史可法帶着揚州城內衆將迎出城外時,見到的就是這副景象。

本來以史可法的地位,是不需要親自出城迎接的。可任思齊身上有新封的肅虜伯爵位,這意味着任思齊在地位上於劉良佐劉澤清這些人等同。在揚州城內,除了史可法再無其他人能在身份上和任思齊對等,哪怕淮揚總督地位也在任思齊之下。

其次,現在揚州正處在生死存亡之際,任思齊這一萬五千援兵對揚州意義重大,可能會是揚州能否守住的關鍵。爲了籠絡任思齊,史可法不惜屈尊降貴親自出門迎接。

這肅虜伯帶的兵不錯,看着城外整整齊齊的岱山士兵,史可法暗自點頭。

史可法是文官不怎麼知兵,可他身後的揚州諸將卻不一樣了。看着面前排列整齊鴉雀無聲的方陣,劉肇基、莊子固等將領暗暗心驚。岱山軍的方陣無論橫看豎看斜看都是一條條線,這要多麼嚴酷的訓練才能做到這一點啊。更重要的是整個方陣所有士兵都沉默無言,沒有人隨意喧譁,連腦袋輕微晃動的士兵都沒有。看看面前的方陣,想想自己手下那些鬆鬆垮垮的痞兵,劉肇基等人心中頗不是滋味。

“站的整齊有個屁用,說不定是銀樣鑞槍頭。”四川將領胡尚友往地上啐了一口,低聲的咕噥着,卻惹來其他人的鄙視。

任思齊沒想到史可法竟然親自迎接自己,看着被一大幫文官武將簇擁在中間的這個身穿大紅官袍清瘦俊逸的中年人,任思齊不覺得心中頗爲激動。

這可是史可法啊,南明朝廷最具盛名的人物!雖然他抗清失敗,可他的名聲流傳千古,和南宋的文天祥並列爲中華民族的英雄。

看着面前的史可法,任思齊心理頗爲複雜,就氣節而言,面前這個人無可挑剔。可若論能力的話,恐怕他的能力遠不能和他的名聲比擬。

縱觀史可法的一生,並未做出多少值得稱讚的業績,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抗清前線。

在得知北京陷落崇禎帝殉國之後,作爲南京事實上的領,史可法不能果斷的策立新君,使得弘光帝在江北四鎮軍閥的擁立下登上皇位,這就是江北四鎮桀驁不馴不聽調遣的根源。

作爲督師江北的閣臣,他經營了江北一年多,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一籌莫展,毫無作爲。清兵南下時,他所節制的將領大多數倒戈投降,成爲敵人攻打明朝的急先鋒。史可法的平庸可見一班。

不過南明的失敗也不能全部怪到他的頭上,明朝的**已經深入骨髓,不論是朝堂還是軍隊,一個王朝的沒落總有它自身的根源,一個人的力量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面對明末的局勢,即使以諸葛之才,司馬之智恐怕也無力迴天。

心中感慨着,任思齊上前給史可法見禮。

“末將寧波總兵任思齊拜見督師!”任思齊抱拳施禮。

見任思齊沒有向自己下跪,史可法眉頭一皺,很快要舒展開來。

“肅虜伯真是一表人才、少年英雄,快快免禮。”史可法笑着用手虛扶。

“來來來,我爲你引薦一下揚州的文武。”

史可法先引薦的是淮揚總督衛胤文和揚州知府任民育,然後是劉肇基等諸將。

任思齊因爲有爵位在,地位在諸人之上,所以每引見一個人,都上前向任思齊行禮。任思齊則會連道不敢,謙遜的側身避過。

本來見到任思齊如此年輕卻身居高位,諸將都心懷不滿,見任思齊謙遜,心裡好了很多。

“稟督師,清兵派使者到了北門,指明要和督師大人對話!”就在衆人寒暄之際,忽然有士兵從城頭下來,跑到史可法面前稟告。

“肅虜伯先把手下安頓一下,晚上本閣會爲你接風洗塵。”史可法對任思齊笑道。說着就要轉身離去。

“督師能不能帶我一起?”任思齊急忙道。既然來揚州和清兵作戰,自然要弄清楚他們的意圖,至於士兵紮營,岱山軍自有制度不需要任思齊親爲。

第二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一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一十一章 爭吵第一百七十六章 德意志人鄧肯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三百四十章 伏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彥直第二百章 鎮海與岱山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前第八十章交談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肉磨坊第三百五十九章 各方動向第六十五章 小乞丐縣衙喊冤第五十二章 葬禮第四十三章 殺戮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斌卿又升官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整風第十六章 戴維第七十章 任思齊勇救佳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民以逞者立殺不赦!第三百零七章 巨大的利潤!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應元第四百零八章第一百三十章 平島李行久第四百四十六章 陣破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八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荷蘭俘虜第二百八十九章 對陣第四百七十九章 困獸與破城之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蒹葭的信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立鄉兵第九十章偶遇故人(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七章 紙老虎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四百九十五章 八旗漢軍這樣的漢奸軍隊一個不留第三百八十一章 城牆即將被轟塌第二百章 鎮海與岱山第一百二十章 勝利第一百八十六章 鳳舞練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五十二章 葬禮第二十四章 馬尼拉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頭激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宋立本之謀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襲第二百九十三章 慘勝第三百一十章 矛盾緩解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一百九十章 激戰(2)第三百一十五章 沈廷揚(下)第三百零四章 步兵操典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草楓和山田風太郎第四百二十四章 金山衛第四百五十二章 繳獲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九章 黃鳳舞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再糾結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馬南的戰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齊立志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二十一章 麗婭第四百一十二章 崇明(3)第三百四十章 伏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軍大勝,史可法被俘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略舟山的開始第六十六章 張蒹葭的心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青州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鼠父虎女第七十四章 洗脫罪名第一百九十章 激戰(2)第二百七十五章 船上的讀書人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2)第一百零一章處理的結果第三百二十一章 九江之變(四千字大章)第五十七章 任家灣(2)第一百四十章 極度熱情的日本人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九十四章 傅斌之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三百五十五章 慣例第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三十章 起航第三百一十一章 船隊歸來第八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死神的鐮刀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航前的瑣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江南大震第十二章 海戰(1)第四百九十二章 任思齊的決定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器作坊第五十七章 任家灣(2)第三百五十七章 軍務第二十九章 請求第九十章偶遇故人(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