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彥直

“浙江海防遊擊將軍幕府,招募文士若干,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優先。待遇,提供居所,月俸紋銀三兩。

......

凡應募者,必須身價清白,需全家移居岱山。”

膠州州衙之前,一個白衫讀書人正站在照壁之前,誦讀着牆上張貼的告示。

他叫李彥直,膠州人士,秀才功名。自二十歲中了秀才之後,科舉再無進境。連續兩次秋闈不中之後,只落得個家徒四壁,上頓不接下頓。

爲了養活家中的妻兒,李彥直不得不想法謀生。一開始尋了個館,教授蒙童,每年倒也能弄十多兩銀子。然而連年天災,田地減產,他所教授的蒙童家裡再也供不起孩童讀書,於是李彥直便失了業。

按說一個秀才,想謀生還是比較容易的,可李彥直恃才傲物,看不慣人世間的蠅營狗苟,不論是後來做賬房,還是在大戶人家做西席,均無法長久。

半年前,在同窗的舉薦之下,李彥直在州衙做了一個小小的書吏,每日裡算算賬,整理文書,每年能有二十多兩銀子,倒也還算不錯。

誰知京師淪陷,膠州知府帶頭向順軍納降。改朝換代、大勢所趨,李彥直並不在意,反而憧憬着新朝剛立,會開個恩科什麼。誰知沒過多久,又傳來了滿清佔了京師的消息,柯永勝等人易幟降了滿清。

這李彥直就不樂意了,他一個堂堂的秀才,聖人門徒,漢人子孫,如何會給異族做事?

李彥直當即便辭去了職務,回到家中。然而失去了職務,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僅靠鄉下那十畝地,根本不夠一家的嚼裹。

可是亂局紛紜,又能去哪裡尋找營生?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熬了下去,直到岱山軍趁夜襲城,膠州又重新回到大明治下。

看着告示,最吸引李彥直的不是每月三兩的紋銀,而是全家遷居岱山。

雖然不知道岱山的具體位置,李彥直也知道那是江南。從岱山軍的舉動來看,根本沒有久居膠州的意思。北方的局勢已經十分危機,山東早晚會落入異族之手,李彥直可不願在異族統治下苟活。

岱山雖然遠離了家鄉,可那裡終歸是大明的天下。自家也就一家三口,貧困潦倒,沒有什麼可以留戀。

想清楚之後,李彥直當即走進州衙,去應募文士的職位。

在州衙的耳房之中,岱山軍的一個文吏聽說李彥直是秀才功名之後,愕然的看了他半天,慌忙拿出文冊請他登記,態度非常之熱情。

登記好姓名籍貫年齡,那一年中的秀才,家人姓名等等。那個文吏給了李彥直一個小小的木牌,木牌上寫着曲曲折折的符號,並在正中鐫刻着一個“文”字。

“三日後帶家人到城門集合,憑此牌會有人帶你們到膠萊河邊,乘船前往岱山。”文吏囑咐道。

李彥直拿着木牌,懷着複雜的心情回到家中,把自己的決定告知了妻子。

“每月三兩銀子的信奉,足夠咱們一家三口嚼裹,以後你就不用再那麼操勞!”捧着妻子粗糙的雙手,李彥直心疼的道。

妻子劉氏卻沒有那麼樂觀,對遠離家鄉表示了擔憂,可是既然李彥直已經下了決心,她也只能夫唱婦隨!

拿定了主意之後,李彥直找人賣自家的田地,十畝旱田在往年每畝至少**兩銀子,可是如今最高的也纔出了五兩銀子。

明知道對方拼命壓價,李彥直也無可奈何,只得忍痛賣掉了自己家的田地。

離開了家鄉,不知哪年哪月能再回來,李彥直懷着悲痛的心情,去與親戚朋友告別,卻驚奇的現好多親友竟然也打算移民岱山。

......

“將軍,這幾天來,共招募了士兵三千五百六十七人,連同家屬有一萬兩千餘人。另外,前來應募的讀書人也有百人,其中大多數都是童生,有秀才功名的只有寥寥數人。鐵匠、木匠,泥瓦匠等各種工匠也招了不少,共有兩百多戶。”

州衙之內,書吏林泉畢恭畢敬的向任思齊報告道。林泉是年前在鄞縣招募的讀書人,是個童生,才具一般,能力一般,但勝在爲人老實勤奮,深受任思齊重用。

“不錯不錯,明天馬上準備好船隻,把他們6續裝船,運往岱山。對了,要多備藥物,防範疫病的生。”任思齊吩咐道,一艘大船,裝了數百人,在海上行駛至少要二十餘天,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定得小心疾病的反生。

“將軍放心,這幾天我們幾乎把膠州所有的藥材都採買一空,就連醫匠也招募了二十多人,準備的非常充足。”林泉自信滿滿道。

第二天,一大早,膠州城外就6續有百姓提着大小包裹聚集。城門外二十多口大鍋一字排開,鍋裡熬製着香噴噴的米粥。

對這些招募的士兵,按照到達的先後編制隊列,十二人一小旗,四小旗一總旗,三總旗一隊,抽調了精銳的士官擔任小旗、總旗、隊正。

然後讓這些新任的軍官組織手下的士兵及家屬,領到一邊先吃早飯。吃過飯後,則帶着他們前往膠萊河邊,乘坐船隻前往膠州灣,在那裡上大船。

城外的大鍋下的火焰不停的燃燒着,熬製了一鍋又一鍋的米粥。羣集的百姓吃過了米粥,便被引着離開了城下趕往東邊的膠萊河邊。然後會有另一批百姓到來,進行編制,吃飯!

李彥直攜帶着妻兒來到城邊時,見到的就是這一副景象。

看到他那寫着“文”字的木牌,負責接引的岱山書吏熱情的把他引到一邊的棚子下面。

就在路邊搭建着十幾個粗糙簡陋的木棚,上邊搭着葦蓆,雖然簡陋倒也能遮擋炎熱的日光。

棚子裡面擺放着許多的長凳,李彥直引着妻兒在一個長凳上坐下,這纔有功夫觀察棚子裡面的情形。

棚子下面坐着數十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而其中男子李彥直大多認識,俱是膠州的讀書人。

看到李彥直進來,他們紛紛行禮,因爲李彥直是棚子裡唯一據有秀才功名的讀書人。

第一章 秀才殺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蒹葭的信第二百六十二章 舟山新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滿兵攻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慌亂第一百二十九章 颶風暴雨第一百七十六章 德意志人鄧肯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3)第四百五十九章 狗頭第四百八十九章 思齊封王,戰事再起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三十八章 無名島嶼(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熊二的春天第六十六章 張蒹葭的心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二百六十五章 登萊巡撫曾化龍第三百八十一章 城牆即將被轟塌第三百一十章 矛盾緩解第一百六十九章 編制和掌控第一百零四章 薛雨來來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七十四章 堅不可摧的南京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隆武朝廷第一百四十二章 松浦家的招待第四十四章 奪船第四百七十五章 攻城(1)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一章 秀才殺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驚詫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會沈廷揚第七章 福春號第十九章 馬尼拉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百戶盧宗漢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戰(4)第四百九十一章 張煌言的見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反他孃的!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第三百四十九章 降將和主子第四十九章 波濤暗涌第九十八章 熊二的春天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2)第三百二十一章 九江之變(四千字大章)第一百章 捉姦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戰(3)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沙鎮第三百五十九章 各方動向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勝利第一百八十章 入夥(上)第五百章 大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四百二十二章 掌控(爲舵主R aymond5459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繳獲第三百九十六章 弘光出逃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會沈廷揚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九十五章 嫁禍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兵(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一百四十二章 松浦家的招待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七十八章 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七十二章 劉德福來投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3)第一百九十七章 圍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紙老虎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襲第八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彥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齊立志第四百六十章 襲營第一章 秀才殺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立本的加入第二百八十章 清兵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子醜潮第三百四十三章 漢奸們的追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松浦家的招待第九十七章 思齊主動受訓,笨熊二思春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國助(上)第五十章 操帆第四百六十一章 陣斬李率泰第五百零二章 席捲福建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陰攻守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犁庭掃穴(1)第四十五章 自立之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雙方第一百五十六章 此時鄭森正年少第一百三十五章 硫磺島第五百零二章 席捲福建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一百零三章 軍紀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略舟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