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罐頭

去呂宋的海船已經出,任思齊便決定離開岑港,返回岱山。畢竟離開岱山好些天,肯定有好些事情等着他去處理。

岑港的事情已經完全理順,就剩下一個錢掌櫃還在蹦達,任思齊吩咐留在岑港的任興凡,只要錢掌櫃敢尋事,對付他不用手軟。現在害怕引起其他商人的恐慌,任思齊不願對錢掌櫃趕盡殺絕,可是要是他自己敢扎刺的話,就不能怪自己了。

給任興凡留下兩艘船,任思齊便帶着艦隊回到了高亭港,從碼頭到高亭鎮的路上,就見道路兩邊的稻田裡秧苗綠油油的很是可愛。很多的老人婦女在稻田裡除草,看到返回的任思齊等人,臉上都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過了年後,在沙福的帶領下,高亭北面的水庫大壩修建完成,並在高亭的四周修建了縱橫交錯的水渠。一萬八千餘畝耕地被開墾出來,大部分都種了水稻。在清明左右下了秧苗,不出意外的話,六月份第一次的水稻就會收穫。這對岱山巡檢司來說有着重大的意義。

岱山巡檢司現在有士兵六百多,加上家屬有近兩千人,所需的糧食全需購買,每個月都是一個很大的數量。等到水稻成熟,整個岱山糧食就完全能自給自足。

而岱山軍的規模肯定會越來越大,糧食是制約展的最大因素。所以任思齊纔會積極的在岱山開荒。

“大人,您去年從日本弄來的鳥糞可幫了大忙,我沒想到這秧苗長得如此好,這樣看來,今年的春稻產量肯定會在兩擔以上。”沙福滿意的對任思齊說道。

兩擔算得什麼?要知道那些鳥糞不知道存在了幾千年,富含氮磷鉀和後世的化肥也查不了多少,後世施肥的水稻畝產可都在千斤以上。

“老人家辛苦了!”看着沙福被曬得黝黑的臉龐,任思齊從內心裡生出了感激。

在岱山巡檢司,沙福雖然只是被任命爲書吏,可實際上他相當於高亭鎮的民政官,管理者整個高亭的屯田之事。

岱山的耕地雖然都分配給了士兵們,可是士兵們平時忙於訓練剿匪,能耕種的時間有限。所以田地主要靠家人,可是沒有壯勞力的話,種地很困難。所以所有的田地其實是整體在一起耕種,所有人都出力,這樣收穫時按照家中田地的多少和參與的人工分配糧食。當然這種辦法有很多缺點,不過目前看來卻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而沙福負責着整個種田之事,方方面面都要操心,他的辛苦顯而易見。

“沙伯,您看能不能在這稻田裡養些魚或者是鴨子,這樣稻子收穫的時候,也能順便收穫魚鴨。”看着眼前稻田裡盪漾的水波,任思齊建議道。

“養魚好說,魚苗好弄的很。可養鴨就不好辦了,咱們上哪裡弄那麼多的鴨仔啊?”沙福爲難道。

“鴨仔就去杭州買,第一批去買,以後就自己孵。”任思齊揮揮手下了決定。

“這麼多稻田要是養鴨子的話,足能養上好幾萬只,到時大家可都有口福了。”

“魚還是不要養了吧,魚便宜的很,沒有什麼價值。”沙福想了想提議道。

在海島上,最不值錢的就是魚了,乘船出海撒上一網,就能網回很多魚來。可是正因爲魚多,也就賣不上價錢,漁民們勤苦出海幾日,打了一船魚,運到城市去賣時,卻賣不上什麼價錢,很大一條魚也就賣個幾文錢,交過稅後落不下幾個錢。

人不能只吃魚,還要吃蔬菜糧食,可是糧食的價格非常的高,一石一直在三兩銀子上下,漁民們買上一船魚還換不回一石糧食,所以在沿海,最貧窮的就要數漁民了。

而且魚這東西,你打上來就得趕緊賣掉,否者放上幾天就會死去,那時再賣就沒人要了。這也是沙福不願養魚的原因。

可任思齊卻有不同的想法,既然海島最豐富的資源就是魚,他當然要在魚上打主意。魚不是不能久放嗎,可若是做成罐頭的話,不久可以長久儲存。而且魚罐頭還可以做成商品,用海船運往各處,這也是一筆不小的生意。

後世的罐頭都是用鐵皮或者是玻璃包裝,現在鐵皮和玻璃都不好辦,不過可以用陶瓷啊。只要聘請些陶器匠人,在島上就可以燒製陶罐,然後用陶罐製作罐頭,這工藝並不複雜,岱山士兵的家屬平時都可以製作。

任思齊年前的時候就已經拜託劉德福,讓他幫忙尋找會燒製陶瓷的匠人,過年後,劉德福真的找了兩個,送到了島上。任思齊把自己的要求告訴了他們,要求燒製能容納一斤左右的陶罐,也不知道他們弄的怎麼樣了。

在高亭鎮北面的磨心山山區,是岱山巡檢司的工匠區,在這裡有好幾個作坊。陶瓷作坊位於山腳下,這裡有着豐富的黏土,最適合燒製陶器。在山谷裡還分佈着火藥作坊和鐵器作坊,目前岱山軍的火藥已經能夠自產,鐵器作坊負責製作武器,因爲技術的原因,現在只能製作火炮彈丸,以及簡單的長槍槍頭,至於火槍火炮則沒法制作。

陶器作坊的負責人是老陶和他十五歲的兒子,他父子是江西人,祖輩都是燒製陶器的匠人,也不知怎麼的被劉德福請了過來。

“大人,您要求的陶器已經燒好了。”老陶拿起一個陶罐遞到任思齊手中。老陶是燒製瓷器的匠人,雖然手藝算不得多精湛,對燒製這種最簡單的陶罐當然不再話下。

這是一個闊口的圓柱形陶罐,樣式非常的簡單,就形狀而言並沒有什麼特色。不過任思齊需要的不是精美的瓷器,而是一個一次性的能容納一斤左右食物的容器而已。

有了瓷器後,任思齊便讓人實驗起魚罐頭來。巡檢司的士兵都是漁民出身,他們的妻子都會做魚,任思齊找了手藝做好的婦女,把自己的想法給她們說了,便放手讓她們去做了。

閃過天來,一罐子香噴噴的魚便送到任思齊面前。任思齊用筷子夾了一塊,放在嘴裡嚐嚐,味道竟格外的鮮美。

“不錯不錯,這要是放進罐子裡密封后,能放上多少天?”任思齊問道。

“這是熟食,裡面加了很多香料,要是不透氣的話應該能放個十天半月吧。”做這道菜的是一個叫林立的妻子,顧大嫂。

“這樣,你把這些罐子拿回去,把魚做好後裝進罐子裡,然後想法封住罐口,如是能放上一個月魚肉還不壞的話,我算你大功一件。”任思齊吩咐道。他不懂製作罐頭的流程,只能放手讓下面的人去摸索。要是做出的罐頭能放上一個多月不壞,那時就可以大批量的生產。

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四十四章 奪船第一百八十章 入夥(上)第一百零六章 有女鳳舞第一百九十四章 勝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槍和火炮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劃第三百零五章 懷孕的松浦綾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宋立本之謀第五十五章 友盡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兵來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沙鎮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的更強烈些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反覆無常第四百零七章 陣破第二百四十一章 雙方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3)第七十九章 客船第二百零三章 棄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鳳舞練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彥直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國助(上)第三十章 起航第三百九十章 綠營兵們的攻城第五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八十四章 解救第三十二章 荒島第三百五十三章 岱山軍,好樣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軍務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浙沿海是誰家的天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六章 甲板激戰2第二百三十章 任思齊的志向第一百九十四章 勝利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八章 陳子龍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戰(1)第三百一十三章 寧波總兵第一百一十章 盧宗漢來援第三百三十章 拉攏第四百六十章 襲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一百一十章 盧宗漢來援第四百五十六章 整風第一百零九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思齊要自立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京攻略第四十四章 奪船第一百六十三章 海戰(5)第四百章 大明難道要完?第二十五章 塞巴斯提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爵第五章 越獄第二十六章 舞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戰第二百九十章 方陣被滿兵擊破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行久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二百五十七章 離別第三百七十二章 酣暢淋漓的擊潰戰第八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戰(4)第八十章交談第三百四十章 伏擊第十二章 海戰(1)第二百四十二章 前翁婿第三百零二章 “隆中對”第三百六十九章 填濠第三百三十二章盱眙失守第二百一十七章 漁民歸心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常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二百一十一章 爭吵第三百六十一章 捉拿史可法!(加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二章 清兵被趕出揚州城第八十三章 反擊第一百零五章 舟山羣島第九十二章 達成合作(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栓子的遭遇第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拔定海第五十章 操帆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整風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軍成立第三百零七章 巨大的利潤!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3)第三百二十五章 潰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烏雲壓城城欲摧第七十五章 高立羣上門羞辱第五十七章 任家灣(2)第六十八章 被搶第二百零四章 殲滅海盜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馬第二百零七章 岑港巡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