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戰(三)

號角嗚咽,塵土蔽天。

十二萬唐軍與十五萬楚軍劍拔弩張,爭鋒相對,其中的先鋒甚至已經交手,戰況極其慘烈。

在這種誰都不服誰的環境下,李世民終於忍不了了,索性不再退讓,不再使用陰謀詭計,直接與項羽硬對硬,正面交鋒。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尉遲恭,隨我一同歸順霸王吧,榮華富貴少不了你的!”

季布一戟挑開了尉遲恭的馬槊,暴喝一聲,引起陣陣波瀾。

“哼,我尉遲恭食君俸祿爲君解憂,又怎會做這種賣主求榮之事?!”尉遲恭面如黑炭,但這個時候卻堅持原則不動搖,“你也說了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不如投我大唐,仍不失徹侯之位!”

兩人你來我往,好生激烈。

季布策馬一撲,手中的長戟瞬間高高舉起,似乎是化長戟爲大刀,一招力劈華山當頭劈下,當真是風聲虎虎,勢若雷霆,讓尉遲恭心裡一驚。

“鏘!”

尉遲恭的馬槊牢牢架住了季布的長戟,“鏘”的一聲,震耳欲聾的金鐵交鳴聲轟轟作響,震得尉遲恭與季布的耳膜是嗡嗡作響。

尉遲恭倒吸一口冷氣,在心裡嘖嘖稱讚道:“好大的力氣!”

尉遲恭當即把心中的那股小覷之氣給收回,死死盯着季布,當即走馬連環,長戟馬槊揮舞,真乃龍爭虎鬥。

雙方你來我往鏖戰七十回合,依舊是不分勝負。而這時龍且也忍不了了,當即暴喝一聲:“殺!”

隨後楚軍的大軍如同三峽放閘一般,激流勇進,朝着唐軍殺去。

“給爺爺殺,打死這幫龜孫!”

程咬金也不甘失後,當即暴喝一聲率領大軍殺了上去。

而郭子儀則是在後方指揮方陣,運籌帷幄。

龍且、季布合力大戰程咬金與尉遲恭,四將兩兩相對,好生精彩。

鍾離昧也沒有自找沒趣,把機會都讓給了同袍。斬將奪旗、攻城略地,這可是拿來並稱的四種功勞,自然是榮耀無比的。

既然季布、龍且已經選定了尉遲恭、程咬金作爲對手,鍾離昧自然是不好意思上去“搶功勞”的。

話雖如此,但項羽可不想讓他們浪費這麼長的時間。

項羽並沒有親自上場,而是如同郭子儀一般在幕後掌控。

一時的興起很快就讓項羽感到枯燥無味,他想要親自下場解決戰鬥,又怕失了面子,因此愁眉不展。

望着場上越來越激烈的戰鬥,項羽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取孤弓來!”

項羽大喝一聲,嚇了身後的士卒一大跳,但隨後幾個士卒恭恭敬敬地擡來一張強弓,奉上。

項羽一臂將弓拿來,略微把玩了一陣後,逐漸開始認真起來。

握弓,搭箭,控弦,放箭。

四個動作一氣呵成,幾乎在項羽搭箭的那一瞬間箭便射出,離弦之箭帶着風聲如流星一般呼嘯地射向尉遲恭。

尉遲恭此時正與季布戰的正酣,根本就沒能注意如閃電一般的箭矢。待他反應過來時,只看到一道寒光迎面而來,便覺得喉嚨裡傳來一陣撕裂的疼痛,隨即只感覺有冷風“嘶嘶”地向身體裡灌去,又是一陣陣疼痛。

“暗箭傷人...卑...卑鄙小人...”

尉遲恭的雙眼透着難以置信,瞳孔在慢慢放大,手中的馬槊頹然落地,但他並沒有試圖拔出咽喉處的箭矢,只是緊緊地指着季布,遺憾歸去......

縱使有千鈞之力,也難以脫離生與死的界限。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單項超過85的人才陣亡,尉遲恭——武力值98,統御值91,謀略值60,內政值55,魅力值60,忠誠度等級爲-3。”

尉遲恭高大的身軀轟然落地,季布表示一臉懵比:“他怎麼死了,我又幹啥了?”

雖然這一箭是項羽親手所射,但季布畢竟是背對着項羽的,因此他並沒有看見項羽彎弓射箭的全過程,反而在心裡怒罵一聲人頭狗。

“不好,尉遲恭那老黑炭死了!”程咬金察覺到了身旁的異樣,忍不住一愣,心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天罡斧法的三板斧倒是唬住了對面的龍且,但是長久以來也不是辦法,況且如今尉遲大老黑也已經死了,.要麼乾脆...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程咬金願降!”程咬金想清楚一切後,當即用上了剛剛學到的一句話投降,讓龍且爲之一愣。

這傢伙...叛變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不要質疑程咬金的人品,他可遠遠沒有演義那般義薄雲天。

程咬金的出身可並不是很好,大業六年起,盜賊蜂起,程咬金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護衛鄉里。後來歸附李密,得到重用,爲內軍驃騎之一。李密在軍中挑選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隸屬四驃騎,分爲左右,號稱內軍。李密常對人說:“這八千人抵得上百萬大軍。”程咬金管領四驃騎之一,所受恩遇特別隆厚。

後來王世充與李密交戰,李密戰敗,程咬金爲王世充所俘虜,王世充任命其爲將軍,待之甚厚。

武德二年,王世充要進攻故州,因此王世充任命秦瓊爲龍驤大將軍,程知節爲將軍,都厚待二人。然而程咬金和秦瓊厭惡王世充爲人多狡詐,辭行投了李唐。

看似很正常的舉動是不是?可是後來程咬金隨李世民出征,擊敗王世充...

李密待他不薄,然後李密兵敗後降了仇人王世充;王世充待他不薄,然後他帶着秦瓊一起投奔了李世民;他沒有叛變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李世民統一了天下,所以安心賣命。

程咬金不能說是小人,但也絕對是一個視自己性命比一切都高的存在,在歷史上程咬金可能還會猶豫。

但現在,程咬金才歸順李世民三年誒,有個J8感情,投了!

PS:本書正式改爲隨緣更新。

這個隨緣更新可不是三天一更這樣的,而是指我新書一更寫完後,能寫本書幾章就幾章,明天保底三章。

嗯...今天更新晚的主要原因是和其他作者聊天聊嗨了,完全忘記了時間......

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後記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三百零四章 退敵(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一百零七章 煌陵第二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五十六章 攻佔無終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朝議論政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三百一十章 進擊的項燕(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齊敗亡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國之盾(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莊侯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況膠着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臨淄之議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撥亂反正(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七十六章 蘇秦使趙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況膠着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流萬戶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七章 郭隗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項籍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九十五章 恆山之戰(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臨咸陽(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三十七章 薩爾滸之戰(一)第三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一十章 御駕親征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戰(三)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頓誓破筱商縣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十五章 二鸚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國之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