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戰(二)

“吃我一槊!”

尉遲恭一聲暴喝,手中的馬槊奔着英布的頭顱狠狠的削了下來。

季布略微偏頭,手中的長戟也將尉遲恭的馬槊給攔了下來。

“沒想到你這個黑炭還有點本事!”

季布怒罵一聲,他雖然與尉遲恭曾經相交,但並不知道尉遲恭的本領如何,這次交手讓他大喜,登時暴喝一聲,施展了渾身解數想要把尉遲恭留下來。

“叮......季布使用技能千金,武力值提高5點,季布當前武力值爲104點!”

正當季布奮勇一斬時,尉遲恭突然爆發出強烈的力量,一時之間卻沒讓季布得逞。

“叮......尉遲恭使用技能門神,季布技能失效,武力值恢復99點。”

雙方依舊是誰也奈何不了誰,繼續交戰。

戰場上依舊是塵土飛揚,血流成河。

“查詢季布、尉遲恭、程咬金的屬性。”

突然出現的技能似乎是提醒了姬衍什麼,姬衍登時開口查詢此三人的屬性。

這三人也是姬衍一直沒有查到的三個人。瞭解差不多後,姬衍覺得自己是時候出來摘桃子了。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季布——武力值99,統御值89,謀略值67,內政值49,魅力值80,忠誠度等級爲-3。”

“季布,楚地人,曾效力於西楚霸王項羽,多次擊敗劉邦軍隊。項羽敗亡後,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後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爲郎中。漢惠帝時,官至中郎將。漢文帝時,任河東郡守。季布爲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着“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一諾千金”這個成語也是從這兒來的。”

“季布技能千金,當季布與相識的敵人交戰時,武力值提高5點。”

“季布特殊屬性交友,季布人格魅力大幅度提高。”

“叮......查詢完畢,尉遲恭——武力值98,統御值91,謀略值60,內政值55,魅力值60,忠誠度等級爲-3。”

“尉遲敬德,名融,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去世,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尉遲恭技能門神,有概率使對手技能失效,若無法使對手技能失效則降低對手武力值5點。”

“叮.....查詢完畢,程咬金——武力值95,統御值79,謀略值69,內政值14,魅力值69,忠誠度等級爲-3。”

“程咬金,原名咬金,後更名知節,字義貞,濟州東阿人。唐朝開國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國公。參與玄武門之變,歷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改封盧國公,世襲普州刺史。

麟德二年去世,追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諡號“襄”。陪葬昭陵。其事蹟常見於各種文學作品。”

“程咬金技能天罡三板斧,當程咬金揮舞出第一斧時武力值提高3點,第二斧時武力值提高5點,第三斧時武力值提高10點。第四斧後恢復正常,且無法連續使用。”

經過這次的探查,姬衍也清楚了些東西。

“原來尉遲恭不叫尉遲恭,而叫尉遲融啊。”

其他的姬衍倒沒怎麼管,第一眼就看見了一個天天被叫錯的人名。

“嗯,好的尉遲恭,朕明白了。”姬衍點了點頭,繼續觀察。

不過姬衍通過尉遲恭與程咬金倒是發現了之情況:唐國武將絕大多數的竟然沒有覺醒屬性?

這是什麼道理?

抱着無聊的心態,姬衍又把李世民、郭子儀等唐國高層查了一下,發現他們確實沒有屬性。

而整個唐國擁有屬性的只有兩個人,可惜他們都死了。

一是中府趙王李元霸,二是白馬長戟薛仁貴。

剩下的如尉遲恭、程咬金之流可都沒有屬性的啊。

“魏忠賢,錦衣衛回來了麼?”

姬衍打了個哈欠,也不再想唐國的事兒,反而對着魏忠賢詢問道。

“啓稟陛下,錦衣衛早就回來了。”魏忠賢諂媚般的開口,“一起回來的還有李元吉與裴斐,陛下您看該如何...”

“嗯,冊封李元吉爲承唐恩侯,食五千戶;冊封裴斐爲劍聖,普天之下唯此一人。”姬衍先把這倆人給封了。特別是李元吉的爵位。

滅唐後,李元吉的爵位將變成承唐恩王。

承恩承恩,承誰的恩?還不是姬衍所代表的燕國。而唐國後裔承了燕國的恩苟活下來,這便是這個爵位的意義。

至於劍聖那個就無所謂了,一個名頭而已,姬衍又不稀罕。

至於真的有武林高手來找裴斐比武,那也不關他姬衍什麼事兒。

“這次去截殺虞姬的錦衣衛是誰,乾的不錯。”姬衍又來了興致,開口問道。

“錦衣衛南鎮撫司沈煉。”

魏忠賢想了一會兒,最終報出了一個人名:“還有他的幾個小兄弟。”

“沈煉...又是他?”

姬衍呵呵一笑,這個沈煉的出場率也太高了,都快趕上一些郡守了。

對於這個最初護送吳用,見證錦衣衛成長的錦衣衛,姬衍表示有了印象。

這個人大難不死,一直都是牽扯大事兒啊。

莫非是一個主角?

姬衍想到這裡,登時開口道:“讓他去郢都吧,若是能活着回來,下一任的鎮撫使就是他了。”

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六章 漁陽君第五十六章 攻佔無終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侯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十四章 大婚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原君趙勝第十五章 二鸚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七十八章 趙之猛將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閔突圍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三百九十七章 棄守函谷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臨淄之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秦特使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秦特使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項籍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一章 系統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九十四章 恆山之戰(三)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國使臣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十四章 大婚第七十八章 趙之猛將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侯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廣開言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之將亡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擊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