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

郭嘉病逝,這對諸侯而言並沒有什麼影響,有些不疼不癢的感覺。

除了欣喜若狂地秦國以及悲傷到不能自理的曹操,其他的諸侯並沒有什麼動作。

在他們看來,一個謀士而已,死了便死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秦國朝廷之上,秦王嬴駟再次召開了會議,開始商議未來秦國的路線。

“自商君變法以來,我大秦將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豈受施捨之辱?!”嬴華憤恨不已,開口怒喝道:“張儀與魏商議,爲何割讓濮陽?”

“我看他張儀就是魏國的奸細!”嬴華繼續憤然開口道。

濮陽之戰,嬴華爲秦軍主力之一,每逢戰,必先登。

因此,嬴華纔對於張儀割讓河西之地予魏國那麼氣憤。

嬴華年輕氣盛,一腔熱血看不慣縱橫之言,嬴駟、甘茂、張儀等人並不在意嬴華的話語,全當是說笑了。

“嬴華,退下吧。”嬴駟淡淡開口:“相國這樣做,是有理由的,而且寡人也應允了。”

“可...可白白割讓河西給魏國,我不甘心!”嬴華扯着嗓子開口道:“河西之地,數千裡的江山...爲何要聽從這張儀的一面之詞,從而割讓給魏國?”

“夠了!這件事兒寡人早就說過,從今日起,若有再議者,斬!”嬴駟突然暴怒,開口道:“嬴華,你且退下!”

嬴華還準備說些什麼,卻被一旁的嬴疾給拉走,一直拉出了殿外。

場面暫時出現了寂靜地局面,十分的尷尬。

“王上,當今我大秦軍隊士氣低迷,需儘快發動戰爭,解除士卒的低迷心態!”安靜了一會兒後,秦國武安君白起突然開口道,聲音低沉,有些謹慎。

秦國由於商鞅變法,導致秦國的百姓都聞戰而喜,若是沒有長久的戰爭,那麼國家就離崩潰不遠了。

秦國先前攻打河西結束後,又連忙把北面的義渠作爲對手痛打一番,現在就陷入了尷尬的局面,

“戰爭...”嬴駟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道,他實在不知道還有那裡可以打了。

南方蜀國...不行,北方匈奴...不行,至於西方.....

“有了,令蒙驁西進伐吐蕃,蒙恬爲輔,讓吐蕃人嚐嚐我大秦的精兵!”嬴駟突然想到了西方的一羣少數名族,頓時眼神一亮,但又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決定開口道:“老將軍還需要保重身體。”

“請王上放心,蒙驁領命!”大殿之上,左側站出一員老將,開口大喝道。

蒙驁喜不勝收,他已經年過六十,已經有數年沒有參戰了,因此蒙驁十分憋屈,一直以爲是因爲自己齊人的身份。

而這次嬴駟命自己出戰,當然讓這位年過六十的將軍大喜過望...往日這種情況嬴駟都會派遣白起、王翦這樣的得力干將出手的。

而他與王齕這種老將都是作爲副將、參謀的身份跟着這些得力干將出征的。

嬴駟點了點頭,有些無力。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要平衡軍方老壯的勢力,先前已經任王齕爲將過了,如今輪也該輪到蒙驁出戰了。

“王上,西進絕對不是長久之計。”張儀聞言後,接着說道:“張儀願出使燕國,說服燕王與我王盟!”

張儀昨夜在家中思來想去,最終決定去自家師兄弟所在燕國。

燕國從地勢上來看,與晉國、魏國接壤,可以與秦國達成前後夾擊之勢。

而其他國家就不太一樣了。

楚國、韓國、齊國、蜀國、唐國、隋國,這些都不與晉國接壤,無法完成前後夾擊之勢。

“相國可有把握?”嬴駟默默開口道。

“未有十分,但盡力也!”張儀信誓旦旦地開口道:“臣請命,請王上允!”

“準!”嬴駟點了點頭,開口道。

秦國前途何其縹緲,嬴駟原以爲憑藉着商君之法必能東出掃諸侯,大一統。

誰成想到東出的第一個攔路虎魏國就是這麼難與...這是在讓嬴駟迷茫了。

“我大秦,定將萬年!”

嬴駟在心中自顧自地喃喃自語,不斷的催眠自己:“燕國要想進一步擴張,必須與我大秦合作...所以燕王姬衍必將與寡人結盟...沒錯,定是如此!”

......

上谷,樂毅部駐軍處,一個青年將領忐忑不安地坐在自己的軍帳中,內心無比的糾結。

一封羊皮卷靜靜地卷在他的牀鋪上,上面用着燕文書寫着文字。

“我...我不能對不起王上...不能背叛王上!”年輕將領喃喃自語,有些糾結,“不,不,他姬衍任用小人,我這個老資格將領卻一直都是殿將...這樣的王上不值得我效忠!”

“不...樂...樂毅將軍是我的上司和岳父,我不能對不起他!”

這個人影,是楊磊。

魏人楊磊,有勇武之力,乃樂毅之婿。

而他,也是完顏希尹佈置的暗棋。楊磊爲燕將兩年卻一直都沒有晉升少將,自然會有所怨氣。

而完顏希尹正是利用了他的這一點使其成爲了己方的暗棋。

但楊磊卻沒有這麼覺得,他覺得雙方只不過是合理互助而已。

完顏希尹告訴自己肅慎的實力,自己去獻策得到功勞。而自己也將燕國的情報透露,給完顏希尹一些功勞。

楊磊覺得雖然見不得人,但自己終究不是漢奸。

這次...完顏希尹竟然向楊磊索要薊城防備軍的具體信息!

楊磊這次就有點猶豫了,但完顏希尹拿出了肅慎愛新覺羅氏將領多鐸的兵力信息,楊磊就有點心動。

楊磊覺得自己拿到消息後,一定會建功立業,擊潰多鐸部,充爲自己的戰功。

至於完顏希尹會不會騙他,楊磊表示交易了幾次後,完顏希尹的情報雖然有一點偏差,但是大體都是可信的。

而自己的情報,也是真中摻假,假中摻真。

“薊城守備軍,主將魏文通,雖名爲主將,但主將權力未曾有....總兵馬...八千。”楊磊猶豫了一會兒,將兵馬數量增加了五千人,寫下書信,等候傳訊給完顏希尹。

然而薊城的守衛並不是以守備軍爲主的,而是以城外駐防部隊。

“我這樣...應該不算出賣王上了吧...”

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衡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之將亡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三章 乾臯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戰(三)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專家李廣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七章 郭隗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一百九十七章 鹹魚翻身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殺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一百二十一章 交鋒(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衛青戰王賁第二章 奸相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國之盾(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三百零一章 傾國傾城楊玉環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專家李廣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殺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九章 策反第一百零七章 煌陵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一百六十章 破縈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侯動向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齊燕會盟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三百一十三章 奇襲紀南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四百章 滅秦!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戰(三)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頓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燭影斧聲第六章 漁陽君第三百八十七章 圍堵函谷關(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八十四章 羅藝父子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雙雄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