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

在肅慎一片風蕭蕭兮的氣氛下,魏國的河西之地也是一片悲涼。

爲河西大都督出謀劃策,立下赫赫功勞的鬼才郭嘉病重,如今也已經是有氣進沒氣出了。

“奉孝。”

曹操欲言又止,嘆了口氣。

他知道,郭嘉這次怕是凶多吉少了,他的智囊團將要折去最頂級的智囊。

“咳咳...都督...我走以後,涉及不可放任秦國...咳咳...勿要被那張儀所蠱惑...”郭嘉臉色蒼白,止不住的咳嗽着,但依舊向曹操進言道:“秦國早...咳咳...早有吞併天下之心,都督不...咳咳...不可不防啊。”

“我知曉了,奉孝你要安心養病,莫要操勞。”曹操感到有些頭疼,強忍着疼痛,開口勸慰道。

“都...咳咳...都督,我已經知道了自己大限將至,莫要欺騙我了。”郭嘉淡淡一笑,開口道,“生平風流...有今日也是應當的。”

曹操一時無言,不知該如何開口了。

“如...如今天下,秦、唐、晉、燕、楚、蜀都有可能一統天下,但我魏國...卻千難萬難。”郭嘉接着開口道:“魏國地處..咳咳..地處中原,自趙國亡後,也就我魏國最爲致命了。”

趙國雖然還有一個鉅鹿郡,但諸國卻都默認趙國已亡。

無他,鉅鹿目前雖然看起來是守住了,但天下人人都知道,一旦開春,鉅鹿將會迎來一波猛烈的進攻。

這波進攻,是來自齊國與魯國的瘋狂進攻。趙國是註定守不住的,鉅鹿亡了支持趙國的也就只剩下在草原漂泊的冉閔部了。

“都督目前的威脅有三,一是秦國、二是楚國、三是唐國。”郭嘉猶如迴光返照一般,突然利索了起來,一鼓作氣地開口說道:“除此之外,都督還要注意燕國、晉國。”

曹操也不回答,只是靜靜地傾聽着郭嘉的言論。

“秦國要想東出,只有選擇河西或者晉國...而秦國東出最爲平坦的道路,就是河西了。”郭嘉嘴皮子十分的利索,雖然臉色慘白但絲毫不影響他的言語:“一旦秦國盯上了河西,那麼絕對不會單獨行動...到時候秦國多半會與晉國、燕國結盟。”

“晉王老糊塗了,燕王雖然傳說十分賢明,但畢竟還是個不滿二十的年輕君王...若是那麼一衝動應允了秦國...河西則危矣。”郭嘉說完之後,嚴重咳嗽了兩聲。

“而都督...咳咳,都督可知宋國的趙匡胤黃袍加身,兵變之舉?”郭嘉繼續開口言道。

趙匡胤兵變是近數十年來的一等大事,畢竟臣子明目張膽地篡位,這麼多年以來也就只有韓國、趙國、魏國三家脫晉了。

曹操聞言,腦袋更加疼痛了。

當年他的心願只是爲魏國戍守邊疆,而隨着權力越大,野心也就越大了。

魏王的那個位子,看起來似乎是那麼的誘人,無比的誘人。

“我的心思...奉孝你都知道了?”曹操默然開口道,他的不臣之心隱藏的非常好。

“都督,你我共事數年,咳咳...我又怎麼不能知道你的志向呢?”郭嘉擺了擺手,臉色慘白地開口說着。

“只可惜,奉孝無法輔佐都督成就一番偉業...咳咳,願都督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聲音越來越小,這位來自韓國潁川的曹操首席智囊郭嘉...病逝。

而這一天,曹操的腦袋也不知不覺的疼通起來。

......

“叮......檢測到有能力值單項超過95的人才死亡,郭嘉——武力值39,統御值78,謀略值98,內政值91,魅力值90,忠誠度等級爲-3。”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郭嘉原爲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爲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姬衍突然一愣,心中隱隱約約有一種高興的意思。

正所謂彼之英雄,我之仇寇,郭嘉的謀略值足足有98點,這種賢才不能爲我大燕所用,那麼必定要想盡辦法除掉他...不然來日魏燕交戰,這郭嘉定會爲曹操獻策危及我軍。

“死了也好,雖然魏國是盟國,但未來局勢卻很不明確...死了也就死了,不會危及我大燕...”姬衍喃喃自語道,隨後伸展了幾下胳膊,覺得自己好久沒有運動了。

“稟王上,肅慎傳來國書,不日後使者將會抵達薊城,面見王上!”魏忠賢又來到了姬衍身旁,稟告道。

其實這種消息本來不必魏忠賢稟報,但魏忠賢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時刻出現在大王眼前,鞏固自己在大王心中的地位。

順便還能防止其他太監上位,威脅自己的地位。

如今的宦官中,也就只有劉瑾可以與魏忠賢過兩招了。

但劉瑾卻是魏忠賢的心腹,是註定無法背棄魏忠賢自立的。因此魏忠賢在宮中的地位很是穩重,如今正在一步一步餐食錦衣衛的權力。

王越年老眼衰,論武藝一千個魏忠賢也不一定能打得過一個王越...但論腦子...呵呵,一千個王越也未必可以抵得上一個魏忠賢。

因此,在不知不覺之中,錦衣衛的權力正在一步一步朝着東廠靠攏。

“肅慎派遣使者?”姬衍皺了皺眉頭,有些驚訝:“肅慎不是與我大燕開戰了麼,爲何要派遣使者?”

魏忠賢不做回答,只是開口道:“老奴不知。”

宦官後宮不得亂政,這是各國的常識。

宦官有推薦賢才的能力,而卻沒有參政的權力。

“我燕國與蒙古同盟,如今他肅慎想幹嘛?”姬衍有些疑惑,在心中喃喃自語道,不過隨後就知道了肅慎的打算:“哼...怕是被蒙古擊敗了,迫不得已只能與我大燕和解了...不然兩個完顏氏的重要成員身亡,肅慎定不會善罷甘休。”

“罷了,見一見吧...寡人可不希望讓草原上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啊!”

感謝竹之愛的月票。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侯心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薩爾滸之戰(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項羽戰存孝(下)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朝議論政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三章 乾臯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六章 漁陽君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三百七十七章 秦人無所畏懼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一百九十四章 朝議論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國反應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衛青戰王賁第二百三十八章 肅慎勇士七萬騎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三百零九章 進擊的項燕(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項籍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滅清第八十四章 羅藝父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破季布後記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雙雄第二十章 險境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次科舉結果第六章 漁陽君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國之盾(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細算吳三桂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樑侯請纓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四百二十章 簡單粗暴的李元霸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侯心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四百一十二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赳赳老秦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一百零一章 靈壽攻防戰(三)第九十三章 恆山之戰(二)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奇襲紀南第五章 首鸚第八十二章 一夫當關(求首訂√)第四百二十七章 刺殺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五章 首鸚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戰(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國之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