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假道伐虢(四)

周軍進抵澧州左近,消息傳到朗州,令周保權及其一衆文武大臣惶恐不已、憂心忡忡。以至在顯德十年陰曆正月初六舉行的軍議上,周保權及武平(湖南)的一衆文臣武將臉上滿是憂慮與不安,既沒有一點歡渡新春佳節的喜悅,也未見聽聞楊師璠剛剛於平津亭大敗叛軍、生擒張文表這一好消息帶來的放鬆。畢竟,之前周軍以借道爲名,行那假途滅虢之事,只用了不過半天時間,便乾淨利索、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江陵城,將南平(荊南)納入了自己囊中,這不能不令武平(湖南)君臣心生恐懼、惴惴不安——雖說武平(湖南)在地盤、人口、經濟、軍事等方面都遠較南平(荊南)爲強,可無論是周保權,還是他手下的那些個文臣武將,沒有一個人認爲可以憑藉武平(湖南)之力與強大的周軍作戰,更不要說這支周軍實際上是由堪稱“天下第一軍”的北平軍精銳所組成的。

不過,驚懼歸驚懼,要周保權、特別是武平(湖南)的那些文臣武將就這樣束手就擒,卻也是不太可能的。畢竟從當初馬殷被後唐正式冊封楚國王到現在,湖南這塊地方完全自立已然有近三十年的時間。而若是從馬殷被封武安軍節度使算起,湖南脫離中原王朝直接統治甚至已經超過了六十年,從其首領到文臣武將對中原王朝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都很低。雖說無論坐在開封城裡當皇帝的是誰,他們都會稱臣納貢,可那隻不過是爲了獲得中原王朝對其統治湖南之地認可的一種必要的形式,而不是真的臣服與歸附。所以,儘管大家都不認爲以武平(湖南)一己之力能與中原王朝相抗衡,都不認爲武平(湖南)自己的兵馬有與堪稱“天下第一軍”的北平軍精銳的一戰之力,可面對洶洶而來的北平軍,武平(湖南)的文臣武將們還是決定與對方拼一拼,做一做那猶斗的困獸。

於是,在軍議之中,贊成拒周軍於城外、與周軍兵戎相見的文臣武將還是佔了大多數。至於作爲武平(湖南)之主的周保權,雖然其從內心本意來說,更傾向於遵照其父的交待,率衆歸附大周,舉族遷往開封過幾年平安日子,而並不願意與強悍到幾乎無敵的北平軍作對。可年僅十一歲的他卻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實力像其父親那般獨斷專行,而只能聽從手下們的意見,下令武平(湖南)全境戒備,阻止周軍進入。

命令既出,武平(湖南)各府、州、縣便立即行動起來。澧州作爲武平(湖南)門戶,“荊湖征討軍”南下朗州的必經之地,自然首當其衝的成爲了阻擊周軍的馬前卒。與身在朗州的那些武平(湖南)文臣武將一樣,澧州守將張從富雖然也不認爲憑藉自己手中這不足萬人的兵馬可以抵擋得住周軍的四萬虎狼之師,可讓他就此棄械投降、束手就擒卻也絕不甘心。於是,他一面驅趕澧州城內青壯百姓上城,加固城池、協助守備,一面命人將周軍南下必經之路上的橋樑全部拆毀,並用巨木堵塞道路,借沉船截斷水路,以阻礙周軍前進的步伐,增加其補給的難度,妄圖達到讓周軍知難而退的目的。

張從富的佈置,周保權以及武平(湖南)文臣武將的反應,自然早就在王崤峻等人的預料之中。眼見對方面對遠較前世宋軍強大得多的後周“荊湖征討軍”,依然不肯交出地盤和權利,依然動作頻頻,妄圖以一己之力行那螳臂擋車之舉,王崤峻也就不再和對方客氣。

顯德十年陰曆正月初八一早,隨着約定時間到來,南平(荊南)水軍與“飛龍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團及“保安軍”兩個團相互配合,對嶽州發起猛攻,與武平(湖南)水軍大戰於三江口。

面對有“飛龍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團支援的南平(荊南)水軍,武平(湖南)水軍幾無招架之力。在最勇猛、衝在最前面的幾艘戰船被海軍陸戰隊一團隨船作戰的迫擊炮部隊擊中起火,並迅速沉沒後,武平(湖南)水軍其他戰船便徹底沒了鬥志,紛紛調轉船頭,往洞庭湖深處逃竄。而曾志林自然不會就這麼放過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當即率軍緊追不捨,直至將對方全殲於洞庭湖內,這才一面命南平(荊南)水軍一部分兵馬及“保安軍”一個團回師三江口,奪取已無人防守的嶽州城,一面自己親率所部主力及另一部分南平(荊南)水軍穿洞庭湖而過,直撲朗州。

三江口之戰,曾志林所部及南平(荊南)水軍共計斬殺武平(湖南)水軍四千餘人,繳獲各類船隻七百餘艘。而就在曾志林率部與武平(湖南)水軍激戰於三江口的同時,王崤峻所率“荊湖征討軍”主力亦發起了對澧州城的進攻。

儘管澧州守將張從富此前想方設法增加“荊湖征討軍”的行軍難度,拖延其推進速度,可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北平軍工兵部隊面前,這些障礙遠沒有發揮出其所預期的效果。只用了兩天時間,北平軍工兵部隊便爲作戰部隊清理出了一條直通澧州城下的快捷通道,使後者得以迅速推進,包圍澧州城。

顯德十年陰曆正月初八一早,幾乎就在三江口水戰打響的同一時間,王崤峻也下達了進攻澧州城的命令。隨即,“荊湖征討軍”上百門火炮同時發出怒吼。不過短短一柱香的時間,整個澧州城便淹沒於烈焰硝煙之中。

顯德十年陰曆正月初八午前,“荊湖征討軍”順利攻佔澧州城。此戰,“荊湖征討軍”全殲武平(湖南)守軍,擊斃張從富以下三千餘人、俘虜近五千人。

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二十九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完)第七十一章 喜事連連(下)第二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二十五章 槍炮齊鳴(中)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下)第三十六章 戰太原(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袍加身”(八)第四十四章 “涼園”基地(一)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九章 再次招攬(完)第二十五章 “絕戶計”第八十九章 固安城內(中)第六十七章 大戰前夜(一)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五十一章 修羅地獄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七章 北平軍節度使(上)第七十一章 喜事連連(下)第二十一章 談情(下)第三十二章 戰太原(五)第一百八十章 背約第四十一章 石松急了也發飆第五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六十八章 大戰前夜(二)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戰保興莊(中)第五十一章 廢物堂主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一百四十一章 飛揚的心思(下二)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三十三章 戰太原(六)第五章 萬民折(中)第三十一章 團隊需要說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逃亡(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涉(下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霸王行動”(完)第一百八十五章 “黃袍加身”(二)第十八章 山村偶遇(下)第八十四章 駐蹕瓦橋關(中)第九十四章 天公不做美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十五章 開陽門外第十六章 文官?武將!第六十一章 逢山開路第二十三章 喜得貴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淨心行動”(三)第六十三章 陳兵大堡戍第七十三章 漢軍敗退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一百零七章 對峙保興莊(一)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七章 聯絡感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二十五章 槍炮齊鳴(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兵(上)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八章 不平靜的新年(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故人(上)第五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一十五章 “黑木讖緯”(上)第三十一章 團隊需要說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反?逼他反!(下一)第四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四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四十七章 重要的是“人品”第五十九章 低調卻不平庸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五十三章 顧大局的徐紹安第十六章 山村偶遇(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原來是故人(下)第九十五章 說服“自己人”第九十五章 並不明智的炮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三章 居庸關上(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淨心行動”(完)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第六十章 軍火交易(下)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十七章 鋌而走險(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十一)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第二十四章 槍炮齊鳴(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戰保興莊(中)第九十九章 難啃的固安城(上)第三十八章 搬家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四章 再次招攬(下一)第一百三十章 漸行漸遠(下)第八十七章 兵發固安第七十四章 義子到來第四十三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