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上)

隨着兩道聖旨下達,喧囂一時、震動天下的趙匡胤謀逆之變和開封之戰也就此畫上了句話。儘管在不同的人心中,這個“句號”畫得或者堪稱完美、或者極其難看,可無論是完美抑或難看,這件足以影響天下大勢、歷史走向的事件總算有了結果。接下來,穿越團隊便將工作重點放在調配自家成員南下,逐步掌控後周大權上來。

根據委員會的決議,在穆特爾率“遊騎兵營”、第二獨立騎兵團、第二獨立炮兵團及“保安軍”後備部隊各團及部分常備團共近八萬餘人離開開封回返北平軍的同時,包括張維信、徐紹安、李俊武三位委員在內,穿越團隊各主要職能部門的大部分成員,以及爲數不少的、受到穿越團隊信任的北平軍本地官吏將分期分批南下開封。於是,隨着委員會一聲令下,整個穿越團隊乃至整個北平軍都行動了起來。

由於其他部門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做幕後工作,人員方面的調整並不會在表面上引起明顯變化,所以比較起來,穿越團隊在政務和軍事方面的人員調整,在外人看來就顯得更加突出一些。

其中,政務方面,隨着謝天和黃山與張維信一同南下,北平軍七府中,就只剩下北平府趙大偉、錦州府宋飛揚和大同府孫陽陽三位穿越者知府。這意味着,穿越團隊的工作重心開始由基層向高層轉變、由地方向中央過渡,從而爲日後在功業和成就上更進一步奠定了基礎;軍事方面,隨着曾志林受封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其原本擔任的北平軍平盧鎮總兵一職勢必要由他人接任。而接任的人選,則毫無意外的落在了吳鵬的身上。至於吳鵬原本負責的北平軍新兵訓練工作,則由其副手鄒振遠接手。由此,也令自打加入穿越團隊以來,一直給其他兄弟當副手,既沒有參與過任何一次軍事行動,也沒機會在軍事領域獨當一面的鄒振遠擺脫了“千年助理”的尷尬處境,真正成爲穿越團隊中有價值的成員。

隨着穿越團隊和北平軍的大批幹部南下開封、隨着後周朝廷局勢漸漸穩定、隨着開封城慢慢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剛剛進入天下中樞的穿越團隊成員們也收拾心情、調整狀態,將已經取得的勝利放在一邊,開始集中精力於朝政事務。衆兄弟一方面做好此次趙匡胤謀反事件的善後工作,甄別、整編城外叛軍,理順朝堂上的關係;另一方面,卻還要時刻注意東南方向,那個在趙匡胤起兵謀逆前便露出反跡、意圖與昭義節度使李筠南北夾擊、取代柴氏坐江山的太祖外甥、淮南節度使李重進,以防這傢伙不知天高地厚的去步趙匡胤後塵,再演一出謀朝篡位的鬧劇出來。

說起來,這李重進雖然是個能征慣戰的將軍,可對於上陣打仗以外的事情,卻又是個缺少主見和決斷的主兒。當初,他見後周朝廷有意削除朝中領兵大將的軍權,更借趙匡胤之手對張永德連番打壓,以至後者於忍無可忍中舉兵反叛,同爲皇親國戚的他難免感同身受,再加上當初後周太祖郭威在柴榮這個妻侄和他這個外甥之間選擇了血緣關係更遠的前者,也多少令他感到有些失落與不服——哪怕他當時迫於形式不得不當着郭威的面向柴榮下拜表忠心。所以,張永德謀逆之初,他確實也動了起兵響應、入主開封的心思。而且,爲了爭取更多的盟友,他還派手下幕僚翟守珣作爲密使前去與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結盟,意圖增強自己的實力。只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翟守珣心向朝廷,拿着他寫的書信,轉頭便去了開封。這個翟守珣不但向朝廷密告他李重進意欲謀反,而且還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令李重進相信李筠不足與謀,進而放棄了與李筠結盟、共同起兵的念頭,轉而加固城池、休整兵甲,並暗中派人與南唐聯絡,試圖以此加強自己的實力,以擁有與朝廷一戰的能力。若不是當時張永德之亂還未平息,說不得在翟守珣進京密告的時候,朝廷大軍便已兵臨揚州城下了。

而李重進雖然並沒有真個響應張永德造反,自認爲朝廷在沒有掌握到確鑿證據之前,一時還不會對自己下手,可內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惴惴。特別是趙匡胤率軍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平定了張永德之亂,並回師直奔自己的淮南而來時,更令李重進心中惶恐不已。他一面加強自己的實力,一面更加頻繁的與南唐相勾結,希望對方能夠給予自己支持,或者乾脆派兵和自己一起對抗後周朝廷。可令李重進沒想到的是,就在他以爲朝廷大軍將至,而南唐的態度依然不甚明朗,自己可能不得不獨自面對趙匡胤大軍、進而有可能步張永德後塵的時候,趙匡胤卻在開封城下突然發難,轉瞬間便由克難功臣變成了亂臣賊子。

按理說,作爲曾經想要反叛後周朝廷、想要起兵自保的李重進,當開封之戰進入膠着狀態時,應該及時出兵,助趙匡胤一臂之力,打垮朝廷方面的力量,以免朝廷緩過手來再對付自己。可身爲皇親國戚的他,卻又擔心一旦幫趙匡胤打敗了朝廷,皇宮裡的那把椅子會被力量較自己爲強的趙匡胤搶走,而自己卻因爲手握重兵且又算得上是前朝皇親而爲新君所忌憚,最終依然落得一個被打壓、被排擠、甚至是被消滅的境地。因此,爲出兵還是不出兵,李重進可謂是糾結不已。開封之戰打了半個多月,他李重進便爲此糾結了半個多月。直到前方傳來消息,北平軍奉旨討逆,組建“靖難軍”南下勤王,不但將趙匡胤叛軍一舉包圍,而且還兵入開封,掌握了朝廷的軍政大權,李重進這纔不再糾結,轉而開始竅喜。他竊喜自己有耐心,沒有一時衝動,起兵相助趙匡胤;竊喜自己有遠見,沒有在形勢不明的情況下貿然作出選擇。

只是,好景不長,還沒等李重進這邊心裡踏實多久,隨着奉旨南下開封的穿越團隊成員及北平軍本地官吏陸續抵達開封,並順利進入後周朝廷各部門任職、隨着對趙匡胤黨羽餘孽的清除與制裁接近尾聲、隨着由錢遠山、曾志林、王峰等人主持的對開封城內後周禁軍的甄別、整編工作基本完成,將近七萬兵馬載汰至三萬餘人,並與留守開封的北平軍混編成新的大周禁軍——原後周禁軍只允許編入“保安軍”,後周朝廷、或者說穿越團隊的目光終於再次落到了李重進這條反心明顯、反跡已現,卻因種種原因而逍遙到現在的漏網之魚身上。

顯德九年陰曆五月十五,在穿越團隊的授意下,後周朝廷下旨命李重進進京見駕、述職。心懷鬼胎、自知理虧的李重進因害怕一旦進京便成爲甕中之鱉、再無南歸之日,最終選擇抗旨不遵、拒絕進京。

顯德九年陰曆五月二十五,後周朝廷以李重進違抗聖命、居心叵測爲名,宣佈其爲叛逆,並於同日下旨征討。

第十二章 接納第六十章 意外發現(上)第四十八章 提親第一章 交心第十三章 戰前動員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一百零二章 爲情爲義 無怨無悔第四章 羽翼漸豐(二)第二十章 一擊撲空第五十二章 甕中捉鱉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五十三章 打蛇不死罪三分第三十二章 才子一見佳人第二十三章 喜得貴子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斷第三十六章 看場子的問題第五十六章 曾志林的練兵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淨心行動”(四)第七章 羽翼漸豐(五)第四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十五章 通天之路(六)第四十二章 大戰紫石灘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七十九章 大戰前夜(完)第三十一章 糾結的張維信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揚的心思(中)第九章 兩手準備第八十章 下旨北伐第一百六十一章 設計取雲州(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十六)第一百二十章 一戰保興莊(六)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六章 冷嘲熱諷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五十八章 萬鈞行動(四)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四十六章 “涼園”基地(三)第三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十六)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十章 不平靜的新年(七)第一百零七章 暗中結黨(完)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結黨(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黃袍加身”(三)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四章 昊天塔第三十五章 才子再見佳人第八十一章 目標:乾寧軍(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撇清第一百二十八章 漸行漸遠(上)第四十四章 “涼園”基地(一)第三十三章 戰太原(六)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四十章 分配問題第五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十八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三)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三十三章 合作(六)第六十六章 出城第四十九章 “戰爭之神”第五十章 密議(二)第三十七章 戰太原(十)第四十九章 “戰爭之神”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九章 內外有別(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十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峙保興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四章 居庸關上(下)第六十四章 原來如此(下)第二十九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完)第五十章 密議(二)第十一章 內外有別(下)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攬(六)第四十三章 《消遣娛樂決議》第十八章 鋌而走險(中)第七十二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十七章 白飛的挑戰書第七章 另一場婚禮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第三十三章 王崤峻的選擇第十一章 不平靜的新年(八)第二章 “翔龍堡”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五十七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二)第七十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二)第十九章 山村夜戰第七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八十八章 固安城內(上)第十九章 試探(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揚的心思(中)第二十三章 開封來的消息(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十九)第三章 “暗羽”初創(中)第三十一章 糾結的張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