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出師不利的張燕

計劃既定,與會衆兄弟除李俊武仍留在太原城指導新生產基地的建設工作外,其他人均在會後返回北平城,指揮自己的部門依照既定計劃開始分頭行動。其中,軍事部開始在十六州範圍內進行局部動員;行政部和財務部會同商貿部、後勤部開始着手爲可能發生的大規模作戰進行銀錢、物資方面的準備;科技部則一方面將現有生產能力發揮到極致,儘可能多的爲穿越團隊武裝儲備武器彈藥。另一方面卻是加緊太原生產基地的建設,以及蒸汽機樣機的測試工作,力爭這兩項工程能儘早完成、投入使用。

與前面幾個部門的準備工作主要立足北平軍勢力範圍之內不同,此次執行“建業一號行動計劃”情報部的主要活動地點卻是在千里之外的開封城。爲此,在向因爲有幼女需要照顧而無法親來太原參會的張曉菲彙報了相關會議內容和本部門的行動方案,並得到張曉菲的認可後,鄭知微和樑子嶽二人立即兵分兩路。其中樑子嶽與王崤峻等人一道返回北平城,部署情報部內務司各處局(“暗羽”堂口)加強北平軍二十四州範圍內的除奸反特、打擊外部勢力滲透、確保根基之地情報信息安全的工作。而鄭知微則帶着一部電臺,率領情報部外務司的大批幹探以及“飛龍軍”“狼牙營”一個連的人馬喬裝改扮、分期分批自太原南下,直撲開封城及其周邊地區。一方面部署情報部外務司負責後周工作的各處局(“暗羽”堂口)全力打探後周朝堂內外、朝野上下、民政軍事等等各方面的消息。另一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將自打“開封留守處”撤消後便只承擔一般情報轉遞任務的“隱園”,打造成情報部(“暗羽”)在後周境內最大、最核心的情報彙總、處理、轉發中心,以便開封城有什麼風吹草動時,北平軍節度府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相關信息,從而依此做出恰當的反應。

就在鄭知微率大隊人馬南下開封的同時,“飛燕堂”堂主張燕也告別了自己的兄長,帶着四十幾名手下裝扮成做生意的商賈,分成七組,分別與一支北上的商隊搭夥,一路往北平城方向進發。不過,由於在顯德五年的情報戰中遭遇慘敗、“飛燕堂”幽州分堂全軍覆沒,因此與鄭知微南下時沿途一路都有自己人接應,可以非常順利將數十名經驗老道的幹探安插進“暗羽”已有各堂口,並在距離開封城不過四五十里的陳橋驛建立起一個規模龐大的情報中心不同。張燕此次率手下北上進入北平軍勢力範圍後,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來行事,可謂是處處小心、時時謹慎,生怕一個不留神便露出什麼破綻來。爲自己的身份來歷不被敵人發現,張燕親率的這個小隊在跟隨商隊一同前行的過程中甚至真的做起了生意,找買家、找賣家,尋貨源、尋客戶,談價錢、談合作,忙得是不亦樂乎。幸而張燕這一小隊人馬中有兩名手下之前曾經做過生意、經過商,在與其他商人和顧客的交往中不但沒有露出什麼馬腳,反而還賺到了不少的銀錢。只是,張燕親率的小隊未暴露歸未暴露,但其處境的危險程度也是與日俱增。

卻是一路所見所聞以及其他幾小隊人馬的遭遇卻也令張燕恢復“飛燕堂”幽州分堂的雄心壯志一點點的喪失、減弱。…,

雖說從表面上看,北平軍對治下州縣管制較鬆,除了那些把守城門、與其它地區鄉丁類似的所謂“城管隊”會對進城的人員進行例行公事的簡單詢問與檢查之外,再無其他巡檢官差、衙役捕快對已經進城的百姓、商賈進行盤查——那些被當地人稱爲“警察”的官府衙役只負責維持城中秩序、偵緝尋常案件,並不妨礙百姓、商賈們在城裡的活動。

但一路行來,特別是距離北平城越來越近後,張燕便發現這種寬鬆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在這種寬鬆的表象之下,卻是一種前所未見、已經遍佈北平軍轄境內每一個角落的控制網。編織這張控制網的並非像其它地區那樣,是官府的衙役、巡檢,亦非是正規軍兵、密諜,而是那些普通士紳百姓。經過仔細觀察,張燕發現,在北平軍各州縣的每一條繁華大街、每一處居民聚集區,都有或多或少的幾名本地的士紳、商賈、夥計、百姓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和活計的同時,還有意無意傾聽着周邊其他人、特別是外來者的談話內容,尤其是這些外來者向本地人問及某些軍政方面敏感問題時更是聽得非常仔細。這種情形令張燕異常警覺,她馬上命令自己所率的這支小隊的所有成員在這一路之上不得向本地人打探任何經商、做生意之外的消息。

張燕所率的這一隊人馬由於有她這個一向謹慎小心的總頭領在,所以一路上除了做生意外,只是注意收集沿途城郭地形、風土人情的情報,而未曾探聽任何與當地的軍隊部署、主官守將等等有關的信息。可其他幾隊人馬的主事卻並不都像他們的堂主這般謹小慎微,再加上各隊之間又都存有一決高下的念頭。因此,那幾隊人馬在北上的途中,除了丁隊在一向老成持重的主事的刻意約束下,同樣只是記錄山川道路、城鎮分佈,並未涉及軍政信息外,都或多或少的進行了一些與商賈身份不相符的打探、查勘活動。特別是當他們所在的商隊行進到接近北平城的州縣時,這樣的非正常活動也越來越多。其中乙隊人馬更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在良鄉城這“清園”兄弟當初蟄居、潛伏之所在開展活動,妄圖打探此地的軍事和民政消息、打探距城池西南六十里那片節度府所劃禁地的情形。

結果,乙隊人馬的活動不但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情報,反而使自己成爲了在當地官府和和“暗羽”最爲關注的目標。在放任他們在城裡城外上竄下跳了兩天後,“暗羽”護法堂(情報部行動處)和本地分堂在當地官府的配合下迅速出擊,只用了不到半盞茶的工夫,便將其分散在城池內外各處的六名成員一舉擒拿,並全部解往北平城,由節度府發落。

說起乙隊主事及其一名屬下被抓時的情形,親眼目睹這一切的丁隊主事在向張燕彙報此事時還是有些心悸不已。當時這位比乙隊人馬晚到兩天的丁隊主事正打算按照同僚留在城內的暗記標識,去良鄉城內最大的酒樓“天福樓”和乙隊主事見面。結果,就在他帶着一名手下走到距離“天福樓”不過數十步遠的地方時,一隊身着所謂“警察”服色的本地衙役突然包圍了這座酒樓。幾乎與其同時,十餘名原本在街邊擺攤的小販、在店鋪內挑選商品的客人、推着小車運送柴草的腳伕等看似尋常的普通百姓,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拿出了刀劍、棍棒,並紛紛從懷中掏出一條帶有淡黃色羽毛形狀花紋的紅色布帶扎於左臂之上,在一名在街邊擺卦攤的道士以及他身邊的兩名道童的率領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了“天福樓”,直撲正在二樓與一名手下吃飯的乙隊主事。…,

而且,最令丁隊主事吃驚的是,被公認爲“飛燕堂”第一流武功高手的乙隊主事,在那名道士面前可以說是不堪一擊。從乙隊主事發現事情不妙縱身自酒樓二層跳到地面之上,到其被那名道士追上並制服,兩個人前後也就過了不過三四招。對方頭領如此高超的身手,令丁隊主事嘖嘖稱奇的同時,也令其大呼僥倖。暗歎自己運氣好,晚到了那麼片刻,不然的話,現在自己和自己的那名隨從此時也和那位乙隊主事及其手下一樣,被北平軍的人繩捆索綁的押走了。這樣的經歷令這位丁隊主事在後怕不已的同時也是更加的小心謹慎,最終得以安全的抵達北平城——只可惜,並不是所有的小隊都有這樣的好運氣。除了張燕自帶的甲隊以及這位丁隊主事的小隊,其他五個小隊在進入北平城之前便先後被抓,無法再來和甲、丁兩隊匯合了。

聽完這位丁隊主事的彙報,張燕心裡頓時涼了半截。一方面,自己已然抵達北平城七八日了,可除了丁隊以及已知被抓的乙隊之外,其他四支小隊至今仍無半點消息。就目前的情形以及乙隊在良鄉城的遭遇看,那四隊人馬只怕是凶多吉少了。出師未捷,自己便已經損失了一大半的人馬,如此不利局面不由得她不心涼。

另一方面,對於丁隊主事口中那支左臂之上扎着一條畫有兩根交叉的淡黃色羽毛的紅色布帶、被當地人稱爲“暗羽堂”、明顯是北平軍轄下密諜衙門屬員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強大實力,也令張燕深感此次重建幽州分堂的困難遠比出發之前所預想的要大得多,同時自己及手下所面臨的危險程度也遠比當初估計的要高得多——“暗羽堂”的叫法是丁隊主事在目睹乙隊主事被抓時,從旁邊的本地圍觀者的議論中聽到、並經過多方小心探聽確認的北平軍密諜衙門的名號。

不過,心涼歸心涼,一向要強的張燕卻並沒有就此打退堂鼓——況且就這麼回去也沒法向義父和兄長交待。她仔細思量了一番後,決定暫時離開北平軍控制最嚴密的北平城,前往東邊的潞縣,在那裡建立“飛燕堂”在北平軍的第一個落腳點。

之所以會選擇潞縣爲落腳點,一則是因爲那裡距離北平城不過五、六十里,北平城裡有什麼風吹草動、重大變故,潞縣這邊很快就能得到消息。二則是因爲潞縣作爲北平軍的一座普通縣城,想來“暗羽堂”對其的監控應該要比北平城差上許多,有利於己方潛伏、隱蔽。三則是因爲在潞縣有他們兄妹的一位在本地經商的遠房親戚,自己可以以爲義父張永德北上經商的名義與其聯絡——這位遠房親戚只知張氏兄妹是後周重臣張永德的義子義女,卻並不知道他二人是爲張永德管理密諜組織的。有了這樣一位本地人做掩護,自然有利於張燕及其手下在那裡站穩腳跟。

計議已定,顯德七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張燕率僅剩的十餘名部下離開對他們來說危機四伏的北平城,前往潞縣。

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十八章 鋌而走險(中)第四十九章 美玉入匣第五十四章 說服第五十八章 軍火交易(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逃亡(完)第一章 以新代舊 解決兵源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十八章 白飛的陰謀(上)第四十四章 “涼園”基地(一)第六十一章 造還就不造 這是個問題(上)第十二章 駐軍方案第四十四章 傾訴第十一章 海濱之旅(四)第十四章 試槍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六章 豈能隨他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分兩路 主動出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心丸”(下二)第七十一章 一家團圓第七十七章 大戰前夜(十一)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六十五章 無機可乘第一百二十章 戰澤州(上)第六十八章 “劉無敵”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淨心行動”(三)第二十五章 “絕戶計”第四十章 分配問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撇清第五十七章 萬鈞行動(三)第二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中)第七章 匯合第三十一章 合作(四)第四十三章 《消遣娛樂決議》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十九章 試探(上)第五十七章 萬鈞行動(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袍加身”(十)第十六章 幸遇“同路人”(下)第八章 假道伐虢(二)第七十九章 大戰前夜(完)第三十六章 通天之路(七)第十六章 幸遇“同路人”(下)第四章 “暗羽”初創(下)第六章 不平靜的新年(三)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三十九章 “黃金換平安”第五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六十三章 造還是不造 這是個問題(下)第三十六章 看場子的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二十三章 恰到好處的投誠第一百六十五章 逃亡(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故人(上)第五十九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飛燕”內鬥(上)第十四章 試槍第一百二十八章 漸行漸遠(上)第一百五十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二十章 逆襲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十二章 假道伐虢(完)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二十八章 壽州城下(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分兩路 主動出擊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七章 另一場婚禮第四十六章 通天之路(十七)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十一)第十一章 海濱之旅(四)第一百章 暗中結黨(三)第五十五章 萬鈞行動(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逃亡(三)第四十四章 “涼園”基地(一)第二十四章 意外(二)第六十九章 兄弟間的妥協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四十四章 “涼園”基地(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揚的心思(上)第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十一章 機構重組第三十七章 拍賣會(二)第十七章 特殊的客人第五章 隨他去吧第六十七章 大戰前夜(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戰長城邊(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三十九章 “黃金換平安”第七章 另一場婚禮第八章 不平靜的新年(五)第十九章 山村夜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原來是故人(下)第四十章 強軍中的強軍(上)第十章 推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