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密議(完)

儘管參加會議的人員不如以往那麼齊備,但與會人數也已經超過了形成決議的最少人數要求,倒也不會影響到會議的正常進行,以及會上所形成決議的有效性。會議依然照例由張維信主持,他在宣佈會議開始後,首先向與會衆兄弟介紹了一下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討論後周朝廷發生重大變故——例如柴榮死亡、後周的文臣武將們發動類似前世歷史上的“黃袍加身”那樣的政變、後周新朝廷對北平軍的態度發生重大改變等等情況——的時候,北平軍或者說是穿越團隊該當如何應對。

對於這個問題,在座的穿越者們可以說是衆說紛紜,一時也沒有一個非常統一的意見。像張維信、李俊武、洪妍等負責行政、技術、財政方面工作的與會者,大多建議在後周朝廷發生大變動時,北平軍能夠獨善其身,置身於紛亂、爭鬥之外,以保持北平軍二十四州的政局穩定、保持北平軍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像蒸汽機這類正在研發過程中的新技術、新裝備能夠順利完成研製與試驗。而像徐紹安、王峰、辛飛宇、吳鵬等負責軍事、保衛方面工作的與會者,卻是希望穿越團隊藉助後周朝廷政局動盪的機會,積極插手其中,從而爲北平軍、爲穿越團隊攫取更多的地盤、更大的利益。

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王崤峻沉思片刻後,並沒有馬上發表意見,而是問洪妍道:“十七妹,今年到目前爲止,咱們的財政狀況如何?”

洪妍見問,略一思索便答道:“十月還沒有過去,有關數據還得等過幾天才能統計上來。不過,就已掌握的數據來說,今年前九個月團隊的財政收支情況非常好,財政盈餘較顯德五年全年增加了百分之八十,預計今年全年的財政盈餘更可達到顯德五年的兩倍。”——由於幽雲之戰的影響,顯德六年穿越團隊的財政收入大幅減少、支出大幅增加,屬於情況極其特殊的一年,所以財務部以及其他職能部門在計算各種指標、數據時,通常都是以顯德五年的情況進行對比,以便能更真實的反映穿越團隊經濟及其他工作的發展情況。

聽完洪妍的介紹,王崤峻還是沒有給出自己的意見,而是轉換目標,看向徐紹安問道:“老八,你且說說,在不涉及新近佔據的原北漢一府八州之地的前提下、在進行大規模動員的情況下,軍事部在三到六個月之內能夠整訓出一支多大規模的新軍隊伍?”

見五哥問完團隊財政狀況便轉頭問自己緊急擴軍的問題,徐紹安不由得心中一喜。因爲在他看來,五哥這樣問想必是有全軍動員、揮師南下、逐鹿中原的意思了,所以連忙答道:“五哥放心。如今光是我北平軍十六州治下的百姓就有近百萬。刨去已經加入正規軍藉以及民兵、預備役的、刨去婦孺老弱,能夠拿起刀槍上陣的青壯不下十五萬。就算是二選擇一,也能組建起三十個‘保安團’,將‘保安軍’的數量擴充一倍。若是再加上剛剛佔據的原北漢的一府八州,最終集結起八十個‘保安團’應該也無太大問題。”

說到這兒徐紹安略頓時了頓,用充滿希冀的眼神看了看一旁的大哥李俊武,不無憧憬的繼續說道:“若是大哥那邊能夠爲軍事部提供足夠的裝備,兄弟完全可以在六個月內,在把‘保安軍’規模增加一倍的前提下,再組建起一個‘飛龍軍’合成步兵師來。”…,

徐紹安此言一出,不等王崤峻開口,李俊武已然連連擺手道:“老八且打住。若說爲軍事部提供三十個‘保安團’所需的刀矛箭矢等冷兵器,依靠科技部現有的生產設備或許還有完成任務的可能。可要想在六個月內生產出供‘飛龍軍’一個合成步兵師裝備所需的熱兵器,那就絕不可能了,就算將現有庫存都提光了也不行。

一來,‘飛龍軍’第二合成步兵師才組建完成沒多長時間,各種裝備的庫存幾乎已經爲之一空,剩下的那點存貨漫說裝備一個師,就連裝備一個團都夠嗆。二來,滅北漢之戰雖然沒有進行大規模作戰,但由於這兩種原材料的產地都在戰區附近,所以從後周朝廷開始北伐到咱們攻克太原時止,從北漢運送黃鐵礦和硝石等生產物資到咱們北平城的商路便已經斷絕,使得科技部的彈藥生產受到了很大影響。再加上組建第二合成步兵師所消耗的大量訓練用彈藥,如今的彈藥庫存情況雖好於裝備庫存,但也僅僅只夠我軍打一場與幽雲之戰類似的戰役。若是戰役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話,除非太原這邊的新生產基地建成投產,且動力司的蒸汽機試驗成功、批量生產並被所有生產基地大規模使用,否則的話,只怕咱們麾下的軍隊在熱兵器彈藥方面就難以爲繼了。”

深知自己八弟及軍事部的一班兄弟一直盼着擴軍打仗的李俊武,毫不客氣的給徐紹安以及與其有同樣想法的王峰、辛飛宇等人兜頭潑了一盤冷水,免得這些個傢伙藉機攛掇他們五哥同意儘早興兵南下,去實現他們那個做了許久的征伐天下的夢——儘管光靠“飛龍軍”現有人馬以及完成緊急擴軍後、擁有六十到八十個團的“保安軍”,同樣擁有與後周朝廷一決高下、逐鹿中原的能力。但考慮到北平軍的北面還有與自己有深仇大恨的契丹人,北平軍不可能把所有武裝力量都放到南下上,必須要保留足夠的兵力防備契丹人、維持自己所轄區域——特別是新近剛剛佔據的原北漢各州縣——的安寧穩定。所以,真正能被拿出來兵鋒南指的部隊數量其實遠比北平軍全部軍力爲少,即便是能夠擊敗後周,其結果也可能是因爲雙方因實力相近而變成持久戰、拉鋸戰,最後北平軍和後周朝廷兩敗俱傷,反而會令其他勢力受益。

李俊武一番話在給徐紹安等軍事部兄弟潑冷水的同時也回答了王崤峻原本打算詢問的、有關武器裝備的供應問題,所以王崤峻在聽完後便跳過了自己的大哥,轉而直接問張維信道:“老七,作爲政務部的主管,你覺得咱們兄弟在北平軍十六州一衆官員胥吏、士紳百姓中間的口碑如何?”

“咱們兄弟在北平軍十六州士紳百姓中的口碑自然是沒得說。”張維信非常自信的答道,“咱們兄弟主政北平軍一年以來,無論是所推行的各種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政策,還是衆兄弟的辦事能力和爲人處事之道,都獲得了北平軍官員胥吏、士紳百姓的認可和交口稱讚。如今的北平軍雖不敢說是太平盛世,卻也能夠做到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官員春公、百姓安居,在這亂世之中亦是相當難能可貴的。這從去年一年有上萬名來自其他地區的士紳百姓、行商坐賈入境北平軍,且其中的絕大部分最終都定居北平軍十六州便可見一斑。”——從王崤峻前邊的問話當中,張維信已經大概捕捉到了自己這位五哥的心思,言辭之中已經開始配合對方。…,

聽完張維信自信滿滿的一番話,王崤峻依然沒有明確自己的意見,而是繼續自己的“詢問之旅”,向鄭知微發問道:“鄭兄弟,從‘暗羽’在後周境內各堂口發來的消息中,能否分析出柴榮在後周士紳百姓之中的威望和認同程度如何?能否分析出像張永德、趙匡胤等等有實力、有意圖染指那把龍椅的大臣在後周士紳百姓中的聲望與號召力如何?”

“這個沒有任何問題。”鄭知微答道,“刺探民間對各國朝廷、皇帝及朝中大員的評價、感覺、好惡等等情報本就是‘暗羽’各堂口的任務之一,這方面資料還是非常詳實的。綜合此前數年的相關情報分析,在兄弟我看來,經過上百年藩鎮割據、頻繁的政權更迭,士紳百姓乃至朝中官員對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是誰其實並不十分在意。在他們看來,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遠比哪個皇帝上臺、哪位大臣當政更加重要。

具體到後周朝廷,由於柴榮在登基之後施行了不少有利於政局穩定、有利於百姓生計的方針政策,因此其在後周士紳百姓中的口碑還不錯、威望也比較高,算得上一個基本上已經得到本國士紳百姓認可的明君。不過,後周士紳百姓擁戴的也只限於柴榮,若是他死了,大家的這份擁戴之情能不能轉到他那個只有幾歲的兒子身上來,可就很難說了。

至於張永德、趙匡胤等人,其在後周朝廷之中的人氣威望都不錯,算得上是重臣、寵臣。其身邊都各自聚集了一批文武大臣,與其共進退,願意爲其所用。相對來說,趙匡胤所擁有的朝臣勢力要大於張永德。不過,張永德憑藉皇親的身份,以及身爲殿前司都點檢、掌握後周兵權的優勢,到也能與趙匡胤鬥得一個勢均力敵、旗鼓相當。可要說兩人在民間的聲望,就遠遠比不上在朝堂之中了。畢竟,他們二人皆是武將,普通的士紳百姓知曉他們只是因爲其戰功赫赫,而不是因爲他們爲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多少好處。

兄弟以爲,若張、趙二人在柴榮死後發動政變,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於普通的士紳百姓來說,亦只不過是數十年來頻頻出現的王朝更替的又一次重演,不值得大驚小怪。就像剛纔兄弟我所說的,這些普通的士紳百姓關心的並不是誰當皇帝,而是自己的生活。只要這個新上來的皇帝能讓他們吃飽穿暖、能給他們一個安定的局面,那麼無論這個新皇帝出身如何、經歷如何、以前幹過什麼事情、曾經有過什麼功績,都會得到他們的擁戴與順服。”

聽完鄭知微的分析,此前早就對這些情況瞭然於胸、此番提問不過是想讓在座衆兄弟能對如今的後周局勢,以及穿越團隊自身的實力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瞭解的王崤峻終於不再問其他人,而是沉吟片刻後,說道:“通過方纔幾位兄弟的分析和介紹,我想大家應該對我北平軍以及後周朝廷的現狀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我不知道諸位兄弟聽完這些之後有什麼想法,反正我是從中看到了巨大的的機會。

首先,就咱們北平軍自身來說。其在政治上是穩定的、在經濟上是繁榮的、在軍事上是強大的。一來,儘管咱們剛剛佔據的這北漢一府八州之地還需要時間來安撫、來整合,但作爲咱們根基之地的北平軍十六州卻已然完成了整合、完成了改造,所有工作已然步入了正軌。再加上咱們這一次是去外線作戰,並不會對根基之地造成什麼破壞,所以僅憑北平軍十六州完全可以爲咱們建立更大的功業提供全面的支持;二來,儘管現在武器彈藥的生產速度還比較慢,但一則咱們並不是馬上就要去和後周朝廷開戰,還有一定的時間來製造武器、生產彈藥。二則,咱們在去年以同樣的彈藥儲備量可是一舉消滅了契丹人近三十萬大軍,試問這天下還有哪家朝廷能夠一次拼湊出如此龐大的軍隊來與咱們相抗衡;三則,儘管柴榮在後周深得民心,但咱們的對手並不是他,而是在他死後覬覦皇位、意圖政變的後周大臣。雙方在民望上並無明顯差距,在‘人和’這方面咱們並不吃虧。…,

其次,就目前所面臨的環境來說,對咱們北平軍亦是非常的有利。一方面,北邊的契丹人才逢大敗,幽雲之戰令其損失慘重,沒有十年八年的時間是恢復不過來元氣的,我北平軍於此時將注意力轉向南面不會有後顧之憂。另一方面,柴榮一旦身故,後周朝廷必然陷入主幼國疑、一片動盪之中。朝中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少不得會互相攻訐、互相傾軋,而朝外各方節度、刺史亦會一邊自保、一邊觀望,正是其國最虛弱、最混亂的時候。我北平軍於此時南下開封,受到的阻力最小。而且,如果咱們操作得當、佈置周密,甚至可以將咱們的南下描述成興兵討逆、誅滅亂臣賊子的義舉。到時候,咱們得到的不但不會是責問反而會是讚許。

第三,在此次後周朝廷可能出現的動盪與混亂結束之後,無論是張永德還是趙匡胤、亦或是其他人坐上了那把龍椅,都不會對咱們這個實力強大、軍力更是到了令人恐怖地步的北平軍置之不理。拉攏引誘、分化瓦解,其只怕是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到時候,又豈是咱們想要置身事外就能置於身事外的。

所以,我認爲,此番後周朝廷可能出現的動盪與混亂正是咱們北平軍建立更大的功業、獲取更大的利益的絕佳時機。咱們兄弟應該像上一年的幽雲之戰和剛剛結束不久的北漢之戰一樣,借勢而起、順勢而爲。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而咱們在剛到這個時代的時候也曾決心做一個歷史的創造者而非見證者。如今,一個將我們變成英雄並將令我們永載史冊的機會就在眼前,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抓住它、不去利用它呢?”

王崤峻的一番陳辭在令那些主張南下的兄弟們大聲喝彩、大加贊同的同時,也令那些主張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的兄弟們若有所思、心旌搖動。

於是,本次委員會擴大會議最終還是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了旨在利用後周朝廷發生動盪、混亂的機會適時南下、創造更大功業的“建業一號行動計劃”。

第十六章 義子第四十六章 辛飛宇入夥第七十二章 “炮灰”攻堡第四十三章 才子三見佳人(下)第二十三章 喜得貴子第六十八章 “劉無敵”來了第五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五十八章 軍火交易(上)第一百零八章 積極應對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淨心行動”(二)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袍加身”(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六章 豈能隨他去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員調整第三十二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兵(上)第三十章 通天之路(一)第三十八章 戰太原(十一)第七十二章 大戰前夜(六)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四十七章 果然是“大戶人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下)第七十三章 大戰前夜(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逃亡(六)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十章 推遲行動第七十八章` 大戰前夜(十二)第四十章 戰太原(十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九十六章 蕭思溫終於動了第五章 “好客”的鐘員外(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九章 摸清“底牌”(下)第五章 “好客”的鐘員外(上)第八十六章 夫問妻答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袍加身”(九)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十三章 戰前動員第六十六章 改裝燧發槍第七十章 喜事連連(上)第一百一十章 對峙保興莊(四)第七十八章` 大戰前夜(十二)第二十六章 遷民入太原第一百二十八章 漸行漸遠(上)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四十九章 “拉壯丁”(下)第四十四章 通天之路(十五)第七章 不平靜的新年(四)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八章 再次招攬(七)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十六章 幸遇“同路人”(下)第三十三章 合作(六)第一百零六章 暗中結黨(九)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袍加身”(九)第二十九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完)第二十九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完)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五章 “好客”的鐘員外(上)第三十三章 戰太原(六)第三十三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中)第七十六章 大戰前夜(十)第九十五章 並不明智的炮擊第七十五章 再度準備擴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澤州(下)第三十七章 相約會晤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兵(上)第五十六章 落腳潞縣第九十六章 客人走了第六十九章 大戰前夜(三)第二十五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二)第四章 不平靜的新年(一)第五十四章 說服第三十五章 翁婿對話(中)第十章 擴大產能勢在必行第八十七章 兵發固安第七章 假道伐虢(一)第四章 昊天塔第七十一章 一家團圓第二十五章 意外(三)第七章 再探三寨(上)春節期間更新說明第十九章 涉足海外貿易(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讖緯”再現(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逃亡(四)第二十八章 說愛(上)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下)第七十八章` 大戰前夜(十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澶州城下(中)第三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第六章 不平靜的新年(三)第七十三章 農業組成立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戰長城邊(十九)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