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

由於對北平軍使節團的懷疑只是在劉繼恩和劉繼元兩兄弟之間進行交流,且爲了防止這只是自己的誤判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劉繼元去安排弓箭手時也沒有驚動其他大臣,所以眼見北平軍使節團已然到了城門口,其他大臣連忙整理好了衣冠,在宰相和樞密使的帶領下,文臣武將分成左右兩隊,笑容滿面的向飛馳而來的北平軍使節團迎了上去。

不過,這些大臣很快就發現事情似乎不太對。因爲策馬而來的北平軍使節團見他們迎上來只有少部分人勒住了坐騎,其餘的人不但沒有減緩馬速,反而急催坐騎,將戰馬加速到了極限。不僅如此,無論是勒住馬的還是快馬加鞭的,這些馬上的騎士均不約而同的從掛在馬鞍上的皮袋中抽出了一根根鐵管子。儘管這些北漢朝廷的大臣們對火器知之甚少,但不久前才經歷了後周軍多日的進攻,他們就算沒見過至少也聽說過火槍這種新銳武器,因此大多數人還是能夠猜到對方騎士從袋子裡抽出來的是火槍。

使節團到了城門口不但不下馬與自己這一方相互見禮,反而打馬如飛還抽槍在手,此時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對方是來者不善、不懷好意。眼見對方已經將手中的火槍舉上了肩頭,這些方纔還笑容可掬的北漢官員頓時就亂了套。文官們驚慌失措,膽氣比較足的掉頭就跑,膽氣差一些的卻是連跑的力氣都沒有,只知道站在那裡渾身戰慄,有些人甚至是癱倒在道邊,動彈不得。武將們的表現相對要好一些,悍勇一些的抽出隨身的配劍或者配刀準備迎擊,怯懦一些的雖然不敢正面禦敵,卻也還知道向城內示警,一邊掉頭往城裡跑,一邊大聲呼喚守城的軍兵戒備、抵抗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一時間,玄德門外亂做一團。

此情此景並未對呼嘯而來的北平軍突襲騎兵分隊產生任何影響,五百名來自“飛龍軍”“遊騎兵營”和“狼牙營”的勇士分爲兩隊,百餘人在距城門百步左右停下,舉起手中的步槍、機槍,瞄向了城頭,隨時準備壓制城頭上的守軍。剩餘的四百騎則將槍口齊刷刷指向了北漢的文官武將們,特別是帶隊的宰相、樞密使,以及劉繼恩、劉繼元兄弟二人——無論對方是舞劍掄刀的衝向自己,還是正使出吃奶的勁向城門內逃跑。唯一沒被當成目標的卻是那些被嚇得癱軟在地,射擊起來角度不佳的膽小鬼們。

人奔跑的速度連馬都不如,更不要說是和子彈相比了,哪怕是那些身強體壯、經常鍛鍊的北漢將領亦沒有這個本事。因此,儘管他們遠比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跑得快得多,卻依然沒有機會逃脫呼嘯而來的彈雨。特別是那些反應最快、跑在最前面、打算去向城內守軍示警的北漢將領,更是成爲了北平軍突襲騎兵分隊優先“照顧”的對象,人還沒有跑進城門洞,就已經被密集的彈雨打成了“馬蜂窩”,吭都沒吭一聲便撲倒在地、一命嗚呼。

四百名北平軍騎兵轉眼之間便隨着那些奪路而逃的北漢官員十分順利的衝進了城門,不過進了城門並不代表着他們就已經進入了太原城,因爲他們衝進的只是玄德門外翁城的城門,玄德門正門還在他們前面數十步之外。此時這四百名北平軍騎兵再次分成兩隊,其中一百名重甲騎士停駐於翁城之內,一方面布成圓陣舉槍警戒,防備正門方向以及翁城四周城牆上的守軍,另一方面也等於是自動充當吸引守軍注意的靶子,以掩護自己的戰友進行下一步行動。而其餘的三百騎則繼續前行,直衝玄德門。…,

就在北平軍突襲騎兵分隊再次分兵、主力全速衝向玄德門的同時,那五百名被劉繼元調派過來的弓箭手在經過短暫的驚慌後,終於在自家主將的率領下登上了翁城的城牆,開始向下面特別是位於翁城中央的北平軍騎兵開弓放箭。只是,他們的抵抗與阻擊來得有些遲了,這些北漢弓箭手纔在城牆上一露頭,已經布好陣式、嚴陣以待的兩支北平軍掩護小隊立即向城頭進行壓制射擊,根本沒有給這些北漢弓箭手全力阻擊自己同伴的機會。而面對與此前後周軍攻城時所用火器幾乎是天壤之別、有如瓢潑一般向自己傾瀉的彈雨,這些北漢弓箭手在震驚和難以置信的同時,心中也充滿了對城下這數百騎兵深深的畏懼。再加上他們的指揮官在指揮他們向城牆下那些對自己發動突然襲擊的所謂“北平軍使節團”發起猛烈的弓箭攻擊時,很快便被城下的敵軍注意到,遭到了十餘名騎士不約而同的步、機槍攢射,甫一交戰便丟了性命。這些羣龍無首的北漢弓箭手已然失去了士氣和鬥志,其對城下北平軍騎兵突襲分隊的阻擊基本上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北平軍騎兵突襲分隊三百主力騎士在己方火力的掩護下,很快便衝進了玄德門的正門,一通機槍掃射殺散了城門處爲數有限的守門軍後,以一百人守住城門,另外兩百人則策馬沿着馬道衝上了城頭,攻擊城上正在與己方掩護小隊互射的北漢弓箭手、阻擊可能從其它方向接近玄德門的北漢守軍。

按說,雖然後周軍已經撤軍多日,太原城中的防衛遠沒有後周軍兵臨城下時那般森嚴,但作爲北漢朝廷的國都,太原城日常的守軍數量就在萬人以上,再加上此前從周圍州縣抽調的人馬,此時太原城內的漢軍數量超過兩萬。若是這兩萬守軍被組織起來對突襲玄德門的北平軍騎兵分隊進行反擊,就算北平軍這邊擁有武器優勢,也可能會因爲數量有限、需要關照的方向太多而出現兵力不足、左支右絀的情況,從而爲完成佔據城門的任務帶來麻煩——單就地形來說,北平軍騎兵突襲分隊所擁有的地利優勢遠比當初張錚率五百人守古北口關要差得多、防守起來也要困難得多。

不過,令人感到慶幸的是,翁城城門口的那一場大追殺,使得北漢有能力、有權力調動全城人馬的文官武將們死的死、傷的傷、癱的癱,根本無人能夠逃進城去組織守軍進行抵抗、奪回玄德門。因此,當遠在數裡之外的北平軍騎兵主力看到突襲騎兵分隊發出的三發綠色信號彈,以排山倒海之勢殺到玄德門時,除了那些依然癱軟在地的北漢官員外,沒有遇到任何有組織的北漢守軍來阻擊他們。萬餘人馬在穆特爾率領下,如入無人之境一般自玄德門而入與依然牢牢守在那裡的突襲騎兵分隊匯合,隨即便根據早就定好的方案分成數路,殺向各自需要佔領的目標。當曾志林和王峰於下午申時初率步兵主力進入太原城時,整座城池除了根據之前的計劃暫不攻擊的皇宮外,其他地方均已在北平軍的控制之下。

第九章 讓人不省心的高軍第三十二章 才子一見佳人第三十五章 開源節流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十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涉(下一)第六十七章 都來請罪第四章:萬民折(上)第七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故人(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黑木讖緯”(下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五)第五十六章 去做私鹽販子?第一章 以新代舊 解決兵源第二十六章 幽州行(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故人(上)第五十四章 擴軍(下)第五十章 初戰龍潭溝第四十二章 通天之路(十三)第五十九章 軍火交易(中)第三十五章 開源節流的問題第十四章 塘沽鹽場(下)第五十章 通天之路(二十一)第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章 心動第三十五章 戰太原(八)第七章 假道伐虢(一)第三十章 合作(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揚的心思(上)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斷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三)第五十一章 廢物堂主第一百九十四章 “黃袍加身”(十一)第五十五章 萬鈞行動(一)第十六章 遇險第五十三章 顧大局的徐紹安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六十一章 造還就不造 這是個問題(上)第八十二章 目標:乾寧軍(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心丸”(下二)第六十四章 此張永德非彼張永德?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二十章 涉足海外貿易(下)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三十二章 才子一見佳人第二十七章 組建保安隊第一百六十九章 逃亡(八)第十二章 玉虛宮會師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十九章 試探(上)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十五章 萬春亭第二十七章 組建保安隊第一百四十二章 撇清第二十章 逆襲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三章 居庸關上(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木讖緯”(中)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十一章 初入玉虛宮第二十三章 善後工作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一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上)第八十七章 兵發固安第六十八章 屬意“晴雪樓”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撇清第五章 羽翼漸豐(三)第二十四章 意外(二)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攬(中)第五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十八章 搬家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定(完)第三章 “暗羽”初創(中)第八十七章 兵發固安第三十六章 看場子的問題第二十三章 善後工作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第三十四章 合作(七)第一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上)第十一章 海濱之旅(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上)第四十五章 通天之路(十六)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四十二章 大戰紫石灘第二十八章 戰太原(一)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一百四十三章 “淨心行動”(一)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二)第八十一章 目標:乾寧軍(上)第五章 “好客”的鐘員外(上)第十章 內外有別(中)第三十九章 “黃金換平安”第五十二章 通天之路(二十三)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下)第三十九章 “黃金換平安”第四十五章 “涼園”密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