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

北平軍智取太原城後,曾志林、王峰、穆特爾等人並沒有就此罷手。三個人與得到太原城破的消息便拉着楊業返城的楊新匯合,並立即向北平城那邊報告了攻取太原的經過後,便馬上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計劃,以楊新、曾志林留守太原,王峰和穆特爾則各率一支人馬分爲南北兩路出發,收復原北漢各州縣。其中,王峰所率一路向北攻略忻、代、嵐、憲四州,穆特爾所率一路向南席捲隆、沁、汾、石四州。

由於太原已丟,皇帝劉鈞也爲北平軍所俘獲,劉鈞的養子劉繼恩、劉繼元死於玄德門爭奪戰,養子劉繼業(楊業)在接到自己養父要其投降的旨意後,也正式歸順了北平軍,朝中大臣死的死、降的降,沒有一個人逃出太原城,北漢朝廷如今已然不復存在。因此,面對洶洶而來的北平軍,北漢的其它州縣基本上都是立即望風而降,沒有一座城池、一支人馬敢於和北平軍對抗。這使得北平軍南下伐漢大軍從陰曆八月十五到九月初,只用了短短半個月時間,便將北漢一府八州之地完全納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下,圓滿完成了向西南方向擴展自己勢力範圍的既定計劃。

當然,佔領太原城、接受其它州縣的投降與輸誠只是吞併北漢的第一步。接下來,楊新、曾志林、王峰和穆特爾等人還要配合已經自北平城趕來的李俊武、張維信、徐紹安、周磊、於文德、劉文東等兄長,按照當初接收幽雲十六州時的模式,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對北漢這一府八州之地進行整合、改編,使其能夠儘早融入北平軍,真正成爲北平軍的一部分。

爲此,委員會決定建立由李俊武、張維信、徐紹安三人組成了太原臨時留守處,負責在雁門、太原兩府的整合、改編工作進行過程中的統一指揮、部署、協調事宜。並根據各州縣的地理位置與地形走勢,將原北漢所轄一府八州劃分爲兩個府。其中,以代、忻、嵐、憲四州合併爲雁門府,治所在忻縣(原北漢忻州以原太原府、隆州、石州、汾州、沁州合併爲新的太原府,治所在太原城。以原靈仙府同知鍾世文遷任雁門府知府,以原北平府副總兵兼居庸關守備辛飛宇遷任雁門府總兵官,以楊業爲雁門府副總兵;以原大同府同知嚴崇禮遷任太原府知府,以原盧龍府副總兵兼山海關守備王峰遷任太原府總兵官——雁門、太原兩府的駐軍構成及其規模與此前北平軍六府一樣,均採取“飛龍軍”一個營加“保安軍”一個團的標準進行配備。至於此次南下滅漢的指揮者之一,曾志林、楊新和穆特爾等人則依然返回自己原來的崗位,並不直接參與雁門、太原兩府的改制。

除了整合各州縣、組建雁門、太原兩府的工作外,太原臨時留守處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則是在太原城周邊地區選擇一處合適的地點,準備籌建穿越團隊的第三處生產基地——這也是李俊武、周磊、於文德、劉文東等科技部的骨幹成員會隨張維信和徐紹安二人一同起來太原的原因之所在。

在太原城附近建設新的生產基地是委員會擴大會議在研究了穿越團隊的需求,以及太原、雁門兩府一直以來都是穿越團隊重要熱兵器生產資料供應地的實際情況後做出的決定。不過,與此前的兩處生產基地不同的是,太原府的新生產基地將專注於武器裝備、特別是各種火器發射藥和火炸藥這類化學原料的生產,既不涉及民用產品也基本不涉及化學原料以外的軍用產品的生產。相關軍用化工產品生產出來後,將會被運到北平的“涼園”生產基地和新生產基地,與那裡生產的彈殼、彈頭等基礎火器零件進行組合,並最終制造出供穿越團隊武裝使用的火器。…,

之所以會有這樣安排,一來是考慮到太原和雁門兩府是穿越團隊黃鐵礦、硝石等原材料的產地,在這裡生產軍用化工產品能夠節省大量的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將成品發射藥和火炸藥運到北平城遠比將硝石和黃鐵礦運過去要划算得多;二來也是考慮到技術保密以及將最終的火器成品牢牢控制在穿越團隊核心區的需要,以避免火器成品因多地生產而出現外泄的情況。

北平軍這邊緊鑼密鼓、同時又是興高采烈、士氣高漲的開府、建廠,後周朝廷那邊卻是一片愁雲慘霧、鬱鬱寡歡。作爲一國之君,眼見自己處心積慮、運籌謀劃的伐漢之戰,其間損兵折將、耗費錢糧無數,結果不但功虧一簣,未能得償自己的夙願與抱負,反而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給他人做了嫁衣裳,令那個目無朝廷、目無君上的北平軍趁機漁翁得利,將僞漢一府八州之地收入囊中,使其管轄疆域、勢力範圍較之前擴大了近一半。柴榮的心情可以說是鬱悶到了極點、惡劣到了極點。更爲令柴榮不快的是,這種鬱悶與惡劣的心情一時還無處去發泄、去釋放。因爲在伐漢之前,朝中羣臣對他在這個時間出兵大多都表現了反對的態度,認爲在這個並不適合打仗的季節妄動刀兵於國不利,紛紛建議將伐漢的時間推遲到第二年開春時再進行。最後還是由於自己固執己見、力排衆異,堅持要在這個出乎北平軍意料之外的時間出兵,以搶在北平軍有所動作之前解決僞漢朝廷。

既然伐漢是自己的主張,那麼這次伐漢之戰失利的責任也就不能一股腦的都推給自己的文臣武將們,而只能由自己一個人來獨力承擔。這樣一來,那股散發不出來的鬱郁之氣自然會將鬱結於胸。再加上班師不久便又因爲不注意天氣變化、沒有及時添加衣物而染了些風寒。於是在外感與內積的雙重作用下,因爲壯志未酬而心中憋悶的柴榮終於病倒在了回兵開封的路上。

而且,由於心情極壞,一路行軍又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與調養,再加上其身體狀況原本就不是很好,使得柴榮的病前後遷延半個多月,直到大軍返抵開封時依然沒有一點起色,不見一點好轉的跡象。

柴榮病體沉重,在令妃嬪心疼不已、令朝中絕大多數大臣心急不已、令太醫署的太醫心慌不已的同時,卻也令少數懷有野心、欲取柴氏江山而代之的傢伙開始蠢蠢欲動。一時間,朝堂之上、開封城內暗潮涌動、前景難料。

第二十八章 說愛(上)第二十五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逃亡(十三)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四十八章 通天之路(十九)第六十四章 此張永德非彼張永德?第六十八章 “劉無敵”來了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三十一章 戰太原(四)第二十八章 壽州城下(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兵(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一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上)第七十六章 大戰前夜(十)第四十七章 夤夜訪客第三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下)第五十三章 擴軍(上)第三十二章 戰太原(五)第十五章 忙碌的春天(下)第二十三章 意外(一)第四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四章 原來如此(下)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澶州城下(上)第二十七章 組建保安隊第七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三十三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中)第三十二章 才子一見佳人第二十三章 開封來的消息(下)第四十五章 通天之路(十六)第五十一章 令人失望的一夜第四十五章 通天之路(十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逃亡(四)第十五章 開陽門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原來是故人(下)第四章 “暗羽”初創(下)第三十五章 辛飛宇的故事第三十七章 戰太原(十)第一百二十章 戰澤州(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飛揚的心思(下二)第七十三章 農業組成立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第二十九章 南邊來的客人(下)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七章 北平軍節度使(上)第七十五章 再度準備擴軍第十六章 文官?武將!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上)第五十章 密議(二)第三十三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中)第六十七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上)第三章 兄弟定策(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略有遺憾第一百零一章 暗中結黨(四)第一章 交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七十一章 喜事連連(下)第五十五章 功勞相抵第七十四章 頭腦要清醒第六章 心動第十五章 海邊之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峙保興莊(完)第三十章 仇恨暗生第五章 “好客”的鐘員外(上)第八十六章 夫問妻答第一百零八章 對峙保興莊(二)第二十七章 重歸於好第六十六章 出城第九十五章 說服“自己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十三)第五十九章 軍火交易(中)第九章 海濱之旅(二)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四)第十八章 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第一百三十章 避而不見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九章 內外有別(上)第二十四章 意外(二)第四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八十五章 “黃袍加身”(二)春節期間更新說明第五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四十三章 《消遣娛樂決議》第三十五章 辛飛宇的故事第九十四章 天公不做美第三十六章 戰太原(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戰保興莊(五)第七十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二)第五十二章 輕敵思想要不得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戰保興莊(中)第一百零四章 暗中結黨(七)第二十五章 幽州行(一)第四十五章 “涼園”密議(中)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八章 摸清“底牌”IOP第七章 匯合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