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

雖說委員會原打算在開完這次會議,就一些重要問題作出決定後再對穿越團隊武裝現有的兵力部署進行新的安排,但考慮到蔚州這邊的實際需要,還是同意了曾、楊二人的這個申請,同意騎兵團二營暫時留駐蔚州。不過,與曾、楊二人的方案略有差別的是,委員會最終將二營拆成兩部分,主力兩個連駐蔚州治所靈仙,剩下的一個連駐靈丘。對此,曾、楊二人也沒有任何異議,畢竟從靈仙到靈丘遠比從大同到蔚州近得多,即便有些緊急軍情發生,也來得及增援。

曾、楊二人率軍離開靈丘後,經飛狐口、金陂關往“涼園”進發,於陰曆六月十七午後抵達“涼園”所在霞雲嶺。大軍自在霞雲嶺下選擇適當之處安營紮寨,而曾、楊二人則帶着親衛直奔嶺上的“涼園”。

進了“涼園”大門,二人顧不上回到自己的住處看看家眷,便在下人的引領下來到“涼園”北區的議事堂軍事部分廳,與已經等在那裡的軍事部的兄弟們碰個面,就即將召開的會議通個氣。

當曾、楊二人走進屬於軍事部的議事分廳時,裡面已經坐了三個人。除了最早回到“涼園”的徐紹安外,還有隻比他們早回來一兩個時辰的錢遠山和穆特爾——單就成員數量來說,軍事部原本是僅次於科技部的大部門,只不過由於其大部分成員現在都駐守在外,所以能回來參加會議的兄弟纔會這麼少。

此外,由於徐紹安與錢遠山之間一直不是很對付,而穆特爾作爲小兄弟既不好爲二人說和,又是一個不太會活躍氣氛的直性子,所以在曾、楊二人進來之前,屋子裡的三個人始終處於一種沉默狀態。這樣的氣氛明顯令性格直爽、且不太善言辭的穆特爾非常難受。可在兩位兄長面前既不能表現出來,又不能還沒開始開會就提前離開,那感覺是相當的不爽。因此,當曾、楊二人進門時,穆特爾的第一反應不是上前見過兩位兄長,而是坐在那裡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臉上的表情也明顯的鬆馳了下來。

有了曾志林和楊新的加入,議事堂軍事部議事分廳中的氣氛總算漸漸活躍了起來。在聽曾、楊二人大致說明了一下此番收復山後八州的情況後,徐、錢二人自然是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大加讚賞。隨後,徐紹安將一疊資料交到了曾、楊二人手中,說道:“這裡是這次會議的相關資料。包括咱們軍事部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幽雲之戰的作戰總結、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以及這次會議上將會討論的其他一系列議題。你們兩個人先看一下,如果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的話就提出來,咱們大家一起討論。”…,

曾、楊二人接過資料仔細翻看,而徐紹安藉着這個機會也接着說道:“這些資料之前已經派人送達了老十二、老二十四、老二十七,以及飛宇兄弟,並得到了他們的迴應和相關意見、建議。老二十九和老三十一那邊也已經派人去送,估計這會兒他們已經看到,很快就會有所迴應。”

曾、楊二人聽了一邊點頭,一邊繼續翻看着手中的資料。資料內容很豐富,曾、楊二人看了好一會兒纔看完。

看完資料,二人深思半晌,曾志林首先擡起頭,有些懷疑的說道:“其他內容兄弟我到是沒幹什麼意見,我只是覺得資料最後說的那些咱們計劃向後周朝廷要的好處似乎有些狠了,以柴榮和他手下那批大臣的脾氣,恐怕未必會同意咱們的條件呀?”

楊新聞言也點點頭,贊同道:“我也有這種疑慮。那柴榮畢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有道明君,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強勢的皇帝。咱們這次向他要這麼高的價碼,以他的性格和脾氣秉性,只怕不但不會同意咱們的要求,搞不好還會當場與咱們翻臉。”

“翻臉就翻臉,咱們還怕他不成。”穆特爾很不服氣的說道,“契丹二三十萬大軍都被咱們給幹掉了,搞定柴榮那七、八萬人更是不在話下。再者說,咱們兄弟和手下將士出生入死的爲他把幽雲十六州給收了回來,省了他和他的那些文臣武將多少麻煩,讓他後周朝廷少死了多少軍兵。向他要這麼點回報,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楊新聽了擺擺手,說道:“爲兄自然不是怕柴榮和他那七、八萬人馬,只是爲兄以爲現階段與後周朝廷保持和平狀態對咱們是有利的。一方面,契丹人雖然被咱們打得大敗虧輸,折損了大量的人馬,但其實力尚在,舉全國之力仍能夠集結起二三十萬軍隊。而且,那耶律璟雖然殘暴無昏庸,但其皇權依然比較穩固,其身邊依然還有一些忠心扶保他的大臣,契丹並未因爲幽雲之戰的失利而分崩離析。如果咱們和後周朝廷有了出現嚴重對立,甚至是兵戎相見,那麼契丹人很可能會趁虛而入,在咱們背後捅上一刀。到時候,咱們腹背受敵,就算能夠支撐下來,也會遭受極大的損失,得不償失。這也是當初咱們允許柴榮繼續北近,並駐紮於幽州城下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就算咱們憑藉雄厚的實力成功抵擋住了後周與契丹人的兩面夾攻,將二者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是將柴榮和耶律璟生擒活捉或者斬於陣前。可是,擊敗他們、消滅他們之後又該當如何。到時候,無論是後周還是契丹勢必會陷入一片混亂當中。咱們可以不會理會長城以北各遊牧民族這間爲爭奪草原霸主而進行的廝殺,卻不能不理會中原大地上因此重燃戰火、不能不理會漢人百姓因爲軍閥混戰而遭受荼毒。

至於說功勞,咱們收復了幽雲十六州可以稱得上是功勳着著、居功至偉,向後周朝廷要些官爵、講些條件原也沒什麼不對。可如果按照資料上所說,要向後周朝廷、向柴榮要幽雲節度使的封號,由咱們兄弟來管理幽雲十六州,並且對朝廷是聽調不聽宣,只怕柴榮就很難同意了。因爲如此一來,咱們兄弟實際上就等同於藩鎮割據,將幽雲十六州變成一個獨立王國,令朝廷無從插手、無法真正行使對這裡的管轄。那樣的話,對於柴榮和後周進行來說,又與契丹人佔據幽雲十六州時有何差別呢?”

第一百六十章 設計取雲州(上)第五章 羽翼漸豐(三)第五十五章 萬鈞行動(一)第六十五章 無機可乘第一百零六章 暗中結黨(九)第八章 很有前途的職業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五十九章 低調卻不平庸第二十二章 開封來的消息(上)第五十九章 軍火交易(中)第五十六章 落腳潞縣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峙保興莊(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逃亡(十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戰保興莊(上)第五十四章 說服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一章 領略天下第一強軍(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十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一章 口無遮攔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戰長城邊(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反?逼他反!(上)第五十八章 如此“新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四十八章 “拉壯丁”(上)第五十一章 修羅地獄第六十四章 有隙可乘?第五十四章 擴軍(下)第十二章 實施決議第三十八章 搬家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九章 摸清“底牌”(下)第九章 不平靜的新年(六)第十五章 萬春亭第四十五章 “涼園”基地(二)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分兩路 主動出擊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七十三章 漢軍敗退第四章:萬民折(上)第三章 炮仗第五章 隨他去吧第三十八章 拍賣會(三)第一百零八章 積極應對第六十章 意外發現(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揚的心思(上)第二十九章 南邊來的客人(下)第八章 不平靜的新年(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戰幽州城(中)第七十一章 二楊夜談(上)第三十章 通天之路(一)第二十五章 拔營起寨第二十二章 咱也是有“身份證”的人了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十三章 全體會議第二十三章 意外(一)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戰保興莊(上)第三十四章 翁婿對話(上)第四章 羽翼漸豐(二)第五章 新的起點,新的目標第一百六十七章 逃亡(六)第三十二章 最合適的說客人選第八章 海濱之旅(一)第六十八章 屬意“晴雪樓”第七十三章 農業組成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三)第五章 隨他去吧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五)第四章 不平靜的新年(一)第十六章 文官?武將!第六章 心動第二十二章 咱也是有“身份證”的人了第九十三章 優勢明顯第五十二章 密議(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逃亡(五)第六十六章 趙氏“父女”(下)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三章 兄弟定策(下)第一百三十章 漸行漸遠(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霸王行動”(完)第二十六章 遷民入太原第九十九章 難啃的固安城(上)第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反?逼他反!(下一)第五十六章 去做私鹽販子?第十二章 不平靜的新年(完)第四十章 戰太原(十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七章 聯絡感情第五十四章 出師不利的張燕第十二章 玉虛宮會師第二十一章 機構重組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結黨(五)第十二章 假道伐虢(完)第五十六章 落腳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