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萬民折(上)

因此,在王崤峻和徐紹安離開的同時,原本駐紮於霞雲嶺下的穿越團隊武裝各部隊也隨即開始了調動。原徐紹安所部及“狼牙營”在楊新的率領下以換防的名義開進幽州城,錢遠山、曾志林所部仍由錢、曾二人率領,前出至距幽州城不過三、四十里的良鄉縣和玉河縣紮營備戰,而“遊騎兵營”及騎兵團現有一個多營的騎兵部隊則在穆特爾的指揮下,遊走於幽州、良鄉、玉河三城之間,隨時準備策應幽州城內的友軍行動,爲錢、曾二部趕到爭取足夠時間。除了這幾路兵馬外,張維信、樑子嶽、鄭知微等人也跟着王下了山。其中,張維信負責在王、徐二人進入後周大營後協調外圍各部的行動,並決定是否派“狼牙營”殺進後周大營中救人。而樑、鄭二人則盡最大努力調動幽州城內及後周大營中所有能調動的“暗羽”力量,以便爲王崤峻和徐紹安此行提供情報支持——原本張曉菲也想一起去,但考慮到她還要照顧才幾個月大的小王玥,最終王崤峻還是說服她留在“涼園”等消息。

王崤峻和徐紹安一行在陰曆六月二十的午後抵達幽州城,他們前腳才踏進被黃海當成臨時指揮部的原幽州留守府衙門,在正堂中坐定,後腳“暗羽”幽州分堂的堂主便前來求見,表示有重要消息稟告。

消息是由“暗羽”在宮中的鐵桿線人,此時已是“暗羽”宮內分堂堂主的馬平安馬公公通過秘密渠道送出來的。而消息的內容則是現在穿越團隊最爲關心的、有關柴榮及後周朝廷一干文臣武將對“清園”兄弟及其所率領的所謂“幽州義軍”的看法及態度。據馬平安在送來的密信中所講,相關消息是他在後周朝廷的御前會議上聽來的,絕不會有錯。

按照馬平安在密信中所說,就在穿越團隊召開準全體會議的同時,後周朝廷的御前會議也在後周軍大營的御帳之內舉行。而柴榮召開此次會議的目的,一是由趙匡胤向一衆文臣武將介紹一下其此前前往榆關(山海關)犒勞“清園”兄弟所轄“幽州義軍”的情況,二是要與羣臣商議一下該如何安置“清園”兄弟及其麾下數萬人馬。

在此之前,穿越團隊武裝雖然在保興莊一戰成名,但由於當時後周軍大營與契丹軍大營之間尚有一段距離,後周君臣對穿越團隊武裝的印象還只停留在保興莊之戰那持續了小半個時辰的隆隆炮聲,以及在炮火打擊下處崩潰狀態如沒頭蒼蠅一般四處亂闖、四散奔逃的契丹軍敗兵。現在,當他們聽趙匡胤繪聲繪色的講述完其在榆關(山海關)的所見所聞後,那種火炮射擊時的雷霆萬鈞之勢、火槍打響時有如疾風暴雨般潑灑向敵軍的彈丸、契丹士兵被炮彈和炸彈擊中時粉身碎骨的駭人場景,一幕幕的在柴榮及其一衆文武大臣的腦海之中浮現出來。這樣的場景在聽得人熱血沸騰的同時,卻也令後周君臣暗生寒意。

能以不過區區五千人馬將契丹十萬大軍——儘管其中有一半是鄉丁和役夫——殺得大敗虧輸,幾近全軍覆滅,這是何等的驍勇強悍。即便是以柴榮的自負以及對手下禁軍實力的信任,也不認爲五千禁軍——哪怕這五千禁軍都是“神機軍”——可以與十萬契丹軍對抗。如果周軍真有這樣的實力,當初也就不會在保興莊與蕭思溫的七萬人馬對峙不前了。…,

如果換一個人講述這些事情,後周君臣還有可能會懷疑講述者是在有意誇大事實,爲“幽州義軍”的臉上貼金,可這些話從能征慣戰、功勳卓著、深受柴榮信任、向來以信義著稱的趙匡胤嘴裡說出來,不由得後周君臣們不相信。聽完趙匡胤的講述,不止一名大臣在心中暗自慶幸,幸虧“清園”兄弟對朝廷來說是友非敵,不然的話,以其現在幽州附近駐紮的近兩萬兵馬,想要對付朝廷的這八萬大軍豈不是有如砍瓜切菜一般的容易。從某種意義上說,朝廷大軍屯駐幽州城下不但不會對“清園”兄弟及其麾下“幽州義軍”造成任何威脅,反而會成爲對方向朝廷討價還價的籌碼,更何況這籌碼之中還有九五之尊、絕對不容有失的大周天子。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清園”兄弟是絕對不能得罪的,否則一旦惹惱了這些傢伙,只怕自己就再也見不到開封城了。

隨着對“清園”兄弟及其麾下“幽州義軍”的畏懼思想在大臣們中間蔓延開來,在討論該如何安置“清園”兄弟以及“幽州義軍”的問題時,大臣們的意見開始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幾乎所有的文臣及一部分武將均表示“清園”兄弟及其麾下“義軍”此番打敗契丹人,收復幽雲十六州及東邊的平、營、灤三州共十九州之地,可以稱得上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清園”兄弟素來對朝廷忠心耿耿、恭順有加,對這樣的忠義之士,朝廷自當施以懷柔之政,賜予重賞、加官進爵,並令其永駐幽雲,爲大周戍守北疆,如此方顯皇恩浩蕩、如此纔不會寒了天下忠勇之士報效天子、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膽忠心。

對於這些大臣的意見,柴榮一時未置可否,似乎還在權衡、斟酌之中,而以張永德爲首的另一部分武將卻站出來表示反對,認爲如此安置“清園”兄弟及其手下人馬極爲不妥。在他們看來,“清園”兄弟及其手下兵馬雖然在收復幽雲十六州的過程中立下功勞,但從其隱瞞自己的真正能力、暗中豢養如此龐大的一支私兵來看,這些人肯定是居心叵測,絕不可任其發展下去,否則必會給朝廷帶來天大的麻煩。唯今之計,當先以獎賞其功勞爲名,爲其加官進爵,將其一衆兄弟皆調到京城去做一些有足夠的身份地位卻無實際權力的閒散高官,使其與手下私兵分割開來。待其進京之後,再派遣得力將領接管、改編其留在幽州的私兵,將這支人馬或收編爲朝廷所用、或就地解散,使其對朝廷的威脅消彌於無形之中方爲上策。

張永德等人的意見一提出來,便遭到了其他主張將“清園”兄弟留在幽州的大臣們的反對。兩派官員就此你來我往、脣槍舌劍的爭論起來,一時間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還是柴榮出言打斷了雙方的爭論。待一衆文臣武將都住了口,御帳之內再次安靜下來,柴榮這纔看向趙匡胤,說道:“趙愛卿此番前往榆關犒勞‘幽州義軍’,又與那王崤峻等人打了不少的交道,稱得上是朝中對‘清園’兄弟及其麾下‘幽州義軍’最爲了解的大臣。以汝之見,對‘清園’兄弟及其麾下該如何安置最爲妥當?”

第四十五章 “涼園”密議(中)第二章 躲不掉的李重進(中)第五十七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二)第五十二章 最佳選擇與最好歸宿第四十七章 仇人的圖謀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十二章 不平靜的新年(完)第一百七十一章 逃亡(十)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二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一百零四章 暗中結黨(七)第八十九章 固安城內(中)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四章:萬民折(上)第五十六章 賢妃小雨(下)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六章 再次招攬(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賊心虛第一百五十九章 轉戰中京道第九十九章 暗中結黨(二)第二十三章 恰到好處的投誠第一百零四章 暗中結黨(七)第三十八章 兵發白馬山第四十八章 “拉壯丁”(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三十三章 戰太原(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涉(下二)第六十一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六)第一百零七章 暗中結黨(完)第十七章 鋌而走險(上)第六十四章 趙氏“父女”(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揚的心思(中)第九十三章 優勢明顯第三十六章 分工要明確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霸王行動”(完)第六十九章 大戰前夜(三)第五十章 通天之路(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團隊需要說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淨心行動”(一)第十一章 假道伐虢(五)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三十六章 拍賣會(一)第七十五章 大戰前夜(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二十七章 組建保安隊第三十四章 合作(七)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十一章 初入玉虛宮第六十九章 兄弟間的妥協第四十八章 《接觸準則》第六十章 考覈第六十九章 兄弟間的妥協第七十二章 “炮灰”攻堡第六十三章 造還是不造 這是個問題(下)第六十一章 意外發現(中)第十六章 義子第二十二章 開封來的消息(上)第七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一章 “飛燕”內鬥(上)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黑木讖緯”(下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逃亡(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十七章 特殊的客人第七十四章 待客之道第四章 昊天塔第二十二章 平定叛亂(下)第十章 內外有別(中)第五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戰長城邊(完)第四十七章 夤夜訪客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五)第四十五章 “涼園”基地(二)第一百零九章 “霸王行動”(上)第十三章 塘沽鹽場(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上)第五十章 全力備戰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七章 聯絡感情第二十一章 談情(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戰保興莊(完)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三十七章 拍賣會(二)第三十四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下)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五章 萬民折(中)第九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三十六章 戰太原(九)第四十九章 美玉入匣第一百四十三章 “淨心行動”(一)第四十章 去而復返第五十七章 萬鈞行動(三)第四十二章 大戰紫石灘第八十三章 駐蹕瓦橋關(上)第二十三章 團聚(中)第五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九十六章 蕭思溫終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