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神機軍”也擴編

柴榮的這兩道旨意在良鄉那邊並沒有引起什麼反應。對穿越團隊內部成員來說,在旨意出來之前就已經開過“吹風會”,大家對林小雨被封妃一事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旨意的頒佈對他們來說不過是走個形式,沒什麼大驚小怪的。至於官職方面的封賞,雖說有些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林小雨成了賢妃,她的結義兄弟們跟着“沾些光”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再加上對穿越團隊衆兄弟的封賞旨意除了徐紹安的那部分外,實際上是以密旨的形式發出的,無論是後周的普通文臣武將,還是穿越衆在幽雲之地的朋友、熟人、合作伙伴,都不知道這個消息,這些人自然也就不會有任何反應。

與之相對應的,柴榮的這兩道旨意,特別是其中明發的那部分,在開封城卻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那些不知道“內情”,或者對“內情”不甚了了的人,第一反應就是隨着林小雨成爲賢妃,她的那幾位住在開封的結義兄弟自然也就成了皇親國戚——雖然只是結義兄弟,但對於在中土沒有任何血親的林小雨來說,這些人絕不亞於其親兄弟。特別是那位此前就深得官家賞識的徐紹安徐將軍,今後必定是恩寵不斷、榮華不絕了。對於這樣一位官家跟前的紅人,自然是要想辦法去結交、去攀附的,以便爲自己今後的發展尋求一個進身之階。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怨家多堵牆”,不管以後能不能用上,與這樣的貴胄寵臣拉上關係都不是一件壞事。

而那些知道所謂“內情”,瞭解劉光義與趙匡胤之間關係的朝臣的反應卻完全不同。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和徐紹安拉關係,而是暗自思忖着是不是官家對那位黑臉趙老大有了什麼不信任,想要削弱他的實力。這罷掉其好兄弟劉光義神機軍的職權可能只是其中的第一步措施,有了這一步的鋪墊,日後再罷掉趙匡胤神機軍都指揮使的官職,由副使徐紹安接任也就順理成章了——神機軍如今稱得上是大周禁軍中的佼佼者,而徐紹安又是這支數一數二的強軍的實際創建者,其在軍中的影響力其實是遠超過劉光義乃至趙匡胤的,拿這支隊伍來開刀乃是最佳選擇。

一旦有了上面的想法,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會是更多的猜測與顧慮。於是乎,就在那些不知道所謂“內情”的文臣武將們紛紛通過各種關係,想方設法與徐紹安攀上交情的時候,這些知道些所謂“內情”的朝臣們卻變得猶豫不決、左右搖擺起來。他們之所以會這樣,主要還是有些摸不準柴榮的脈。

一方面,如果他們的猜測是錯的,柴榮撤掉劉光義神機軍副都指揮使之職並非是對趙匡胤有什麼不滿,而確實只是正常的職務調整,是爲了讓劉光義專心於龍捷右廂的軍務。那麼,他們這邊對徐紹安的結交與攀附就很可能會引起趙匡胤的誤會和不快。到時候對方不會對徐紹安這個皇親國戚怎麼樣,對他們這些沒什麼靠山的小人物可就沒那麼客氣了。

另一方面,就算他們的猜測是對的,也不代表自己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去和徐紹安結交。一來,據他們所知,駙馬張永德對徐紹安以及他那班一起從海外歸來的兄弟一直都存在偏見,雙方的關係一直都不好。如果他們與徐紹安走得太近,勢必會引起張永德的不滿。到時候,張附馬不便對同是皇親國戚的徐紹安下手,很可能會把火撒在他們這些人身上。

二來,自打唐末以來,天下一直是藩鎮割據,武人爲上。統兵大將推翻舊主,自己穿龍袍的事情屢屢發生。誰又敢保證日後趙老大或者張駙馬不會坐到當今官家所坐的那把龍椅上去——當今官家雖然雄才大略,但其身體卻並不好。而他的兒子宗訓如今只有六歲,一旦當今天子駕崩,必定又是一個主幼國疑的局面,其結果是很難預料的。所以,爲今之計,還是明哲保身,少與像徐紹安這樣的朝中新貴走得太近爲好。,

不過事實證明,這些自認爲自己深知所謂“內情”、行事謹慎的朝臣們想得實在是有點多了。對於柴榮的這份旨意,趙匡胤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一方面,他趙老大如今依然是神機軍都指揮使,徐紹安依然是他的部下,大事最終還是要由他趙老大來做主。另一方面,由於徐紹安此前在與趙匡胤進行交往時,一直表現得非常謙躬、非常敬重對方,對其當初爲“南下覲見代表團”說好話、推薦徐紹安擔任神機直指揮使等事也總是念念不忘,一副對趙匡胤感恩戴德的樣子。因此,趙匡胤早就把徐紹安當成自己的朋友、兄弟、得力助手,或者說是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再加上此時的趙匡胤也還沒有生出想要犯上做亂、取柴榮而代之的念頭,所以在得知柴榮撤了劉光義在神機軍中的職銜,由徐紹安接替的時候,其並沒有任何的不滿和猜疑。在趙匡胤看來,自己與徐紹安的關係柴榮絕對是非常清楚的。如果這位天子想要削奪自己的兵權,絕不會前腳撤了自己義弟劉光義在神機軍中的職位,後腳就把這個職位交給與自己過從甚密的徐紹安來頂替——哪怕他現在算得上是皇親國戚了。畢竟在這個亂世之中,皇親國戚遠沒有手握重兵的大將或者封疆大吏吸引人,更何況徐紹安這個皇親國戚還只是林小雨的結義兄弟。

於是,就在那些知道所謂“內情”的朝臣們瞻前顧後、遲疑不動的時候,在柴榮聖旨頒佈的第二天,趙匡胤便已經派自己的弟弟趙匡義帶着厚禮到徐紹安府上祝賀其雙喜臨門去了。趙匡胤這個舉動自然也就代表了其對相關旨意的態度,而他的這種態度也當即打消了一部分猶豫不決的朝臣的顧慮,使他們也開始行動起來。

之所以只是一部分人有所行動,是因爲剩下的人更在意駙馬張永德的態度,不想爲此事得罪對方,依然堅持着明哲保身、不與徐紹安交往的原則。

雖說只是部分原先沒有動作的朝臣加入到登門拜訪的先烈,卻依然使得原本就已經被不斷上門的客人搞得有些不耐煩的徐紹安更加難以招架。好在老天爺可憐咱們的徐八爺,就在其被這種迎來送往搞得頭昏腦漲,快要得神經衰弱的時候,在顯德五年陰曆七月初一這天,柴榮發出的另一道旨意爲他解了圍——已經將北伐幽雲提上議事日程的柴榮,爲了增加周軍的實力,以便在戰爭中取得更大的優勢,決定對“神機軍”進行擴編。一方面將其人數增加一倍,由原來的兩千五百人擴充到五千人。另一方面則將“神機軍”分爲左、右兩軍,由趙匡胤和徐紹安分別兼任兩軍的指揮使。

雖然在徐紹安看來,柴榮此舉多少有些急於求成之嫌——“神機軍”所用的燧發槍和前裝滑膛炮雖然只是原始火器,但其對士兵的訓練過程遠比這個時代的普通士兵複雜得多,絕不是三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如果在北伐之前新補充的士兵不能完成必要的訓練,無法形成全面的戰鬥力,那麼還不如不擴軍的好——新老兵混雜勢必會影響老兵的發揮,從而影響整個“神機軍”的戰鬥力。

但是,一方面出於對自己帶兵和訓練能力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出於躲開那些令人不厭其煩的迎來送往之事的需要,徐紹安在接到旨意後,一刻也沒有耽擱,當即將接待來訪客人的事情一股腦全拋給了魯悅,自己則以不能辜負官家的重託與信任爲名,住進了“神機軍”的軍營之中,展開新補充士兵的挑選及訓練工作。

爲了圓滿完成新補充士兵的訓練工作,也爲了在不久之後將會爆發的幽雲之戰中取得好的戰績,徐紹安開始將“飛龍軍”的一些訓練方法用在了“神機軍”新兵——也包括老兵——們的身上。當然,考慮到兩軍的裝備區別,以及保密方面的需要,徐紹安對這些訓練方法的內容進行了必要的修改,使之既適合“神機軍”的實際情況,又不至於因此泄露了“飛龍軍”的真正實力和常用戰術。

由於“飛龍軍”的訓練強度,特別是體能和武器使用技能方面的訓練強度超出了原有的“神機軍”不少,因此在訓練方法轉變的初期,所有“神機軍”兵士、特別是那些剛剛被從其他部隊選拔上來的新兵,一個個都被訓練的苦不堪言。如果不是徐紹安在“神機軍”中的名頭極響、威望極高,同時其又是當今天子的寵臣、紅人,只怕那些被他操練得快吐血的兵士們早就鬧事甚至譁變了。

不過,凡事有“失”必有“得”。幾個月高強度的訓練不但讓那些新兵們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成爲了合格的“神機軍”兵士。而且還令整個“神機軍”的精神面貌和作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得其在不久之後進行的北伐之戰中受益匪淺。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此時的“神機軍”兵士們是體會不到的。在每天被操練得半死之時,他們無不在背地裡將造成這一切“惡果”的徐紹安徐大將軍稱爲“徐大魔頭”,一如當初的“飛龍先鋒營”、現在的“飛龍軍”的兵士們背地裡對錢遠山、曾志林等軍事部兄弟的稱呼。

第四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七章 北平軍節度使(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章 走別人的路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五十二章 最佳選擇與最好歸宿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心行動”(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逃亡(十三)第八章 假道伐虢(二)第一百三十章 避而不見第十八章 山村偶遇(下)第六十三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八)第一章 被老天爺報復了第二十九章 戰太原(二)第二十章 逆襲第二十四章 槍炮齊鳴(上)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四十一章 戰太原(十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下)第六十三章 陳兵大堡戍第七十五章 摸底第十三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八章 暗中結黨(一)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四章 居庸關上(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雞生蛋”(下)第三十七章 拍賣會(二)第二十五章 意外(三)第五十五章 賢妃小雨(中)第四十章 “敬酒”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十六章 義子第十二章 不平靜的新年(完)第四十二章 才子三見佳人(上)第四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戰保興莊(完)第三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定心丸”(上)第二十八章 壽州城下(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戰長城邊(十七)第十四章 塘沽鹽場(下)第六十四章 原來如此(下)第七十章 楊業的憂慮第三章 兄弟定策(下)第十三章 全體會議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攬(六)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下)第一百章 暗中結黨(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峙保興莊(六)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八章 羽翼漸豐(完)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第十章 海濱之旅(三)第九十六章 蕭思溫終於動了第二十三章 團聚(中)第三十六章 翁婿對話(下)第十六章 文官?武將!第九十一章 脫離險境第十四章 紮營秋林莊(上)第九章 讓人不省心的高軍第十二章 接納第三十三章 王崤峻的選擇第三十六章 通天之路(七)第四十章 分配問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澶州城下(下)第二十章 逆襲第二十二章 開封來的消息(上)第四十五章 “班師回朝”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四十四章 通天之路(十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逃亡(六)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辯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二章 第三次全體會議(中)第五十三章 打蛇不死罪三分第五章 王峰的婚禮第二十章 一擊撲空第二十章 談情(上)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八章 羽翼漸豐(完)第五十五章 功勞相抵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一百零一章 暗中結黨(四)第五十章 初戰龍潭溝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七十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揚的心思(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五十五章 二進宮第一百四十三章 “淨心行動”(一)第七章 匯合第一百八十五章 “黃袍加身”(二)第四十二章 戰太原(完)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第四十五章 “涼園”基地(二)第五十四章 出師不利的張燕第四十九章 露財第一百六十二章 設計取雲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