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軍火交易(中)

過了半晌,就在心中鬱悶的柴榮正打算讓呂顓業先下去,待他與其他朝廷重臣就此事商量過後再找他問話的時候,一名小宦官從殿外輕輕的走了進來,向柴榮稟報道:“啓稟陛下,張永德張大人在宮外求見。”

聽說是自己的妹夫來找自己,柴榮便改變了主意,決定先不打發呂顓業走,而是先聽聽張永德對此事的意見再說。因此,他將已經擡起的手又放了下來,對那報事的小宦官吩咐道:“宣張愛卿上殿。”

小宦官答應着去了,不多時便將張永德領了進來。

張永德進殿之後先向柴榮見了禮,又與旁邊的呂顓業用眼神打了招呼,隨後又向賜他座的柴榮謝了座,這纔在小宦官搬過來的椅子上坐下。

張永德爲官多年,又是柴榮的妹夫,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小舅子還是很瞭解的。自打他一進殿,就看出坐在御案後面的柴榮臉上愁容不展,似乎是有什麼爲難之事。因此,坐下之後,便向柴榮拱手問道:“臣看陛下似乎臉色不好,莫非是龍體欠安,或者是遇到了什麼爲難之事?”

對於張永德,柴榮自然沒有什麼隱瞞的道理。因此,當即便讓呂顓業把軍器監燧發火槍產量不足,無法在明年之前完成“神機軍”新兵裝備之事跟張永德說了一扁。

張永德聞言捋須沉吟片刻,問呂顓業道:“呂大人方纔說這燧發火槍構造精巧、用料講究,即便是軍器監的得力工匠也只能做到三杆中有一杆堪用。”

“正是”呂顓業恭謹的答道。

“既如此,那以呂大人看來,我軍器監最好的工匠所制的燧發火槍與當初徐將軍、王大夫他們送來的那十二杆火槍相比如何?”張永德繼續問道。

對張永德問的這個問題,呂顓業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回答。因爲他很清楚,從顯德三年到現在軍器監所打造的所有燧發火槍中,沒有一杆是能與當初王崤峻、徐紹安等人送來的那十二杆禮品火槍相比的。且不說槍管和槍機部件的加工精度,單說軍器監造槍所用的鐵料就與那十二杆禮品槍相去甚遠——那十二杆禮品槍所用的全是上好的精鋼,而軍器監打造的燧發火槍用的基本上還都是熟鐵。這到不是說軍器監煉不出那種好鋼,而是出於成本與工時的考慮。現如今軍器監打造一支合格燧發火槍的成本已然高達三十貫,若是換成好鋼的話,只怕造價還得漲個兩三成。那樣的話,戶部那邊的同僚肯定又要到官家面前發牢騷了。

想到這裡,呂顓業不由得在心中暗罵了那位曾志林曾將軍一句,埋怨他當初爲何要信口開河,告訴官家一杆燧發火槍只要十五貫的。如今自己這邊造出來的燧發火槍要貴上一倍,看在官家眼裡豈不是說明自己無能嘛。

不過不好意思歸不好意思,張永德的問題還是必須要回答的。因此,呂顓業略微一頓後,便答道:“回張大人,儘管軍器監上下官吏及工匠們在這燧發炎槍上下了不少的工夫,但說來慚愧。就目下軍器監所造燧發火槍來看,即便是其中最好的,也與當初那十二杆禮品槍相差許多。別的不說,光是禮品槍所用的上好精鋼,就不是一般鐵匠所能冶煉得出來的。”

言罷,呂顓業也老臉一紅,退到一旁低頭不語了。張永德聽完這些,臉上卻並沒有任何嘲笑呂顓業的意思。他略一思忖,對柴榮說道:“陛下,以臣看,這解鈴還需繫鈴人。照呂大人方纔所說,徐將軍、王大夫等人既是這燧發火槍的創制者,又能造出遠比朝廷軍器監好得多的燧發火槍。而且,從徐將軍留在朝廷爲官,王大夫及他的其他兄弟當初來京師覲見時對官家的臣服與恭順來看,他們這些人對我大周早就心生嚮往,是非常願意爲我大周效力的。再加上不久前陛下剛剛升了他們兄弟的官職,更讓他們感激涕零。,

那麼,依臣之見,不如給在幽州的王大夫及他的那班兄弟下一道旨意,命他們在三個月這內打造出一千杆燧發火槍,並秘密運到京城來。那樣一來,不但能夠保證‘神機軍’新兵及時裝備上火器,而且還能使軍器監有足夠多的樣品來學習他們的長處,有充足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打造技藝。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雖說從“清園”兄弟那裡運槍過來多少令呂顓業有些尷尬,但現在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是按時爲“神機軍”新兵提供兵器,而不是顧及自己的面子。因此,張永德此話一出,呂顓業立即發言響應,表示贊同。

張永德的意見也使得柴榮覺得眼前一亮,但他隨即也想到了其中的難處,問道:“張愛卿所言卻也有些道理。只是,一來王崤峻及他的那班兄弟雖然於這燧發槍等火器的打造上技藝高超,但其終究人手有限。據當初王崤峻在覲見朕時所講的,以及徐愛卿此前與聯說過的有關他那班兄弟的情況看,他們這些海外歸客中只有四、五個人是會打造各種火器的。因此,就算他們技藝了得,又怎麼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內打造出一千杆燧發火槍呢?

二來,就算他們能夠有辦法把這一千杆燧發火槍打造成出來,幽州與開封相距一千多裡,其間還有契丹人把守的城池和邊鎮,他們又如何把這些火槍運到京城來。畢竟這一千杆燧發火槍體積相當龐大,想人不知、鬼不覺的走上一千多裡地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永德聽了卻並不以爲意,向柴榮拱手道:“若是其他普通豪商士紳,或許確如陛下所言沒有這個實力。但對王崤峻等‘清園’兄弟來說,這些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張愛卿此話怎講,莫非王愛卿和他的那班兄弟真能有如此實力,可以輕易辦成連朝廷軍器監都辦不到的事情?”柴榮不太相信的問道。

“他們當然能”張永德信心十足的答道,“難道官家忘了顯德四年初的那場大堡戍之戰了嗎?”

聽張永德提起那場曾經轟動一時的大堡戍之戰,柴榮先是一愣,但馬上就反應過來,有些遲疑的問道:“難道愛卿的意思是說,那大堡戍之戰是王愛卿和他的兄弟們所爲,這怎麼可能呢?且不說他們是如何在契丹人眼皮底下建起一支近兩千人的隊伍,也不說他們建這支隊伍到底是爲了什麼,單說他們就算真有能爲把這支隊伍建立起來,那麼他們又是出於何種目的,冒着被契丹人發現的危險,把隊伍拉到數百里之外的僞漢去,而且還在大堡戍與僞漢的大軍打了一場大仗並取得了完勝後,又把隊伍拉回了幽州?”

張永德聞言略一躊躇,用眼角餘光看了看四周,見大殿之中除了軍器監的這位呂大人外,就只有伺候的宦官和宮女,這才下定決心打出自己手中那張牌,以便藉此機會將王崤峻及他的那班兄弟打壓下去,免得這些與那個幾乎已經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趙匡胤走得很近的傢伙日後得勢,成爲自己實現胸中抱負的另一個障礙。

於是,他冒險對柴榮說道:“官家所言極是,臣在剛剛冒出這個想法時也曾這麼懷疑過自己的判斷。但臣後來從幽州得到的消息證明,不但臣的猜測是真的,而且王崤峻和他的那班兄弟這麼做的理由也非常充足。”

“樞密院並未上奏過王愛卿和他的兄弟們與去年大堡戍之戰有任何關聯的消息,愛卿又是如何得知這些的?”柴榮疑惑的問道。

張永德自然早料到柴榮會有此問——手下重臣從敵國得到消息而自己卻一點也不知道,任何一個皇帝都會有想法。因此,他連忙起身,跪倒在地,向上叩首道:“陛下,臣有罪。”

第九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四十七章 果然是“大戶人家”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一百零二章 爲情爲義 無怨無悔第十九章 白飛的陰謀(下)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三十七章 以誠服人第五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十二)第三十八章 戰太原(十一)第五十二章 通天之路(二十三)第五十九章 軍火交易(中)第十五章 紮營秋林莊(中)第六十三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八)第四十九章 露財第一百九十四章 “黃袍加身”(十一)第五章 王峰的婚禮第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十五章 馬踏太原城(上)第十九章 山村夜戰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設計取雲州(中)第四十六章 “涼園”基地(三)第一百零六章 裹足不前的蕭思溫第三十九章 “保安隊”也是強軍(下)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攬(六)第五十一章 修羅地獄第八十三章 駐蹕瓦橋關(上)第三十章 合作(三)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十八章 鋌而走險(中)第七十四章 頭腦要清醒第六十八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袍加身”(九)第七十二章 大戰前夜(六)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一)第六章 萬民折(下)第七十一章 二楊夜談(上)第二十五章 “絕戶計”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讖緯”再現(下)第三十七章 以誠服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澤州(下)第四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九十九章 暗中結黨(二)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二章 再次招攬(上)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四章 再次招攬(下一)第一百六十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中)第六十三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涉(下二)第四十九章 美玉入匣第一百零三章 暗中結黨(六)第三十五章 辛飛宇的故事第五十六章 曾志林的練兵計劃第四十八章 通天之路(十九)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四章 居庸關上(下)第四十六章 “涼園”基地(三)第三十章 壽州城下(下)第四十六章 馬踏太原城(下)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七十八章 摸清“底牌”IOP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戰幽州城(下)第十四章 紮營秋林莊(上)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三十二章 合作(五)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章 走別人的路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二十六章 遷民入太原第一百零三章 意料之外的來訪者第十四章 塘沽鹽場(下)第二十二章 平定叛亂(下)第十四章 林仁肇的悲哀(下)第四十二章 大戰紫石灘第二十章 涉足海外貿易(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逃亡(五)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十六章 山村偶遇(上)第二十二章 開封來的消息(上)第二十三章 開封來的消息(下)第三章 “暗羽”初創(中)第七十一章 喜事連連(下)第五章 “好客”的鐘員外(上)第二十八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五)第十七章 鋌而走險(上)第九章 讓人不省心的高軍第三十四章 通天之路(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戰保興莊(上)第十一章 初入玉虛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袍加身”(八)第十九章 鋌而走險(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反?逼他反!(下二)第十三章 全體會議第四十九章 密議(一)第一百五十章 “讖緯”再現(上)第五十章 密議(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黃袍加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