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涼園”密議(中)

儘管已經答應對方去當說客,但說話、辦事一向老成穩妥的鐘有朋在向自己表示謝意的王崤峻等人還完禮後,又接着說道:“朝議郎如此信任老夫,將如此機密要事託付於老夫去辦。老夫自當盡心竭力,務求將此事辦好。只是除了老夫那些志同道合、曾經歃血爲盟的朋友外,其他人是否願意加入其中還尚未可知。特別是那些個官吏,個個都老於世故,最會趨利避害。因此,若是老夫日後不能說服他們,還望朝議郎不要見怪。”

王崤峻自然明白說服那些本地人,特別是本地的漢人官吏反遼的難度,因此連忙回答道:“反遼雖是大義所在,卻也可能招來殺頭滅門之禍。員外您肯出手相助,已是難能可貴,吾等兄弟又怎麼敢再強求員外一定要說服所有漢人官吏都參與其中。現在距離周國北伐應該還有一段時間,在形勢不明、勝負未分之時,這些人選擇‘趨利避害’之道也是人之常情,又怎麼能怪到員外頭上來。”

這時,張維信在一旁插話道,“鍾員外這麼一說到是提醒在下了。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雖說這些官吏平時或許與員外您是朋友,甚至是兄弟相稱,但吾等所做畢竟是扯旗造反的勾當,難保不會有那心術不正之人,爲了自己升官發財而去向契丹人告密。因此說,員外此番去爲吾等兄弟當說客,其實是冒了一定風險的。若是因爲此事而使員外有什麼閃失,那豈不是吾等兄弟的罪過。”

鐘有朋聞言,擺了擺手,說道:“朝請郎這是說得哪裡話來。若說反遼,老夫早在六七年前范陽盧氏被誣謀反,幾近滅門之時,就已經下定決心,將其當成老夫此生最大的心願,並因此結交了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此後不久,老夫就與這些朋友歃血爲盟,立誓驅逐契丹蠻夷,令幽雲十六州重歸漢家天下。正是從那時起,老夫便已經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對於老夫而言,爲了反遼大業而丟掉性命,那是死得其所,又怎麼會是諸位的罪過呢?”

雖然鐘有朋表達了反遼的決心,但王崤峻卻也被張維信這句話給點醒了。此前,由於從張維信那裡瞭解到的史書記載都是說柴榮北伐如何勢如破竹,幽雲之地的漢人官吏、守將如何望風而降,周軍如何兵不血刃的只用四十二天便佔據了三州三關十七縣。因此,王崤峻的思想裡一直都認爲幽雲之地的漢人官吏、軍將對反遼歸周都是趨之若騖的,說服他們與自己結盟雖然算不上是易如反掌,至少也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對王崤峻來說,請鐘有朋出面當說客,更多的是希望他能說服這些官吏以及本地的鄉紳百姓支持穿越團隊、支持“飛龍軍”,爲穿越團隊在幽雲之地打下一片基業創造出有利的條件。

而且,無論是前世的史書上還是現實中他所遇到的蕭思溫都是才疏學淺、貪財自戀之人,現在又與穿越團隊有着相當大的利益關聯,除非到了雙方攤牌的時候,否則的話其並不會對己方有什麼威脅。再加上隨着穿越團隊手中所掌握的武裝力量越來越強大,特別是新式火器批量裝備部隊,穿越團隊在軍事實力方面已經漸漸取得優勢地位,王崤峻考慮更多的是幽雲之戰該怎麼打、擊敗並驅逐契丹人後該如何與周國朝廷打交道等方面,對於聯絡官吏軍將、說服地方勢力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危險並未放在心上。

這會兒,聽了張維信的擔心,看到了鐘有朋那義無反顧的決心,終於使王崤峻醒悟了過來——周軍北伐,遼國官吏、守將之所以望風而降,固然有他們都是漢人,對後周這個漢人政權有天然親近感的因素在裡面。但真正讓他們放棄抵抗、開城投降的,是柴榮身後的後周大軍。在他們看來,自己完全沒有必要爲了契丹人而與周軍拼命,賠上自己的性命——畢竟無論臣服於哪個皇帝,他們都是官照做、馬照騎,不會有任何的損失。,

現如今,距離柴榮北伐雖然已經不遠,但按照張維信提供的資料,怎麼着也要再等上一年左右。儘管對幽雲的漢人官吏、軍將來說,都知道柴榮是個有作爲的皇帝,遠比契丹那個“睡王”皇帝強得多。或許有些頭腦的官吏、軍將已經想到這位大周皇帝可能會在某個時候率軍北伐,並且已經在心裡打定主意要獻城輸誠。但是,這種事情在心裡想是一回事,說出來給別人聽卻是另一回事了——特別是在柴榮北伐還沒有任何動作的情況下。

更何況,鐘有朋勸說他們支持的還是幾乎不爲人知的“飛龍軍”。搞不好他們要麼會以爲鐘有朋是在說胡話、瘋話,不予理睬。要麼會以爲鐘有朋是契丹朝廷派來的細作,爲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很可能會把鐘有朋送到契丹人面前去邀功。如果是前者,那還好說,鐘有朋最多是丟些面子,待幽雲之戰結束後,穿越團隊自會想辦法爲他找回來。可如果是後者,那問題可就嚴重了。幾年前那場假謀反的案子還令他丟官罷職、改姓更名,如今真謀反的證據確鑿,蕭思溫又怎麼會再留他的性命。

想到這裡,王崤峻連忙向鐘有朋一抱拳,說道:“話雖這麼說,但員外既是吾等兄弟的恩人,又是小峰的岳父,吾等兄弟怎能讓員外您以身犯險呢。以在下看,不如員外此去只管與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聯絡,並設法說服那些無官無職的鄉紳百姓。至於現任的官吏和軍將嘛,還是暫且不要觸及,待到周軍真正開始北伐之後,再做打算也不遲。”

鐘有朋聽了卻搖搖頭,說道:“朝議郎此言差矣。一則,老夫方纔就說過,老夫反遼並非是爲了諸位,而是爲了老夫自己的家恨和幽雲士紳百姓的國仇。二則,那些漢人官吏、守將身爲一方牧守,其在當地的威望與勢力遠非無官無職的鄉紳可比。有他們支持諸位,那麼諸位想在幽雲之地建立自己的基業就要容易得多。三則,若是等到周軍已經北伐之後再去說服他們,只怕要比現在難得多。畢竟現在讓他們選擇支持諸位,遠比周軍兵臨城下之時再做決定要容易得多。”

說到這兒,鐘有朋略頓了頓,見王崤峻等人依然對讓自己隻身犯險有些過意不去,便適時的提出了一個自己猶豫再三,一直沒有說出口的請求:“不過,爲了此行能夠更加順利、說服更多的官吏鄉紳,老夫這裡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朝議郎能夠答允。”

雖然鐘有朋的這個請求提得有點突然,但王崤峻並沒有任何猶豫,連忙說道:“員外有什麼要求儘管講,只要吾等兄弟能做到的,一定會盡力而爲。”

鐘有朋聽罷,向王崤峻等人一抱拳,說道:“老夫希望朝議郎或朝議郎的兄弟們能在方便的時候,設法彰顯一下‘飛龍軍’的強悍戰力。這樣一來,老夫在說服他人時,也好有所依仗,不會被別人說成是信口胡言、無憑無據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戰長城邊(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逃亡(五)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轉戰中京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亡(十一)第三十八章 搬家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九章 再次招攬(完)第五十七章 新的練兵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逃亡(十二)第十章 海濱之旅(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飛燕”內鬥(上)第六十二章 意外發現(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戰幽州城(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袍加身”(十)第六十四章 有隙可乘?第四十七章 仇人的圖謀第六章 心動第五十五章 萬鈞行動(一)第五十八章 萬鈞行動(四)第九十一章 脫離險境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第六章 羽翼漸豐(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設計取雲州(下)第五章 隨他去吧第四十八章 提親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攬(中)第五十七章 “神機軍”也擴編第四十三章 《消遣娛樂決議》第五十四章 擴軍(下)第二十五章 幽州行(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二十一)第五章 萬民折(中)第二十四章 團聚(下)第二十八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五)第七十章 見不得光的交易(下二)第十九章 白飛的陰謀(下)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動”(下一)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五十七章 “神機軍”也擴編第二十一章 平定叛亂(上)第六十二章 兵進大堡戍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亡(十一)第一百零三章 暗中結黨(六)第十九章 涉足海外貿易(上)第一百零九章 “霸王行動”(上)第七十四章 頭腦要清醒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一百八十章 背約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九十二章 後周軍到了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五十四章 出師不利的張燕第二十七章 組建保安隊第六十三章 造還是不造 這是個問題(下)第三十五章 開源節流的問題第十章 推遲行動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四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九十章 過槍癮第二十一章 談情(下)第四十二章 戰太原(完)第一百四十五章 “淨心行動”(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草會有的第十一章 內外有別(下)第二十三章 團聚(中)第四十三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四十入章 三戰長城邊(十八)第二十四章 槍炮齊鳴(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雞生蛋”(上)第二十七章 組建保安隊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三十七章 相約會晤第四十七章 北漢滅國第四章:萬民折(上)第二十二章 不太令人滿意的戰果第三章 炮仗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九章 再次招攬(完)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六十五章 趙氏“父女”(中)第六十二章 造還是不造 這是個問題(中)第一百九十章 “黃袍加身”(七)第十一章 初入玉虛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戰長城邊(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逃亡(十二)第二十四章 火燒“百花寨”第十八章 山村偶遇(下)第五十八章 王崤峻再進幽州城(三)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結黨(八)第一百零八章 積極應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袍加身”(五)第二十八章 戰太原(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霸王行動”(下二)第八章 假道伐虢(二)第七十章 楊業的憂慮第四十九章 露財第四十六章 通天之路(十七)第三十五章 才子再見佳人第四十五章 通天之路(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