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劉無敵”來了

劉豐谷雖然也被剛纔的鋼刀加頸嚇得不輕,但好歹比邵志要強一些,至少還能回話道:“稟唐大人,剛纔小人和邵千總陪同常指揮、劉指揮去堡子外面清理戰場、清點傷亡人數,結果發現除了已經死掉的五百七十七名漢軍外,還有一百零五名漢軍受傷,再加上在戰鬥時跪地投降的四十八名漢軍,總共是七百三十人。而據小人和邵千總計算,前兩次出堡衝陣的漢軍總數應該是七百三十五人。也就是說,至少有五名漢軍失蹤。”

“有五人失蹤?”唐潮追問道,“數字可靠嗎?你確定出堡參加戰鬥的漢軍確實是七百三十五人嗎?”

“小人確定”劉豐谷非常自信的點點頭,“小人自己營中的兵士數量自不會記錯,而小人又與右營的趙指揮非常熟悉,他營中有多少兵士小人也一清二楚。而且,在清點完人數後,小人還和邵千總一起與堡內所有兵士的花名冊進行了比對,出堡參加戰鬥的兵士確實是少了五個人。

據小人猜測,這五名兵士很可能是在戰鬥中受了輕傷,或者乾脆就是在衝陣的過程中假裝受傷倒地不起。待小人等開堡投降,迎接貴軍進堡時,這五個人便趁着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堡砦大門口的機會,偷偷逃離了戰場。”

見劉豐谷說得異常肯定,唐潮便不再懷疑。原本一場戰鬥下來,對方的兵士少了五個並不算什麼大事。可問題是,“飛龍軍”此番攻佔大堡戍,其目的是想以這個堅固堡壘爲最後一站後勤補給據點,爲出擊其他北漢堡壘或者城鎮提供後勤支援——這也是唐潮派遊騎兵守住大堡戍南門,並打算在此後一段時間內扣留所有路經此地的商隊或者行人的根本原因。

如今,這一切計劃都可能會隨着五名漢軍兵士的逃跑而流產——幾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這五名漢軍必定會去向繁峙、瓶形砦乃至雁門縣、雁門關的北漢守軍報信。那麼,恐怕用不了多久,北漢的大軍就會開到堡外。到那時,“飛龍軍”如果不想被漢軍困在這裡,就只有掉頭北上,攻破瓶形砦,殺回遼國去才行,而那也就意味着這次經過充分準備、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的“砥礪二號行動”不得不半途而廢了。

想到這裡,唐潮連忙問劉豐穀道:“本指揮使問你,此去瓶形砦及繁峙、雁門等縣有幾條道路,那幾名兵士若是步行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到這幾個地方?”

劉豐谷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回唐大人,大堡戍距瓶形砦四十里,距繁峙縣六十里,距雁門縣一百一十里,距雁門關一百五十里。那幾名兵士若是發足狂奔的話,往北在明日天亮的時候就可以到瓶形砦了,往南在明日中午以前便能夠抵達繁峙縣。至於雁門縣和雁門關,只怕要走兩天以上。

不過,小人所說均是一路疾行,中途不做長時間休息。那五名漢軍兵士只是在上午的時候吃過一餐飯,此時只怕早就餓得飢腸轆轆了,明日午後至傍晚能跑到瓶形砦或者繁峙縣就不錯了。而且,由於大人是從瓶形砦方向來的,所以這五人爲了躲避那個方向的其他遼軍,往繁峙縣跑的可能更大些。”

“那以你所知,繁峙縣有多少漢軍,雁門縣和雁門關又有多少漢軍?”唐潮繼續問道。

唐潮的問題涉及漢軍的軍事機密,從劉豐谷的本心來說是不願意講的——在他心裡,戰敗投降與泄露己方機密是兩回事。因此,聽到唐潮的問題,劉豐谷略有些猶豫,並沒有馬上回答。可就在他考慮是不是要向唐潮透露這些信息的時候,原本已經被唐潮剛纔那一掌嚇得軟倒在地上的邵志卻突然來了精神,掙扎着重新跪好,向上叩頭道:“回唐大人,據小人所知,繁峙縣有守軍四千人,雁門縣有守軍六千人,雁門關則駐紮有代州境內最大的一股軍兵,總數在萬人左右。”,

儘管唐潮打心眼裡看不起邵志,但對其提供的漢軍數量還是很感興趣,因此也就沒有斥責他搶話的錯處。唐潮將邵志所說的幾個數字進行了簡單相加,便得出了兩萬這個數字。雖然之前對代州一帶漢軍的駐紮情況有一定的瞭解,但大堡戍左近城池有兩萬漢軍,還是令唐潮略有些意外。

不過,意外歸意外,唐潮卻並沒有任何懼怕的想法。一方面,對方要留部分軍隊駐守城池,不可能把所有軍隊都派過來,能派一萬出頭的人馬過來已經是極限了。另一方面,以“飛龍軍”現在所擁有的裝備優勢,再加上是據城而守,就算是主力來不及趕到,以自己現在手裡的六百餘人也是可以和漢軍打一打的。

當然,在對自己部下的戰鬥力充滿信心的同時,唐潮也看到了自己這方面的不足——後勤補給問題。雖說佔據大堡戍,“飛龍軍”得了不少的糧食,即便漢軍圍困幾個月,兵士們吃飽肚子也不成任何問題。但作爲一支嚴重依賴火器取勝的軍隊,一旦失去了彈藥的補充,那“飛龍軍”可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了。因爲敵軍援兵趕到之後,圍城肯定是第一步要做的,這樣就會使“飛龍軍”的彈藥補給中斷。而自己手中的這支先頭部隊爲了趕時間,身上攜帶的彈藥數量並不太多,平均每支步槍只有五十發子彈,每門火炮只有二十發左右的炮彈。剛纔堡外一戰,步槍子彈又消耗了近十分之一,炮彈則消耗了五分之一。剩下的彈藥再打幾場小規模戰鬥或許還夠,可面對上萬敵軍,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現在對於唐潮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儲備足夠多的彈藥,而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自己這邊的主力,特別是負責運送彈藥的後勤營一定要在漢軍增援部隊圍城之前趕到。因此,在從劉豐谷和邵志那裡得到相關信息後,唐潮一面命人將邵、劉二人帶下去好生看管,一面開始進行佈置。

唐潮首先命令隨先頭部隊行動的遊騎兵派出兩拔人馬,一拔向瓶形砦方向搜索,一拔向繁峙縣方向搜索,爭取能夠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將那五名逃跑的漢軍攔住,從而儘可能拖延他處漢軍得知大堡戍被佔消息的時間。

其次,唐潮又派出一拔騎兵前往那處距離瓶形砦不遠的秘密營地,命令那裡的後勤部隊立即將營地中的所有作戰物資送到大堡戍,以增加先頭部隊的彈藥儲備。

此外,唐潮還以最快的速度架起電臺,將大堡戍這邊的相關情況向良鄉那邊做了彙報,一方面請示下一步是據堡而守,還是繼續按照既定計劃出擊其他漢軍據點,亦或是就此撤軍。另一方面,也希望委員會和軍事部那邊如果確定要繼續打下去,那麼就儘量催促後續部隊加速前進,爭取在漢軍增援部隊圍城前趕到大堡戍——後續部隊趕到後,擁有兩千人的“飛龍軍”將會把作戰主動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幾道命令下達下去,最先反饋回來的卻是距離最遠的良鄉城。在唐潮的電報發出兩個小時後,委員會的覆電就到了。委員會在電報中除了命令唐潮修改原定作戰計劃,將出擊改爲據堡而守外——撤軍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還通知他,後續部隊已經全速前進,最近的一支已經離瓶形砦不遠,第二天就應該能夠到達。其他幾支部隊也在加緊趕路,估計在三日內就會全部抵達大堡戍。

接到委員會的覆電,唐潮心裡的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根據劉豐谷的介紹,那幾名逃跑的漢軍最快也要明日午後才能跑到繁峙縣。而繁峙縣在得到大堡戍被攻佔的消息後,最大的可能不是派兵來奪回,而是派人前往雁門縣及雁門關救援——畢竟這兩處及在漢軍看來很可能已經陷落的瓶形砦纔是代州兵馬精銳所在。這樣一來,路途上花費的時間加上軍隊爲出征所做各項準備的時間,只怕漢軍增援部隊趕到大堡戍最快也要到五、六天之後了。到那時,“飛龍軍”主力已到,各種彈藥也儲備充足,即便周邊的兩萬漢軍全員到達也沒什麼可怕的了。,

第二個給唐潮帶來反饋的是派去秘密營地的那拔人,他們中的一部分在第二天,也就是陰曆四月十六一早返回了大堡戍,給唐潮帶來了秘密營地中的物資都已裝車出發,預計當天下午就能抵達大堡戍的消息。

而最後反饋的則是最先離開大堡戍的那兩拔遊騎兵,他們是在四月十六的傍晚才返回大堡戍的。與前兩條反饋信息相比,他們給唐潮帶來的消息就不太好了。

最先被派出去的這兩拔遊騎兵經過一番仔細搜索,其中一拔只在離繁峙縣城不太遠的地方發現並解決了三名逃跑的漢軍士兵。另外兩名逃跑的漢軍士兵卻一直沒有發現,估計其並沒有走大路,而是逃進了官道兩邊的山嶺之中——至於這二人是跑到山裡躲起來了,還是前往繁峙縣去報信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沒能攔住所有逃跑的大堡戍守軍,但考慮到這兩名漢軍士兵這麼一路翻山越嶺的,就算他們跑去報信,也要兩三天之後才能到繁峙縣城。而那時“飛龍軍”已經全部就位,完全有能力打一場大仗了。所以,唐潮對這個結果還算比較滿意。

情況也正如唐潮所預料的那樣,此後的七天時間裡,大堡戍左近都相當平靜。不但“飛龍軍”的後續部隊在錢遠山、楊新、曾志林、穆特爾和辛飛宇的率領下陸續到達,而且他們還有時間將大堡戍的堡牆加固了一番,以便在漢軍攻城時更好的進行防守。

大堡戍的寧靜一直持續到了應歷七年陰曆四月二十三,這天一早,錢遠山等前方指揮部成員剛剛在營地正堂中坐定,常生俊便將兩份偵騎打探到的情報送到了他們面前。

其中一份來自北面的偵騎,只是簡單報告說,瓶形砦守軍出動三千人,在一員指揮使的率領下南下,現距大堡戍十五里。

而另一份情報則更詳實一些,上面清楚的寫着:漢國皇帝劉鈞養子、漢建雄軍節度使、被漢國百姓稱爲“劉無敵”的漢國大將劉繼業率一萬二千精兵自繁峙縣而來,現距大堡戍不足十五里。

ps:這段時間閒人因爲換了新工作,能夠用於寫作的時間大爲減少,多數時間只能保證兩天一更,希望書友們能夠諒解。今天難得有較多時間,所以送上兩更七千字,算是略做一點補償,希望書友們能夠繼續支持閒人,謝謝。

);

第四十八章 “拉壯丁”(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黃袍加身”(完)第二十四章 火燒“百花寨”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一章 口無遮攔第三十一章 糾結的張維信第一百零三章 暗中結黨(六)第七十二章 二楊夜談(下)第六十八章 屬意“晴雪樓”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心行動”(五)第八章 很有前途的職業第五十八章 萬鈞行動(四)第四十九章 “戰爭之神”第二十一章 擲刀相助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二章 整編第一章 終於回家了第三十七章 缺銅是個大問題第四十三章 才子三見佳人(下)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攬(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黃袍加身”(完)第四十二章 才子三見佳人(上)第四十一章 通天之路(十二)第二十九章 壽州城下(中)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揚的心思(中)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五卷 幽州風雲 第八十八章 再次招攬(七)第六十八章 “劉無敵”來了第四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章 逆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賊心虛第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九十二章 後周軍到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草會有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分兩路 主動出擊第十五章 幸遇“同路人”(上)第五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四十四章 “涼園”基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四十章 “敬酒”第二十四章 槍炮齊鳴(上)第六十一章 鍾員外的秘密第二十七章 進兵太原城第四十八章 安全第一第八章 不平靜的新年(五)第九十六章 客人走了第五十三章 釘子戶?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第三十三章 熟悉火藥的南唐兵(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霸王行動”(完)第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十三章 重陽登高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戰長城邊(十七)第四十一章 通天之路(十二)第七十章 大戰前夜(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式接納第四章 不平靜的新年(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戰長城邊(一)第五章 不平靜的新年(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漸行漸遠(上)第四章 昊天塔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戰長城邊(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反?逼他反!(上)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四十八章 提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令人震驚的消息(下)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上)第五十一章 密議(三)第九十章 固安城內(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逃亡(完)第六十六章 出城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說項第八章 羽翼漸豐(完)第一百六十一章 設計取雲州(中)第一百八十章 背約第四十四章 “涼園”密議(上)第二十六章 槍炮齊鳴(下)第二章 “暗羽”初創(上)第六十五章 無機可乘第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澤州(中)第四十六章 通天之路(十七)第三十九章:我心飛揚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涉(下二)第二十三章 恰到好處的投誠第六十六章 出城第四十章 去而復返第四十二章 才子三見佳人(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設計取雲州(下)第三十七章 以誠服人第三章 兄弟定策(下)第四十八章 《接觸準則》第四十七章 北漢滅國第十八章 鋌而走險(中)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袍加身”(十)第二十五章 一次重要的擴大會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