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目的

“來人,將秦檜交與大理寺,按規查辦。”宋欽宗道,宋欽宗此言頗含深意。言下之意便是對秦檜輕判,其實如此輕易的在朝堂之上拿下朝中大臣,尤其是士大夫,自從宋欽宗坐上皇帝以來,次數也是不多的。

外面的金鱗衛也同陽光聽到宋欽宗傳喚,放下手中刀刃,對着守衛大殿之禁軍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守衛正殿的兵士總算得到了自由,還未來得及喘口氣,立刻聽命進來將秦檜帶了出去,秦檜臉上表情淡然,沒有絲毫恐懼,看到趙諶時,反而欠了欠身,面上微微一笑。

趙諶心中惱怒,但此時並不是和宋欽宗翻臉的時候,宋欽宗現在對趙諶來說很重要,稍後定然要派人將秦檜殺於牢中,以絕後患,趙諶知道大理寺定然只會做做樣子,一來金兵圍城,大理寺哪有精力和時間查問秦檜,二來宋制刑法規定,刑不上士大夫,秦檜定然不久之後便會官復原職,而且殿上一番言論,讓宋欽宗對秦檜的才能更加信任,趙諶反而是幫了秦檜的忙。

趙諶隨着宋欽宗在數個宦官的陪同下朝着深宮而去,趙諶一路走來,場景雖然相同,但看場景人的心情卻不同,宋欽宗雖然經歷了朝堂之上的不愉快,但自從登上皇位以來,趙諶第一次返回汴京,這些年來對趙諶多有虧欠,宋欽宗心中還是有幾分歉意,自然將朝堂發生之事刻意去忘記,一路不斷詢問趙諶這些年過得如何。趙諶只是輕描淡寫的複述幾句,並無詳談的意思。但宋欽宗一直樂此不疲,不斷的詢問。

很快趙諶和宋欽宗來到了養心殿,自從宋欽宗成爲皇帝以來,太子妃也水漲船高,變成了皇后,但同樣的失去了更多的自由,可謂母儀天下,出行的多了。自然遭御史彈劾,朱璇無奈之下,只能身居養心殿之中,養花種草,打發時間,至於當年雄心壯志,欲建立一支身邊衛隊的想法也遭到擱淺。安逸的生活總是容易使人失去拼搏的動力。

趙諶隨宋欽宗進入殿中,朱璇正在欣賞一幅唐代著名的山水畫,宋朝皇帝皆採不俗,幾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如此一來,後宮之中的女子皆喜好此風。連皇后,太后也同樣如此,朱璇聽到腳步,知道宋欽宗到來,心中欣喜。回頭一看,妙目睜得老大。趙諶這些年經過數次生死,從戰火之中經歷了無數洗禮,本就英俊的面容,平添幾分成熟和睿智,朱璇眼眶微紅,要不是宋欽宗在場,定然痛哭失聲。

朱璇快步上前,捧着趙諶的臉龐,妙目含淚,顫聲道:“諶兒這些年在外受苦了,這次回來就別走了,等金兵退去,多給這些北蠻子一些錢糧,相信就可以國泰民安了,諶兒也可將西軍交與別人,我們同去揚州怡人之地,如此可好。”

趙諶剛開始被朱璇美豔的外表弄得呼吸困難,朱璇這些年雖然微微發福,但顯得更加雍容華貴,久居上位的皇家氣質,母儀天下的皇后本色,讓朱璇更加動人,趙諶本來對朱璇有幾分親近,也許這個身體原來的靈魂對朱璇多有親近,但小時候的種種,讓剛剛交換靈魂的趙諶心生產生抗拒之心,而現在更爲朱璇的話語感到震驚。

趙諶後退幾步,避開朱璇的親近,抱拳沉聲道:“母后之心意兒臣心存疑慮,但此時汴京城防搖曳,金兵攻城之勢愈發強烈,我軍能守到何時尚未可知,但金人滅我大宋之心乃是千真萬確,此時只能避其鋒芒,果斷撤離,父皇,母后,兒臣早已準備好撤離之途,還請隨兒臣速速撤離。”

宋欽宗心中不喜,言語之中略帶冷意,淡淡道:“朕身爲九五之尊,大宋之皇帝,國都怎可在我手中丟失,若是臨陣脫逃,叫天下人如何看,再者我城防之軍有七萬之衆,加上一些招募來的兵勇,共計十餘萬大軍,何懼金寇,何況大宋有上天護佑,派得道之士郭大師前來開壇做法,用陽壽換天上六甲神兵,如此天兵天將到來,金人皆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你要是怕了,就自己離開吧。”

趙諶心中微微嘆息,宋欽宗是鐵了心要死守汴京,說到底還是拉不下面子,若是宋欽宗出逃,汴京被攻破,生靈塗炭之下,這筆賬定然記在宋欽宗頭上,宋欽宗便會被天下人恥笑,宋欽宗自然不會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趙諶的建議,宋欽宗定然不會採納。

趙諶忽然道:“父皇,兒臣有幾句話想對單獨先向父皇稟報,事關大宋安危,還請父皇恩准。”

宋欽宗見趙諶鄭重其事,心中暗道:‘難道是決定交出兵權,做一個衣食無憂的舒心王爺?’其實剛纔朱璇的一番言論也是宋欽宗特意交代的,只是一直以來沒機會和趙諶說罷了,朱璇雖然對趙諶十分不捨,但宋欽宗既然出言,便是聖旨,只有遵從一途,唯有稍後再找趙諶前來了,朱璇微微一禮,走出了養心殿,將此地讓給了趙諶和宋欽宗,宋欽宗坐上主座,看着趙諶道:“家人相聚,並不該設計國事,既然你有話講,那便說來聽聽,至於涉及郭大仙師的詆譭言論還是少說爲妙。”

趙諶抱拳道:“兒臣也是一時激動,有些口不擇言,還請父皇恕罪,兒臣要講之事也許永遠不會發生,但未雨綢繆乃是君子所誠然,假如一旦城破,金人必然以父皇和太上皇爲目標,廣爲侮辱,幾經折磨,逼迫父皇簽訂諸多條約,險父皇於不義,兒臣以爲父皇可立下詔書,可含而不發,金人慾強迫之事用詔書之事轉移金人視線,以做後招。”

宋欽宗大怒,忽然猛拍桌子冷冷道:“你這算是逼宮,你是否想搶奪皇位,逼朕傳位於你,果然好心計。”說實話趙諶並無搶奪皇位之意,起碼現在沒有,北宋滅亡之趨勢不可挽回,趙諶想要的只是一紙聖旨。

趙諶立刻抱拳道:“父皇息怒,兒臣並無逼宮之心,兒臣何德何能身爲太子已是誠惶誠恐,皇位還是父皇這樣的人中之龍才能駕馭,兒臣建議詔書所立之人,只有九叔纔是最佳人選。”

宋欽宗眉毛一動,有些奇怪的看着趙諶,詢問道:“這是爲何。”

趙諶道:“九叔現在正在整備義軍,地位尊崇,手握一方雄兵,若是汴京不保,父皇可將詔書發佈,自己撤離到安全之地,我秦鳳軍定然保父皇周全,萬死不辭。”

宋欽宗看着趙諶,臉上毫無表情,看不出喜怒,趙諶也曾想過直接將宋欽宗強行帶走,但並不符合趙諶的計劃,所以趙諶只能如此轉移視線,宋欽宗忽然想到九弟趙構主動請命前去組建義軍對抗金人,但到現在還不見援兵到來,定然是想要擁兵自立,難怪當時那麼急切想去當什麼大將軍,而妻兒老小都顧不得了,沒錯,趙構原先之意便是搶奪皇位,定然是上次派遣其去了金營受了委屈,想要報復,宋欽宗已經認定,宋欽宗胸口微微起伏,微微喘着粗氣,臉色鐵青,滿眼冰冷之色。

趙諶的一番言語,將宋欽宗的視線成功轉移到趙構身上,而且愈發聯想之下,定然會對趙構更加懷疑,原本趙諶手握一方雄兵,便招致宋欽宗的懷疑,現在趙構同樣如此,宋欽宗不傻,很清楚若是汴京被攻破,趙構定然登基稱帝,宋欽宗雖然怒火中燒,但趙構遠在千里之外,現在毫無辦法。

忽然宋欽宗站了起來沉聲道:“既然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諶兒,你速速帶兵將趙構妻兒老小統統抓獲,關進監獄,至於詔書就立你好了,哪有傳位不給太子給兄弟的道理,去吧。”

趙諶心中一喜,但面上沒有絲毫表情,跪地道:“兒臣領命。”

趙諶出了養心殿,趙諶並未走遠,而是藏在一根柱子之後,不多時一個宦官走了出來,忽然掌管玉璽的宦官從養心殿中走出,趙諶一個健步衝了上去,用長劍橫在宦官脖頸之處,宦官受到驚嚇,本欲叫喊,一來別趙諶捂住嘴巴,叫喊不出,二來脖頸之上的兵刃也讓其全身一冷,不敢有絲毫動作,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宦官的眼神之中飽含着乞求和恐懼,趙諶做了個禁聲的手勢,將嚇得渾身酥軟的宦官拖到牆角,趙諶查看四周無人後,沉聲道:“想死想活?”

宦官小聲乞求道:“想活,想活,求太子殿下放過小人吧。”

趙諶問道:“你可是前去取玉璽?”

宦官心中一驚,只能點頭。

趙諶道:“一會兒皇上用完玉璽之後,用此物代替。”說着拿出一個錦盒,居然和存放玉璽的盒子一模一樣。

宦官全身顫抖着,用手接過錦盒,臉上一邊灰暗之色。

趙諶冷冷道:“若是辦好了,將來榮華富貴,前程似錦,若是辦不好,我讓你嚐嚐大理寺審訊的所有刑法,何去何從你自己決定,若果想好了,就將錦盒交給門前我帶來的兵士便可。”(未完待續。。。

第114章 機不可失第312章 新軍六十一章 幷州戰事十三第225章 強盜(上)第25章 燕山府攻略(四)第245章 墨家第352章 北上第165章 選擇第159章 新的力量第21章 未雨綢繆第50章 幷州戰事(二)第182章 局勢第163章 紫星殿第237章 主動第114章 機不可失第172章 救人第208章 舌戰第284章 逢難第355章 陰謀第188章 敵影第330章 班師第188章 敵影第215章 凰影第69章 路途鏖戰(下)第48章 神秘老人第257章 破滅第352章 北上第10章 巔峰的較量(一)第249章 怒火第72章 兵分兩路(下)第343章 疑問第184章 激戰第347章 插曲第255章 對決第3章 命運的抉擇第257章 破滅第231章 危機第166章 木人三陣(上)第88章 汴京遇襲第306章 黃天蕩(下)第353章 爭鋒第378章 盟約第237章 主動第97章 武林大會(中)六十一章 幷州戰事十三第57章 幷州戰事(九)第189章 收官第70章 兵分兩路(上)第5章 建立御林軍第51章 幷州戰事(三)第203章 出兵第94章 村莊之戰第260章 出兵在即第387章 決戰(上)第57章 幷州戰事(九)第232章 動向第294章 出兵在即第384章 處決第371章 戰鬥第64章 汴京疑雲第251章 大婚(上)第369章 商議第110章 民心所向第158章 蛻變第171章 羈絆第55章 幷州戰事(七)第93章 祝家兒女第118章 鏖戰絕幽谷(一)第184章 激戰第183章 暗棋第10章 巔峰的較量(一)第320章 各個擊破(上)第66章 誓師大會(上)第246章 西歸(上)第354章 分兵第227章 強盜(下)第161章 陣營第160章 對決第104章 秦鳳鐵軍第111章 山重水複第273章 出征(下)第173章 離別第46章 怒火中燒第292章 前線第32章 燕山府攻略(十一)第49章 幷州戰事(一)第92章 武林人士第90章 轉機第74章 黑夜鏖戰(中)第42章 少女心事第336章 圍攻臨安第315章 衝突第212章 故人第307章 設伏第325章 苗劉之變第179章 西夏來犯第173章 離別第315章 衝突第47章 水寨喋血第301章 危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