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太祖誕辰

朱祁鈺勉強的說服了于謙,同時朝着也沒有大臣敢於反對他,那些新政的唯一阻力就來自朝廷之外,也就是那些外番官員,以及各地番王!這些人絕不想看到朱祁鈺將朝政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即使朱祁鈺已經建立起了不世戰功,他們也絕不願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而這就是新政對他們的威脅!

朱祁鈺要改組朝政,目的就是全面推廣新政,而新政的矛頭正對準了各地的官員,以及那些番王。如果朱祁鈺這一套政治制度改了下來,那他們手裡的權力將大爲削弱,最終他們就只能甘心做朱祁鈺的奴才!對這些官員來說,做不做奴才其實沒有什麼,畢竟他們都是皇帝的奴才。可是,他們手上的權力被削弱之後,他們的利益也就受到了威脅,再不能在地方作威作福,他們還怎麼去獲得利益?

顯然,朱祁鈺的新政已經威脅到了地方官員的利益,這次,朱祁鈺大刀闊斧的要改組朝政,他們肯甘心嗎?而朱祁鈺也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京城叛亂,已經給大明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如果各地官員,番王都起兵造反的話,那大明江山還能穩固嗎?爲此,朱祁鈺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通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誕辰,把這些人都“請”到京城來,讓他們好生體會一下皇帝的威儀!

土木堡慘敗之後三年,朱祁鈺平定京城叛亂之後兩個半月,朱元璋的誕辰到了。祭祀先祖,這一直是大明最爲重要的活動。出了土木堡慘敗之後的那一年,其餘每年,各地主要官員,以及番王都要進京祭奠。朱祁鈺看中的就是這個機會,既然能夠將地方官員與番王都集中起來,那問題就好辦了!

爲了表示對朱元璋的敬重,也爲了表示朱祁鈺體諒天下百姓。在朱元璋的誕辰前十天,朱祁鈺頒佈了一道穩定民心,甚至可以說讓天下百姓歡喜的詔書:裁減明年十分之三的農賦,山東,河南,浙江,福建,廣東,江西,山西,陝西等省受災地區減免所有農賦,且撥朝廷官銀一千二百萬兩,派專人前往各地賑災!

朱祁鈺這一手很及時,當這道聖旨傳遍天下之後,各地百姓歡呼鼓舞,這已經是朱祁鈺當皇帝兩年多來,第二次減免賦稅了!而對大明百姓來說,朝廷減免賦稅,就是增加了他們的收入,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自然,朱祁鈺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便得更爲高大了!

除了獲得百姓的愛戴與支持之外,朱祁鈺還順帶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勞軍!朱祁鈺是靠軍功起家的,軍隊對他的愛戴是無以復加的。不過,朱祁鈺很是清楚,要想鎮住各地官員與番王,掌握軍權爲重中之重!而要控制好軍隊,光豎立威信是不夠的,還必須要讓軍人得到實惠,看到希望!

自消除戶籍制,讓普通士卒有機會成爲軍官,甚至成爲大將之後,朱祁鈺這次給每個大明帝國的軍人都送去了一份大禮——實施職業軍人制!以往,大明軍隊的普通士卒當兵是義務的,沒有任何的薪餉,只能夠混一口飯吃。如在平日,軍人還要耕種,爲自己準備口糧。可以說,當兵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打仗的時候要衝鋒在前,而平時還要訓練,耕種,幾乎沒有一點剩餘時間!雖然後來朱祁鈺設立了軍醫院,專門負責照顧傷殘士卒,另外給陣亡傷殘士卒的親人也送去了撫卹金。不過,這並不足以解決軍人的問題。

這次,朱祁鈺做得很徹底,每個當兵的都是在爲朝廷服務,那麼就應該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薪餉!雖然,這筆錢並不是很多,當時大明中央朝廷常備軍也就八十萬左右,不過,這筆軍費是不小的!除去軍隊必要的開支,再加上這筆薪餉,每年至少要花近千萬兩銀子!而當時,朝廷歲入不過數百萬兩而已!不過,朱祁鈺並不爲錢發愁,他手裡的錢足夠用上幾年,而幾年之後,朝廷的歲收就將是另外一個數字了!

朱祁鈺做完了這兩件事情之後,也給各地官員,番王傳達了一個信號。現在,他們造反的話,不但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就連軍隊都不會支持他們!而沒有這兩樣基礎,造反就只是嘴上的一句話而已!

當然,這個信號是明確的,各地官員,番王,心裡也非常的清楚,皇帝爲了推行新政,是不會在乎使用什麼手段的!當年,太祖皇帝建立大明,爲了建立一個清廉的朝廷,一口氣殺了幾萬官員。而現在這個皇帝的野心,手腕,能力都不在太祖皇帝之下,誰要擋在他的前面,那不是自尋死路嗎?而朱祁鈺借太祖皇帝誕辰來拉開新政革命,不也正是要表達他效仿太祖皇帝,建開天闢地之功的意思嗎?

聰明點的官員都立即轉向了,一接到皇帝送來的詔書,紛紛做好了上京的準備,一些心裡有鬼的,甚至還先給自己做好了後事安排,免得這一去不返,有什麼事情沒有跟家人交代好,以後再想說,就來不及了!當然,更多的官員看到的是希望,新的朝政必然需要更多的官員,需要提拔很多的新人。而皇帝現在缺乏的就是可以信任的官員,如果能夠得到皇帝的信任,那今後的榮華富貴還有什麼好愁的嗎?

也有一部分官員心裡不太服氣,甚至有人開始準備造反了。可不久,這些人都發現,造反是沒有一點希望的。因爲,此時,陳懋,羅國棟,衛平已經率領三路大軍,守在了京城三個主要的方向上,且都做好了打仗的準備!這三人都是出了名的大將,且他們率領的全是朝廷的精銳部隊,真要打起來,哪個地方官員,番王是他們的對手?

這番準備下來,朱祁鈺心裡也有數了,雖然不滿的官員,番王很多,不過在軍事威脅,民心穩定,軍心都朝着朱祁鈺的條件下,造反的條件是不成熟的。朱祁鈺也就在這種氛圍之中,將祭祀太祖皇帝的活動搞了起來。

太祖朱元璋誕辰前三日,各地的官員,番王紛紛到了京城,幾個沒有來的,要麼是老得走不動了,要麼就是聲稱有病。不過,朱祁鈺都沒有忘記他們,一方面派了使臣前去探望,另外一方面,還着重頂住了陳懋,羅國棟,衛平三人,讓他們也帶人前去看一下,如果有人要存心造反的話,那就由他們在陣前處置,不用事先徵求皇帝的意見!

陳懋等三人心裡也很清楚,京城叛亂,朱祁鈺就沒有放過一個賊首,而他們的親人都死在了叛黨手裡,自然恨透了反叛國家的人。朱祁鈺命令一下,幾個距離京城比較近的地方官員,番王都立即見到了前來“探望”他們的朝廷大軍。而這陳懋膽子也真是不小,他對付的是山西南面的一個王爺,當他率軍衝入王府的時候,這個聲稱病重的王爺卻健壯得很,身邊還有好幾個年輕女子呢!

陳懋一不作,二不休,就把這個番王抓了起來。而那些要前來救架的奴僕全都被陳懋的手下給當場殺了!僅審了一晚,這個番王就把準備造反的事情給招了。而陳懋的人還真在王府的地下室裡搜出了龍袍,玉璽等等造反的證據。隨後,陳懋手起刀落,親手殺了這個番王,然後連同人頭,龍袍,玉璽一併派人送了回去! ●тт kán ●c o

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很模糊,至於趙王有沒有想過要造反,或者是有沒有準備造反,都說得很模糊,只是說大將陳懋斬殺造反的趙王這一句話而已!實際上,趙王真的有沒有要造反,這一直是史學家爭論的焦點。也許,這僅僅是朱祁鈺殺雞給猴看,玩的一下狠招吧!

當各地官員,番王進京之後,祭祀那日,朱祁鈺出場大肆吹捧了朱元璋一番之後,祭祀的事情就交給了專門的官員去安排了,而他則分別召見了官員與番王!

這是一次很尷尬的會面。爲了表示對新政的重視,或者說,爲了表示對地方官員的重視,朱祁鈺首先接見的是各省的三位主要官員。分別是承宣佈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揮使司三司的主官。明初,朱元璋爲防止地方官員權力過大,造成地方割據勢力的出現,在廢除了中書省之後,也就廢除了地方官員集權的現象,把地方的政,法,軍三權分到了三位主官的手裡!不過,經歷了這麼多年之後,這種制度的弊端也顯現了出來,如果三司主官勾結營私,那後果更爲嚴重!

十三省的四十餘名官員到齊之後,朱祁鈺才從內庭走了出來,當然,一番禮貌之後,分賓主,尊卑坐了下來。

“各位,你們能前來祭奠太祖,我代表大明列代先祖在此謝過各位大人了!”

“陛下厚禮了,小的沒承受不起!”

“好,好,坐吧,都坐下說話!”朱祁鈺笑了一下,一招手,“金英,還不快給各位大臣上茶!”

朱祁鈺越是客氣,這些官員心裡越虛,畢竟,皇帝要做什麼,他們心裡都有數,而他們也都紛紛在猜測着結果,或者說,衡量着自己到底能夠從這場變革中撈到什麼好處!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西斯的戰爭

第61節 希臘火第4節 秋風掃落葉第52節 守株待兔第19節 智取龍門第51節 陸海聯合戰鬥第2節 責任第12節 和談第27節 炮擊對馬島第8節 奧斯曼使者第37節 拍賣大會第21節 緊急馳援第29節 立威第3節 誓死抵抗第9節 宣戰第21節 宦官壞事第43節 柴氏家族第53節 帝國遠征軍第17節 柴氏家族第56節 偷襲青梅城第23節 突襲溫失泉第12節 帝國遠征軍第17節 柴氏家族第15節 土著的力量第32節 愚忠第10節 朝廷改制第23節 生力軍第37節 馬島之行第61節 往事前因第78節 科爾多瓦戰役第24節 勇追窮寇第28節 華僑航海家第36節 緊縮防線第38節 阿巴克的最後選擇第5節 衛廣復出第3節 惑敵第15節 英宗復辟第31節 意料之外的難題第55節 英格蘭的選則第33節 掃蕩第13節 退敵第27節 納塔爾圍困戰第14節 萬里大突擊第38節 遠航第19節 最後的堡壘第21節 兵逼宣府第24節 夜襲敵營第68節 血淚運河第71節 拉郎配第17節 驚訊第29節 商人的禮物第5節 怯敵第35節 美洲大陸立足點第2節 攻日戰略第22節 洪水無情第57節 影虎第21節 玉浦海大海戰第4節 壞事的皇后第26節 分化敵人第18節 驚迅第16節 信譽第24節 夜襲敵營第29節 全面反擊第42節 軍械革命第35節 重拳出擊第59節 救兵第31節 意料之外的難題第18節 楊天奉來報第38節 大軍圍城第71節 拉郎配第18節 北逐第19節 智取龍門第22節 前線第36節 探險家的足跡第18節 強攻舊港第13節 黑奴第48節 甲斐之虎第54節 大海戰第34節 實力說服第19節 圍困哈烈第38節 遠航第16節 柴美嬌的不滿第15節 西域雄師第3節 兩大問題第6節 重創紅夷第17節 抱頭鼠竄第1節 混亂第22節 楊洪的選擇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30節 大學第23節 大洋孤島第5節 御用鏢局第51節 白古親王第40節 定亂第47節 日本的雪第40節 定亂第61節 港口解圍第43節 從閱兵場到前線第19節 東軍的態度第13節 戰爭債券第14節 痛殲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