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風雲起

鐵獅子衚衕一號,1901年,清廷成立陸軍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將原建築和親王府和貝勒斐蘇府全部拆除後,興

建了東西兩組西式磚木結構建築羣,1907年7月竣工,西爲陸軍部,東爲海軍部,兩部公用一座大‘門’。

在民國定元之後,陸海軍部依然沿用這鐵獅子衚衕一號的前清陸海軍大院,由‘門’向裡望去一座西洋建築矗立於院內,那裡便是陸軍部。

雖說現在大總統設立了統帥府,這陸軍部早淪爲統帥部下的一“部‘門’”,可全國軍令卻依然出自這棟主體兩層,局部三層加一層鐘樓的陸軍部。

“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

看着手中的電報,徐樹錚的雙目微張,他反覆看了幾遍電報,想確認這消息的真假,可由不得他產生任何懷疑。

事實上,駐俄公使劉境人不僅把俄國對奧匈宣戰的電報發給了外‘交’部,同樣也發給了陸軍部,而且那邊已經得到俄國公使的確認,俄國公使向外‘交’部轉去了公函,可以說,戰爭已經爆發了。

想起李致遠那番如斷言,徐樹錚的眉頭微微一跳,他李致遠賭贏了。

“李致遠”

念叼着這個名字,徐樹錚從桌中取出一份公文,公文早已屬上了陸軍部長的大印,只有日期未填。

這公文很簡單,就是調江蘇陸軍第一師進駐張恆口外大營的命令,口外大營,那是大總統兩年前針對‘門’g疆不穩的局面,特意修建的,可容納多達五萬人進駐,按大總統的計劃,他還準備在庫倫再修一座大營,兩處大營相輔相成,就是爲收復‘門’g古、駐屯‘門’g古而準備的。

現在既然張恆口外大營修成了,調一個師過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同李致遠有言在先不同,更重要的一點是徐樹錚看上了那“邊防督辦”之職,只要他江蘇陸軍拿下庫倫,這邊防督辦便出不了自己之手。

老總雖說是‘門’生遍天下,可老總卻沒有一隻自己的隊伍,所以纔會被大總統“冷藏”,這一次無論如何都要幫老總整出一支隊伍來。

至於江蘇陸軍拿下庫倫後,撤與不撤,徐樹錚並不擔心,到時撤與不撤可由不得他李致遠做主了,最重要的那“督辦邊防”,就需另組新軍,那些個人‘精’,有幾個人願意去‘門’g古,他們不願意去,不代表他徐樹錚不願意去。

不要這要怎麼個去法,還得……想到這,徐樹錚面上一笑,隨手便於公文上署上了日期。

“調江蘇陸軍第一師進駐張恆,威懾‘門’g古,相機收復外‘門’g”

正爲歐洲局勢煩心的袁世凱一看着這陸軍部發出的命令,袁世凱先是一驚,接下來心裡便涌起一團火來,不用問,他都知道這是誰在向他發難。

“段芝泉呀段芝泉,我袁某人待你不薄了,你爲什麼總跟我爲難”

可他轉念又想,此事必定是徐樹錚的主意,人們早就傳着徐樹錚是合‘肥’魂,是段祺瑞的“小扇子軍師”,自從徐樹錚在袁世凱面前顯示了才華之後,袁世凱便對他時冷時熱,想到徐樹錚,要他爲自所用,一時又不能得手,但又時時刻刻怕徐樹錚從中搗‘亂’。

這大半年時間,原本對他比較馴服的段祺瑞也漸漸掣肘了,這肯定不是段芝泉的本意,而是徐樹錚在一旁出的壞主意,所以,對徐樹錚冷起來,冷得發狠,而現在這徐樹錚可好,那邊歐洲事剛起,就給他上起了眼‘藥’。

“這還了解,不打本大總統的招呼,竟然和江蘇和在一起了”

“來人”

袁世凱衝着‘門’外大喊一聲。

“大總統”

內‘侍’走到他的面前。

“把段總長請來”

“是……這……”

內‘侍’猶豫着,吞吐道。

“段總長不在……”

袁世凱一怔。

“芝泉不是不問事了嗎?他在那?”

袁世凱鎖起眉,沉思片刻,心裡略略定了下來,便決定親自登‘門’去找他。

大總統突然出現在客廳裡,這隻讓“病”的段祺瑞一驚,恐避之不及, 心裡同時有些慌張,雖說對袁世凱架空他有些怨意,但袁世凱畢竟有恩於他,多年來,段祺瑞一直唯袁世凱是從,心理上早就成了慣‘性’。大總統的到來,令他似乎感到一些不祥,忙行禮、獻茶。

“大總統,有事可以命人來傳,何必……”

“沒有事”

袁世凱神情非常坦然,示意段祺瑞坐下後,才說道。

“我聽說你身子骨不舒服,特意來看看你”

“也不是多大的病”

趁着袁世凱的話題,段祺瑞說道。

“偶染小疾,已經好了,不敢驚動大總統,所地未曾稟報”

一番虛假的應酬,二人都感到有些尷尬,過去幾個月段祺瑞對袁世凱發難,是軟裡有硬,讓他知疼而說不出,袁世凱親臨問罪,是硬裡有軟,讓他心明而不敢說,應酬之後,一時間兩人都感到極不舒服,誰也沒想不過幾年的功夫,兩人竟然落得這步田地。

感覺不甚舒服的袁世凱端起,似喝非喝,段祺瑞端起菸袋,似吸不吸。

“芝泉啊,若是身體沒有多大不舒服,你還是多問問的軍隊的事”

“又錚能夠處理得了”

段祺瑞針鋒相對的答道。

“何況乾得很不錯”

“又錚”

袁世凱就是爲了他徐樹錚纔來的,只是尚未找到機會,現在他也不再躲藏了,而單刀直入的說道。

“芝泉,我正想跟你商量樹錚的事,新政冗雜,多需關注,深感有用之不足,我想把樹錚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上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袁世凱要升又錚的話一出口,段祺瑞頓時怒上心來。看來大總統是想給自己來個釜底‘抽’薪啊心想至此,段祺瑞的臉變一變,冷聲道。

“總統如此厚愛又錚,很好,只是祺瑞也有個請求,請大總統免了我總長的職,爾後想怎麼辦,便怎麼辦吧”

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回過,只讓袁世凱笑不是怒不是,雖說心裡更加惱怒,卻也發作不出來,只能說道。

“此事不急,以後慢慢商量吧”

接着袁世凱又問道。

“又錚調江蘇陸軍第一師進駐張恆大營,你知道嗎?”

“知道”

“芝泉你怎麼看?”

“只是駐防,現俄國陷入與奧匈戰爭,假以時日自可相機收復,中央不費一槍一彈,可收復‘門’g古,這是好事”

段祺瑞這會自然不會反對,而且這也是徐樹錚和他拿的主意,這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幾步,之前大總統流‘露’出的心思,讓他不能不防。

在離開自己賞給段祺瑞的那棟宅子,坐上車的瞬間,袁世凱的臉‘色’一變,瞬間只見鐵青之‘色’。

“這還了得嘛,今天聽不進我的話,明天豈不要反我了嗎?你段芝泉能這麼頂撞我,別人會怎麼樣?我這個大總統還有權威嗎?我還當不當大總統,我還……”

自打從當了這個大總統之後,袁世凱並未意識到自己的‘性’情也發生了許多變化,越發的獨斷專行起來,而現在段祺瑞與他離心了,若是換成過去,他怕會思索一番,而現在袁世凱想到的卻是此事不能就此罷了。

滿腹怒氣的袁世凱回到中南海後,立即請人把徐世昌和樑士詒請了過來,一來是想借二人之力鉗制段祺瑞,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解決徐樹錚給自己的麻煩。

“這可怎麼是好,徐樹錚的電報一發,這可就沒辦法拖了”

對徐樹錚的先斬後奏,袁世凱雖說是心惱,可卻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這進駐張恆,相機復‘門’g是江蘇那邊求之不得的,若是自己付電反對,到時江蘇那邊只需要把電報朝報社一送,到那時他袁世凱裂土賣國的帽子可就做實了,剩下的不需要江蘇再幹什麼,躺在日本的**黨就能把這件事翻上天去,那孫文可就等着這樣的“好消息”。

“大總統,這件事,拖是沒辦法拖了”

在這一點上,徐世昌到是和袁世凱的看法一樣,上次那麼拖,不會授人以柄,但現在卻不同,誰說個不字,都能扣一頂賣國賊的帽子。

“可咱們中國有和老‘毛’子搶食的能耐嗎?到時候旁的不說,就是庫倫那幾百俄國兵,他江蘇陸軍去了,是打還是不打,打了,到時俄人若要採用武力,中央又當如何自處?”

身爲大總統,袁世凱有他的顧慮,只是立場不同,在同俄國人人談判時,又處心積慮派人與庫倫協商,並試圖在那裡修建大營,爲的就是能固邊,可什麼事,總得一步步來。

“雖說現在俄國人向奧匈宣戰,可誰也不知道,這仗能打到什麼時候,現在他們是無暇東顧,可明年呢?萬一要是英國調停成功,到那時……”

“大總統,”

一直一言不發的樑士冶這時卻開口說道。

“江蘇陸軍姓韓也好,姓程也罷,姓李也行,可說到底,這總歸是中國的軍隊,這就是服從軍令,即便是讓他們駐在張恆又有何防,關鍵,咱們得抓住這個駐字”

就在這時,一個人幾乎是緊隨其後的同內‘侍’一同闖了進來,進屋的是外‘交’總長陸徵祥,他的神情盡是驚‘色’,人還未進‘門’,便急聲說道。

“大總統,德國,德國向俄國宣戰了”

德國對俄國宣戰

對於淮海經略使公署內的官員而說,他們完全沒有一絲空閒時間,去爲這個消息感到驚訝,就在消息傳出的第一時間,公略使公署內幾位專員就接到通知,召開一次緊急會議,在會議室內,穆湘玥、張一麟、楊圻、張其鍠、陳布雷等人熱和的打着招呼,與中國任何一個機構的幕府不同,這裡的重要幕僚新舊人物兼備而以新派人物居多,因此,它更近代化,更有特‘色’。

這些幕僚大都是在淮海經略公署開府後,慢慢邀請而來,只不過這裡並沒有幕僚長或是其它,而是因其長對其加以授職,像張一麟是秘書長、而陳布雷則設計委員會主任、而張其鍠則是政務專員,至於穆湘玥依然是六合公司總經理,這種職責劃分到也能盡到人盡其才之長之用。

“怕是這次會議會與德俄宣戰不無關係吧”

“誰知道呢?也許吧”

就在他們談論時,卻聽着推‘門’聲,只見李子誠面帶喜‘色’的走了進來,然後在會議桌中央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咔噠一聲,厚重的櫟木‘門’隨之又關上了。

衆人寒暄完畢,紛紛在會議桌上坐了下來,對於外界而言這是一個奇怪的組合。大名鼎鼎的——有着省長之才的張其鍠習慣‘性’地賴在椅子上,一副無‘精’打採的模樣。他正無聊地玩‘弄’着桌上的一支鋼筆,**後曾爲湖南南武軍統領的他在南北議和後便閉‘門’家居,極少與朋友通信,但他抱負非凡,恥以五斗米折腰,經常說大話。

“我將來必當省長,牛刀小試豈是大丈夫所爲?”

不過後來其卻接受邀請入幕淮海經略使公署,原因無他,只因爲李子誠的那封信中的一句話。

“君豈有省長之才,而又爲人知”

就這樣張其鍠像是負氣一般入幕淮海。

至於身爲教育專員楊圻入幕淮海則非常簡單,他是常熟人,幾乎是非常自然的入幕淮海,這和張一麟有些相似,而陳布雷這位年不過25歲,卻晉身爲淮海經略使設計委員會主任年青人,卻是其在連雲港採訪時,李子誠親自邀他加入經略使公署,儘管他年青,但在文字上的造詣卻不下他人,不過在信用其文字功夫之外,他更爲經略使公園網羅青年留學生來此做研究、調查、設計等工作。

在長條會議桌中央坐下,李子誠收斂笑容神‘色’凝重地注視着衆人。

“諸君——這次會議將永久地載入中國的歷史。”

一句話,卻讓諸人一驚,他們驚訝的看着經略使,而李子誠則清了清嗓子,朝趙平樸看去,他是保安部副部長,儘管保安部還有一位部長,但對他,自己已經失去了信任,現在,不過暫時自己不會碰他,有些事情必須要查有實據才行。

“趙副部長,能不能去找個人在‘門’外看着?絕對不能讓任何人打擾我們開會。”

“是,先生。”

趙平樸伸手抓起辦公桌上的電話聽筒,說道。

“請接李克年的辦公室。”

過了會兒,他又說道。

“李處長嗎?哪位?哦,是的……不用找他了,這事你就能辦。派幾名保安員到過來,他們的任務是負責看‘門’,不要讓任何人在會議期間接近會議室五公尺以內……上來後直接站在‘門’外就行了,別打斷我們開會……你派誰來?……噢,高長新?嗯,好的。李處長來後,你跟他說一聲”

接着趙平樸便掛上了電話,匆匆坐回到經略使對面的椅子上,然後翻開一份文件。

“趙副部長,把事情簡單的說一下”

“是”

接着,他便向衆人發出的一份文件,那是關於歐洲局勢的文件,在十個月前,根據少爺的指示,他向英、德、法、俄、美、日六國派出了三十六名保安員,正是那些保安員在第一時間將源源不斷的情報資料發回保安部。

在他們熟悉文件內容的這段時間內,李子誠坐在那兒,瞪着窗外8月的藍天,淮海經略使公署和隴海鐵路總醫院、連雲港圖書館、隴海自治委員會、連雲大飯店是全世界第一批中央空調的安裝單位,儘管中央冷氣機將室內的溫度降至28度,但此時李子誠的一雙大手卻煩躁不安地在桌面上動來動去。

在看到張其鍠等人把文件看完之後,李子誠便開口說道。

“好了,相信現在大家已經從文件中看到了,未來半個月內,歐洲局勢的推演,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俄羅斯對奧匈宣戰、德國對俄羅斯宣戰、法國亦隨之向德國宣戰,而預計英國會在未來三天內捲入戰爭,向德奧宣戰,可以說,現在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在提及世界大戰時,李子誠的雙眼閃閃發光,臉也突然紅了起來。

“現在,我們必須要考慮的是,在世界大戰打響之後,亞洲”

略作停頓,李子誠沉聲說道。

“亞洲的局勢發展,準確的來說,是日本的走向……”

“如果所料不差的話,日本會加入協約國一方,向德國宣戰,日本主流親近英國,而且,日本與英國之間又存在日英同盟”

“嗯,不過,這點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

“日本加入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而原本看似隨意坐着的張其鍠這會他的身子一本正經地‘挺’得筆直,但他的臉上卻帶着一絲憂慮。

“子武兄。”

注意到張其鍠的臉‘色’,李子誠便笑着開口問道。

“怎麼,你有什麼其它的看法嗎?”

“噢,”

張其鍠先是一愣,然後又點點頭

“是的”

“說來聽聽,子武兄”

儘管年青,但是在公署內大多人都知道,作爲幕主的李子誠和他人相比,卻有着他人無法經擬的優點,相比於他人,自幼生長於歐美的李子誠或許國學上不及他人,但卻有着大多數幕主所沒有的見多識廣,而且敢說敢做,待人更是待之以誠,遇事頗有主見,加之生活儉樸,更沒有收賄賂之說,同時還注意維護自己的聲望,較高的聲望和較爲出衆的才能,這不僅是聚集追隨者和‘激’勵其忠誠的重要資本,而且也是李子誠區別於當時其他幕主的重要標誌,是李氏幕府不同於當時其他幕府的重要特‘色’之一。

而更爲重要的是,在大多數時候,不僅待人以至誠,而且言語間的尊敬更每每讓人一陣心熱,不過對於剛剛入幕淮海的張其鍠,他似乎還不買這一套。

倉促地清清嗓子,張其鍠看一眼,這年青的出奇的經略使。

“……經略使,”

之前的猶豫,是在稱呼上,事實上,正是因爲李致遠太過年青,以至於有時候他很難把對方視爲自己的幕主。

“如果日本對德宣戰的話,我擔心……膠澳”

“膠澳”

他的話卻讓衆人把眉頭一皺,膠澳租借地是德國佔領,如果日本對德宣戰,那麼日本很有可能出兵膠澳,而膠澳距連雲港並不算遠,眼前的這位董事長可是屢次三番的得罪日本人,可以說把日本人得罪個透,如果日本人借出兵膠澳的由頭,從而威脅到連雲的話。

衆人的沉思卻讓李子誠很嚴肅地掃視着諸位幕僚,然後沉聲說道。

“諸位,這也正是我所擔心的事情,想來大家已經知道了,如果日人以膠澳德租借地爲藉口,出兵膠澳,到那時,我們不僅需要爲膠澳擔心,更需要爲中國未來命運擔憂”

“經略使,過去我國外‘交’,無非以洋制洋,即以諸列強在華之利益摩擦謀求國家獨立,在滿‘門’g,日俄坑成一氣,於我國已不利,於關內,則又以各國利益糾葛,尋求各國相互制衡之道,現各國陷於歐戰,威爾遜之後,美國無意干涉外事,那現在正是我國掙脫列強之夾絆……”

曾出任前清駐新加坡領事的楊圻則略帶些許喜‘色’的說道,可不待他說完,一真默不作聲的陳布雷卻開口詢問道。

“對不起,雲史先生,如果日本以膠澳爲藉口,向山東出兵,進而謀求鯨吞中國,我連雲又當如何自處?”

陳布雷的反問,卻讓楊圻這位“江東才子”瘦削的臉‘色’微微一窘,然後又吱聲說道。

“日本乃是小而強之國,其斷然不可能鯨吞我國,而且諸國亦不會坐……”

話到嘴邊,楊圻這位文人生生還是把話吞了回來,諸國陷入歐戰,自然不可能再製衡日本,若無人制衡日本,日本自然會野心膨脹,

“若日人意‘玉’進攻連雲,那我等自當拼死而戰。”

張其鍠氣沖沖地提高了嗓‘門’。

“到那時,怕已經晚了都打到家‘門’口了,說什麼都晚了”

李子誠有些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然後扶着桌子,而對衆人說道。

“所以,我想在膠澳上動點心思……”

(明天加更,保證愚人節絕不跳票嘸呼)

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34章 宴無好宴第279章 電子戰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142章 英模會第348章 民心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226章 克虜伯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253章 東西方第42章 地第18章 舊金山第213章 新模式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50章 這就是連雲港第302章 煉獄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199章 絲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16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124章 謀國之嘆第90章 利益至上第4章 楊度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11章 海盜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323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147章 刺宋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24章 能救一個是一個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6章 大總統的煩惱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6章 大總統的煩惱第56章 施以謀第125章 怪叔叔第16章 逐夢第225章 德國第262章 覺悟第201章 人蔘鐵第34章 觀念第73章 中華閃電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8章 宋教仁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192章 閥思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第169章 行兵諫第337章 改變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88章 日本的反應第142章 英模會第147章 戰之術唯死之狂第66章 開創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127章 我等你第67章 歐羅巴的歡迎方式第231章 用場第231章 用場第172章 南坡願一試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25章 送上門來第243章 怎麼辦?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128章 奸商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152章 倪嗣沖的奸與厚第255章 野望第79章 少爺第247章 航母第31章 條件第34章 觀念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72章 在途中第160章 初戰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31章 南苑校場買人心 繁普大談金融亂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122章 晉身之道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52章 先手更!第114章 啓航第361章 人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