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科威特到手

蘇振猛地回過頭來,揪住陳清的衣領:“把我騙得這麼慘,你得補償我!”

“蘇部長,是我對不起你,不過那四艘戰列艦的建造屬於絕對機密,真的不能說!不過蘇部長你想想,我們既然能爲德國生產四艘戰列艦,也能爲自己的海軍建造更先進的戰艦。不是不造、時候未到,蘇部長安心的等着吧。”

放過陳清並不代表原諒他,那可是四艘超級戰列艦啊,八門十五英寸主炮,如果全部加入華國海軍,將使華國海軍五嶽艦數量領先英國。現在呢,只能臨時去一個華文名字,穿過大洋抵達德國後就將成爲德國海軍的主力艦!

建造時被命名爲g級戰列艦的四艘戰艦,駛出船臺後沒有經過海試,直接前往德國漢堡港,途中進行一系列的性能測試,找出問題後再在德國造船廠進行改裝。戰艦問世後自然對外公開,更名爲“挑戰級”戰列艦,四艘分別爲“挑戰號”、“勇猛號”、“黎明號”、“大戰號”。(即將轉交給德國,所以隨便取名字)

公佈了四艘挑戰級戰列艦下水、並將進行護航/訪問任務後,大批記者蜂擁前往護航艦隊的出發地——廣州港,想盡一切辦法靠近四艘戰列艦,試圖拍下最清晰的圖片。在嚴密的封鎖下,記者、間諜都只能在一千多米外拍攝圖片,不過,這些模糊的圖片足以說明問題,各國技術專家們可以根據戰艦的外形、主炮的大小等推測這艘戰列艦的性能數據。

推測後得出的結果非常令人失望,華國造船工業在五嶽級戰列艦後再次證明自己的實力,一次開工四艘三萬噸級的戰列艦,即使英國人也要咬緊牙關。再次將華國工業實力的評估提高等級後,情報部門將推測出的性能數據交給軍方,壓力山大的軍方則將其轉交給造船廠,詢問是否能夠建造出同樣水平或者超出挑戰級戰列艦的戰艦。

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不合格,戰艦就生產不出來,更別說類似戰艦所需要的動力系統、裝甲、主炮等都需要技術專家們攻克。

各國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華國護航艦隊張揚的駛向歐洲,本想給護航艦隊找些麻煩的英國人,在艦隊出發前一個星期卻得到華國外交照會,如果英法爲護航艦隊提供沿途補給港口,華國將賣給兩國的軍火數量提高一倍。

英法雖然眼饞那些優秀武器,但更喜歡製造那些武器需要的技術,比如英國人提出的條件就是華國向英國提供飛機發動機技術、坦克發動機技術、五嶽級戰列艦發動機和主炮技術,法國人則提出要得到完整的坦克製造技術、陸軍155毫米榴彈炮製造技術,華國火炮在歷次戰爭中都體現出超越時代的水平,將敵人火力完全壓制,甚至可以說是華軍勝利的關鍵。法國人的眼光很毒,他們的條件也符合其戰略需要。

這種核心技術一旦交出去,英法美等國就可以憑藉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強大的製造能力,爆出比華軍裝備數量更多的武器。如果華國也是按部就班的攀登科技樹,那呂梁絕對不可能將其交出去,不過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呂梁手裡有更先進、壓倒性的新式裝備,只能北方几大工業基地建成,就會開始對軍隊換裝。

華國同意出售的回覆讓人驚訝,不過再看看華國提出的條件就釋然了。代表華國與英國談判的華國外交官樑敦彥提出英國退出在波斯灣北部伊拉克,其勢力範圍由華國接手。英國人當然不會答應,伊拉克戰略位置重要,關係到英國人的全球佈局,關係到印度的安全,關係到阻攔俄羅斯人向南擴張,甚至關係到巴爾幹半島的爭奪。

伊拉克在這個時候名義上還屬於奧斯曼帝國,不過早已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奧斯曼,對英法在中東土地上的切割毫無辦法,阿拉伯半島南部地區大多淪爲英法的保護國或宗主國,這也是爲什麼奧斯曼帝國傾向於同盟國,他想奪回巴爾幹半島、埃及、阿拉伯半島等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

奧斯曼帝國的野心和實力成反比,英華兩國在奧斯曼帝國之外分割蛋糕。英國人嚴詞拒絕出讓伊拉克南部後,兩國的談判暫停,第二天樑敦彥提出將波斯灣西岸的科威特酋長國出讓給華國、並補償華國緬甸北部地區,英國人的反應更強烈,不是爲了科威特,那個沙漠中的國家還沒有那麼重要。

讓英國人憤怒的是緬甸,華國覬覦印度的野心昭然若揭,之前的緬甸獨立戰爭好不容易壓制下去,緬甸自由軍在緬北苟延殘喘。現在華國又想在緬甸做文章,難道之前支持緬甸自由軍的事以爲英國不知道嗎?

“要不拿走科威特,要不你們的護航艦隊就不要想通過蘇伊士運河,也不要沿途得到任何一個港口的補給!”英國外交大臣斯特朗決定賭一把,不過心裡緊張得很,英國人得到那些技術的願望,要超過華國護航和訪問的願望。

很幸運的是,華國終於妥協了,那名難纏的華國外交官樑敦彥在請示國內後同意在科威特轉讓協議上簽字。從1907年4月1日起,科威特酋長國成爲華國保護國,1899年簽訂的《科英協定》廢除。

1907年3月28日,華國外交人員抵達科威特,經過一番交易後,與科威特埃米爾穆巴拉克-本-薩巴赫簽訂《科華協定》。在該協定中,華國承認科威特是一個內政獨立的國家,不干涉其內政,保護期不受外界侵略,並向其提供財政援助。科威特埃米爾保證,不把國家的任何部分租給或轉讓給華國以外的任何國家或臣民,未經華國同意,不允許任何外國的代表駐在他的國家。

一個月後華國和奧斯曼土耳其簽訂《海灣協定》,規定科威特在奧斯曼政府的主權範圍之內,但政府不以任何方式干涉其事物,亦不派兵到那裡去,奧斯曼帝國承認科威特是在華國保護下的獨立國。華國爲此付出的代價是一個裝甲團的武器裝備、零件再加五十架戰鬥機。

軍火換領土的行動讓美國人眼紅不已,擴張**膨脹的美國現在只有一塊小小的古巴殖民地,遠東地區的菲律賓因爲財團和政府之間的齷齪而出賣給華國。現在再看華國先是獲得德國人在太平洋上的島嶼,後獲得菲律賓,現在又把觸角伸到了中東地區,雖然都是些荒無人煙的地區,但仍舊值得羨慕啊!

在這些地區的價值體現出來之前,確實是些不毛之地,只有呂梁和基因人們知道那些地方到底有多重要。獲得太平洋上的德國殖民地後,華軍就開始在塞班島(美國在美西戰爭後將北馬裡亞納羣島賣給德國)、帕努魯魯、新幾內亞等地修建軍事工事,雖然進度緩慢,但一直沒有停止。也許當空軍發展到一定程度,美國人就會發現這些島嶼的重要性。

對於科威特同樣如此,類似撿漏的成功讓呂梁心情大好。對於華軍來說,軍隊需要海量的石油資源來推動,目前已經出現了油料短缺的跡象,海底採礦車數量有限,開採的海底石油還不夠惠州石化廠一家公司的消耗。另外在北方的東北、山東等地的油田也正在開採之中,根據估計,北方油田開採後僅能滿足迅速增長的國民經濟和軍方三分之二的需求。所以戰略石油儲備已經建立起來,每年都要從美國進口大量的石油,爲了防止美國石油供應在戰時斷絕,必須開闢新的石油來源。

科威特就是最佳的選擇,從協定簽署後,華國就在組織數量龐大的開採隊和工程機械,他們將乘坐五艘運輸船,同部分行政人員和一個步兵團的軍隊,隨護航艦隊一起抵達科威特。

組成護航艦隊的有四艘挑戰級戰列艦,五艘巡洋艦和七艘驅逐艦,出發前艦隊艦身通體塗成白色,被稱爲“大白艦隊”。這支艦隊的威懾力不亞於當初**同盟的遠征艦隊,雖然數量較少,但戰鬥力十足。要不是華國事先向各國發出通告,估計會引起各國的敵視。

儘管如此,護航艦隊駛入南海後附近就出現了英法等國的艦隻,一些英法巡洋艦緊隨左右,充當外圍防禦,艦船上不少技術人員就近觀察這四艘戰列艦。(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一波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捅了一刀第八十三章 火力覆蓋第三百九十七章 阿道夫下士第三百零七章 咽喉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四百八十一章 亂 二第三百零七章 咽喉之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照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激戰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烏鴉第七十三章 大頭第三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舊金山條約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二百四十九章 混入隊伍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哥薩克、進攻!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三百九十七章 阿道夫下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橡膠園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金山的陰雲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四百四十章 將高傲踩在腳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口袋陣第一百一十一章 死亡之吻第三百六十八章第八十四章 大戰開啓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開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組織訓練營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二百章 消息走漏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意向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決絕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艇轟炸第一百零四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四百九十章 東歐大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四百八十四章 動亂之始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龍會的覆沒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克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金色的陽光第四百二十章 戰術欺騙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三百九十章第十一章 廣州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漢三鎮的槍聲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手段第九章 招募工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激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橫生枝節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紫荊花開 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會戰第一百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象天引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夫當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零二章 收網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門第六十一章 殲滅第三百六十二章 虎、虎、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裝甲旅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義第三百九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三百一十章 推進第一百七十九章 沙俄的求援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勸降第四百三十八章 受難日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海戰 四第十一章 廣州第八十八章 黃昏第一百零七章 百鍊成鋼第九十八章 山地旅第四百七十六章 拒絕投降的幕後黑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五十三章 河源戰役 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