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訂單

1907年3月,德國外交部派出的使團在武漢與華國簽署採購協議,兩國外長在新聞發佈會上向外界公佈了這批外貿訂單。超快穩定更新小說,本文由www。lwχs520。com首發

價值兩億華元的訂單包括糧食化肥礦產橡膠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批軍火,包括可以武裝三個裝甲師的武器裝備兩百架f01式戰鬥/偵察機五十架轟一型轟炸機和相關配套零件。

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內容,這批貨物將在三個月後裝船運到德國,屆時華國海軍將組建護航艦隊,護送運輸這批物資的運輸船,同時將對德國進行友好訪問。

華德兩國勾搭在一起並不奇怪,奇怪的是他們爲什麼直到現在纔開始勾搭。兩國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前一段時間德國還聲稱要收縮海外力量,將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全部賣給了華國,並歸還青島。那件事發生後外界一致認爲兩國將走到一起,但之後兩國的關係一直不冷不熱,直到這次採購協議的成功,纔再次引起外界關注。

英國和法國都對此次採購表示最強烈的憤慨,英國人表示將拒絕華國護航艦隊和運輸船隊通過蘇伊士運河,法國則表示將在法屬印度支那增派駐軍,並加快本國先進武器研發進度。

不過三天後英法兩國的抗議偃旗息鼓,平息他們憤怒的,是數額同樣巨大的軍火採購。當華國駐英法外交人員分別表示兩國可以向華國採購軍火後,兩國立刻提交武器採購清單,包括超級戰列艦在內的武器清單比德國人的胃口大得多。不過最終成形的採購清單沒有包括超級戰列艦,只有坦克裝甲車戰鬥機轟炸機等,英國爲自己的採購清單付出了一千五百萬英鎊的財富,法國人財大氣粗。一口氣拿下了五千萬英鎊的武器裝備。

本國新式武器的研發速度緩慢,德國又在這個領域突然領先,巨大的壓力迫使英法不得不捏着鼻子向華國購買。華國主動向英法示好。被兩國高層解讀爲華國正準備向英法服軟,雖然華國戰爭了*同盟。但這個國家也基本上被全世界孤立,戰術上華國是勝利了,戰略上他們輸得一敗塗地。

也就是說,爲了改變被孤立的外交局面,華國主動向世界的老大交保護費。在虛榮心得到滿足的同時,英法兩國爽快的接受了華國的好意,畢竟,兩國在南亞東南亞還有巨大的利益。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那裡放置巨大的軍力以對抗華國。現在不但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新式裝備,進而可以進行仿製,又緩和了東南亞和南亞的局勢,還可以破壞華德兩國的合作,一箭三雕!

另一邊,華國和德國外交部按照劇本互相抗議了一番,這是早已準備好的計劃,華國爲德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在性能上普遍比英法兩國得到的好一倍還多,德國也知道不可能阻止英法兩國研製或獲得新式裝備,不如趁此機會搞一次戰略欺騙。

武漢市郊外莊園。呂梁正在宴請提爾皮茨和小毛奇兩位德國客人,兩人隨德國外交部使團秘密前來,之後一直處於保密狀態。在造船廠和武漢之間轉悠。提爾皮茨的任務是檢查四艘戰列艦的情況,與華國商定戰艦歸國方案和線路,商定最後的移交事宜。小毛奇的任務是爲德國陸軍購買一批裝備,帶在華國學習裝甲戰術的軍官回國。

“兩位,現在你們的任務基本結束,明天就是護航艦隊和運輸船隊啓程的日子,我敬兩位一杯,祝兩國的關係更上一層樓!祝兩國的前途一帆風順!祝威廉陛下安康!”

“祝總統閣下身體安康!”兩人輕抿一口,小毛奇看看同伴。像是下定決心一樣對呂梁說道:“總統閣下,鄙人非常欣賞貴國的軍人。他們和德意志軍人一樣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精銳的。意志堅定服從命令素質高超,最重要的是。他們有對總統陛下絕對的忠誠。”

“謝謝小毛奇將軍的誇獎,我欣然接受。別人看到的都是華軍擁有的先進武器裝備,但我認爲華軍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那些操作武器的軍人,人才是軍隊的核心,優秀的人才配備先進的武器,這樣的軍隊就會戰無不勝!”

“是的,貴*隊在海上和陸地都表現得非常優秀。只是,請恕我直言,貴國和我們德意志帝國都面臨着困難的局面。俄羅斯帝國橫在亞歐大陸北方,對你我兩國都形成很大的壓力,他們可以輕易動員幾百萬人的軍隊,猶如灰色洪流淹沒一切。而英國在全世界建立的霸權非常牢固,恐怕那一次遠征艦隊的失敗還沒有英國傷筋動骨,這個國家在全世界佈滿了殖民地海軍戰艦,從直布羅陀地中海埃及,到阿拉伯海波斯灣馬六甲南非,幾乎整個世界所有的節點都被英國控制,而且印度南非澳大利亞等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區也在英國人手中。同樣,法國人也在世界範圍內搶奪殖民地,他們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直接頂在貴國柔軟的腹部。英法兩國在我們華國德國等自由民主國家身上纏繞着沉重的鐵鏈,通過海軍戰艦在我們脖子上帶上枷鎖,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提爾皮茨不想繼續繞圈子,直言不諱道,他和小毛奇都是直來直去的軍人,倒是很合呂梁的胃口。難道是德國人知道自己的性格,所以纔派這兩個人來和自己交談的?

“這些都是事實,而我們華國也在努力掙脫英法等列強的束縛,幾次對外戰爭都是這種努力的體現,而不是所謂的與整個世界爲敵!”

“不,華國絕對沒有和世界爲敵,起碼,德意志人將和華國人站在一邊!”意思很明顯,威廉二世派提爾皮茨和小毛奇與自己會面,肯定是想試探着與華國結盟。一個強大的遠東國家,在戰爭開始後將牽制英法俄巨大的軍力,俄國人將不得不在遠東佈置大量的精銳軍隊,以防範華軍北上。英國不得不派出大量海軍戰艦保護新加坡緬甸和印度的安全,法國也將派出大量部隊保護印度支那的安全。

按照華國的軍力,英法俄至少要拿出本*力的三分之一以上才能擋住華軍的全力進攻,這樣一來,德國面臨的壓力將減輕數倍,這樣的盟友,值得德國付出,就算讓威廉二世跪下揀肥皂都心甘情願!

“德國是要和華國結成同盟嗎?”呂梁比提爾皮茨和小毛奇更直接。

“這難道不是最佳的選擇嗎?”小毛奇反問道。

“華國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戰爭勝利後,東南亞印度和澳大利亞全部劃歸華國。”

“這樣的承諾虛無縹緲,毫無作用。不瞞兩位,現在華國百廢待興,雖然屢次在戰爭中取得勝利,但單薄的國力讓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國家需要時間來休養生息。一旦與德國結盟,就會再次遭受英法等國的封鎖孤立,這對我們的發展不利。所以,現在結盟是不可能的事,但以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不過,我承諾,華國所有的商品都將向德國敞開,你們需要什麼,我們就會賣什麼,童叟無欺!”

華國確實進入了戰略收縮期,向英法提供軍火就是最好的證明。呂梁不缺少資金不缺少技術不缺少資源,只缺少時間,他要等待北方工業基地建成北方交通路線打通,全國工業化初步完成,纔有底氣面對更大規模的挑戰。

他的敵人,一個是擁有全球霸權的日不落帝國,擁有超然的艦隊和造船能力,有全世界的殖民地提供無窮無盡的資源;一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美國,擁有兩個大洋的阻隔,承受戰爭初期的陣痛後,可以爆發出恐怖的戰爭實力。

這種敵人必須有完全的準備,呂梁也不知道原世界的那次戰爭會在什麼時候爆發,華國的出現改變了太多原有的軌跡。德國因爲華國的支援變得更強,英國因爲遠征艦隊的失敗變得有些虛弱,但是美國人因爲華國的挑戰加入軍備競賽。戰爭或許會提前,也可能會延後,不可預料,呂梁能做的只有儘快的完成戰爭準備。

失望而歸的提爾皮茨和小毛奇登上護航艦隊,他們將跨越大洋回到德國,兩人相信,即使沒有與華國結盟,變幻的局勢也會將華國推到德國一邊。對此他們並不擔心,唯一困擾他們的,還是資源短缺問題,回去後或需要修改作戰計劃,將羅馬尼亞列爲重點攻擊目標。另外裡海沿岸的巴庫油田是世界上產方量最高的油田,也可以從那裡獲得石油補充。(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章 11、9慘案第四十九章 登船第一百九十四章 慕尼黑展覽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受難日第一百九十四章 慕尼黑展覽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三十七章 特戰隊第三百二十八章 友好互助條約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開啓第二百零四章 三方混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施裡芬計劃第一章 英明不朽第九十四章 聯盟第九十章 日本反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二百七十一章 紫荊花開 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軍事準備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二百章 消息走漏第九章 招募工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馬海戰 三第一百零九章 國人的脊樑第三百三十四章 科威特到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噴井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四章 吳家美人第三十章 伏擊第二百三十二章 燃燒的東京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七十三章 大頭第七十四章 孫革第三百八十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克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略欺詐第十八章 整修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飛翔的海盜第一百九十三章 協議第六十七章 去向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九十九章 坦克突擊第八十六章 殲滅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鋼鐵同志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一百零七章 百鍊成鋼第三百零九章 青州戰役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四百零四章 準備完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報復攻擊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第三百零六章 膠州灣第一百六十九章 濟州島攻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體進攻第九十四章 聯盟第五十六章 河源戰役 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八十三章 火力覆蓋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逃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七十八章 不自量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夏夢之花枝開店第二百六十三章 困獸第二百三十五章 北伐結束第二百六十七章 遠征艦隊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馬海戰 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碎所有英國戰艦第三十章 伏擊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防空炮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艇轟炸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渣第一百八十二章 力量收縮第九十五章 光復會第十八章 整修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瀏陽第二百三十七章 奪回第一百九十二章 蛋糕第三百三十七章 沙漠之蠍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逃亡第二百七十七章 日月之歌 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饑民圍城第四百零九章 日本人的炮灰第四百九十章 東歐大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邊倒第八十九章 大勝第七十七章 福建的動向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