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

“攻破亂黨陣地者,賞銀百兩!”一名千總的喊聲讓趴在地上的清軍士兵再次鼓起勇氣前進,越接近國民軍陣地,火力越密集,射擊的火力點也越來越多。兩股攻擊波近四千人讓陣地正面的清軍密度非常大,機槍和迫擊炮發揮出了最大的功效,成片的清軍士兵倒在進攻路上。

呼嘯的子彈讓這些清軍從福壽膏的刺激中醒悟,開始有人往後跑,跟在後面的督戰隊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往回跑的清軍越來越多。

憑藉強大的火力,國民軍指揮官面對清軍時往往願意冒險和以少打多,一團派出三個連迂迴到了清軍陣地左側,以不到一千人的兵力向數倍於己的敵軍發起突然攻擊。攻擊猛烈而有序,國民軍士兵不急不緩的掩護前進,機槍和步槍交替開火,始終沒有讓火力出現停頓。

正面陣地上也發起了反衝鋒,如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清軍大面積的跪地投降,僥倖逃回的清軍發現陣地也遭受到了攻擊,這裡也不安全,繼續跑!兩面夾擊之下,清軍崩潰。此戰,一團以寡擊衆,消滅清軍兩千餘人,俘虜四千餘人,自身傷亡三十六人,並趁機攻佔新餘,打開了通往南昌的南大門。

幾乎與新餘之戰的同時,第二軍第一師與第二師北上宜豐地區,攻佔此地後第一師繼續北上,準備攻佔九江,切斷江西清軍的退路,第二師向東直接攻打南昌。

浙江方面第三軍的攻勢也很快,其先頭團憑藉摩托車等機動工具,已經抵達金華外圍,準備享受金華火腿的味道。第一師沿海岸線北上,先後攻佔溫州、台州,現正向寧波進軍;第二師攻佔文成、雲和,目標直指衢州;第三師攻佔麗水、永康,從中路進軍。三路大軍齊頭並進,最後將在杭州匯合。

北伐戰爭的順利並不能使呂梁放鬆下來,與張之洞會面之後他火速趕回廣州。10月18日這天,他接到了呂四送來的秘密電文,來自倫敦的消息,英國已經決定派出駐新加坡的遠東艦隊,炮擊廣東沿海,以報復長江上驅逐艦被擊沉的事情。

這份電文讓呂梁意外的是英國竟然用了好幾天才做出決定,高傲的日不落帝國肯定不會對驅逐艦的沉沒善罷甘休,報復是必然的,甚至呂梁都做好了戰爭的準備。第五軍和第七軍都沒有參加此次北伐,就是爲了準備可能發生的戰事。

只是命令遠東艦隊炮轟沿海,這說明英國還沒有做好與遠東地區一個地方軍事強權進行戰爭的準備,或者說他們根本不想發動這樣一場戰爭。很簡單的解釋,付出和收益並不成正比,失去中國南方市場和失去幾十萬英國士兵的性命、付出鉅額的戰爭經費、德國趁虛而入等這些比起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再說,英國通過外交途徑與振國黨的交涉表明,振國黨呂梁並不像徹底交惡大英帝國政府,驅逐艦的沉沒只是意外而已。一場規模不小的沿海炮轟行動足以平息國內泛起的怒火,市場也不一定會失去。

英國人自欺欺人,單純的以爲振**沒有海軍就可以爲所欲爲。海軍不出動並不意味着沒有海防,兩廣和福建沿海密密麻麻的岸防工事足以保證沿海地區的安全,尤其是廣東地區,軍工廠生產的大口徑火炮(超過220毫米)全部用在了不用移動的岸防工事上,光是在廣州附近就有兩百多門大口徑火炮。這些巍峨聳立的大炮足以給遠東艦隊一個深刻的教訓,用大炮打開國門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振國黨也不是滿清政府,事實證明,用老眼光看人,吃虧的是自己。

倫敦的電文並沒有要求遠東艦隊出兵的日期、炮擊地點、出動規模等,這些需要遠東艦隊自己決定。調查局在新加坡遠東艦隊內部的特工也沒有進入足夠可以獲取到那些情報的位置,這樣一來就需要做好全面準備,防範每一處可能遭受炮擊的海岸。

英國遠東艦隊之前其實一直叫“中國艦隊”,駐地在香港。廣東革命起義後爲了保證艦隊的安全,將錨地轉移到了新加坡,並更名爲“遠東艦隊”,但爲了保證英國在遠東特別是中國的利益,遠東艦隊經常在香港、上海、長江等地區巡遊,被擊沉的三艘驅逐艦就屬於遠東艦隊。

那三艘驅逐艦是1900年更新的鐵甲艦,艦船的損失讓遠東艦隊艦隊司令費力曼特爾暴怒不已,三艘艦船上近六百名海軍官兵、學生兵的損失更讓人覺得痛心。英國海軍能縱橫全球,靠的不是裝備着最先進的戰艦,而在於其組織和訓練,尤其在與其有遠大的理想和健全的制度。人才的損失最讓人痛心。

終於等到倫敦的命令後,費力曼特爾立即下令遠東艦隊做好出擊準備。在19世紀後期,中國艦隊由於更新速度慢,戰艦水平落後於日俄兩國,尤其是中日兩國購買了新式的鐵甲艦之後。在有人撰文指責之後,英國政府積極爲中國艦隊更換新式戰艦,到1903年的今天,中國艦隊二十艘戰艦全部爲新式鐵甲艦,其主力戰艦爲兩艘百夫長級戰列艦,其建造目的是爲了與太平洋艦隊俄羅斯海軍強大的裝甲巡洋艦相對抗,而其它吃水較小,便於在長江中航行。旗艦“百人隊長”號,排水量10668噸,4門254毫米主炮,採用三膨脹發動機推進、雙螺旋槳,乘員620人。另一艘巴勒莫號也將隨百人隊長號一同出擊,炮轟廣東沿海將以這兩艘戰列艦爲主力。

1903年10月20日,遠東艦隊十五艘戰艦從新加坡開出錨地,穿過南中國海,目標直指廣東。艦隊司令費力曼特爾將此次行動命名爲“打屁股”,其中的蔑視之意非常清楚。

這幾年英國海軍在遠東這片海面上非常不順,先是前幾年海軍兩艘軍艦在臺灣海峽地區失蹤,至今沒有找到。後有廣東革命,中國艦隊被迫轉移艦隊駐地。這兩件事讓英國人非常被動,感覺面子丟盡了。此次倫敦作出炮擊的決定,未嘗沒有挽回顏面的原因。

除此之外,英國內部對革命黨的不滿其實早就存在。廣東工廠的商品大量擠壓英國商品,最近三年英國在中國南方的銷售額降低了四成,大部分是廣東造成的。這樣的損失足以使英國商人們暴跳如雷,只是英國政府顧忌革命武裝地面力量的強大,沒有直接出兵,而是資助日本和清廷間接打擊革命政府,只是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效。

三艘驅逐艦的沉沒只是一個誘因、導火索,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革命政府規模宏大的禁菸行動。在兩廣和福建地區,革命政府嚴厲打擊販賣大煙和吸食大煙的羣體,而且嚴格控制大煙的走私,這導致三省地區的大煙銷售幾乎停滯。要知道,英國人曾今爲此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儘管在印度地區已經普及了茶葉的種植,不再全部依靠中國進口茶葉,但鴉片的利潤仍在不斷上升。1900年,英國在中國的銷售利潤中,鴉片佔到了兩成,超過一千五百萬英鎊。革命政府的禁菸讓英國人損失巨大,一旦北伐成功,可以預見,鴉片在中國的銷售將完全停止,上千萬英鎊的收入將化爲飛灰,這也是英國國內促使此次炮擊的最主要原因。

歷史上,英國購買中國的茶葉輸入歐洲,但中國國內自給自足,婦孺的雙手打敗了英國的大工業生產,英國工廠的商品很難再中國銷售出去。這導致英國不得不用大量白銀換取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等商品,白銀外流導致英國政府想盡辦法挽回局面,後來就有了印度鴉片的輸入,不僅扭轉了貿易逆差,還賺取了大量財富。所以說,英國人不介意發動第三次鴉片戰爭,如果沒有歐洲複雜局勢的牽制,這一次將不會是炮擊如此簡單。

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七十章 滿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一百七十八章 俄軍夏季攻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第二百三十八章 初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起倫敦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克瓦胡島第二百八十八章 英國在哭泣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四百零一章 對攻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四百七十章 柔弱的少女第二百四十八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五十二章 大戰將至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風雪第二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九十四章 聯盟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四百九十八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三百七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神來了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口袋陣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爾的神話第二百三十一章 報復攻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力量收縮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二十四章 自強商會第九十一章 振動第四百零一章 對攻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六章第四百一十六章 101空降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大集團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艇轟炸第二百三十一章 報復攻擊第二百零四章 三方混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二百二十八章 軍事準備第六章 銷售狂潮第二百五十章 信陽中轉點第三百三十章 產業振興計劃第五十三章 河源戰役 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四百七十章 柔弱的少女第八十三章 火力覆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軍事準備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口袋陣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四十九章 登船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艦世界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戰 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華俄密謀第四百三十六章 前鋒艦隊的交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二百章 消息走漏第三百四十三章 憤怒的公牛第二百四十章 排毒行動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紫荊花開 四第九十一章 振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波攻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意向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四十一章 主力艦沉沒第二百三十六章 臺灣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第三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激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六十二章 包抄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