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

蔡鍔對這次來安慶,抱有非常大的興趣,困擾他多年的咽喉細菌感染,被柴東亮送去的氨苯磺胺治好了,這令他對柴東亮的好感增加了許多。他一直聽說江淮地區被柴東亮治理的相當繁榮,對柴東亮的興趣更加大了許多。

初到安慶第一印象就是街道非常乾淨,行人秩序井然,哪怕是小孩子都知道,路口的紅綠燈不可以亂闖。第二個印象就是安慶的小孩長的黑,尤其是中學生,不論男女都被太陽曬的黑漆麻烏,但是感覺都很結實,和其他地區白皙文弱的學生截然不同。第三個感覺就是安慶的槍真多,尚武的氣氛極爲濃郁,剛從小孤山碼頭下船,就看見三三兩兩的工人、學生揹着洋槍在街上行走,蔡鍔一時好奇,派人去詢問,行人告訴他,這是到射擊俱樂部去練習打槍。街上最流行的裝束是仿製的迷彩服,年輕人如果沒一套高仿真的迷彩訓練服,似乎都沒臉見人。偶爾街上走過一兩個真正的江淮軍的士兵,都會引來過往行人豔羨的眼光,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婦辣的眼神,令這些神氣十足的士兵下意識的將腰板挺的更加筆直。

蔡鍔對江淮地區的政治氣氛之寬鬆,有了深刻的認識。安徽這個地方,年輕人幾乎人人會打槍,個個會騎馬,怪不得江淮軍的戰鬥力如此驚人呢,真要是需要打大仗,整個安慶城幾乎每個年輕人都是合格的軍人。蔡鍔略加思索,不禁倒吸口涼氣,柴東亮如果真心要滅了北洋,恐怕也就是三天兩晌午的事情,江淮軍控制的區域,全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如果各地都像安慶這樣,百萬大軍唾手可得。真到了生死存亡需要玩命的時候,憑藉江淮軍控制區域內的兩億人口,柴東亮幾乎擁有了無限量徵調兵源的能力。

而且老百姓幾乎家家有槍,貪官污吏想要作惡,恐怕先要掂量掂量把老百姓逼急了的後果。但是當他接觸到了當地官員之後,這種想法又發生了變化。江淮官員之富,超過了他的想象,土地置換工業股票,首批受益的就是官員和地主,隨着蕪湖、九江等幾個工業園和上海光華集團的飛速發展,股票的價值翻了幾十個跟頭,官員們憑藉股息收益就能過上奢華的生活,而且還不需要絞盡腦汁的貪污。大筆的股息收入。況且,各地區縣訾議局對官員盯的極緊,再加上神出鬼沒的廉政公署,以及官員和公務員嚴格區分的公務員福利制度,官員想上下聯手貪污,恐怕不是件容易辦到的事情。

當官絕對不是安慶讀書人的第一選擇,江淮地區的精英人物紛紛放棄官職,投入了商海,在江淮地區,企業家受到大衆普遍的崇敬,社會地位遠遠高於官員。做買賣賺錢,在安徽是件很榮耀的事情,貪污發財,不但被抓要受到法律的嚴懲,而且也普遍被鄙夷。

令他大開眼界的事情不止一件,當柴東亮陪着他參觀安慶的市容之時,一輛黃色的校車鳴着喇叭大搖大擺的開過來,滿街的車輛,包括柴東亮的座勞斯萊斯駕銀色幽靈都要給校車讓道。蔡鍔懷疑這是有意安排的一幕,於是他決定微服私訪,一身便裝上街。當他坐上有軌電車之後,恰好一個別着安慶八中紅色校徽的老師也上車,車內的人紛紛給這位教師讓座,互不相識的乘客,對一個老師表現出了極度的崇敬。

尊師重道,這是中國傳統的美德,在安慶被髮揮到了極致,學校成了風能進雨能進,皇帝老子不能進的聖地,教師則成爲最受人敬仰的一批人,精英人物都願意在學校擔任教師。就連蔡鍔的老師梁啓超都是大學的教授,安慶政治管理學院的名譽校長古德諾,九江陸軍大學的校長馬漢,這些名震中外的人物,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學識傳授給的中國學生。尤其是外籍教員,更是對中國年輕人的謙遜和禮貌喜愛有加,中國學生有着不輸於白人的聰明,同時又多了一份洋人學生欠缺的勤奮刻苦。比起牛逼哄哄,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尊師重道的洋鬼子學生,外籍教員當然更喜歡這種好學謙遜的中國學生。

蔡鍔的使命,完成的非常順利,心灰意冷的袁世凱所求的是給子孫謀一份家業罷了,要的是優待條件。柴東亮拿出百分之二的光華集團股票送給了袁世凱,同時還有一張一百萬銀元的現金支票。

光華集團的前身是上海製造局,原本就是中國最大的企業,當時有員工五千多,通過兩年多飛速的擴張,目前員工超過六萬,市值超過了五億銀元,這百分之二的股票,就相當於上千萬的銀元,而且這兩年每年的分紅,達到了股本的三成,憑藉這些股權,袁世凱的子孫每年可以收到三百萬銀元的股息,股票升值所帶來的收益,就更是無法估量。只要光華集團不倒,袁世凱的嫡系子孫就能一直有錢拿。

袁世凱雖然當了半輩子的高官,但是錢真是不多。他的全部資產加上老家的土地,總價值五十萬出頭,不但遠遠比不上“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鴻章和富甲天下的盛宣懷,就連泗州名士楊士琦,以及他手下的曹錕、馮國璋等人的家產,都比袁世凱豐厚的多。幾個孩子又都不成器,袁克定是個眼高手低的瘸子,袁克文則是個只會花錢不會賺錢的紈絝子弟假名士,老袁一旦從大總統的寶座退下來,子孫的生計都要成問題。

柴東亮的做法,蔡鍔非常認同,拿出私產買一個平安過渡,不動政fǔ的錢,悄無聲息的把事情辦妥,也免了老袁的尷尬。畢竟老袁是民國的大總統,從地方政fǔ的財政收入裡拿錢,這種事情如果被報館張揚出去,這個面子也丟不起。

同時,柴東亮還高調的歌頌了袁世凱的三大功勳。其庚子國變之後,創建了中國近代警察制度,巧妙的從洋人手中收回了天津。其二,逼清廷退位,使國人免受戰亂之苦。其三,迅速撲滅了孫文的“二次革命”,再次使國家免於兵火荼毒。

花花轎子人擡人,既然柴東亮願意讓袁世凱體面的回家養老,歡迎團的成員自然也不吝惜送一頂民族英雄的高帽子給柴東亮戴上。

歡迎團到安慶的事情,柴東亮並沒有大肆張揚,接待的規模也不高,僅僅是一場酒會罷了,但是給予了歡迎團絕對的自由,安慶城敞開大門,隨便他們去參觀,哪怕是場外污泥濁水橫流的貧民區,都可以隨便去看。

於是,安慶的全貌呈現在了蔡鍔的眼中,不僅僅是乾淨、整潔的市區,同樣還有衣衫襤褸的流民聚集地,不僅僅是富豪們奢華的府邸,同樣還有簡陋的棚戶區。但是,蔡鍔發現了一個極爲有趣的現象,即使是最窮的人,似乎也沒有北方窮人眼中的那種麻木,即使家裡的大人面有菜色,但是小孩子則個個紅光滿面。他不禁好奇,親自觀察了一下,一到上學的時間,孩子就會穿上乾淨的校服雄赳赳的去學校。

安徽地方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必須入學,學校免收學費同時提供一頓免費午餐,對於真正的貧困家庭,再補貼一頓免費的早餐。窮孩子因爲有了學校的伙食,營養得到保障,再加上安慶特別重視孩子的身體鍛鍊,所以一個個長的又黑又壯。

再窮的家庭,只要孩子有書念,生活就有了指望,哪怕這輩子自己活的窩囊,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父母也會覺得這日子沒有那麼難熬。

江淮軍控制區域,教育費用佔了財政總收入的三成以上,充足的經費保證了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也保證了教員能安心教學,不爲生計犯愁。

同時,安慶的官員少之又少,堂堂的市政fǔ,辦公是一棟老式的中式小樓,區政fǔ更是寒酸,官員薪水倒是頗高,而辦公經費則往往捉襟見肘。

蔡鍔和歡迎團的成員,看到了太多和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感覺不虛此行。自打曾國藩時代開始,中國就開始學習西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買了洋槍洋炮,打造了亞洲第一世界第七強大的北洋水師,但是甲午戰爭將大清帝國外強中乾的畫皮揭了個乾淨,日本海軍也還算罷了,艦船的質量和北洋還算是伯仲之間,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陸戰。大部分還在使用老式前裝槍和單發槍的日本陸軍,打的裝備了新式連發槍的北洋陸軍望風而逃,重金構建的新式炮臺,花費鉅額金錢裝備的克虜伯、阿姆斯特朗大炮,往往連個響都沒聽見,就被日本軍隊佔領。

看到這一套玩不轉,大清朝廷就開始玩邪的,鼓動鄉村的巫婆神漢,指望着靠邪術來對付洋鬼子,端郡王載漪等滿洲親貴赤膊上陣,冒天下之大不韙圍攻在京的列強公使館,結果數萬人圍攻只有三百人守衛的公使館,竟然一個多月久攻不克。兩萬裝備不整指揮混亂的聯軍,則只用了區區五十七天,就擊垮了十幾萬裝備最新式火炮和洋槍的武衛軍。

至於北京城內的十萬義和團,則在洋兵進城的當日,扔掉刀矛戈戟,脫掉標誌性的紅坎肩和紅布包頭,消失在人羣中,十萬義和團,竟然在一夜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最終的結果是慈禧、光緒倉惶逃竄,五癆七傷的李鴻章出來收拾殘局,老頭子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在心懷鬼胎的列強之間挑撥離間,竟然把清軍圍攻各國公使館,挑起戰爭的行爲篡改成了中國民間暴亂。一紙《中國與十一國關於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後協定》(簡稱《辛丑條約》),八國聯軍竟然由侵略軍搖身一變,成了大清政fǔ邀請來平定叛亂的僱傭兵,在賠償了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之後,好歹算是避免了中國被瓜分的厄運。可憐李鴻章這個裱糊匠,爲大清朝廷嘔心瀝血,臨死的時候,俄國公使還在他病牀前威逼他在《中俄密約》上簽字。

慈禧太后和端郡王等幾個滿洲親貴造孽,累死了裱糊匠李鴻章,連累全國人民一人賠了一兩銀子。看到裝神弄鬼這一套也玩不轉,慈禧終於下定決心要變法了,這纔有了十年的清末新政。

十年新政,練了十多萬新式陸軍,中央財政收入也由八千萬兩,達到了三億兩,地方財政也一改清中期以來上百年的虧空,窮省盈餘數百萬,富裕省份藩庫存銀超過千萬。大清帝國有史以來,從未如此富裕過。

按說,這國也真算是富了,以每年三億兩的財政收入,庚子賠款是癬疥之疾罷了,但是大清朝廷也就此到頭了。

民國建立之後,南方省份四十萬民軍sāo擾地方,清末十年新政的成果掃蕩殆盡,無論是袁世凱還是孫文,不借洋款就無法維持政fǔ的運轉。

眼看着共和這一套,也玩不轉了!

從曾國藩倡導的洋務運動,直到現在民國三年,已經五十多年過去了,中國數次試圖崛起,結果只是撅起了屁股,讓洋人隨便踹。連小日本都可以踩着老大帝國的身軀,成爲亞洲的霸主。

一條條道路最後都成了思路,蔡鍔也曾經茫然了好一陣子,直到江淮軍異軍突起,收復蒙疆,奪取奉天,大沽口戰勝日軍。才令他重新振奮了起來,他看到了一絲國家復興的希望。

但是到了安慶之後,他真的沒感覺柴東亮有什麼三頭六臂,甚至於還不如袁世凱有霸氣。安慶軍諮府裡的核心成員,比起北洋的人才濟濟,也大有不如。顧維鈞、高銘等人就算是出類拔萃的了,但是他們比起楊士琦的智計百端,唐紹儀的縱橫開闔,以及徐樹錚的陰險毒辣,差的不是以道里計。至於江淮軍的將領,蔡鍔覺得給自己和蔣百里當學生,都嫌他們笨了點。

就這麼幾塊廢料,就能撐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將江南地區治理的風生水起,把北洋壓的死死的,令小日本無計可施,蔡鍔怎麼都想不通。更令他想不通的是,鄺海山、顧南山等人遠在蒙古、奉天,照樣對柴東亮死心塌地,而曹錕、段祺瑞就在袁世凱的身邊,照樣一肚子的小算盤。

柴東亮的長相也是個眉清目秀的書生模樣,既沒有聖天子的“眉分八彩,重瞳親照”,也不是“大耳垂肩,手長過膝”的怪胎,怎麼看都是凡夫俗子,可他就怎麼能令手下人心悅誠服,遠在天邊都不生半點叛逆的心思?

他憑什麼呢?

蔡鍔想起了老師梁啓超,他已經在安慶呆了一段時間了,應該可以給自己指點迷津。蔡鍔沒有回歡迎團住的安慶萬國飯店,而是住在老師梁啓超的寓所。這棟房子原先是個鹽商的私邸,柴東亮買下來送給了梁啓超,梁啓超也老實不客氣的收下。

五進五出的大宅子,花園水榭,四季常青之草木,從江裡引來的活水穿過庭院,一池錦鯉五彩斑斕。梁啓超同時兼任三所大學的客座教授,每月不算稿費收入,光是薪水就超過一千塊銀元,養活一家人外帶八個傭人綽綽有餘,過的優哉遊哉。事實上,在安慶的大學老師,最慘的月薪也超過一百塊銀元,出入坐包車,家裡使喚傭人,都過的很不錯。在江淮軍的統治區域,只要粘上教師這個行業,都是人上人,不但收入頗豐,而且社會地位極高。

得意門生等門求教,梁啓超擺開家宴款待,花園裡的石桌石凳古樸雅緻,淮揚菜又是出名的精緻,再加上從柴東亮那裡打秋風弄來的四十年陳的史國公、三十年陳的古井貢等好酒,這家宴竟然比大館子還要排場。

倆人推杯換盞,不多時一罈子兩斤裝的史國公就見底了,這種藥酒雖然度數不太高,但是後勁不小,蔡鍔和梁啓超的話也漸漸多了起來。

當蔡鍔說出自己的困惑之後,梁啓超笑而不語,只是給他夾菜倒酒,對柴東亮的內政外交軍事手段一概避而不談。,蔡鍔再三向老師追問,梁啓超笑着邀請他第二天一起去“安慶政治管理學院”,因爲柴東亮受邀在那裡舉行一場演講,同時還要和學生、老師座談。

蔡鍔不明就裡,他有些懷疑是不是柴東亮可以安排的一場表演。

梁啓超則笑着告訴他,安慶的學生,尤其是大學生,可都刁鑽的很,想讓他們配合演戲,這些混小子瘋丫頭就敢故意拆臺。

“去吧,看看那些學生們,是如何刁難柴東亮的,也許,你就能找到他爲什麼能治理好國家的原因了。”

梁啓超心平氣和的笑着,想起那些令他頭疼不已又愛不夠的學生,他心裡滿是驕傲和成就感。

來到安慶的這段日子,是他思想受衝擊最大的一段時間,也讓他真正搞懂了,爲什麼柴東亮能那麼受人愛戴的理由,也明白了江淮軍的戰鬥力的來源。

而這些,都是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複製的,梁啓超堅信,柴東亮找出了一條真正可行的道路。

WWW ▪тt kдn ▪c○

“明天,明天就去看看安慶的學生到底是怎麼個刁鑽古怪,也看看柴東亮是怎麼應付的!”蔡鍔心中暗暗打定主意。

第181章 漏嘴第335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上)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鍋我背第76章 顧維鈞第91章 大工業時代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38章 你有很大進步空間第307章 嘉禾金簡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92章 龍虎鬥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310章 國產汽車的迷局第198 斬首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220章 餘波未平第31章 袁世凱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280章 戰鷹翱翔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68章 弔唁(上)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從文人抓起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176章 沒見過你爹媽談戀愛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40章 敲竹槓第326章 我們的青島(五)第54章 三哥,保重第13章 邀買人心第189章 抵制日貨(上)第35章 針鋒相對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206章 困獸猶鬥(下)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36章 毒士?國士?第350章 偷襲蘇伊士運河第276章 民憲黨的發展第114章 三喜臨門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54章 三哥,保重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98 斬首第189章 抵制日貨(上)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333章 空前的勝利第52章 止戈爲武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73章 大買賣第16章 鴻門宴(上)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訓第199章 騎兵對決第216章 紅色娘子軍來的不是時候第237章 會游泳的雞第322章 我們的青島(一)第63章 銀河第167章 輕機槍第249章 南京第3章 詐彈奪城(中)第249章 南京第92章 龍虎鬥第152章 揚威海外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16章 鴻門宴(上)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20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52章 止戈爲武第36章 毒士?國士?第213章 血火煉獄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72章 暗戰第67章 真相第70章 弔唁(下)第287章 提前出臺的二十一條第228章 狗咬狗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6章 兩個李鬼第5章 霸佔衙門第92章 龍虎鬥第40章 敲竹槓第319章 大戰陰雲下的平靜(上)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15章 宴無好宴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50章 土改風暴(下)